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终于取消了企业强制结汇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3:45:38

 外管局终于取消了企业强制结汇制度

2007年8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低调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机构自行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通知》。


至此,实行了13年的企业强制结汇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事件:
1994年,中国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结售汇周转头寸外汇限额管理。银行用于结售汇业务周转的外汇资金不得超过核定的区间,否则须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平补。

所谓的强制结汇,就是出口企业所收的外汇必须按照当日的银行买价卖给银行。在强制性结汇制度下,出口企业不再有外汇帐户。卖给银行外汇所得的人民币只能进入该企业的人民币基本帐户。

1997年10月,为便利中资企业生产经营,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在限额内保留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由于条件较高,绝大多数中资企业都不具备开户资格。

到2001年11月底,全国只开立了几百个外汇结算账户。

为改变这种状况,适应经济形势发展, 2001年12月1日进一步降低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开立标准,允许年度出口收汇额在200万美元以上且年度外汇支出额为20万美元以上的中资企业开立外汇结算账户,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获得了开户资格。

此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多次放宽外汇账户条件和额度(2002、2006)。

企业如此,对于个人的外汇管理也是逐步放松。

到了今天,这项强制结售汇制度终于结束。



关于这个制度的功与过,恐怕能写一篇博士论文。

简单的说,就那么几条:

1、功,在当年国家经济基础尚差的时候,强制结汇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同时配合资本账户不开放政策,有力的为国内金融市场建立了一道屏障。

2、过,最典型的,就是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企业的每一次售汇,就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相应数量的人民币。为此,央行要花大量精力来冲销,国债不够用了,就发行央行票据。再到央行票据也不够用了,就再想别的对策。

与此同时,强制结售汇制度到了后期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一万多亿美元,国家掂量着不踏实啊,于是,引发成立了汇金,汇投,中投。这些故事又能是长篇大论才能讲完。

事实上,在人民币连续升值的今天,即使不强制结售汇,企业接到美元之后,恐怕也会主动换成人民币。

因而,与其说这项制度的取消是给企业自由,不如说是管理层已经无力维系这项制度,无力应付持续迅猛上升的巨额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