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花开』[花间记事]一个野生植物爱好者的行走笔记—大路村[3] 访问数:2918 回复数:25 楼主作者:闽北修竹 发表日期:2007-5-29 20:09:26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52:32

『左岸花开』[花间记事]一个『左岸花开』[花间记事]一个野生植物爱好者的行走笔记—大路村[3]

访问数:2918  回复数:25
楼主作者:闽北修竹  发表日期:2007-5-29 20:09:26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干部说起石龙山。他们说,那山上有个池,叫龙池;有块石头,叫龙首;还有一口井,叫着龙堂,石龙山就是这么来的。我问这里去石龙山远吗?他们说走小路需要一天。 
   吃过饭,我让村干部给我指去石龙山的路。他手往远处一指,说,沿小公路走一段,有一户农家,农家院子后面有一条小路,就是去石龙山的。他说,今天太迟了,你走不到的。 
   我知道今天走不到,我只是想沿着那条小路走一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我听说过石龙山,来之前我在县志里查过它的相关资料。石龙山是浦城县与武夷山市的界山,武夷山脉入境后向南延伸,在这里第一次突兀地隆起,形成石龙山主峰鹅儿峰,海拔1165米。山上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高处有黄山松,还有香茹子、金不换、银不换等珍贵药材。 
   石龙山很吸引我。虽然这次去不了,但我还是想认一认进山的路。 
   画家们下午还去浅里。我告别他们,独自沿着小公路往前走,大约走出300米,便是那户农家院子,它孤零零地建在一个山角处,用黄泥垒的围墙,木头搭的瓦屋,院门敞开着,里面好像没有人。绕过围墙,果然看到一条狭窄的小路,它沿着缓坡而上,渐渐隐入杂灌丛中。这正是我喜欢的山间小路,这种被先民开避出来,又渐渐被后人遗弃的山道最适合我的行走。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植物的种子被带来这里,又由于人的离去,这些种子得以不受侵扰地繁衍生息。因此,这样一条山路,它沿途呈现出的植物多样性往往超过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想猎奇的探险家,就得尽量远离一条现成的山道,它不会给你留下什么意外的惊喜。 
   我并不准备发现什么,我只是喜欢去山里走走,闻闻草木的气息,让山风吹凉浮燥的情绪,随带问候造物的那些常见而丰厚的作品。
   刚刚上路,我就得到了奖赏。那是一株秋天里的毛冬青,蓬蓬勃勃一大丛,枝叶间缀满了亮晶晶的小红果。冬青类植物在我国差不多有二百种,多是四季常绿树种,春天开繁密的小花,虽不艳丽,却为蜜蜂所喜爱。秋天里结满树小果,红色或者黑色,宿存枝头。毛冬青因枝茎多毛而得名,它在早春里开粉红色小花,八月以后结出红果,闽北山地时常可以见到。植物书上说毛冬青可长成小乔木,可我遇到的却都是不足一人高的小灌柴。
  
  
附一:毛冬青,冬青科冬青属。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1#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0:00  走过毛冬青,前面灌丛里又见一些稀疏浅淡的小红果,它们是野牡丹科的过路惊。这个名字是属于花的。过路惊与毛冬青正相反,它的果看上去毫不起眼,夏天里开出的花却多而艳丽,让每一个路遇之人吃上一惊。过路惊也是常绿小灌,分布于闽浙赣一带山区,枝叶繁茂,通常在山谷林下成群地生长,七、八月间开出一大堆玫瑰色四瓣小花,亮人眼目。我第一次见到它是三年前的夏天,去浮盖山寻找溶洞时迷了路,发现路边一群群美丽的小妖,却不知其名。回来查阅刘细初主编的《中国珍稀野生花卉》,才与过路惊对上了号。据说,民间有拿它入药,治疗小儿夜间惊哭。这是过路惊名字由来的另一个说法。
  
附二:过路惊,野牡丹科野海棠属。

2#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2:00  十月里也有一些细碎的花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正在开花的线纹香茶菜,它们松松散散地站起半人多高,在左边路坡下形成好大的一片。这是唇形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三角形小花呈螺形聚伞花序散生于小枝的上部,花淡粉红色,冠檐洒着几粒紫色的斑点。山风吹过,成群的小花儿随着细枝颤动,恍惚了看花人的眼。曾经有人问我线纹香茶菜与香茶菜的区别,我承认区分它们有些困难,肉眼看去,除了瓣唇上的紫斑,线纹香茶菜的叶梗会更长一些。此外,我也没弄明白,它为什么叫“线纹”。一些中草药书中将溪黄草说成线纹香茶菜,这是一种错误,它们是同属的两种不同的植物,《中国高等植物》有明确的区分。 
  
