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的自我心理调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08:13

  —心身疾病的自我心理调适

  □一、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针对高血压产生的心理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高血压患者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减轻愤怒情绪高血压病患者的个性心理特点之一是遇到不顺心的事,特别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容易顿时怒由心生,愤愤不平,可造成血压迅速上升。因此,急躁易怒是高血压产生的重要心理根源,也是高血压久治成效不大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患者要清醒地意识到,再好的药物、再好的医疗措施,如不改变遇事易怒甚至火冒三丈的心理祸根,要想收到明显的医疗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适当的释怒人在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使人生气愤怒的事。有的人善于把自己心中的愤怒采取适宜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释放出去,平息内心的压力。但有些人,经常把愤怒压抑在心灵深处,不得释放。这种被压抑的愤怒,由于没有得到疏导,时时对血压发挥着不良的作用,这种高血压病人常常有无名火,引起血压波动。因此高血压患者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采用适当的方式释放心中的怒气,是他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改变认知评价高血压病人,往往做事认真,对己对人严格要求,往往对人对事求全责备甚至钻牛角尖。

  由于高血压病人认知评价的特点,常常在别人眼里不足以引起生气的事情,他们也生气。

  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由于他们的认知评价的特点,他们比别人生的气多,生气时间长。高血压病人要改变自己不良的认知评价,以比较地能适应社会、适应现实生活、适应风土人情的新的认知评价,去对待周围发生的事物。这样就会大大地减少愤怒的事件的刺激,大大减少愤怒的时间,少生闷气,少生闲气。这对防治高血压极为有利。

  学会采取过强刺激的应急措施高血压病患者,容易在突发的环境刺激作用下,血压发生很大的波动。

  甚至可能导致意外。因此高血压病人,要学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每个高血压病人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个性特点也有很大差别。应急措施不可能完全一致。

  笔者介绍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缓解过强刺激的方法。

  笔者介绍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缓解过强刺激的方法。

  一些经验表明,在遇到愤怒时,特别是因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情而引起的愤怒,例如在与爱人因小事争吵,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孩子拒绝批评,此时心中默念“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于减轻愤怒反应,对于平息矛盾很有作用。

  遇到不平、生气的事情,有时可能发生口角。口角的发生可激发愤怒情绪升级,进而使体内产生大量某种化学物质,促使血压急剧升高,有可能造成脑血管意外。

  生活中,由于口角导致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意外不乏其人。

  如果即将发生口角,为了防止发生口角,就要采取临时应急措施。我在这里推荐一个方法,非常简便。当即将发生口角时,迅速张开口,舌头在口腔中由右向左转次。这对平息心中的怒火很有益处,特别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子女、爱人可能发生口角,在这种情况下,张口转舌法对抑制愤怒颇有效果。本来就是小事,话赶话说得不顺引起火来,这时张口转舌夺去了口角的时间。因为口角、顶嘴骂人都要通过语言张嘴说出来,这时张口转舌就无法争吵了,因为嘴不能同时既转舌又争吵。

  张口转舌不仅平息自己的火气,抑制口角发生,而且对对方消气制怒也有作用。对方看到你张口转舌这种突如其来的不可思议的表现,一定会引起注意和好奇,这本身就延缓和抑制对方口角的时间,改变了发怒的情景,改变了口角的情景。

  如果与爱人和孩子要发生口角,对方一看见张口转舌的动作,还不知你来了什么秘密武器或出现什么精神毛病了,怒气可能迅速消失,化怒为和。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我当时要是能忍一忍,也不致于发那样大的火,造成我好几天心情不好;我当时要是能忍忍,也不致于刺伤了人家,得罪了人家;我当时是一口气要吐出来,一吐把事情搞坏了。凡此种种都是在后悔,都是一念之差。忍还是怒,后果截然不同。

  如果您在即将发生口角前张口转舌而制止了口角发生,就可以免去了你许多的后悔。方法虽然简单,但可奏效。用金钱、用药物还不能代替。此法不仅对高血压患者消解愤怒抑制口角发生有效,而且对一切人消解口角避免愤怒,防治因口角发生而后悔都能奏效。

  我这里要郑重地告诉读者一个秘诀:你平时要多练张口转舌次伴随内部语言、2、3、4、5、6、7、8、9。看电视时都可以练,练这个用不了多长时间。练到动作滚瓜烂熟,作为口角前的备用。多练习,多预习,达到口角前能准确无误地使用,这对你终生有益。

  高血压病人患者,你在每天吃药后练几次张口转舌,并且能付诸运用,将成为你避免因口角而引起血压突然升高造成的脑血管意外的心理妙方。

  别看此法简单,任何人都会,但不一定奏效。如果你事先不练,当要发生口角时,你也想不起来运用此招,就是想起此法也可能用不上。

  笔者诚恳地建议,经常在休息时、服药时、看电视时练习练习张口转舌。

  真正掌握此法,在口角发生前运用才能奏效。

  自我暗示法高血压患者大多性情比较急躁,遇事不冷静。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急躁时,心中默念“镇静、镇静、镇静”,对于缓解焦急情绪,避免血压波动有益处。

  受益因人而异,有人效果明显,有人效果差。不管怎么说有益无害。

  高血压患者大多性情比较急躁,遇事不冷静。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急躁时,心中默念“镇静、镇静、镇静”,对于缓解焦急情绪,避免血压波动有益处。

  受益因人而异,有人效果明显,有人效果差。不管怎么说有益无害。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受到自我暗示的负效应,它的危害如同病毒。

