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工作应该学习汉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50:13
中国外交工作应该学习汉朝

刘海天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值得骄傲的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汉朝在抵抗外敌时,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和血性,非常值得当今的中国人学习。

  汉朝最强大的敌人是匈奴,外交斗争主要围绕匈奴展开。汉朝的外交斗争大体分两个阶段:和亲阶段和反击阶段。从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到汉武帝的“马邑之围”,是和亲阶段。这一时期,汉朝确实是国力不济,不得不韬光养晦。但在经历了大约70年的“和亲”之后,汉武帝率领汉人强势“说不”,进入了反击阶段。

  汉朝对匈奴的韬光养晦,说起来也是屈辱外交,但这屈辱终究是有尽头的。汉武帝果断抓住国力强盛的机会,发动了猛烈无比的反击。这就叫能屈能伸,用敌人的鲜血洗刷掉了国耻。假如汉朝一直隐忍,只是把搜刮的民财用来供奉匈奴,坚持“韬光养晦四百年不动摇”的话,那汉朝就不会象今天这样令人神往。好在汉武帝就是汉武帝,他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不会把烂摊子留给子孙后代,以至于给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国耻岂待儿孙平?

  汉朝在反击阶段的外交活动,轰轰烈烈,可歌可泣。外交使节们那种忠于国家、智勇顽强的精神,两千年之下读来,仍然令人热血沸腾,豪情四起。分享几个汉朝外交的小故事,与大家共同缅怀祖先风采。

  1、张骞出使西域,陷身匈奴十几年,汉心不改;

  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要联合大月氏人东西对进夹攻匈奴。张骞一去一回,被匈奴人捉住两次,关押了十多年。但张骞不忘故国,两次寻机逃走,终于回到长安。匈奴族的娇妻,长时间的困顿,都没有磨灭张骞报效国家的意志和返回故土的决心。张骞作为汉朝的外交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引诱,始终一心一意心向汉朝。这是外交官应该具备的基本人格。

  2、苏武出使匈奴,牧羊北海十九年,汉节不辱;

  苏武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匈奴派李陵来劝降,苏武拔剑自刎以明汉志。匈奴人把他流放到北海,不给他吃喝,叫他到了公羊生小羊的时候才能回来。苏武渴饮雪,饥吞毡,苦忍十九年。使节上的羊毛都掉光了,苏武仍然把它抱在怀里,终日南望。即使睡觉,他也要把头向着南方。这是何等坚强的意志?这是何其高尚的气节。外交官唯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利益,才能获得人民的敬仰。

  3、班超出使鄯善,杀匈奴使者建交,汉气飞扬;

  班超奉命出使鄯善国,要联合鄯善一起反匈奴。但匈奴也派了使者到鄯善国,鄯善国王决断不下。班超率人英勇出击,尽斩匈奴使节,在孤立无缘的情况下,扬威于异国他乡,促成了鄯善国的归附。这钟大智大勇的英雄气魄,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这种“我即大汉朝”的担当精神,怎能不惹动后人泪水满襟?班超有这样的胆识,是因为他有明确的国家取向,在他心中敌我分明。这是做一个外交官最起码的政治素养。

  4、马援谈判交趾,伏波一剑断山岩,汉将当关!

  马援号称是伏波将军,那是因为他率领东汉帝国海军,平定了交趾(今越南北部)的叛乱。有一个民间故事,流传在广西桂林地区。桂林有一座伏波山,山洞中有一根石柱,中间却是断开的。据说这是当年马援和交趾国使者谈判,谈至僵处,马援一剑横劈斩断了石柱,交趾使者再也不敢多说了。和前三个不同的是,这个故事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属于传说一类。但是这样的故事得以流传,恰恰说明中国人渴望外交强硬的心理。用一个民间的说法,大概就叫“缺什么补什么”吧!

  汉朝的外交如此强势,和当时汉族人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那时候的汉族人,讲究忠孝仁义,懂得礼仪廉耻,豪侠勇武,机智多才,人人以报国为荣,个个以做奸为耻。以至于,在周边少数民族的心里,汉人就等于英雄豪杰,于是“汉”字就开始有了褒义。比如,“大汉”表示身高力壮,“好汉”表示英雄君子,等等。

  现在,中华民族已经融合成一家。汉族祖先的精神财富,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财富。恢复当年汉族人的民族精神,恢复当年汉朝人的外交风骨,中国的利益才保护得住,中华的未来才可以期待!



-----该贴于2010-09-26 12:09被戴星星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