附三:线纹香茶菜,唇形科香茶菜属。

3#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3:00  这一路走去,也能看到昨天的那些花儿:马兰、石荠苎、白舌紫菀和陀螺紫菀,它们零落开在路间和两边茂密的杂灌草丛中,不时跳出来朝我飞个媚眼。在一片汹涌的芒箕群落边缘,我看见了肥肉草,它们尽力避开强大的蕨类邻居,小心毅毅地开着自己的花。肥肉草是野牡丹科异药花属的一种,喜欢生长在土质肥厚的荫湿地,六月以后进入花期。小花紫色,四瓣,形成聚伞花序生于枝头;花萼密布透明的腺毛;八根雄蕊四长四短,像胡子一样弯曲地伸出,长者紫色,短者黄色。只可惜了这样一朵奇巧的花,竟被叫着了肥肉草,想过去当初给此草起名的人,定是个饕餮之徒,小小一棵瘦草,也能让他从中看出肥油来。
  
附四:肥肉草,野牡丹科异药花属。

4#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5:00  小路一直在缓缓地上坡,越往前走,两边的植被越发茂密。看来这条山道已经被废弃很久了,杂草和一些藤萝爬满路面。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穿过一道山口,发现前面的道路已经被一群高大的芒草封闭,它们从两旁披倒下来,亮出一片片锋利的绿色刀子,宣布此路不通。我迟疑片刻,不甘心就此回头,可周边又没有其它路可走,只好咬咬牙,用双臂护着脑袋,哈着腰往芒草堆里面钻,好不容易冲过去,两只手背上却已留下了几道细小的血口子。过了芒草阵,眼前是一道陡坡,在这段不足100米长的坡道两侧,生长着成片矮小的阔叶树林。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荚蒾树,十月正是荚蒾果熟季节,那些一人多高的树冠上挂满了红艳艳亮晶晶的小核果。荚蒾是忍冬科的一种灌木,种类很多,在闽北就能见到十几种。它们通常在早春里开密集的小白花,秋天里结果,多而艳丽的小红果会在枝头上一直坚持到霜降。在这片林子中,分布着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南方荚蒾和吕宋荚蒾。两者模样相似,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成熟,那些诱人的红果招引来无数的鸟雀,这片灌木林此时成了鸟的喧闹世界。
  
附五:南方荚蒾,忍冬科荚蒾属。

5#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7:00  附六:
吕宋荚蒾,忍冬科荚蒾属。

6#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8:00  从一株结满果实的南方荚蒾身上,垂挂下来几枝紫红色木质藤蔓,它浑身的叶子都已落尽,形象十分枯索,要不是侧枝上那两只怪模怪样的桔红色小果,我根本不会认出这是一棵羊角藤。羊角藤是茜草科巴戟天属藤状灌木,分布于南方广阔的山地。按植物志记载,它每年6-7月开花,10-11月结果,花白色,稍钟状,6-12花组成头状花序。一直以来,我都无缘见到书上描述的花,却有幸三次遭遇那些看上去怪怪的果。羊角藤果在植物术语上叫聚合果,它由2至4粒核果聚合成一个凹凸不平的小圆球,上面还有几只小小的“眼睛”。上一次见到羊角藤是去年秋天在武夷山玉女峰的下面,藤主干有小碗粗,枝茎上结满果实。而再上一次,则是许多年前去宝山的路上了。
  
  
附七:羊角藤,茜草科巴戟天属。

7#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9:00  在接近坡顶的地方,我发现了另一种茜草植物,这是一棵浑身紫色的柔弱草质小藤,它抓紧头顶上方一丛芒箕,努力向上攀爬。我可以肯定这是耳草属的一种,却叫不出具体的名字。闽北常见的耳草种类不少,大多是矮小或披散草本,但眼前这株与它们却有明显的不同:[1]植株高达1米,攀援状。 [2]花序梗特别细长,约5厘米左右。[3]枝叶均呈紫色(可能与季节有关)。那么,它会是一种新发现的耳草吗?
  
  
附八:耳草一种,茜草科耳草属。

8#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0:00  翻过岗顶便是下坡,小路紧挨着一条小溪涧曲折向前,涧边草木丛生,水声隐约却看不见水流。不远处,一棵一人多高的小灌木引起我的注意,它与两株檵木、一群杂草生长在一起。这是一棵红紫珠,叶色草绿,叶片宽阔而长,基部稍具耳形,近枝头叶腋抽出几串尚未成熟的小浆果。紫珠属植物通常都在春天里开花,小花细碎而整齐,花色呈紫、红或白色;入秋以后结果,成熟的浆果像一串串紫色的小玻璃珠子。闽北是紫珠们重要的生长地,我平时在山里行走,最常见的是紫珠和华紫珠,而红紫珠,却是今天第一次看到。
附九:红紫珠,马鞭草科紫珠属。

9#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2:00  拍过红紫珠,收起相机继续往前走。一路下坡,左边山势渐渐升高,阳光被山体和树木遮挡,在那些阴湿的山脚处,我又一次看见了五岭龙胆。这些碧绿小草铺散在地面上,三五条花枝从莲座叶丛中悄悄抽出,害羞一样托起一簇簇蓝色花苞,看起来它们开花还要一周以后。见到老朋友倍感亲切,我们初次相识是去年在匡山,它们生长在接近海拔1500米的最高处,那些小喇叭一样的蓝色小花曾令我兴奋不已。
  
