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审美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1:45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上,我为学生开设了"古典诗词欣赏"课。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设计。在审美设计中我充分认识到:文学的美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并有一个形象再现的过程。这个再现的形象是美的升华,这种升华必须建立在对文章整体形象的把握、感受与想象、联想之中。语文课的审美设计重点不应是音响、画面对形象的再现,而应是通过知识的积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作品与作品间的同异,形成某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必须是历史唯物的),从而理解文字所展现的形象与理性的美。同时,我充分认识到,教师在进行审美设计时,要准确的把握作品的美,更要对学生接受美的能力、限度,学生理解美的误区、障碍有足够的了解。对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古诗词欣赏不仅存在文字上的还存在着与之相应的情感体验等障碍。教师的任务是扫除这些障碍,创设审美情景,使审美教育成为教师可以驾驭的,有目的与有方向的,使传统的价值观内化为对"真"与"善"的追求,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古典诗词欣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为了吸取它的有益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维,陶冶思想性情。诗词欣赏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必须要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古诗词欣赏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诗词的主旨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理性渗透的定向引导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十分有效。况且,古代诗人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是"共时性"的,对这种"共时性"进行理性分析极为重要。陶渊明的"隐",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如果不放在封建时代的文化、政治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看到的只是"个性美"却无法认识个性在挣扎或反叛中展现的"人格美"。
综上所述,古诗词欣赏中理性渗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怎样使这种理性渗透不仅不是概念化的说教,反而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升华,这正是古诗词欣赏中审美设计的重头戏。
这种理性的渗透可以借助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互补。例如在讲《归去来兮辞》时,我就利用"序"及陶渊明的诗进行补充式的理性渗透。
《序》中"余家贫耕植无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及"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能使学生品味出陶渊明不得已而出仕又不得已而归隐的痛苦心情。《乞食》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则让学生明白了他归隐之后的困窘,学生从中感知了陶渊明宁可穷死,不事奉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追求自由,热爱自然……这一思维定势使学生更易理解课文中作者为何以松菊、白云、倦鸟自比;为何会流露着一种"世与我而相违""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矛盾与苦闷。
这种理性渗透还可以借助于集中作者本人诗辞中的某些词句来强化。
例如在介绍杜甫的忧国忧民时我并没有采取理性的说服而是集中了一些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壮士挽天河,洗净甲兵长不用";"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这些诗句写出了杜甫的推己及民:屋漏更知百姓苦,战乱犹愁稼穑荒。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便不再是抽象的、无法感知的形象。《三吏》《三别》中以己之苦度民之苦;以己之心度民之心与上述诗句异曲同工。上述渗透使"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中诗人忧国忧民的自我形象及这种忧思的深远、痛切已是学生可以意会而无须我多言了。
为了加强这种理性的渗透,使这种渗透充满了文学的美,我还采取了比较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正确把握李白的"飘逸""狂放",真正领会反叛的"人格美",我试着在比较李白、杜甫的经历、性格及结局中使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成为学生可感知的"现实"。
李白离开长安出于不得已。虽然他自信不是蓬蒿之人,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但此后浪迹江湖,受尽世人的冷眼。"一朝谢病游江海,畴昔相知几人在?前门长揖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生活陷于困顿。杜甫在困守长安的十年中过的则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违己交病的日子。个中辛酸力透纸背,无论是"狂傲"还是"愚忠"都无法不在面对现实时感到深深的屈辱。再讲《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讲到"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时,对作者那种貌似豁达、潇洒,实则无可奈何的辛酸,学生便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而"源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与"痴儿不识父子礼,跳怒索饭啼东门",更使学生看到杜甫晚年的穷愁潦倒。即便如此,诗圣仍牵挂着前方的战事,"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达则兼善天下"穷也"兼善天下"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入世精神怎么不令学生叹服呢!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式的苦叹与李白"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的笑骂,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但共同控诉了时代的罪恶。
