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名师堂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00:57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次,我去一个城市给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作报告,主题是:今天我们怎样爱孩子。  

    散会后,等待签名和咨询的人排起长队。许多父母、老人是带着孩子来的。不论是大人孩子全都叫我“知心姐姐”,让旁边一位年轻的记者十分好奇。  

    一个8岁的小女孩跟我聊得十分开心,临走时她妈妈提醒说:“跟阿姨说再见!”女孩却一字一句认真地说:  “知心姐姐再见!”我一听乐了,拍拍她的肩:“好!够朋友!”  

    会后,那位记者问我:“这么多年,不管你长大了多少岁,大家一直叫你‘知心姐姐’,连小孩见你也能很快与你沟通,这是为什么呢?你有什么秘诀?”  

    我笑了,坦率地告诉她说,我有一双爱的眼睛,5分钟之内就能发现孩子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的长处。这是我的习惯。我始终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身上有很多“棒”的地方,只是有的没被别人发现,如果能被发现,他们的表现比谁都不差。  

    一次,我到无锡市沁园小学,在那里成立“知心家庭学校”。  

    那天,我走进多功能厅,面对几百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依次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忽然,一个高个子男孩从后排挤到台前,满脸不高兴,气呼呼地说道:“他们给我起了好多外号,都特难听。”  

    “什么外号?说说看!”  

    “我眼睛小,他们叫我小眯缝眼;我做俯卧撑起不来,他们就叫我软骨病!我很生气!”男孩的脸涨得通红,大口喘气。  

    我笑着看着他生气的样子,却发现了他的嗓门很大,而且音色很好。我马上对他说:“你的声音很洪亮,唱歌一定不错吧?”  

    “算你说对了,我是合唱队的领唱!”男孩得意地说。  

    “你叫什么名字?”我提高声音问道。  

    “顾欣坚。”孩子的声音更大。  

    “好,我也给你起个外号怎么样?”  

    男孩瞪大眼睛,诧异得说不出话来。但我从他的目光可以读懂他的反应:“你怎么也给我起外号?”  

    “就叫你顾大歌唱家,怎么样?”  

    “好,好,这个外号好!”男孩乐得一个劲儿地点头。  

    我对台下的同学们说:现在请“顾大歌唱家”给我们唱两句吧!如果你们认为他像歌唱家,就使劲儿鼓掌;如果觉得他不像,就小声鼓掌。  

    顾欣坚亮开嗓门唱了两句,引来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我又说:“请大家再跟我配合一下,咱们一起鼓掌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  

    家长和孩子便齐声喊道:“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  

    我们的“顾大歌唱家”在一片赞扬声里兴奋不已,脸上绽放着自豪、骄傲。  

    散会后,我对校长说,请您再配合一下,星期一的全校升旗仪式上,您让顾欣坚再当众唱首歌。唱完后,您再领着大家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耶——”这样的做法,叫“形象再塑”。  

    后来,我再次见到顾欣坚学校的辅导员,第一句话就问:“这么长时间了,咱们那位‘顾大歌唱家’怎么样了?”  

    辅导员告诉我,顾欣坚现在可神气了,走到哪儿都挺胸昂头的。没人再叫他“小眯缝眼”了,都亲切地叫他“顾大歌唱家”呢。  

    讲完这个故事,我对那位记者说,“知心姐姐”的魅力在于,随时随地都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世界是多色彩的这一标准评判孩子,最终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棒。  

    孩子是天使,他们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你爱他、喜欢他,他通过你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他接受了你爱的信息,你说什么他都能听到心里去。  

    成人爱的眼神,来自爱的发现。无论是什么人,一旦发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人或事,眼睛总会发亮。所以,爱的关键就在于发现,让自己心中的激情燃烧起来。  

    怎样去发现呢?  

    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唤起“后进生”信心的故事,令很多教师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想,这对“后进生”同样适用。每当我自己感到学生不听我的话时,就问自己:“我的这些话,是否点燃了他心灵深处向上的愿望和信心?”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当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上进愿望和信心时,他的进步才会出现并得以持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便是抓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孔夫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既然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是面对所有学生,那么,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充满真诚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求知的乐趣进而享受成功的快感,千方百计地让每一位学生在各科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使所有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平等地分享学习成功的欢乐。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和我同事们尝试着在教学中采用“分层递进教学法”……  

   

    要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这是多么有人情味儿的宣言!它体现的意义就是保护了所有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看待孩子也一样,许多优点、长处常常被埋没、被忽略。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有一句名言:“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重视孩子,就是最富有力量的爱。  

    我去西安兵马俑参观时,导游为我们讲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兵马俑时,曾问:这兵马俑是谁发现的?人们告诉克林顿,是一位姓杨的老农民。他在家里挖井时,挖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瓦块,感觉很不一般,就交给了当地的文物部门。经过考察,结论是这个瓦块是秦始皇时代的殉葬品——兵马俑。克林顿十分佩服这位老农民,提出想与他见见面。老农民来后,克林顿掏出一个小本子,恭恭敬敬地请老人签名。老杨头不识字,便认认真真地在上边画了三个圈。  

    克林顿走后,当地一位书法家教老杨头写字,只写他的名字那三个字。现在,这位老人天天在兵马俑博物馆签名售书,吸引来大批游客。  

    导游还告诉我,由于发掘出了兵马俑,这里昔日贫瘠的土地成了旅游胜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过去生活贫穷的农民也一天天富裕起来。当地农民中流传着一副挺有趣的对联:  

   

    上联:翻身不忘共产党 下联:幸福不忘兵马俑 横批:感谢老杨  

   

    仔细想一想,我们应该感谢老杨。他挖出一个瓦块,看到了它的不同,发现了它的价值。  

    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如果也有老杨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也会感谢自己的老师,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