开国元勋之女拿低保是时代的反讽剧 - 朱方清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5:41

开国元勋之女拿低保是时代的反讽剧 

时评 2010-10-05 08:30:35 阅读24977 评论181   字号: 订阅

朱方清

李书城,湖北潜江人,曾协助黄兴领导武昌辛亥首义,中共“一大”是在他和胞弟李汉俊家中召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担任了第一任农业部部长。然而作为他的四女儿,93岁的李声英在汉生活工作60余年,家中却十分清贫。(新华网)

国庆期间,记者随节日慰问的大智街领导来到铭新社区一处老房子,发现李声英祖孙三代四口人,在一处仅32平方米的小房里已生活了30年,93岁的李声英坦然地告诉记者:“父亲生前就告诉我们,再困难也不要向国家伸手。”

李声英回忆,1945年日本投降后从北京随李书城来到武汉,当时在武汉大学附小当英语和音乐老师。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赴京任职,她和丈夫就一直留在武汉。他们先后6次搬家租房,丈夫去世后她于1979年住进了大智街铭新社区这间小房至今。李声英共有5个子女,她现在和小儿子陈文森一家住在一起,全家人就靠陈文森每月仅千元的工资生活。尽管父亲生前声名显赫,但李声英却从未对外提起身世背景。去年湖北省征集功勋人物资料时,外孙陈龙整理了一份李书城的资料上报,有关方面才了解到老人的身世,为老人办理了最高额度的低保。不久前,又为李声英一家在百步亭办理了一套37平方米的廉租房。

不能不说李声英清贫的生活有些超越了人们心目中确立的底线。即使直到现在,她的一家四口仍挤在32平方米的小房里,加上政府办理的37平方米的小廉租房,其人均居住面积仍低于当地和全国城镇平均水平。此外享受着政府特殊为其办理的低保。作为开国元勋之后的李声英固守的这份清贫,难道不是当今时代的一幕反讽剧吗?

现实之中,就连许多普通百姓也越来越“以贫为耻”,房子小了点通常会感到低人一等。于是想方设法挣钱改变命运。至于那些和李声英一样的“红色后代”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凭借父辈的尊荣,享受着各种各样特殊的“照顾”,其中不乏官运亨通、地位显赫、财富等身者。而这在普通民众眼里实乃天经地义,羡慕到无话可说。李声英虽然是清贫的,但她所秉持的气节无疑最值得百姓青睐与敬重。

而更加让李书城这样的先烈们万万意想不到的是,如今社会贪腐盛行,一些官员名下房产多达数十套,一个小小村长捞钱都能动辄上亿,更有部分贪官大挖国家的墙角之后逃往异域。如果先烈们九泉有知,其魂灵如何得安!

父亲一句“再困难也不要向国家伸手”,是李声英长期甘守清贫的精神动力。而这种精神越来越成为稀世罕闻,并且在无声地讽刺着世风不古与道德沉沦。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李声英的故事被“挖掘”出来并经媒体披露后,并未在社会上引起太多的注意,赞和者更是廖廖。这说明人们或许已经从中很难找出美感,甚至有些人还会从心底升发“迂腐”“不值”之慨——果真如此,谁说这不是时代的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