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_家庭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3:32
家庭文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论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2007-11-05 07:51

一、什么是内在动机

 

             

       在心理学中,动机指的是能激发和推动有机体去活动的中介过程或内部状态。如果要对动机加以分类的话,有许多种分法,但是最基本的一种,是把动机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引起的,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适感,它们促使个体通过一定的行动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解除这种紧张状态。外部动机是由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引起的,包括物质诱因和社会诱因。物质诱因如学生为了得到父母的物质奖励而努力学习,社会诱因如学生为获得学校的“三好学生”奖励而努力学习。

                    

        内在动机来自人对周围世界的内在兴趣和自发的探索精神。从生物学意义上,这种对环境的内在兴趣起源于有机体的生存需要。从刚刚出壳的小鸡跌跌撞撞的脚步中、从刚出生就能站立行走的哺乳动物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内在兴趣。

                    

       人对周围世界的内在兴趣和动机,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表现出来。刚出生的婴儿就对周围的声音、对周围人的说话和动作产生了反应。随着他们身体能力的增长,这种对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当婴儿会爬的时候,他们努力地够、拿他们可以够、可以拿的东西,把一个东西拿在手里以后,他们会用手抚摸、用嘴和舌吸吮、舔尝;当一种新的色彩出现在婴儿眼前时,他们表现出兴奋的神情;当一个陌生的大机器人玩具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表现出恐惧,继而出现好奇和探索行为。当幼儿第一次看到他们从未见过的自然现象时,他们会好奇地问大人,那是为什么。他们问,天为什么会打雷、下雨、刮风,为什么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下雨天蚂蚁要排着队搬家,为什么汽车能开走,飞机能飞上天。

                    

       人还可能对社会现象表现出内在兴趣。研究发现,婴儿刚出生几个小时,就对别的婴儿的哭声表现出奇特的反应,当别的婴儿哭的时候,他们会跟着哭起来,但是给他们听婴儿哭声的录音,或者电脑模拟的婴儿哭声,他们没有反应。这表明,婴儿对其他人的悲伤情绪,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同情心。这种对他人的困难和悲伤的自然同情心会延续下来,在两三岁时,幼儿看到他的妈妈哭,他会跟着哭起来,尽管他并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哭,他还会以他们特有的方式去劝妈妈,对妈妈表示同情和安慰。五六岁时,某些孩子可能会在没有任何大人指导下,主动扶起另一个摔倒的孩子,或者主动给一个渴了的孩子递上一杯水。当成年人看到有人落水或遭遇车祸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其中少数人会表现出自发的救助行为,他们会不顾个人安危地跳入水中,拯救落水者,他们可能在媒体把他们作为“见义勇为者”而采访他们时,对这种采访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在媒体上曝光。因为他们救人之时,根本没有考虑过什么“见义勇为”、当英雄之类的功利目的,他们的行为也许只是出自对他人困难的内在的同情心和对生命的自发的怜惜之心。

                    

       不同的人对一种相同的自然现象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在兴趣;同样,不同的人对一种相同的社会、道德现象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在兴趣。这种不同程度的内在兴趣,在相当程度上是由遗传天性决定的,它是导致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内在动机的巨大威力

                    

       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这种内在兴趣,以及随之出现的内在动机,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不难想象,如果人类没有这种内在兴趣,人类就不可能不断地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不可能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也不可能成为自然界当中最有力量的物种。

  

       推动着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做出杰出研究的动力,正是这种巨大的内在兴趣和动机。

                    