  高血压患者,平时多在心中默念“镇静、镇静、镇静”,连续默念分钟。默念的节奏要缓慢,坚定有力,对于控制血压波动定会奏效。

  高血压病人情绪易紧张,不会自我放松。要学会放松。自我放松的方法很多,自我暗示便是其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自我暗示时,高血压病人可以站立,也可以坐着,还可以躺着。采用哪种姿势,因时间地点自行选择。

  具体操作方法有多种。

  第一种方法,反复默念:“松—松—松”。如果周围没有人,念出声音来也可以。

  无论是默念还是念出声音来,都要缓慢,不能急。时间不限,一般说来,最好不要少于分钟。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默念秒钟~1分钟也可以,也会有效果的。甚至在紧张工作之前和紧张工作中,默念秒钟都会有效果。

  这个方法贵在坚持。

  第二种方法,在默念“松——松——松”的时候,意念放在脚心的涌泉穴。一边念“松——松——松”一边想象身体的病气、怒气、疲劳之气统统由涌泉穴松开,排入地下,入地三尺。

  这种方法,练功的姿势以站立效果最佳,坐位或躺着操练也有效果。时间不限,最好不要少于分钟。实在没有时间,练秒~1分钟也有效果。

  练比不练好,练的时间多比练的时间少好。每天最好不要少于次。

  第三种方法,右手拇指放在左前臂内关穴上,默念“松——松——松”,同时顺时针转一圈按摩一下内关穴。换句话说,一边默念(或念出声音来)“松——松——松”一边按摩内关穴一圈。

  第四种方法,晚上洗脚时,坐在椅子上,脚放在热水盆里,双眼微闭,面带笑容。一边默念“松——松——松”,一边想象脚心的涌泉穴已经打开,正在把病气、不愉快之气、疲劳之气统统地排入了水中。时间最好不要少于分钟。

  第五种方法,如果有条件,每晚进行淋浴时,一边默念“松——松——松”,一边想象身体内的病气、不愉快之气、疲劳之气都由喷头里的水把它们冲洗掉,通过脚心的涌泉穴排出。时间也是最好不要少于分钟。

  以上介绍的这五种自我暗示放松法,只要坚持练习都会收到一定的稳定情绪、平息怒气、消除疲劳,降低血压的作用。

  适当改变某些兴趣爱好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改变某些兴趣爱好。例如:最好不看或少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节目;最好不看或少看容易引起兴奋、激动的电视节目;最好在旅游时,不要攀登高山;不要在游乐场玩惊险的游乐项目。

  这些电视节目和娱乐活动,容易引起人的兴奋激动,使情绪变化剧烈,导致血压迅速升高,造成脑血管意外。

  导致血压迅速升高,造成脑血管意外。

  位多岁的中年人,身患高血压多年。在晚间看电视节目时,情绪过于激动,当场发生脑血管意外,抢救无效身亡。

  高血压病的治疗,一方面要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药,另一方面要坚持自我调节,特别是自我心理调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虽然坚持服药,但血压经常波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不会自我调节,特别是自我心理调节。

  这类高血压患者,只要学会自我调节,特别是自我心理调节,他们的病情一定会减轻,一定会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在发达国家,冠心病导致的死亡率已占第一、二位。

  在我们国家年代,心脏病的死亡率仅占疾病总死亡率的第十位。而现在心血管病的死亡率跃居首位,其中冠心病的死亡率占相当大的比例。

  虽然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冠心病,收到了越来越令人振奋的效果,但如果病人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定会有令人更满意的提高。

  针对冠心病发病和疾病发展中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的作用,提出下列冠心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

  改变型性格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A型性格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高。

  型性格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竞争性强,二是时间紧迫感过强。因此,改变型性格,改变竞争性过强、时间紧迫感过强是冠心病病人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

  中国有句俗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已形成了性格改变起来困难,但不是说不能改变。

  有一些具有型性格特点的人,通过心理训练,使型性格得以改变。

  一些患冠心病的病人,其型性格通过心理方法训练也得到了改变。

  冠心病病人具有型性格的人,首先要树立信念:A型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有了这样一个信念,就为型性格的改变奠定了心理基础。

  具有型性格的冠心病病人,首先要意识到改变型性格对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意义。A型性格,不仅得冠心病的机会多,而且得了之后复发的机会多,而且死亡率高。

  怎么改变型性格呢?现提出如下的措施。

  工作目标要适当。

  型性格的人,雄心勃勃,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在确定工作目标时,往往有超越自己的力量的可能。故容易受到挫折,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目标适当,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会获得工作成功的喜悦感,体现出人生的价值。提高情绪的愉快度,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不要盲目与别人攀比。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点,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他的机遇条件和成功的心理素质。因此不要盲目与别的成功者攀比。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追求成功。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特点,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他的机遇条件和成功的心理素质。因此不要盲目与别的成功者攀比。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追求成功。

  时间安排要有余地。

  要想改变型性格,一定要有生活与工作的时间安排。不仅要有一个星期、一个目的大体安排更要有每天的具体安排。每天的安排最好写在记事本上,上午、下午、晚上都要安排好。安排还要留有余地,不要把时间打得满满的。

  型性格的人,按时间安排去工作与生活,就会建立新的、有利于心身健康的生活节律。这种生活节律,会使型性格的人有节奏地、富有成效地工作与生活。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整。

