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良性格的成因及心理调适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7:57
作者:顾利华    心理辅导来源:中国德育    点击数:293    更新时间:2010-3-23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大多十二三岁,开始步入青春初期。生理的逐渐发育,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了一定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显露出与以往不同的个性特征。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定型,处于性格“转型期”和“完形期”,只要引导得当,那些影响学生成长的不利因素,完全可以遏制。
 
【固执己见型】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有些学生身上出现了强烈的固执己见症状,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总以为自己的观点、做法是对的。一旦犯了错误,既不从自身出发进行反思,也不设身处地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对 于 老师、家长、同学的善意劝告听不进去,回应的常常是不屑一顾的“哼”声或侧目一瞥,不能及时改正错误。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个子的长高,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具备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大人应该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耐心地倾听、尊重自己的想法。孩子之间常常暗地里把能否独立行事当成长大的一个标志,当成同学之间炫耀的资本,如果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则被认为有个性,有志气。所以,一旦犯了错误,他们首先不是反省自己,而是竭力维护自己“小大人”的形象,竭力证明自己永远不会错。客观上,有些家长、教师常常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孩子,用他一贯的表现作为标杆去衡量、判断他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一定的误解,使得他不得不以一种反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遇到这种固执己见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做法、想法陈述清楚,然后引导他分析有无过错,哪些方面做得不太妥当。其次,教师也要心平气和地耐心倾听,学会“审时度势”和“多谋善断”,灵活机智地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切忌急躁、武断,还没完全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就妄下结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确犯了错误后,教师就应当引导他静下心来思考:为何犯这个错误,如何改正。宽容、理解、耐心、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差错、改正差错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应该循循善诱,那些刻薄、讽刺的话语只会使孩子保护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强,对立情绪越来越深,即使是批评的话语,也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充满善意、温情的提醒、点拨更适合这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孩子。
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症状后,教师要善于引领他们学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自己。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教会他们哪些情况下应该坚持自己的看法,哪些情况下应该放弃自己错误的想法,虚心听取意见。告诉他们:唯有认清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急躁冲动型】伴随着个性的凸现,在很多学生身上出现了急躁、冲动的症状。一旦遇到问题,他们不能冷静地用头脑去思考、处理,而是喜欢出口骂、出手打,总觉得唯有武力才能解决问题。这种冲动极具仿效性,如果一个学生运用武力占有优势、解决问题之后,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久而久之,班风也会受到影响。
许多这种类型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我意识过强。他们总以为做人就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吃亏,不能轻易向他人服输,否则就会被同学瞧不起。于是,为了证明自己,常常通过动手来解决一些很小的纠纷。在现实中,这类学生往往一开始并不冲动,甚至有些软弱,不太爱计较个人得失。但是,正因为屡次的退让,导致自身利益受侵犯,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常常受欺负,所以迫不得已,采用反抗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对于冲动带来的严重后果了解不多。为了让学生改掉急躁、冲动的坏毛病,教师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讲述一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告诉学生冲动的危害,从而使他们懂得: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头脑发热,莽撞行事。教师不但要教学生明理,更应该引导他们践行。教师要针对实际问题,教给学生一些正确处理纠纷的办法,如“退一步海阔天空”“用真诚的言语得到对方的原谅”“以君子之心容别人之过”“寻求老师的支持、帮助”等。一旦发现有学生在屡次教育之后仍然犯类似的错误,那么,教师可以采用一种“冷一冷”的方式,减少他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减少他与其他同学玩耍的机会,让其品尝到失去朋友的滋味,从而学会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明白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期间,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而是应该通过多次的谈话,让其一点点明理,从内心深处端正态度。
【漠不关心型】这类学生身上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一副不闻不问的架势,除了自己,心里装不下别人。班上某个同学需要帮助,只当没看见;老师吩咐做某件事,只当没听见,即使点到他的名字,也是十分不情愿的样子。遇上班级组织活动,更是一副旁观者的模样。
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蜜罐里,在家里,五六个大人围着他转,要什么有什么,“挫折”“苦难”这类字眼似乎从来没有走进过他们的生活。因此,在他们的心灵世界里,总以为得到是应该的,别人为我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感恩”“回报”似乎永远是故事里的情节。此外,有的家长经常教育孩子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其他事不用管。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价值观上的偏差。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集体、离开他人的帮助而生存下去。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蕴含道理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只有心中装着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此外,还可以让那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同学说说内心的感受,激励学生向那些乐于助人的同学学习,懂得付出的重要。教师应该在班级中适当地创造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精神和责任感的机会,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而逐渐学会去关爱别人,关心集体,增强责任意识。也可以通过“换位体验”的方式,让那些平时漠不关心的人真实地体验一下需要帮助的滋味,从而懂得去回报、付出、感谢。同时,为了促进孩子从根本上改变“目中无人”的状况,教师应该和家长联合起来,对孩子提出统一的要求,并随时进行督促、提醒,使之表里如一,彻底端正思想。家校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及时交换孩子的表现,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南通,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