附十:五岭龙胆,龙胆科龙胆属。

10#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3:00  正如在匡山,看见五岭龙胆就到了山顶,今天,再一次遇见它时便也走到了小路的尽头。现在,一条简易小公路横在眼前,它将我脚下的路拦腰切断。此刻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条山道会如此荒凉,原来它已经被另一条大路取代了。站在断口处,我发现要下到大路相当困难,它们的垂直落差将近三米,而且路边上还有一条浅水沟。还好,断面是个稍稍倾斜的土坡,中间有一个被铲车挖断的大树根,上面残留着一些枝杈。我把300D装进双肩相包,扎紧背带,抓住树根残枝往下滑,在接近路面的地方,跳了下去。
  
   看上去这是一条新开的林业小公路,它从山脚下一片田垅里穿过,转进前面的一个山弯。时间尚早,我决定顺着大路继续往前走,看看能不能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去。才走几步,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团团纷乱的淡紫色,近前看,原来是一群正在开花的白头婆。白头婆是菊科泽兰属的一种野草,生于大江南北,山坡谷地,夏秋时节开花结籽,种子戴有冠毛,能够跟随着风在荒野间成群落地生长。白头婆通常开白花,也有红紫色或粉红色的,花多而密集,像云团一样堆在枝头,远远望去,说它们是一群白头的婆婆,倒也有几分形象。泽兰属植物多是香草,顺手采一片叶子揉碎,就能嗅到一股辛烈的香。唐朝以前的“兰”,通常指的是泽兰,《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便是将泽兰属植物佩带在身上以示君子。只是不知眼下这群流落于荒山野地的白头婆,会是古代哪位君子所佩之兰的子嗣?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一株野草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命运呢?
  
附十一:白头婆,菊科泽兰属。

11#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4:00  离白头婆不远处,精神抖擞地生长着一丛招眼的紫花草,它的名字叫江南山梗菜。这是闽北山地常见的一种桔梗科草本植物,喜生于水边泽地,常常三五枝一丛,抽起半人高,茎干粗壮,叶色翠绿。现在,这群江南山梗菜长长的花序轴上已经挂满了紫色的花朵,那些花儿像悄悄翘起的兰花指,随着山风轻轻点动,让路人生起怜爱之心。有时候你在野地里也会遇到一棵山梗菜,它与江南山梗菜几乎一模一样,区分它们最好是观察植株形态,山梗菜稍矮小,而且通常不分枝。
  
附十二:江南山梗菜,桔梗科半边莲属。

12#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7:00  附十二:
江南山梗菜,桔梗科半边莲属。

13#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9:00  在这片被小公路穿越的田垅间,生长着一些金锦香,这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三种野牡丹科植物。我远远地看见那些亮丽而稀疏的紫红色,夹杂在田埂的乱草间,显出几分落寞和荒凉。金锦香与昨天遇见的假朝天罐是同科属姐妹,它们都是这个季节旷野中最艳丽的花草,相对于假朝天罐,它的花朵更小更紧缩,黄色花蕊也不会像胡子一样长长地抽出。在我卧地拍摄这些美丽小花的时候,一只蜜蜂飞来,它愿意与一朵花儿一起进入我的镜头,共同完成一次关于这个秋天的记忆。
  
附十三:金锦香,野牡丹科金锦香属。

14#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2:00  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你在拍什么啊?转回身,原来是一个站在路边歇息的年轻农妇,她的腰间扎着柴刀,肩上扛着一根粗大的灌柴,一头长发被风和汗水弄乱。我笑着说,拍草。农妇也笑了起来,她一定不会明白,这个城里来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认真地去拍一株乡间常见的野草。我看到秋日的阳光照耀着她,那笑容里有一种温和而稍带嘲讽的暖意。我问她这条小公路进去还有多远,她说不远了,公路尽头便是小路。
  
附十四:砍柴的村姑,也如山花般美丽。

15#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4:00  告别金锦香和年轻的农妇,我继续往前走。这是一个缓缓的上坡道,泥石路面松软,上面印满车辙,估计常有运载原木的车辆在这条路上来去。沿公路走到坡顶,前面是一个山坳。新开的公路毁坏了这一带阔叶树林,也改变了原来的地形,一条溪涧在这片空阔的疏林地带迷失了河床,溪水四处漫溢开来,形成许多细流和水洼。我离开公路,在稀疏的灌丛间搜寻,期待能有所发现。果然,在一个水洼边上,找到了一棵光叶海桐。这是至今为止我见过的唯一一种野生海桐。我国目前发现的海桐花属植物约四十种,除了南方城市公园栽培种植的海桐,其它终年隐身于荒山密林,轻易不在人前现身。面前的这棵光叶海桐高约两米,主茎有小碗粗,叶色浓郁,枝头上挂着一串串椭圆形带根小尾巴的果实。可惜现在已错过了它的花期,植物书上说,光叶海桐开五瓣黄花,呈伞形花序数枝簇生于枝头,花多而密。可以想见,春天里的光叶海桐,定是这片山坳里一棵最美丽的花树了。
  
