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个小典史的石破天惊壮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7:21:59
2010年09月28日 10:18:57  来源: 西安晚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李兴濂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七月,史可法督师扬州,与滿清铁骑只周旋了数日便土崩瓦解,史可法以身殉国。“当是时,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自京口从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计。”扬州失守,与此相连的江阴城危在旦夕。正当危急之时,一个小典史——阎应元,应江阴义民之请入城主持守城军务,虽然他已离任,奉老母返居华士砂石。城外是24万清兵围城,城内是6万兵民守卫,这是一场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但阎典史义无反顾,率6万兵民英勇奋战。
阎应元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诈降、偷营、火攻、钉炮眼、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无所不用。他派白发老者假投降,把火药暗藏在放银子的木桶底层,等清军升帐纳降时,火发炮裂,当场炸死清军3000余人,其中有一个亲王、两个上将。清军攻城不下,派清将刘良佐劝降,阎应元站在江阴城头上答道:“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他宁愿战死,也决不降敌。
一个小典史,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二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破城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53口。这在中外战争史上可算得上一个奇迹。江阴城破,阎典史被俘,在清军贝勒面前硬是挺立不跪,大呼:“速杀我!”阎应元被活生生地用枪穿胫骨,“血涌沸而仆” ,身子虽然倒下了,膝盖终究没有弯下去。
一个小典史,一个石破天惊的壮举!然而,在史学家笔下却消失得了无痕迹,洋洋大观的《明史》《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只有江苏武进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文人——卲长蘅写下一篇《阎典史记》为后人留下了这幕壮剧。
直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清廷昭令表彰前明忠义(表彰曾是自己的敌人的人,可见其气度),才使这个小小的阎典史进入江阴“忠义祠” ,并在江阴城门楼上刻下“忠义之邦” 四个大字,算是给阎应元和江阴守城战一个“说法” 。
数年后,清代著名诗人和史学家赵翼来到江阴,站在阎应元的画像前肃然起敬,写下了《题阎典史祠》一诗,对比那时诸多忠臣义士、叛官降将,发出了“何哉节烈奇男子,乃出区区一典史” 的慨叹!
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之时,天下便成了老百姓的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