  要改变与人交谈的习惯。

  型性格的人,与人交谈常常是自己连续不断地讲,讲得很快,声音很大,使别人很难讲上话。当别人讲话时,经常打断对方的话。这样容易引起对方的不满。尽管有时表面上对方反应不是太明显,但对方的心理距离增大了。双方不易建立交往的感情。这对型性格的人,想得到人间的温暖和关怀就很不利。

  学会气功。

  笔者的研究证明,中国传统气功对于改变型性格颇有效果。

  笔者的一项研究表明,练气功一组的人群中型性格者所占的百分数大大小于不练功一组型性格者所占的百分数。

  笔者调查研究发现,一位型性格的人,脾气急躁,点火就着,经常在家里与老伴争吵。练气功后三个月,脾气大变,变得很温和,与老伴也不吵嘴了。老伴风趣地说:“气功使我们家庭和睦。”

  知足常乐不少冠心病患者的竞争心很强,事事要走在前面,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太可能。因此不可避免要遭到挫折,引起很大的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使体内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诱发冠心病发作。

  因此冠心病患者要知足常乐,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自己的能力,不要脱离自身条件去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达不到的目标。

  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发作期,一定要避免体力劳动和紧张的脑力劳动。

  一位企业家心肌梗塞,还不忘一笔生意,在床上用大哥大联系工作,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

  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情绪过于激动而诱发冠心病发作。经常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是有效防止冠心病发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生活中,人的情绪总是有所变化的。但力求情绪变化不要过于激烈,情绪变化后要尽早恢复平静。

  为了避免冠心病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就要加强自身修养,逐步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遭到挫折时要想得开,放得下,坦然对待,减轻心理压力与心理冲突,使情绪变化不过度,避免诱发冠心病发作。

  理冲突,使情绪变化不过度,避免诱发冠心病发作。

  我送他一副民间流行的对联,大家共勉。这对联是: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根据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及心理因素在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笔者提出下列消化性溃汤病人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建立良好的饮食心理环境人在宁静、舒适的环境中进餐,情绪安定,有助于消化。

  有些人特别是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环境不良,饮食地点周围环境杂乱无章,引起心情烦躁。四周声音嘈杂,心情不安,这些都不利于消化系统正常运行。

  有些消化性溃疡病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听大声的广播等,都不符合饮食的心理卫生。消化性溃疡病人进食时,要排除环境的不良刺激,在自己的经济条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进餐。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不仅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影响消化性溃疡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药物治疗是很必要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嗜好,否则药物治疗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既坚持正确的药物等医疗手段的治疗,又坚持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嗜好,才能收到消化性溃疡治疗的较为满意的效果。

  消化性溃疡病人要改变饮食时间无规律的不良习惯。

  不少消化性溃疡病人饮食时间不规律。有的人,今天早餐时吃,明天早餐时吃,后天早餐时吃;今天晚餐时吃,明天晚餐时吃,后天晚餐时吃。一日三餐或多餐没有大体固定时间,任意变动,使胃肠活动紊乱,常常加速病情的发展。消化性溃疡病人一定要改变饮食时间不规则的习惯,建立按时饮食的好习惯,使胃肠活动有规律。

  有些消化性溃疡病人吃饭饱一顿,饥一顿。他们忙时就少吃,闲时就多吃。情绪好些就大吃特吃,情绪不好时就少吃。这种饱饿不均的不良饮食习惯,无疑影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因此,消化性溃疡病人要克服这种饱一顿,饥一顿的不良习惯,建立每顿定量饮食,每顿吃八份饱。

  有些消化性溃疡病人有不良的饮食嗜好。有的人喜欢吃冷的,甚至在冬天也是吃很冷的食物或喝冰镇啤酒冰镇饮料。这种嗜好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治疗是很不利的。

  日本人在饮食方面有很多好的习惯,很值得我们借鉴。>但笔者认为,日本人受喝冷水,冰水的习惯对胃肠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在日本各地,去饭馆吃饭,客人入饭馆一坐下来,服务员就端上一杯凉水,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我认为这对胃肠是不利的。我同日本的一些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与他们交换过看法,他们不少人同意我的观点。

  日本人在饮食方面有很多好的习惯,很值得我们借鉴。>但笔者认为,日本人受喝冷水,冰水的习惯对胃肠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在日本各地,去饭馆吃饭,客人入饭馆一坐下来,服务员就端上一杯凉水,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我认为这对胃肠是不利的。我同日本的一些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与他们交换过看法,他们不少人同意我的观点。

  消化性溃疡病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要碍于情面而改变自己饮食的好习惯,而去喝冰水。即使夏天,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也不要图一时痛快,喝冰镇啤酒,冰镇饮料。

  有些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有喜欢吃特别辣的菜的习惯与嗜好。他们离开辣的菜,似乎就不想吃饭。有特别爱吃辣的朋友,当你患有消化性溃疡,我建议你逐步改变吃特别辣的菜的习惯与嗜好。一下子改变可能困难。但逐步改是可以的。你若不改变这种嗜好,对你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与预防是极不利的。

  有些消化性溃疡的病人有嗜酒的习惯。根据自己的消化性溃疡病情,适当地喝点酒还可以,绝不能随心所欲地饮酒,有嗜酒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我诚恳地奉劝你,为了你的健康,为了你的生活幸福,请你务必改掉嗜酒的习惯。

  建立良好的进餐情绪模式消化性溃疡病人要建立进餐前后心情平静与愉快的情绪模式。

  这种良好的进餐性情模式,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正常地,有秩序地运转,有利于胃肠健康。

  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特别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一些进餐的不良的情绪模式。