附十五:光叶海桐,海桐花科海桐花属。

16#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6:00  在另一个水洼处,生长着一丛叶色葱绿的灌木,一些红紫黑色的小球果间杂于其中,这是我熟悉的一种鼠李科植物,它的名字叫长叶绿冻。长叶绿冻是山野间普通常见的树木,最高可达7米,生成小乔木,而我遇见的多是矮小柴灌。它们在春夏间开花,黄绿色的小花聚生于叶腋,毫不起眼;八月之后结果,小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疏疏朗朗生于枝叶间,也并不动人。作为一棵生于斯长于斯并不招人现眼的普通树木,却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有人无端地在它主茎上深砍了一刀。刀口尚还新鲜,小树也未倒下,但我相信这个冬天对它来说会十分艰难。
  
附十六:长叶绿冻,鼠李科鼠李属。

17#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7:00  长叶绿冻的边上,我看到另一棵正在结果的小灌——石斑木。这也是闽北山区常见的树,它们四月里开花,白色透出粉红,成团集生于树顶端的枝头,在早春寂静山野间透出一抹洁净的亮色。花后它就成了一株默默无闻的野灌,循身于山林,不再招摇。此刻,我面前的这株石斑木还尚未进入熟果期,小梨果青涩粗糙,泛着红晕,它们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变紫,变黑,最后从枝头离去。数年后的某个早春四月,果实落地的地方,定然会稍然冒出一抹新的亮丽。
  
附十七:石斑木,蔷薇科石斑木属。

18#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9:00  穿过山坳,我并没有看见预期中的山间小路,而是听到嗵嗵的砍伐之声和树木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深重叹息。前面不远处的山上,是一片正在被砍伐的杉树林,伐倒的杉树被削去枝杈,横七竖八滚满了整片坡地。我相信自己要找的山道就在那片狼籍的树木之间。我站在那里,忧疑不定,看到火轮一样的太阳正在接近西边的山峦,红色霞光沿着山群的轮廓线漫射出来,大半个天空此时变成了青紫色。 
   时间也不早了,我想,我该回去了。 
   回程的步伐迈得很快,我想村干部和画家们可能已经在等我吃晚饭了。疾走一段便又回到了被公路切断的那条小路的缺口,我停下脚步,思量着是重新攀回小路上去,还是沿大路继续走。就在这迟疑的一刻,突然眼前一亮:那断裂的大树根边上,轻巧地垂挂下来几枝细藤,上面开着几朵淡紫间白色的花。我暗暗道声惭愧,没想到先前从这里匆忙滑下,竟然遗落了一个宝贝——龙胆科的双蝴蝶! 
   去年五月,我曾在枫溪的高山上发现一种藤草,它有两对肥厚的圆卵形基生叶片,几乎紧贴着地面,从中抽出一根细弱的小藤,藤茎间生几对嫩绿的小叶。看这小藤造型奇巧,却一时不知其名,回来后查找资料,感觉有些像龙胆科的双蝴蝶,当时就想,如果能有机会见到它们的花就好了,没想到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却差点让这些漂亮的小花从自己眼皮底下给漏掉。双蝴蝶的花与前面遇到的五岭龙胆有些相似,呈筒状喇叭形,花冠有紫色的条纹,中间褶片为乳白色,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棱角分明的淡紫白色牵牛花。龙胆科植物在我国是个大家族,却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高山草甸,东南丘陵地带能见到的种类很少,在闽北,你也必须走进很深的山里,才有可能一睹它们神秘而美丽的花影。如此说来,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一个下午,居然就让我遇上了其中的两种!
   现在,我当然顾不得村里那顿焦急等待的晚餐了,我得乘着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抹光辉,给眼前这几朵雅致动人的龙胆小花痛痛快快地秀上几张。 
  
  
附十八:双蝴蝶,龙胆科双蝴蝶属。

19#作者:木清秀  回复日期:2007-5-30 9:58:00  修竹兄有眼福,石龙山上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草:)20#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6-2 21:33:00  呵呵,木兄,花草到处都有,而且都极其美丽,不用只去石龙山的。21#作者:qq2912  回复日期:2007-6-3 17:04:00  南方荚蒾---这个好吃么?
  修竹师傅拍的真棒啊。。。。。22#作者:紫桔梗  回复日期:2007-6-3 17:16:00  和之前的(1)(2)对比起来,我更喜欢修竹现在这样的发贴方式,图文结合.之前的两篇看了文以后再看图已经记不起太多了.23#作者:cl2004lhy  回复日期:2009-10-8 21:27:00  拍得很好,文章也不错,对植物的认识更是让人佩服。支持一个。24#作者:light2009930  回复日期:2009-10-9 13:54:00  好!引人入胜,赞一个!25#作者:认真不认错  回复日期:2009-10-9 16:31:00

