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恶,是制定政策的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51:56
人性恶,是制定政策的基础!/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这几天,为了批儒,想搜《大秦帝国》中张仪驳斥孟子的一段视频,结果没搜到,却搜到了商鞅驳斥孟子的一段。商鞅关于“人性恶”的一段讲话,我深表赞同。可惜,完整的视频在很多网站贴不出来(贴出来都给删除了),中华论坛发视频又限制在3M以内,于是,只好剪辑之后贴出来。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是一个管理社会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在传统上,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把人性之恶归咎于“苟不教,性乃迁”;现代中国很多人都在强调人性的社会性,对“人性自私论”大加批判。可以说,当今中国主流思潮认为“人性善”,那些强调“人性无善恶”的人,本质上也是反对“人性恶”。

 

    空谈人性善恶,双方很难相互说服,我想,最好的办法是看效果。正如商鞅所说的——“力行”,“谁能融入大争潮流强国富民才是正道”!

 

    通过观察,我发现凡是基于“人性善”设计的制度,到目前为止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甚至是严重的挫折。

 

    例如:

 

    共产主义运动,终极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社会的特点是“物质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是一种基于“人性善”的制度设计。但是仔细想想,人们会自觉自愿的“各尽所能”吗?人们会对自己的“需”加以克制吗?我觉得很难!正因为如此,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建立人民公社,初衷是好的,但结果是造成“大锅饭”;他曾经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希望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实现社会的清廉、公正与高效,结果是,通过造反上去的人,同样有变坏的可能,也可以说,事实上他们就是变得更坏。本质上,他也忽视了“人性恶”这个问题。

 

    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设想的经济改革思路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设计也是忽视了“人性恶”的问题。“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这比较容易作到,但是,当需要“先富帮后富”的时候,才发现这是非常困难的。那些有钱人只追求更富,而不会去照顾“后富”、去实现什么“共同富裕”;他们宁可携款举家迁移到外国,也不会帮助“后富”!

 

    再说当前的反腐败,强调“廉洁自律”,这也是基于“人性善”的设计,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自律”!

 

    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将“人性恶”作为制度设计的基础。

 

    充分考虑到“人性恶”,很多以前遇到的困难完全可以找到办法解决,那就是——通过法律来约束。

 

    共产主义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都应该是非常完善的法治社会,使“不尽所能”、 过分的“需”都受到惩罚,才能使制度设计变得完善,从而走向最终的目标;“先富帮后富”,也不能指望“先富”阶层的良心发现,而是要建立严格的所得税、遗产税、劳动保护等等法律来实现。

 

    至于反腐败,更不能靠“自律”,应该假设一个官员注定要在拉拢、腐蚀之下变质,区别之在于被攻克的时间长短和变质的程度深浅。设置了这样前提,才可能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财产申报公示、任期制、组阁制等等,本质上都是基于“人性恶”的出发点。

 

    说个基于“人性恶”制度设计的成功例子。在战争年代,脱离部队或组织一年以上再回来的同志,基本上都不被重用,不再安排到要害部门,为什么呢?没有证据证明他们在这段时间内投敌了,但是,基于他们有可能投敌的假设,才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做的结果,是保持了部队和组织的纯洁,减少了被渗透的可能。

 

    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想改变是很难的,我们也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宣扬什么“人性恶”,只是希望决策层在制定政策时,自觉的落实这一原则,对治国、治党和处理对外关系,必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