  思虑进餐情绪模式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考虑问题。常常考虑的不是高兴的事,而是烦恼的事。诸如考试成绩不满意,与同事发生争论,与爱人关系紧张,买了假冒商品,孩子生病,孩子没进重点学校,孩子没考上大学,父母生病,等等,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因时而异。这种进餐情绪模式的人,容易患胃肠病。得了胃肠病后会加重病情。有思虑进餐模式的患者要努力改变它,对你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你的幸福人生都是非常有益的。

  心绪不定的进餐情绪模式有的人一吃饭话就多起来。有时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谈到高兴时,眉飞色舞,谈到不平时,慷慨激昂。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情绪低沉。

  有的人一吃饭就问家人这件事,那件事。问孩子考试成绩,孩子考试成绩好,哈哈大笑;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横加指责。

  有的人进餐时,养成听广播的习惯。他的情绪随着广播内容情节的变化而起伏。

  有的人吃饭时经常与人讨论问题。谈话投机时,情绪振奋;意见不一致时,争论不休。

  时,争论不休。

  进餐时不良的情绪模式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也是可以改变的。

  我的一位朋友是学者,吃饭时总是在思考学问。吃饭时他常常是紧锁眉头。吃完饭问他几个菜,每个菜都是什么味道,他有时也回答不上来。他得了胃病后,我与他交谈,我的意见是,把吃饭当做休息,当做生活享受,吃饭时不想事,尽情享受生活的幸福,尽情品尝。他接受我的意见,建立了进餐时稳定而愉快的情绪模式,胃病逐渐好转。

  为了建立进餐时的良好情绪模式,可根据个人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就餐前后,听一些自己喜欢的轻音乐,对于建立进餐时的良好情绪模式很有帮助。听什么样的音乐,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当时的情绪状态而定。

  例如进餐前情绪比较高昂、激动,可听能促使情绪安定的音乐。如果进餐前,情绪比较低沉,可听能促使情绪欢快的音乐。

  音乐的声音不要太大,要适中偏低为好。不要一边听音乐,一边又听电视里的声音,否则容易干扰听音乐的效果。

  一个人无论是否已患有消化性溃疡,建立良好的进餐的情绪模式,对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使终生受益。

  减少压抑情绪不少消化性溃疡病人,把不愉快的情绪压抑在心中,这往往正是造成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心因。

  学会克服压抑自己的不愉快情绪,是消化性溃疡病人自我心理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消化性溃疡病人,怎么才能减少压抑情绪,关键在于逐步培养坦率的处事方式,坦率地与人交往的交际模式。

  具有坦率的处事方式与坦率的交往模式,就能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坦率地把自己的看法、意见、观点表示出来,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克服违心地赞同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克服当面不好意思说背后心里嘀咕的心理冲突,克服遇事当面从众同意实际上心理别扭。

  消化性溃疡病人,建立了处事的坦率方式与交往的坦率模式,就可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压抑在内心,造成闷闷不乐,就能为配合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积极寻找社会支持消化性溃疡病人,常常把不愉快的情绪长期压抑在心中,得不到宣泄。

  旧的压抑情绪没有释放出去,新的不快情绪又压抑在心里。不断累积的压抑在心中的不愉快情绪,其负面心理能量不断增加,不但可以诱发消化性溃疡而且可以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病情。

  主动接受社会支持,通过各种方式把被压抑的不愉快情绪宣泄出去,减轻负面的影响,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动态平衡,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心理调适方法。

  宣泄主要是通过与人交往。在交谈中,尽情地将被压抑的不愉快心情倾诉出去。尽量彻底地宣泄完,不要留有尾巴。

  诉出去。尽量彻底地宣泄完,不要留有尾巴。

  向谁宣泄,要根据自己的被压抑的情绪的特点而定。同时也要考虑到交谈者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和对自己的理解、同情、关心与支持的程度。

  一般说来,找自己最知己、最理解的朋友交谈,效果最好。既然是知己,就可以无话不说、无话不谈。能够彻底把被压抑的情绪宣泄出去,就能获得如释重负的轻快感觉。

  在与关系密切的朋友交谈中,会得到朋友的理解、支持和关怀。能增加自信心,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在与关系密切的朋友交谈中,可以把自己最不痛快的、最难以启齿的不愉快情绪统统宣泄出去。在触及最不愉快的情节时,可能会哭出来,此时千万不要压抑哭泣。已有的研究表明,眼泪能将人体内导致情绪抑郁的化学物质排除,对防治消化性溃疡很有益处。美国生物学弗雷甚至说,常见的难治胃溃疡可能是由于强制不哭引起的,如果他们大哭一场可能避免得这种病。

  很多人都存在偏见,认为哭只有坏处没有益处。当然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经常哭泣,这是感情脆弱的表现。可是人在遭到严重的精神创伤、遭到极大的委屈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哭泣,正是人的一种心理保护措施。它把人的痛苦宣泄出去,从而防止陷入可怕的忧虑和绝望。经验证明,哭后心情畅快,比憋在心里好得多。

  消化性溃疡病人,能经常与自己的知心朋友交谈,能经常把不愉快的情绪宣泄出去,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都有利。

  □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心理因素,提出下列防治的心理处方。

  克服悲观情绪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糠尿病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糖尿病发病在我国的检出率逐步上升。而一旦发现此病,病人情绪大多悲观。

  因为目前该病是终生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也是多方面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失明等严重疾病都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糖尿病病人情绪悲观失望、抑郁、低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加剧。特别是紧张、愤怒、可使病情发展。

