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宾虹画论的;变与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26:08

试论黄宾虹画论的;变与常。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画坛空前繁荣,各种理论此起彼伏,关于笔墨等于零的讨论,关于中国画回归传统的讨论,关于当代水墨的讨论,等等、使当代艺术论坛空前活跃。批评家的理论之争,是学术探讨的进步。艺术是人类的,艺术语言是相通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是在不断继承,不断否定中前进的。

 

    黄宾虹画论中讲;力学,深思,守常,达变,

画有民族性,虽因时代改变外貌,而精神不移。

 

    画有新派,近代名词。从古至今,名家辈出,救堕扶偏,无时不变。因人因地,年代不同,物质盈亏,趋易乘便,除旧翻新,由来已久。

有古至今,画史之多,其不善变而入歧途者,夫复何限,何哉?变其所当变,体貌异而精神自同,其变所不当变,精神离而体貌亦非也。

泥古疑古,均属失误,知心维新,尤当善变可耳。

 

    世界上的事物瞬息万变,但;‘变’是永恒的。中国画要发展,就必须守常,达变。除旧翻新。变则通。创新也是生产力。这给中国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文化的再次碰撞,有人担心中国画的民族性,呼吁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呼吁要回归传统。事物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历史的车轮是谁也阻挡不了的。那怎样才能维护中国画的传统性,民族性,和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呢。

一,    关于中国画的回归传统。

 

    这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传统,传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笔墨技法,【皴

擦,点,染等各种笔法,墨法,章法】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如;老,庄思想,儒家思想,佛家思想,美学思想。是我们的文化宝库。我们回归传统,是为了继承古人的文化,技法,精神。继承是为了发展我们的当代中国画。借古开今,古为今用。不断探索,发展,创新,才是守住中国画民族性的唯一途径。

 

    日新月异的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画家已不是过去的旧文人,我们的受众也不是过去的达官显贵。我们中国画的还是民国时期,宋,元时期的面貌,怎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呢?

 

     在文革后期涌现出了一些有成就的画家,但是十几年来,尤其是山水画再回归的大旗下,不厌其烦的临摹,复制,前辈画家的作品,从一个反面走到了另一个反面。全国这多人画一个人的作品,从历史的角度讲有意义吗?进步乎?退步乎?引导中国掀起一股复古风,以临摹仿效古人为能事,这就是现代文人画?这就是当代的山水精神?这就是高端的艺术?艺术还是要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花独放不是春。再说教育,

    我们培养研究生{研修生}是研究,是发展中国画艺术。应该因材施教,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一批又一批小黄宾虹,小黄鹤山樵,小龚半千,小八大山人,等等。这本身也不符合黄宾虹的守常,达变精神,也是对中国画发展的不负责。看看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展,几十个学生和导师画的一模一样,分不出来谁画的。这是回归传统?这是拉历史的倒车。回归是师古人之心,而不是师古人之迹。临摹是学习的手段,而非目的。这样的绘画千篇一律,没有思想,远离生活,远离社会,毫无生气,堆砌一些笔墨符号,还高喊笔墨当随时代。而那种反对传统,放弃笔墨也是不可取的。泥古,疑古,均属失误,知新维新,尤当善变可耳。中国画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目前,有人积极探索中国画的新途径,新方法,新风格,新面貌,使中国画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当代的精神,既有西方的理念又有中国民族的精神。还有当代水墨的试验性,探索性,融合性,还有中国画的意象性,抽象性的探索,中国画的表现性的探索,都给中国画坛吹来了春风,对中国画的发展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的发展应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艺术之事,所贵于古人者,非谓拒守旧法,固执不变者也”。我们应有海纳百川的精神,学习吸收中国姊妹艺术的精华,学习吸收世界的艺术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所用。而不是放弃自己,归顺别人。我们应认真学习古代画论,学习当代的美学理论,反复锤炼自己的笔墨功夫,大胆实践发展当代的,民族的,中国画艺术。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民的需要。改革开放后,外国的各种艺术门类,艺术理念,艺术风格,迅速冲击着中国画的艺术堡垒。现在前卫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中国画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所以中国画要发展,要创新,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历史的责任,

 

    我们要放弃狭隘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小山头主义。积极投身到中国画创新发展的大潮中来,目前,稳定繁荣的社会环境给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支持。是中国画发展的大好机遇。艺术没有权威,陈旧的体制阻挡不了历史的车轮。

 

    但是陈旧的思想理念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多年来中国画的公式化,程式化,符号化,概念化,成了继承的目标,笔墨功力成了终生追求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中国画的发展。还有对大师的膜拜,也是中国画发展的障碍。尊敬大师是要学习大师的品德,精神。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亡”。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人还拿着临摹品充当艺术品,充当大师。而不汗颜。看看全国办的师生展,作品的近亲繁殖令人作欧。我们画了几十年的画,自己有思想,有文化,有修养,怎么甘心终生为画奴呢?如果是为了学习临摹无可厚非,但做为学术,做为艺术,做为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文化遗产,就毫无意义了。但目前这样的作品充斥着市场,这样的书籍充斥着书店。几乎雷同的画册出了一集,又一集。太不珍惜资源了。

 

    中国画的发展,需要继往开来,需要提高艺术家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紧跟时代的步伐,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中国画艺术将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西方和东方的融洽。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将不可避免。艺术将向自然回归,向人们的精神世界回归。是精神与自然的融合,将是去掉俗气的高雅,回归自然的淳朴。中国画必将在守常,达变中崛起于东方。

 

 

 

 

 

 

 

 

 

李岳洋 2009-8-15

详情登陆:liyueyang.nk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