       爱因斯坦在谈到他发现相对论的原因时指出,导致他作出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晚熟,一是好奇心。他在给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佛朗克的信中说:“当我自问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发现了相对论时,我想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个成年人对于时空已经熟视无睹了,只有在早期的童年时代才可能有一些想法。而我发育比较迟,到成年才考虑时空问题。我只不过比普通孩子更深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而已。经验与观念世界同时并牢牢存在于我的头脑之中。如果这种冲突十分强烈,它就会以更确定的方式重新反映到观念世界。从某种角度来说,观念世界的发展是‘奇迹’的继续。还是四五岁孩子时,我体验过这种‘奇迹’,当时爸爸给了我一个罗盘,没想到这个小玩艺儿给我留下如此永久的烙印:指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运动,与我潜在的观念世界形成的模式完全不同。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相信在它的后面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东西。”①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在他的自传里写道,他小时候的学习完全是自发的,他“完全靠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很少向别人征求意见。百科全书有索引,公共图书馆有卡片目录。从舅舅和哥哥留下的书中,我学习了经济学、心理学、古代历史,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还有物理学。早在12岁以前,我就发现离家3英里外的一幢楼里有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星期六我常快步走到那里,一直待到吃饭前回家。我熟知博物馆里每间展室的每件展览品。在上高中时,我得到允许可以进入图书馆科学图书室的书库②。”

                    

       北京一家报社的记者在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时问他:“是什么原因使您取得了这一成就?是想在本学科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还是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朱棣文回答:“都不是,只是因为我对自己搞的研究感兴趣。”

                    

       为什么内在动机的力量有时候如此强大,以至它可以推动人去完成像作出诺贝尔奖水平的高难度的工作呢?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一个人在内在动机驱使下完成了一个动作、一个行为、一个任务,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他会获得巨大的内在的满足感,他会因为能够掌握周围环境、征服原来难以征服的环境而感到兴奋,他会为自己的成长和自我超越而愉快、而振奋,当他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成功时,他会产生一种攀越高峰的快感和情绪体验,甚至堕入一种自我陶醉的心境中。所有这一切,都是不需要别人提醒、鼓励的,完全是他自己的内部感受。从人的成长来说,这种由自我满足而获得的快乐体验是非常强大的,它在很多时候具有超过一切外部刺激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请看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是怎样描述他少年时期学习计算机时的这种自我满足感的:

  

     “我十三岁的时候编写出了我的第一个软件程序,目的是为了玩三连棋。我那时候使用的那台计算机庞大、笨重、速度慢,但绝对是令人心荡神迷的。”“这台计算机终端没有屏幕。为了下棋,我们在一个打字机式的键盘上输入我们的棋路招法,然后坐在周围等候一个噪音很大的打印机咔嗒咔嗒地把结果打印在一张纸上。于是我们便冲过去看谁赢了,或是决定下一轮走法。”“后来我意识到,这种计算机魅力产生的原因在于:面对一台庞大、昂贵的机器,我们这些小家伙居然可以控制它。我们太年轻了,不能开车或是从事别的寻欢作乐的成人活动,但我们却可以对这台机器发号施令,而它总是惟命是从。计算机太伟大了,你一旦操作它,就可以立刻得到结果,让你知道你的程序是不是在起作用。从别的许多事情上你得不到这种反馈。这就是我迷恋计算机的开始。就是到了今天,一想到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的程序正确,机器就会不折不扣地遵从我的指令去工作,我就激动不已。”①

                    

       这样的体验,每个人都会有。我清楚地记得,在我读初一那年,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我喜欢音乐,想买一把二胡,但是母亲难以满足我的要求,我不得不从母亲口袋里“偷”出几元钱,加上自己的积蓄,花6元多买了一把当时最便宜的京二胡,没想到母亲宽容了我的行为。从那以后,我就发疯似的练习拉二胡,没有人教,我就模仿着收音机里的二胡演奏曲,学拉刘天华的《良宵》、《光明行》、《独弦操》,有时一拉就是几个小时。到上高中的时候,我完全凭着自学,居然可以在北京101中的全校演出大会上独奏难度很大的板胡曲《翻身的日子》,而且大受欢迎。我的这种内在兴趣还表现在外语学习上,由于受苏联文学和电影作品的影响,我对苏联非常向往,从第一天学习俄语,我就表现出比别人更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当时,我每月15元的伙食费加零用钱中,有不少是花在买苏联《真理报》和《新华社俄文电讯》上的,以至于到高三时,我被允许不上俄语课,而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不仅俄语,我还在语文、物理、数学、化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习中,从这种内在兴趣中获益匪浅。后来,在我32岁时考取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之后,这种内在兴趣继续使我受益。