  而糖尿病病人在情绪安定时常使病情缓解,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面对现实,控制情绪,稳定情绪,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糖尿病患者要充分意识到患有糖尿病是客观存在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限于目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糖尿病是终生性的,这也不以糖尿病病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是否是终生疾病有待于科学的发展来确定。然而糖尿病病人的心态却可以自己掌握,这个心态是以病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可以把情绪由正性调到负性,也可以把情绪由负性调到正性、主宰糖尿病病人的情绪变化的主人就是糖尿病人自己。

  一些病人由于糖尿病是终生疾病,并且容易并发危害生命的疾病,使他们失去了与糖尿病作斗争的信心。其实糖尿病病人按照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保持乐观的情绪,养成严格的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和普通健康人一样,也可颐享天年。

  一些在中年患糖尿病的人,治疗得当,控制饮食好,自我情绪调节好,活到八、九十岁的大有人在。

  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配合治疗,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尽量避免心理刺激大量事实表明,糖尿病病人在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下,血糖增高,尿中的糖和酮体的含量增高。

  紧张的情绪会使病情发展,因此糖尿病病人应尽量避免心理刺激。如果遇到心理刺激尽量正确对待,保持情绪稳定,这是防止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提高对饮食的监控意识糖尿病病人,按照医生的指导,做到定时定量地进餐。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经常自我监督,定时定量进餐的执行情况。并严格地按定时定量进餐的情况进行矫正。

  一些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自我监控能力意识薄弱,自我调节的能力差。

  在病情稳定时打破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而造成病情反复。

  人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是学习来的。人都是可以按照一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养成某种习惯。糖尿病病人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养成的,有了这个良好的习惯对糖尿病病人终生有益。

  □五、脑血管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无论是脑溢血或脑血栓的发病,不良情绪是一个最重要的诱因。

  脑血管病人的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调节,也至关重要。

  保持镇定的情绪情绪波动,既是脑血管发病的重要诱因,也是脑血管疾病康复的大敌。

  在各种情绪变化中,暴怒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防止脑血管意外,在情绪方面居首位的是不要发怒,特别是不要暴怒。一次暴怒可能使康复过程中的病人一段时间的药物等治疗的效果付之东流。

  暴怒还可使脑血管病病人丧失生命,因此脑血管病病人要切记暴怒是自己的大敌。

  根据脑血管病病人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下列几种制怒方法:

  躲避刺激法在生活中,遇到有怒的刺激尽量躲开,以免发怒。中国有句俗话:“眼不见心不烦”,尽量避免视觉的、听觉的、易使人发怒的刺激,使自己保持平静的心态。

  平静的心态。

  转移刺激法人在发怒时,大脑有一个兴奋灶,与此同时在大脑再形成一个兴奋灶,就有可能抑制或部分抑制怒刺激的兴奋灶。因此当发怒时,积极接受另一种刺激在大脑建立新的兴奋灶,以达到制怒的目的。

  盛怒的妇女,看见自己天真活泼的孩子,往往能很快平息怒气。

  脑血管病病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有意识地低声哼唱自己喜欢唱的歌或欣赏喜欢的名画,或跟小孩逗着玩,这对平息怒气有所帮助。

  意识控制法意识控制法常以内部语言做媒介,在发怒时心中默念:“息怒!息怒!

  息怒!”也会收到一定的制怒效果。

  除了暴怒是最常见的、最重要的诱发脑血管病的情绪因素外,过喜、过恐等也常常是诱发脑血管意外的情绪因素。

  中医认为喜伤心,过喜可使人体气血亏耗。大笑、狂笑可诱发脑溢血的病例屡见不鲜。

  脑血管病病人,笑容常在,开口微笑、是康复的最重要的治疗因子。但物极必反,脑血管病人保持适当的愉快度,是极为必要的,也是极为难得的。

  但过喜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脑血管病人千万记住,要冷静看待过喜事物,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为过喜的刺激物所干扰。

  惊恐的刺激物也会造成病人血压剧烈地波动,因此脑血管病病人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惊恐的刺激物。脑血管病病人看一些格调健康的电视节目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尽量避免情节惊恐的电视节目,例如不要看武打之类的电视节目。

  长期作战的意识脑血管意外,不管是脑溢血、脑血栓,大多都留下后遗症。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肢体训练与语言训练占有重要的意义。病人要恢复自己的肢体活动和语言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奏效的。因此脑血管病人要有与疾病做斗争的持久意识,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将挫伤自己战胜疾病的积极性,增加急躁情绪。

  脑血管病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逐步地进行肢体训练与语言训练。目标不要订得过高,否则达不到则会心灰意冷。

  肢体训练与语言训练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一定会有效果,有了效果就能鼓励肢体训练与语言训练。

  战胜悲观情绪脑血管病病人,大多是老年人,并且伴有肢体障碍与语言障碍等,在生活上需要别人照顾。有的吃饭、穿衣、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不行了,不能重新站起来工作了,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情绪,而这些消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

  脑血管病病人要看到光明,看到前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治疗,控制情绪,不断地进行肢体训练与语言训练,就会收到一定的康复效果。

  □六、肥胖症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肥胖症指的是由于饮食等原因造成脂肪在体内聚集过多,而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得肥胖症。但以中老年人为多,其中至岁的中年妇女患此症的更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肥胖不仅使人行动不灵活,影响形体美,而且常常由此病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该病的引起,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因此,心理调节在预防与治疗肥胖症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提高控制饮食的监控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种各样可口的食物应运而生。大量的广告宣传,驱动人们品尝各种食物,造成某些人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症。

