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价格调控何以独怜垄断企业(南方都市报 2007-11-1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37:36
价格调控何以独怜垄断企业
2007-11-18 10:18:0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中国观察之马红漫专栏
一场春运票价“乌龙”事件,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昨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撤下名为《各地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上涨及时疏导交通运输价格》的报告。之前就在这份报告中提到:“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经营者成本普遍增加。2008年春运票价已经很难维持在2007年水平上。”对于这段文字表述,多家媒体在报道时分析认为,这正是明年春运价格可能上涨的信号。
发改委是国家实施价格调控和管理的最高行政部门,因此其对价格领域的任何观点和分析,都必然引发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回顾2007年,由于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一直处于高位,所以发改委的“身影”几乎是密集地出现在今年的“物价新闻”之中。从兰州的“牛肉面限价”事件,到查处“方便面协会”集体涨价,再到此次对于春运价格问题的“分析”等等。但是,如果把这些事件做一个对比分析的话,似乎相关部门具体调控思路上却有所异化。
“牛肉面”事件的本质是地方政府限令物价水平,发改委有关人士对于此类“以政代商”的举动提出了质疑;而针对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发改委则立案认定“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及其企业涉嫌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违反《价格法》,责令其立即整改,并将诉诸法律。这两次有关定价调控的事件,几乎都在业界、公众和媒体中引起巨大的争议,诸如价格限制或者集体涨价是否合理、成本上涨后企业涨价的权利有多大、行政对于集体涨价的干涉是否有必要、维护消费者利益与企业维持生存如何取得平衡等等。
尽管“两面”事件已经过去有些时日,但这些思考并不会随之消失。此次有关春运价格上调的“乌龙”事件,再次把行政干预与市场定价规则的关系推上前台。事实上,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条件下,所谓的“集体涨价”尽管确有违法嫌疑,但最终往往是自我“烟消云散”,之前诸如“彩电联盟”、“冰箱联盟”、“洗车联盟”等等概莫例外。因此,价格主管部门对于此类集体涨价事件固然有关注和查处的必要,但“联盟”本身的社会负面影响其实并不会很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拥有相对垄断地位的行业而言,比如交通运输部门,由于消费者本身的市场选择余地很小,再加之春运期间强大的市场刚性需求因素,使得价格的任何上涨都会给全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此类行业的涨价行为必须要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而遗憾的是,面对油价上调对于全社会的整体冲击,价格主管部门却唯独对于此类行业表示了“怜悯”,这与查处“价格联盟”的果断行动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人难以理解。
不妨让我们仔细研读报告的分析文字,“经营者成本普遍增加”,“票价很难维持在2007年水平上”。其中的分析逻辑很清晰,就是“成本推动价格”。事实上,几乎任何一个商家公开提价的理由都是如此,但遗憾的是也只有垄断企业能够凭借其独特的市场地位,才能够“变理想为现实”。这也正是学界和公众一直反对垄断企业“用成本说事”的原因,因为一旦这样的涨价逻辑获得官方认可,那么垄断企业就会彻底摒弃成本控制的基本市场规则,反而具备了人为加大开支,甚至通过奢侈浪费来增加成本,并通过涨价弥补的制度冲动,这势必意味着公众利益的损失。
退一步讲,其实即便运输企业成本真的由于油价而增加了,也绝非意味着已经严重到必须要用涨价来弥补。燃油成本仅占公路运输企业总成本的25%至30%左右,而政府收取的管理和税费等其他成本还具有降低补偿的空间;铁路方面,我国的铁路电气化率已上升到27%,燃油价格上涨带来的增加成本也并不可怕。
垄断企业尚且并未因成本上涨而急于提价,物价行政主管部门却先积极为之进行利益伸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价格管制与市场自发机制之间如何相处,习惯了强势干预的行政部门或许还需要好好学习。(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1118018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