  好野生植物爱好者的行走笔记—大路村[3]

访问数:2918  回复数:25
楼主作者:闽北修竹  发表日期:2007-5-29 20:09:26  中午吃饭的时候,村里的干部说起石龙山。他们说,那山上有个池,叫龙池;有块石头,叫龙首;还有一口井,叫着龙堂,石龙山就是这么来的。我问这里去石龙山远吗?他们说走小路需要一天。 
   吃过饭,我让村干部给我指去石龙山的路。他手往远处一指,说,沿小公路走一段,有一户农家,农家院子后面有一条小路,就是去石龙山的。他说,今天太迟了,你走不到的。 
   我知道今天走不到,我只是想沿着那条小路走一走,走到哪里算哪里。 
   我听说过石龙山,来之前我在县志里查过它的相关资料。石龙山是浦城县与武夷山市的界山,武夷山脉入境后向南延伸,在这里第一次突兀地隆起,形成石龙山主峰鹅儿峰,海拔1165米。山上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高处有黄山松,还有香茹子、金不换、银不换等珍贵药材。 
   石龙山很吸引我。虽然这次去不了,但我还是想认一认进山的路。 
   画家们下午还去浅里。我告别他们,独自沿着小公路往前走,大约走出300米,便是那户农家院子,它孤零零地建在一个山角处,用黄泥垒的围墙,木头搭的瓦屋,院门敞开着,里面好像没有人。绕过围墙,果然看到一条狭窄的小路,它沿着缓坡而上,渐渐隐入杂灌丛中。这正是我喜欢的山间小路,这种被先民开避出来,又渐渐被后人遗弃的山道最适合我的行走。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植物的种子被带来这里,又由于人的离去,这些种子得以不受侵扰地繁衍生息。因此,这样一条山路,它沿途呈现出的植物多样性往往超过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当然,如果你只是一个想猎奇的探险家,就得尽量远离一条现成的山道,它不会给你留下什么意外的惊喜。 
   我并不准备发现什么,我只是喜欢去山里走走,闻闻草木的气息,让山风吹凉浮燥的情绪,随带问候造物的那些常见而丰厚的作品。
   刚刚上路,我就得到了奖赏。那是一株秋天里的毛冬青,蓬蓬勃勃一大丛,枝叶间缀满了亮晶晶的小红果。冬青类植物在我国差不多有二百种,多是四季常绿树种,春天开繁密的小花,虽不艳丽,却为蜜蜂所喜爱。秋天里结满树小果,红色或者黑色,宿存枝头。毛冬青因枝茎多毛而得名,它在早春里开粉红色小花,八月以后结出红果,闽北山地时常可以见到。植物书上说毛冬青可长成小乔木,可我遇到的却都是不足一人高的小灌柴。
  
  
附一:毛冬青,冬青科冬青属。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1#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0:00  走过毛冬青,前面灌丛里又见一些稀疏浅淡的小红果,它们是野牡丹科的过路惊。这个名字是属于花的。过路惊与毛冬青正相反,它的果看上去毫不起眼,夏天里开出的花却多而艳丽,让每一个路遇之人吃上一惊。过路惊也是常绿小灌,分布于闽浙赣一带山区,枝叶繁茂,通常在山谷林下成群地生长,七、八月间开出一大堆玫瑰色四瓣小花,亮人眼目。我第一次见到它是三年前的夏天,去浮盖山寻找溶洞时迷了路,发现路边一群群美丽的小妖,却不知其名。回来查阅刘细初主编的《中国珍稀野生花卉》,才与过路惊对上了号。据说,民间有拿它入药,治疗小儿夜间惊哭。这是过路惊名字由来的另一个说法。
  
附二:过路惊,野牡丹科野海棠属。

2#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2:00  十月里也有一些细碎的花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正在开花的线纹香茶菜,它们松松散散地站起半人多高,在左边路坡下形成好大的一片。这是唇形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三角形小花呈螺形聚伞花序散生于小枝的上部,花淡粉红色,冠檐洒着几粒紫色的斑点。山风吹过,成群的小花儿随着细枝颤动,恍惚了看花人的眼。曾经有人问我线纹香茶菜与香茶菜的区别,我承认区分它们有些困难,肉眼看去,除了瓣唇上的紫斑,线纹香茶菜的叶梗会更长一些。此外,我也没弄明白,它为什么叫“线纹”。一些中草药书中将溪黄草说成线纹香茶菜,这是一种错误,它们是同属的两种不同的植物,《中国高等植物》有明确的区分。 
  
附三:线纹香茶菜,唇形科香茶菜属。

3#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3:00  这一路走去,也能看到昨天的那些花儿:马兰、石荠苎、白舌紫菀和陀螺紫菀,它们零落开在路间和两边茂密的杂灌草丛中,不时跳出来朝我飞个媚眼。在一片汹涌的芒箕群落边缘,我看见了肥肉草,它们尽力避开强大的蕨类邻居,小心毅毅地开着自己的花。肥肉草是野牡丹科异药花属的一种,喜欢生长在土质肥厚的荫湿地,六月以后进入花期。小花紫色,四瓣,形成聚伞花序生于枝头;花萼密布透明的腺毛;八根雄蕊四长四短,像胡子一样弯曲地伸出,长者紫色,短者黄色。只可惜了这样一朵奇巧的花,竟被叫着了肥肉草,想过去当初给此草起名的人,定是个饕餮之徒,小小一棵瘦草,也能让他从中看出肥油来。
  
