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的营养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5:07
胆囊是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器官,肝脏每日可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胆汁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还含有胆盐,胆酸、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物质),胆囊可将其浓缩4~10倍。当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物经过十二指肠时,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引起胆囊收缩,浓缩的胆汁经胆管排入肠内,通过胆汁、胰液的进一步消化,蛋白质、脂肪分别分解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由血液运送至肝脏转化后,再运到人体细胞、组织中,进一步利用、代谢,转化。胆汁也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囊疾病主要是胆结石和胆囊炎。 胆石症的病因多与胆汁郁积、胆道感染、胆固醇代谢失调有关。我国农村以胆道蛔虫和细菌感染多见,城市患者的直接诱因则是肥胖、长期静坐、高脂肪膳食、偏食、饮水过少等。老年人胆汁成分易变,胆固醇、胆色素增多,胆道蛔虫、蛔虫卵都可成为结石核心,故老年人易产生胆结石。 胆囊炎的病因有胆囊口梗阻、胰液反流、细菌感染等。寄生虫加细菌感染是我国胆囊炎高发的主要原因。 胆囊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通过控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辅以高碳水化合物。供给足够营养。维持机体能量需要,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增加机体抵抗力。 急性期 急性发作期呕吐频繁、疼痛严重,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这时应由静脉补充营养。应多饮水,并注意补充钠和钾盐,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给予清淡流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流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食或低脂少渣软饭。 术前饮食 术前可根据病情调配饮食。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采用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多维生素的饮食以加强营养,为手术做好准备。术前12小时要求禁食。 术后营养 术后24小时完全禁食,由静脉给予葡萄糖、电解质、维生素等以维持营养。待肠蠕动恢复,不腹胀并有食欲时,可进食低脂清淡流质饮食,然后逐步过渡到易消化的低脂肪半流质饮食和低脂肪(少渣)软饭。有文献报道,早期恢复饮食,可加快老年胆囊切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 慢性期 能量适量 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能量,每天约8.37焦耳(2000千卡)。既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又要防止能量过剩。对于肥胖者需限制能量摄入,以利于减轻体重。对于消瘦者则应适当增加能量供给,以利于康复。 低脂肪 限制脂肪摄入量,避免含脂肪多的食物刺激胆囊收缩以缓解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0克,后可逐渐增加到40克。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有利于胆汁排泄,可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三餐饮食中,避免在一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 低胆固醇 控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以减轻胆固醇代谢障碍,防止结石形成。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使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胆固醇每天摄入量以不超过300毫克(例如150克瘦肉)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毫克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脑等)、蛋黄、成鸭蛋、松花蛋、鱼子、蟹黄、肥肉等。 适量蛋白质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可以补偿消耗,维持氮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每天供给量50~70克。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恢复,而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管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 适量碳水化合物 以达到补充能量、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每天供给量相当于300~350克谷类食品(如馒头,米饭等)。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对胆囊的刺激亦较脂肪和蛋白质弱,但不可过量,以免引起腹胀。应供给含多糖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或双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单糖的摄入,以防止症状加重。 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A可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帮助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胆管修复,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深绿色和黄色蔬菜,如菠菜、青椒、胡萝卜、南瓜等,以及奶制品。其他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应充分供给,如全谷食品、新鲜蔬菜和水果、坚果、大豆、小麦胚芽等。同时还应选择富含钙、铁、钾等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瘦肉、香蕉、柑橘等。 高膳食纤维 食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而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于通便,促进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用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 大量饮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管疾病的恢复,每天饮水量1000~1500毫升为宜。 节制饮食 少量多餐、定时定量,每日进食5~7餐为宜,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出。 烹调方法 多采用炖、烩、煮、蒸、汆等,忌用油煎、炸、炒等烹制方法。 其他 戒酒及忌用一切辛辣食物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啡、芥末等;还要避免食用油炸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食物的温度以温热为宜,可使胆道口和胆道壁肌肉松弛,利于胆汁排出;切勿过热或过冷,否则影响胆汁分泌与排出。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总之,疾病处于不同时期营养的治疗原则不尽相同,应通过对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调控,辅以高碳水化合物,并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机体每日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这对减轻疼痛、缓解不适症状和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刘 林)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胆囊胆管炎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