  现在不少儿童与青少年患有肥胖症,其主要原因是随心所欲的饮食,不受数量和次数的限制。一些成年人也是放开肚子吃,还有一些生活富裕的人,动不动就结伙去饭馆大吃一通,造成营养过剩。常此以往,形成了“将军肚”,导致肥胖症。

  人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治疗肥胖症,什么减肥食物、减肥药物、减肥茶,它们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防治肥胖症最根本的是人的心理,是人的饮食意识,是人的控制饮食的意识强弱。

  笔者认为,防治肥胖症的关键条件是具有科学的饮食意识,并有控制饮食的监控能力。这样就能从根本上防治肥胖症。

  人的饮食活动,是受人的意识与意志控制和调配的。只有树立了正确的饮食意识和对饮食的监控能力,就能取得防止和治疗肥胖症较为满意的效果。

  改变不良饮食的习惯和嗜好人在生活中,养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人在饮食方面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例如,有人爱吃甜食,有人爱吃零食、有人喜欢吃得过饱等,这些对肥胖症来说,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未患有肥胖症的人,要积极找出与此病有关的不良饮食习惯,并努力克服。已患有肥胖症的人,更要果断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

  患有肥胖症的人,要改变吃甜食的习惯。现在不少食物例如糕点、饮料等都含糖量较高。经常吃这些食物喝这些饮料,只能增加肥胖症人的体重。

  肥胖症人克服了爱吃甜食的习惯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各种各样的饮料充斥市场,很具有诱惑力。一些肥胖症者特别是儿童、少年抵挡不住这些饮料的诱惑,越喝越想喝,越喝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症的人,最好不喝饮料,就喝白开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不少喝惯白开水的人还不愿意喝甜的饮料。肥胖症的人开始喝白开水可能不习惯,但喝常了、喝惯了,也就习惯了。

  肥胖症的人,习惯吃甜食,要改变这个习惯对防治肥胖症极为重要。

  有的甜食爱好者说,吃惯了甜食,不吃心里难受、没有食欲。其实吃甜食是后天养成的,后天的习惯是可以改变的。爱好甜食的人可采取逐步减少甜食比重的方法来纠正甜食的习惯。

  甜食比重的方法来纠正甜食的习惯。

  的,第一个星期甜食的比例占,甜度的感受可能差别不大,第二星期甜食的比例占,第三个星期,甜食的比例占,第四个星期甜食的比例占,第五个星期占。这样可能逐渐改变吃甜食的习惯,对防治肥胖症很有利。

  建立良好的饮食心理行为模式为了防治肥胖症,特别是已有肥胖症倾向与已经是肥胖症的人要逐步建立良好的饮食心理模式。

  讲究饮食环境饮食环境清雅。饭桌上可放一盆自己喜欢的塑料花。饭桌上绝对不多放点心,饼干、饮料,也不要放小说、报纸、杂志。否则随手拿点点心、饼干吃,也可随手拿来饮料喝。也可一边看报纸、杂志,一边吃东西,或者吃完饭一边看报纸杂杂,又一边吃东西。

  按时进餐规定每天三顿的就餐时间,按时或推迟一二分钟进餐,绝不提前进餐。

  进餐用多少时间有明确规定,绝对不超过规定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结束进餐,并且进餐一结束,即刻离开饭桌,绝不多逗留一分钟。如果与别人有事情交谈,就换一个地方交谈。

  进餐速度偏慢要严格控制进餐速度。进餐速度宜慢不宜快。进餐速度快,吃完之后感觉还没有吃饱,还想吃,还要吃。进餐时慢慢地一口一口吃,一口一口品尝,把注意力放在每口的品尝上,不要放在速度上。做到真正地细嚼慢咽,易产生先饱了的信号,防止多吃,而且有助于消化,促进胃肠功能正常运行。

  严格控制定量根据自己的活动量,根据自己消耗的热量制定每日三餐和每餐的定量。

  严格控制每餐的定量,绝对不要多吃一口。多吃一口,就可能多吃两口,多吃两口就会多吃三口。这顿多吃一口,下顿也可能多吃一口。

  建立良好的进餐心理行为模式将终生受益。有了这样好的进餐的心理行为模式,将有效地防治肥胖症,就不必为肥胖症而担心,也不必因为肥胖症可能伴随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而忧心忡忡。

  消除进食的不良情绪模式一些人多吃、饱吃是与一定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的。有的人在生活中失意,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受折,通过多吃、饱吃引起的味觉满足来抵消挫折引起的空虚感和恐惧感。有的人孤独寂寞时,吃些东西来转移自己无奈的心绪。

  经常这样,于是多吃、饱足成为调节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方法,成为不良的饮食情绪模式。

  也有一些人稍有高兴的事就大吃大喝。人逢喜事精神爽,食欲增强,多吃点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稍有顺心的事就大吃大喝。这很容易形成多饮食的情绪模式。一旦形成之后,食量大增,过剩的脂肪在体内积聚,引起肥胖症。

  建立正确的形体优美观社会对人体美、个人对自己人体美的观点对肥胖有相当的影响。

  社会对人体美、个人对自己人体美的观点对肥胖有相当的影响。

  据说岛国汤加,举国上下都以肥胖为美,都以肥胖为荣。上至国王,下至庶民,都是大腹便便。

  我国唐朝,社会流行对美人的形体看法是体形丰美。据说美人杨贵妃,不是丰满,而是肥胖。

  青年妇女多喜欢苗条,她们很重视饮食不过量,防止身体发胖。现在有些中年妇女认为人到中年,应显示出丰满的形体美,以区别青年妇女的苗条形体美。自认为吃得多些,身体胖些,才能显示出丰美的形体美。其实丰满的形体美是不能单靠自己胖来显示的。胖易使人体臃肿,不仅不能使人形成丰满的形体美,还能给人以笨拙感。