附四:肥肉草,野牡丹科异药花属。

4#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5:00  小路一直在缓缓地上坡,越往前走,两边的植被越发茂密。看来这条山道已经被废弃很久了,杂草和一些藤萝爬满路面。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穿过一道山口,发现前面的道路已经被一群高大的芒草封闭,它们从两旁披倒下来,亮出一片片锋利的绿色刀子,宣布此路不通。我迟疑片刻,不甘心就此回头,可周边又没有其它路可走,只好咬咬牙,用双臂护着脑袋,哈着腰往芒草堆里面钻,好不容易冲过去,两只手背上却已留下了几道细小的血口子。过了芒草阵,眼前是一道陡坡,在这段不足100米长的坡道两侧,生长着成片矮小的阔叶树林。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荚蒾树,十月正是荚蒾果熟季节,那些一人多高的树冠上挂满了红艳艳亮晶晶的小核果。荚蒾是忍冬科的一种灌木,种类很多,在闽北就能见到十几种。它们通常在早春里开密集的小白花,秋天里结果,多而艳丽的小红果会在枝头上一直坚持到霜降。在这片林子中,分布着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南方荚蒾和吕宋荚蒾。两者模样相似,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里成熟,那些诱人的红果招引来无数的鸟雀,这片灌木林此时成了鸟的喧闹世界。
  
附五:南方荚蒾,忍冬科荚蒾属。

5#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7:00  附六:
吕宋荚蒾,忍冬科荚蒾属。

6#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8:00  从一株结满果实的南方荚蒾身上,垂挂下来几枝紫红色木质藤蔓,它浑身的叶子都已落尽,形象十分枯索,要不是侧枝上那两只怪模怪样的桔红色小果,我根本不会认出这是一棵羊角藤。羊角藤是茜草科巴戟天属藤状灌木,分布于南方广阔的山地。按植物志记载,它每年6-7月开花,10-11月结果,花白色,稍钟状,6-12花组成头状花序。一直以来,我都无缘见到书上描述的花,却有幸三次遭遇那些看上去怪怪的果。羊角藤果在植物术语上叫聚合果,它由2至4粒核果聚合成一个凹凸不平的小圆球,上面还有几只小小的“眼睛”。上一次见到羊角藤是去年秋天在武夷山玉女峰的下面,藤主干有小碗粗,枝茎上结满果实。而再上一次,则是许多年前去宝山的路上了。
  
  
附七:羊角藤,茜草科巴戟天属。

7#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19:00  在接近坡顶的地方,我发现了另一种茜草植物,这是一棵浑身紫色的柔弱草质小藤,它抓紧头顶上方一丛芒箕,努力向上攀爬。我可以肯定这是耳草属的一种,却叫不出具体的名字。闽北常见的耳草种类不少,大多是矮小或披散草本,但眼前这株与它们却有明显的不同:[1]植株高达1米,攀援状。 [2]花序梗特别细长,约5厘米左右。[3]枝叶均呈紫色(可能与季节有关)。那么,它会是一种新发现的耳草吗?
  
  
附八:耳草一种,茜草科耳草属。

8#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0:00  翻过岗顶便是下坡,小路紧挨着一条小溪涧曲折向前,涧边草木丛生,水声隐约却看不见水流。不远处,一棵一人多高的小灌木引起我的注意,它与两株檵木、一群杂草生长在一起。这是一棵红紫珠,叶色草绿,叶片宽阔而长,基部稍具耳形,近枝头叶腋抽出几串尚未成熟的小浆果。紫珠属植物通常都在春天里开花,小花细碎而整齐,花色呈紫、红或白色;入秋以后结果,成熟的浆果像一串串紫色的小玻璃珠子。闽北是紫珠们重要的生长地,我平时在山里行走,最常见的是紫珠和华紫珠,而红紫珠,却是今天第一次看到。
附九:红紫珠,马鞭草科紫珠属。

9#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2:00  拍过红紫珠,收起相机继续往前走。一路下坡,左边山势渐渐升高,阳光被山体和树木遮挡,在那些阴湿的山脚处,我又一次看见了五岭龙胆。这些碧绿小草铺散在地面上,三五条花枝从莲座叶丛中悄悄抽出,害羞一样托起一簇簇蓝色花苞,看起来它们开花还要一周以后。见到老朋友倍感亲切,我们初次相识是去年在匡山,它们生长在接近海拔1500米的最高处,那些小喇叭一样的蓝色小花曾令我兴奋不已。
  