  

        三、内在兴趣和内在动机的发展与培养

                    

       在年幼儿童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内在动机。幼儿的心灵,可以说是“纯洁无暇”和毫无城府的,他们的行为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外部动机在他们身上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他们的行为越来越多地要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周围人们的要求。从他们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诸如“小红花”、“小红星”和教师夸奖之类的外部刺激就开始伴随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进入小学以后,这种外部因素就更多地出现了,他们除了要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赞赏之外,在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高尚”的社会动机,如“用好成绩来回报父母、老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长大了要为人民服务”,“为人类造福”等等。当家长和教师们要警示一个不努力学习的孩子时,所动用的道理也无非是“你再不努力,就要落到最后”,“你看××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挣多少钱?××家的孩子没上大学,挣多少钱?”“你要不好好学,将来没有本事,就得像那些下岗的人一样!”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外部动机和他们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是不同的。其本质区别在于,内在动机是没有功利性的,而外部动机往往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的目的。即使像“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为人类造福”这样高尚的社会动机,也不能说不带有功利性。

                     

      我们不敢肯定所有的外部动机和内在动机都是对立的、矛盾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它们二者是冲突的。不难想象,当一个孩子比较多地想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达到别人向自己提出的要求时,他的出于内在兴趣的动机成分就会相应地减弱。甚至对个人的物质奖励也能起到这种减弱内在动机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让一组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认知问题来解决,同时测量了他们探索未知问题的时间长短、表情等指标,让另一组大学生也来解决这些问题,告诉他们,如果问题解决了就会得到多少美元。结果发现,前一组大学生的探索精神超过了后一组。有意思的是,当前一组学生后来被告知,他们如果能解决问题,也将得到美元时,他们的探索精神明显地减弱了。

                    

       美国、以色列和英国等国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国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内在动机越来越弱,而外部动机越来越强。在中国,虽然没有这样的研究证据,但是实际情况如何,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作出判断。

  

     四、新教学观:激趣、启思、导疑

                    

      我国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百年来都是我国为师者的经典的行为准则。但是从现代教育观角度来分析,这一准则体现的是一种教师中心论的教学观。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动宾结构的词组,表达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传、授、解,都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工作,学生自然要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他们要干的事情就是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在老师帮助下解开疑问和困惑。

                    

     我们不否认,传道、授业、解惑都是教师的本职工作,而且是他们的重要工作,但是,如果从学生中心论的角度出发,从前述的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兴趣、动机的角度出发,仅有传道、授业、解惑,就远远不够了,一个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的教师,应该把激趣、启思、导疑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他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处于主动地位的,不应该是教师,而应该是学生。过去,师生之间是一个在台上演,一个在台下看,后来当我们提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以后,学生上了台,教师学生一块演,但是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种演员和导演的关系,还没有跳出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樊篱,教师终归还是对学生不放心。最理想的形式,应该是学生既当导演,也当演员,而教师的角色只是艺术顾问、舞台监督。

                    

       其次,以“艺术顾问”身份出现的教师,他的工作难度不是减小了,而是加大了。实际上,做“传道、授业、解惑”型的教师是最省力的,因为他是唱主角的,“我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种不和学生交流的工作方式自然是最简单的。“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我教你学”是这种教学形式的固有程序,这里显然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兴趣、积极性和动机。“艺术顾问”身份的教师,并不是不讲课,但是他在讲课前、讲课中和讲课后,始终密切关注着学生的兴趣是否被激发起来了,学生究竟愿不愿意学,学习积极性有多高。如果他发现,哪怕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不感兴趣,他也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而不是硬着头皮往下讲。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角色的一个极端是“旁观者”,另一个极端是“控制者”,那么,比较恰当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鼓动者、啦啦队员。教师可能需要经常发起一件事,当他把学生“煽动”起来以后,就很快退到幕后,当啦啦队员,给学生加油、打气。当他发现学生偏离了轨道时,可能要出面引导一下,提出他的建议。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学生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自发的学习行为、探索求知的积极性,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我们的教育教学才可能有最大的收效。

                    

                  

 

作者:陈会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