  中年妇女胖瘦适中,只要在衣服的式样、颜色以及发型等方面加以修饰便可达到丰满的形体美。大可不必以过多的饮食,增加自己的体重的方式去追求丰满的形体美。

  肥胖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生活习惯引起的疼病。生活习惯是在后天形成的。生活习惯既然是学习而获得的,因而也是可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不良习惯造成的疾病也将得到治疗和消除。

  已有肥胖病者,积极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是应该的,但是不解决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改变不良饮食的情绪模式,也不改变不利于健康的人体形体美的观念,减肥的效果往往不显着。既使减肥有一定效果,也往往是暂时的。

  一旦停止了治疗,原来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的情绪模式,不符合人体健康的形体美观念都继续存在,即肥胖的土壤还存在,不久还可发胖。

  笔者认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改变不良饮食的情绪模式,改变有害于健康的形体美观点,是防治肥胖症的治本方法。

  既重视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改变不良饮食的情绪模式,改变有害于健康的形体美观点,又重视减肥的具体措施、方能达到满意的减肥目的。

  □七、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根据支气管哮喘病人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提出下列自我心理调节作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参考。

  培养自主人格有些支气管哮喘病人发病前有明显的依赖性人格。他们过分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依赖性人格来自人的幼年时期,对母亲十分依赖,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发展成依赖性人格。

  有依赖性人格或依赖性较强的人,要逐渐树立自主、自理为荣的意识。

  人在幼年期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都不成熟,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关照,是很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与心理逐步成熟,在岁左右已发展成为成人。理应有自理与自主的能力,有独立人格。不能事事再依赖父母特别是母亲。如果这样,尽管生理上已成熟,但心理上还很幼稚。是不成熟的人。

  母亲。如果这样,尽管生理上已成熟,但心理上还很幼稚。是不成熟的人。

  积极尝试新事物依赖性人格或依赖性强的人要从过去依赖别人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要努力尝试新事物,在尝试新事物过程中,培养自己处理事物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力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处理事物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人在克服困难中增长才干,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心。培养独立性,培养独立人格,培养自主人格,积极尝试新事物是依赖性人格或依赖性强的人逐步培养自主人格,树立自信心的关键性举措。

  改善人际关系依赖性人格或依赖性强的人,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同家庭的关系、同父母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同母亲的关系。

  □八、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力求情绪稳定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的一个共同症状是痒。甚至是难以忍受的痒。常常引起患者不可遏止的搔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患处出现抓痕、血渗出、血痂、色素沉着等损伤。

  每当情绪烦躁、情绪波动都会提高痒觉的敏感性。而当情绪稳定,心平气和时,痒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因此,避免情绪过大的波动,力求保持情绪稳定,对于减少痒感、减少皮肤损伤,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都很有意义。

  为了使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患者情绪稳定,可运用如下方法减轻情绪波动。

  自我暗示法患者在患病期间,口中经常默念“情绪镇静、情绪镇静、情绪镇静”,对减轻情绪波动颇有益处。

  移情法遇到易使自己情绪波动的情景而自己又不能控制情绪的波动时,在可能的条件下,离开这个环境。或者事先知道那种环境会引起自己情绪波动,主动避免去那种环境。

  转移注意力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患者在工作时间,由于注意力集中在工作对象上,对痒的敏感性降低。而在工作之余,特别在夜间躺在床上,由于对痒的敏感性增强,常常感到痒,一痒就想抓,越抓越痒,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痒上。在工作之余,看看能深深吸引自己的电视节目,在上床时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对缓解休闲时间痒感增强有所帮助。

  在有痒感时,最好不要去抓,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

  在有痒感时,最好不要去抓,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

  疏导压抑的情绪人的情绪反应,特别是焦虑、生气等情绪反应对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有相当密切的关系。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患者及时排除消极性情绪,特别是疏导自己被压抑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尽早恢复心理平衡,对防止和治疗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的发生与转弱很有意义。

  改变饮食习惯有些瘙痒症、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患者,吃某种食物,例如鱼虾、辣的食物容易诱发皮肤病。这些患者应总结自己的饮食经验,尽量不吃或少吃过敏的食物。

  □九、心因性牙痛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牙痛特别是心因性牙痛与心理因素特别是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自我心理调节法对心因性牙痛的防止与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转移注意力牙痛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越想着牙痛牙越痛,注意力越集中在牙痛上,牙痛越重;工作越繁重,工作越紧张,有时反而觉察不到牙痛,感觉到痛也比较轻。

  牙痛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休闲时间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能减轻对牙痛的感受性。注意力对象对自己的吸引力越大,对牙痛的感受性就越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对音乐很有兴趣的人,在牙痛时,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就能减轻牙痛的程度甚至有时意识不到牙痛。对某本书特别有兴趣的人,牙痛时看那本书,也能缓解牙痛的程度。对足球赛很感兴趣的人,牙痛时看足球比赛的电视节目,对抑制牙痛一定会有作用。

  有人就怕在晚上睡觉前牙痛加重,其实也不一定在睡觉前牙痛加重了,而可能晚上看电视,或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与朋友交谈,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事情上,对牙痛的感受性降低了,没有意识到牙痛或意识到牙痛也不太重。睡觉前注意力集中到牙痛上,对牙痛的感受性增强,感觉牙痛加重了。