附十:五岭龙胆,龙胆科龙胆属。

10#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3:00  正如在匡山,看见五岭龙胆就到了山顶,今天,再一次遇见它时便也走到了小路的尽头。现在,一条简易小公路横在眼前,它将我脚下的路拦腰切断。此刻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条山道会如此荒凉,原来它已经被另一条大路取代了。站在断口处,我发现要下到大路相当困难,它们的垂直落差将近三米,而且路边上还有一条浅水沟。还好,断面是个稍稍倾斜的土坡,中间有一个被铲车挖断的大树根,上面残留着一些枝杈。我把300D装进双肩相包,扎紧背带,抓住树根残枝往下滑,在接近路面的地方,跳了下去。
  
   看上去这是一条新开的林业小公路,它从山脚下一片田垅里穿过,转进前面的一个山弯。时间尚早,我决定顺着大路继续往前走,看看能不能拐到另一条小路上去。才走几步,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团团纷乱的淡紫色,近前看,原来是一群正在开花的白头婆。白头婆是菊科泽兰属的一种野草,生于大江南北,山坡谷地,夏秋时节开花结籽,种子戴有冠毛,能够跟随着风在荒野间成群落地生长。白头婆通常开白花,也有红紫色或粉红色的,花多而密集,像云团一样堆在枝头,远远望去,说它们是一群白头的婆婆,倒也有几分形象。泽兰属植物多是香草,顺手采一片叶子揉碎,就能嗅到一股辛烈的香。唐朝以前的“兰”,通常指的是泽兰,《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便是将泽兰属植物佩带在身上以示君子。只是不知眼下这群流落于荒山野地的白头婆,会是古代哪位君子所佩之兰的子嗣?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一株野草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命运呢?
  
附十一:白头婆,菊科泽兰属。

11#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4:00  离白头婆不远处,精神抖擞地生长着一丛招眼的紫花草,它的名字叫江南山梗菜。这是闽北山地常见的一种桔梗科草本植物,喜生于水边泽地,常常三五枝一丛,抽起半人高,茎干粗壮,叶色翠绿。现在,这群江南山梗菜长长的花序轴上已经挂满了紫色的花朵,那些花儿像悄悄翘起的兰花指,随着山风轻轻点动,让路人生起怜爱之心。有时候你在野地里也会遇到一棵山梗菜,它与江南山梗菜几乎一模一样,区分它们最好是观察植株形态,山梗菜稍矮小,而且通常不分枝。
  
附十二:江南山梗菜,桔梗科半边莲属。

12#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7:00  附十二:
江南山梗菜,桔梗科半边莲属。

13#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29:00  在这片被小公路穿越的田垅间,生长着一些金锦香,这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三种野牡丹科植物。我远远地看见那些亮丽而稀疏的紫红色,夹杂在田埂的乱草间,显出几分落寞和荒凉。金锦香与昨天遇见的假朝天罐是同科属姐妹,它们都是这个季节旷野中最艳丽的花草,相对于假朝天罐,它的花朵更小更紧缩,黄色花蕊也不会像胡子一样长长地抽出。在我卧地拍摄这些美丽小花的时候,一只蜜蜂飞来,它愿意与一朵花儿一起进入我的镜头,共同完成一次关于这个秋天的记忆。
  
附十三:金锦香,野牡丹科金锦香属。

14#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2:00  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你在拍什么啊?转回身,原来是一个站在路边歇息的年轻农妇,她的腰间扎着柴刀,肩上扛着一根粗大的灌柴,一头长发被风和汗水弄乱。我笑着说,拍草。农妇也笑了起来,她一定不会明白,这个城里来的人,为什么会如此认真地去拍一株乡间常见的野草。我看到秋日的阳光照耀着她,那笑容里有一种温和而稍带嘲讽的暖意。我问她这条小公路进去还有多远,她说不远了,公路尽头便是小路。
  
附十四:砍柴的村姑,也如山花般美丽。

15#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4:00  告别金锦香和年轻的农妇,我继续往前走。这是一个缓缓的上坡道,泥石路面松软,上面印满车辙,估计常有运载原木的车辆在这条路上来去。沿公路走到坡顶,前面是一个山坳。新开的公路毁坏了这一带阔叶树林,也改变了原来的地形,一条溪涧在这片空阔的疏林地带迷失了河床,溪水四处漫溢开来,形成许多细流和水洼。我离开公路,在稀疏的灌丛间搜寻,期待能有所发现。果然,在一个水洼边上,找到了一棵光叶海桐。这是至今为止我见过的唯一一种野生海桐。我国目前发现的海桐花属植物约四十种,除了南方城市公园栽培种植的海桐,其它终年隐身于荒山密林,轻易不在人前现身。面前的这棵光叶海桐高约两米,主茎有小碗粗,叶色浓郁,枝头上挂着一串串椭圆形带根小尾巴的果实。可惜现在已错过了它的花期,植物书上说,光叶海桐开五瓣黄花,呈伞形花序数枝簇生于枝头,花多而密。可以想见,春天里的光叶海桐,定是这片山坳里一棵最美丽的花树了。
  