诗仙--落水而死;诗圣--病死孤舟。诗文越过时光隧道,使我们听到了诗人们的呼唤,感受到他们的欢快与苦痛,与他们一起流连于绮丽的山水田园,也使我们更珍惜今天。古典诗辞字字珠玑,句句瑰宝。让它们自身的光彩在闪烁中,在互映中幻化学生的美感,难道不比我们艰难的释译强得多吗?文字自身的美又何须图象与音响来演绎呢?特别是对于亟待提高自身素质的高中生而言。我想我们的审美设计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拓宽学生的视野,并适当地传授一些方法。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古诗辞时极力反对逐字逐句的"翻译",反对对诗歌形象刻板的摹写和简单的接受,主张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想象画面,想象音响,想象身处其境的感受……
文字是符号。按规律排列起来的符号是作者的创造。认识作者创造的"形象",既不能脱离文字也不能拘泥于文字。由于缺少经验,学生的想象很难脱离文字的局限。冲破这种局限,创造新的美,是教学中审美设计的又一重点。
扣住古诗辞中的实词,调动生活经验,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示的景观,是我们在审美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如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种景物在"直"、"圆"、"大"、"孤"的互映、互衬、相互对比之下的生动,你能禁得住广袤沙漠中的苍凉、浩渺在你心中的涌动吗?"圆"将刚柔凝于一景,那种超越时空的静穆之感怎能不叫你凝神屏气呢?又如马致远的《秋思-天净沙》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
昏鸦",想象一下漂泊在天涯的游子身处其境怎能不睹物思乡,愁肠百结呢?古诗辞中能传情致意,供我们想象各种景观的实词真是不胜枚举,充分调动这些词语提供我们驱使,让它们在我们的审美设计中"身负重任",去展现诗歌的意境,美便成为能感知的"真景"。采取何种手段揭示古诗辞中的"画意""乐意",再现古典诗辞的绘画美与音乐美,在审美设计中很有"争议"。我则坚持文学的美要用文字本身来说明。
古诗辞的音乐美,很典型的例子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本无所谓音律,但"无边"与"萧萧"组合在一起飒飒有声,如泣如诉,加上奔腾澎湃的江水咆哮不停,背景音乐与主旋律交织在一起,把自然的不可违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古诗辞的韵脚、韵律使诗歌流溢着音乐的旋律。许多诗只要读一读,就美得使人流连忘返,神情激荡。比如《春江花月夜》"连海平""共潮生""无月明"……语言的流畅、轻快,每一个字下都流动着音乐。从"江流宛转送芳甸"到"但见长江送流水""琼绝的宇宙意识,神秘的人生哲理,民族少年时期淡淡的伤感"(李泽厚《美的历程》),用了流丽婉转的语言浅唱轻吟般的倾诉着。
《琵琶行》中"大弦槽槽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等对八种琴声的描摹,更是有规范的人工美的典范。诗句本身的缓急轻重,准确地传送出琴声,真是美妙得无与伦比。当我由衷赞赏这几句诗的绝妙天成时,学生每每报以会心的微笑。
古诗辞中的"画意"在审美设计中要强调对比,扣住词语进行想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扣住"下""来"想象动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扣住"蒸""撼"想象气势;"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使我们联想到戍卒"望乡"……学生在对画面的动态、声响、氛围的想象之中,在品味了这些想象之后各自创造了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并被这一"形象"所感动、陶醉。"美"产生的快感能因美识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今后,他再读这些诗,新的经验促使他产生新的联想,鉴赏的再创造是没有止境的。
在审美设计中,我十分注意诗歌欣赏中的整体把握,将诗歌的"构架"有形化,从而揭示诗歌的意境。
如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针对学生往往只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
联而忽视了全诗的意境,我扣住"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特别是"空留"一词引导学生去品味全诗的意境,品味"唐音"之美。
整首诗的构思是:雪景--雪中送行。雪是背景,歌是正音。诗人亦是"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但面对恶劣的环境,离乡背井,送友上归途。思乡却又不能辍志;既为友上路高兴,又为归途艰辛担忧。离情别绪交织着对北国雪景绮丽、凄迷的咏叹,人、雪、歌浑然一体,看似沉重实则深沉、豪迈,秉承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意象廓大,充满了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这正是盛唐之音美之所在。如果我们在指导欣赏的过程中,不注意整体把握,怎么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象之美呢?
在审美设计中我常设计将古诗改写成散文诗,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既能部分再现古诗词中的田园美、人情美,又能锻炼文字。改写不失为审美欣赏中的有效手段。
鉴于《归去来兮辞》多用四字或六字的对偶句,虽然它为我们展现了极美的田园风光,古朴而又淳美的民风,但现代中学生很难品味出其中的意蕴。改写,将诗化的四六句改写成散文诗,改写的过程即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再现形象的过程。学生在勾勒人情美和景物美的过程中,联想到曾经体验与感受过的田园风光,而作者独特的视角又使他们对田园的感受网开一面。又如《诗经。静女》中的毛小伙的形象在学生的改写中也有极为生动的描绘。
改写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的阅读,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最高境界。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使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想群,艺术形象得到了再造与扩展。
理性渗透只是审美的辅助手段,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才是审美的本质。想象与联想,使欣赏的过程成为艺术形象再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古诗词欣赏审美设计中最重要的。这一审美设计并无固定的方式方法,审美客体的特点决定了审美的角度。古诗词的审美首先应着眼于文字,文思,然后才能感受到文字之外的"意象"。所有的联想与想象都不能离开古诗词文字本身;所有的想象与联想又不能拘泥于文字。我们的审美设计应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感受,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形象,并为之心动、心醉。所谓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林妹妹,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