  有牙痛的人说,睡觉前牙痛还不如白天牙痛。白天牙痛时,工作或干点事,牙痛会减轻。睡觉前牙痛,也不能出去干事,痛得真难受。

  在睡觉前觉得牙痛,或白天就牙痛,而在睡觉前牙痛更重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把注意力从牙痛上转移出来呢?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入睡。为了入睡,把注意力放在脚心的涌泉穴上,心中不断地默念“睡、睡、睡”。如果还是不能入睡,索性想生活中自己最开心的事情的情节,在大脑皮层唤起新的兴奋灶,对大脑皮层牙痛的兴奋灶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牙痛。

  轻牙痛。

  防止生气、焦虑在与心因性牙痛有关的情绪因素中,生气、焦虑与牙痛的关系最为密切。

  常常听人说:“我那天一着急,牙痛了。我一上火就牙痛。”实际上,所谓上火,就是着急、生气。一位家长在孩子考市重点中学揭榜前,担心自己孩子考不上,很着急,牙痛很重。当得知孩子考上了市重点中学,马上眉开眼笑,称赞儿子“好样的”,不知不觉牙也不痛了。

  平时,尽量不生气,不着急,不焦虑,能够有效地防止心因性牙疼的发生,即使发生了,疼痛也比较轻。已经发生了心因性牙痛的人,尽可能在适当场合,以适当方式把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减轻内心的心理压力,减轻内心的心理冲突,对减轻牙痛有作用。

  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对减轻心因性牙痛有意义。心因性牙痛患者在牙痛发作时,一方面口中或心中不断念“牙痛减轻、牙痛减轻”,一方面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的内关穴(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向上的虎口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分钟。

  □十、痛经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功能性痛经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痛经患者中大多数是功能性痛经。

  根据痛经发生的心理因素和笔者曾在北京妇产医院协作工作的研究调查经验,提出功能性痛经的心理处方。

  树立关于月经的正确观念青春期女性开始有月经现象,这是女性性功能发展开始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女性性发育成熟的表现。

  由于种种原因,使一些女性接受了月经倒霉、月经肮脏、月经痛苦等错误观念,这种观念形成后,给月经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表现打上了痛苦的烙印,并且对月经的心理反应是不快的,烦躁的、痛苦的。这些月经的负性心理反应模式增强了对月经期正常生理活动与表现的不适感,提高了痛觉敏感性,降低了痛阈,即身体的某些不适本来并未达到痛觉阈限,而由于负面情绪的影响,期待月经期身体不适与疼痛使痛阈下的刺激变成了痛阈上的刺激物。

  由于负性情绪的持续作用,还可能出现腰酸、下腹坠胀甚至心、呕吐。

  已有痛经史的妇女,特别是未婚的青少年女性重新认识月经现象,把月经必痛、月经必出现不正常身体反应的错误认识中纠正过来,真正科学地认识月经现象,把对月经的负担、压力的认识转变为是女性发育成熟的光荣,是女性发育健康的信号,把月经期的羞涩、不安、紧张的情绪反应转变为自豪、坦然、自在的情绪反应。

  青少年女性对月经的认识与情感的革命性心态的转变,对避免与减少女性大约在年期间,年年如此,月月如此的月经期间的躯体痛苦与心灵痛苦将发挥任何药物、任何物质所达不到的作用。

  一些所谓患有痛经的女性,每当月经来临,烦躁、焦虑、敏感、不安的负性心态成为月经期的主导心态。这有一些并非是对身体不适与痛苦的心理反应,而是对月经周期本身的条件反射式的心理反应。这种所谓患有痛经的女性,一旦从条件反射式的负性心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极大地缓解月经期身体痛苦与心理痛苦,并且可能逐渐消除,这些妇女的痛经则可“不药而愈。”

  尽量避免接受负性暗示妇女的痛经与她们接受所谓月经期身体痛苦与心灵痛苦的语言的,非语言的暗示有密切的关系。

  笔者曾经调查过,母亲痛经,女儿多有痛经,这并不是遗传的。这是女儿在儿童、少年期的生活中,受到母亲痛经的种种暗示,形成女儿月经的痛经现象。

  同一宿舍的女学生,也容易受到别的女生痛经现象的暗示而发生痛经。

  女性特别是青春期女性自觉地,主动地尽量避免接受痛经的负性暗示,是防止痛经的重要心理处方。

  月经期参加愉快活动由于已有的关于月经的传统错误观念的束缚,与月经期生理的变化,不少女性在月经期的情绪愉快度比平时降低。而月经期妇女情绪愉快度高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身体不适的感受程度。妇女在月经期多参加自己喜欢又能使自己愉快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参加某种快乐活动。例如听自己喜欢听而又能唤起自己喜悦的音乐。看相声、小品的电视节目,使自己尽情欢笑。

  改易心志,用药维持功能性痛经,脱离心理治疗、心理调适、心理指导、在负性的心态下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并且疗效不能持久。

  只有经过心理治疗,心理调适,初步转变痛经患有的消极性心态,在此基础上配合药物等治疗,常常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

  祖国医学家治疗痛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祖国医学对于主要由情志失调产生的痛经,主张首先必须消除致痛的消极精神因素,再配合以药物治疗,即“改易心志,用药维持”。如果不消除致病的消极精神因素,仅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即“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

  若室不慎致病者,非使勇于节欲,亦难全恃药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