附十五:光叶海桐,海桐花科海桐花属。

16#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6:00  在另一个水洼处,生长着一丛叶色葱绿的灌木,一些红紫黑色的小球果间杂于其中,这是我熟悉的一种鼠李科植物,它的名字叫长叶绿冻。长叶绿冻是山野间普通常见的树木,最高可达7米,生成小乔木,而我遇见的多是矮小柴灌。它们在春夏间开花,黄绿色的小花聚生于叶腋,毫不起眼;八月之后结果,小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疏疏朗朗生于枝叶间,也并不动人。作为一棵生于斯长于斯并不招人现眼的普通树木,却刚刚经历了一场劫难,有人无端地在它主茎上深砍了一刀。刀口尚还新鲜,小树也未倒下,但我相信这个冬天对它来说会十分艰难。
  
附十六:长叶绿冻,鼠李科鼠李属。

17#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7:00  长叶绿冻的边上,我看到另一棵正在结果的小灌——石斑木。这也是闽北山区常见的树,它们四月里开花,白色透出粉红,成团集生于树顶端的枝头,在早春寂静山野间透出一抹洁净的亮色。花后它就成了一株默默无闻的野灌,循身于山林,不再招摇。此刻,我面前的这株石斑木还尚未进入熟果期,小梨果青涩粗糙,泛着红晕,它们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变紫,变黑,最后从枝头离去。数年后的某个早春四月,果实落地的地方,定然会稍然冒出一抹新的亮丽。
  
附十七:石斑木,蔷薇科石斑木属。

18#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5-29 20:39:00  穿过山坳,我并没有看见预期中的山间小路,而是听到嗵嗵的砍伐之声和树木从山上滚落下来的深重叹息。前面不远处的山上,是一片正在被砍伐的杉树林,伐倒的杉树被削去枝杈,横七竖八滚满了整片坡地。我相信自己要找的山道就在那片狼籍的树木之间。我站在那里,忧疑不定,看到火轮一样的太阳正在接近西边的山峦,红色霞光沿着山群的轮廓线漫射出来,大半个天空此时变成了青紫色。 
   时间也不早了,我想,我该回去了。 
   回程的步伐迈得很快,我想村干部和画家们可能已经在等我吃晚饭了。疾走一段便又回到了被公路切断的那条小路的缺口,我停下脚步,思量着是重新攀回小路上去,还是沿大路继续走。就在这迟疑的一刻,突然眼前一亮:那断裂的大树根边上,轻巧地垂挂下来几枝细藤,上面开着几朵淡紫间白色的花。我暗暗道声惭愧,没想到先前从这里匆忙滑下,竟然遗落了一个宝贝——龙胆科的双蝴蝶! 
   去年五月,我曾在枫溪的高山上发现一种藤草,它有两对肥厚的圆卵形基生叶片,几乎紧贴着地面,从中抽出一根细弱的小藤,藤茎间生几对嫩绿的小叶。看这小藤造型奇巧,却一时不知其名,回来后查找资料,感觉有些像龙胆科的双蝴蝶,当时就想,如果能有机会见到它们的花就好了,没想到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却差点让这些漂亮的小花从自己眼皮底下给漏掉。双蝴蝶的花与前面遇到的五岭龙胆有些相似,呈筒状喇叭形,花冠有紫色的条纹,中间褶片为乳白色,远远看去就像一朵棱角分明的淡紫白色牵牛花。龙胆科植物在我国是个大家族,却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高山草甸,东南丘陵地带能见到的种类很少,在闽北,你也必须走进很深的山里,才有可能一睹它们神秘而美丽的花影。如此说来,今天是个幸运的日子,一个下午,居然就让我遇上了其中的两种!
   现在,我当然顾不得村里那顿焦急等待的晚餐了,我得乘着太阳落山前的最后一抹光辉,给眼前这几朵雅致动人的龙胆小花痛痛快快地秀上几张。 
  
  
附十八:双蝴蝶,龙胆科双蝴蝶属。

19#作者:木清秀  回复日期:2007-5-30 9:58:00  修竹兄有眼福,石龙山上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草:)20#作者:闽北修竹  回复日期:2007-6-2 21:33:00  呵呵,木兄,花草到处都有,而且都极其美丽,不用只去石龙山的。21#作者:qq2912  回复日期:2007-6-3 17:04:00  南方荚蒾---这个好吃么?
  修竹师傅拍的真棒啊。。。。。22#作者:紫桔梗  回复日期:2007-6-3 17:16:00  和之前的(1)(2)对比起来,我更喜欢修竹现在这样的发贴方式,图文结合.之前的两篇看了文以后再看图已经记不起太多了.23#作者:cl2004lhy  回复日期:2009-10-8 21:27:00  拍得很好,文章也不错,对植物的认识更是让人佩服。支持一个。24#作者:light2009930  回复日期:2009-10-9 13:54:00  好!引人入胜,赞一个!25#作者:认真不认错  回复日期:2009-10-9 16:31:00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