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我们,何去何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46:29
未来的我们,何去何从?
——回应四月专题,主要说“搞注册”者的未来
这个话题,已经有这许多战友高论,还跑来跟帖,不免有些惶惶然。一则担心自不量力,误导群众,贻笑大方;二来每个人的阅历和立场不同,专长各异,所谓八仙过海,各有各的神通,也不敢以偏概全。但我以为,若论长久,还是只能从基本功炼起。低门槛暴富的黄金时代恐怕已经过去了;而急功近利的制药领域,也乱到了非变革不行的关头,建议还是少从歪门邪道上下功夫,走正道吧(药研界之乱,有兴趣见敝作由创业想到的)。所以,我的这个帖子,还是正面性的,阴暗面就不多写了,也尽量不谈国是。
人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什么都会,什么都做的大牛。所以,我们制药行业内理想的状态是:立项注册的,研发的,生产的,销售的人员,都各行其是。每个岗位都很重要,都是值得钻研一辈子的。科学越进步,专业越发展,分工只会越细。
而现在我们许多同行,似乎都是“万金油”,好像什么都会,什么都做,但其实什么都做不精。我自己就一直对此很介怀,一想起来就满背蚂蚁爬。有些战友可能研发、注册、立项、生产甚至销售都有过接触,但是,却很难把任何一样做到臻境(当然也囿于行业的整体水平)。那么,在此寒冬将至时考虑何去何从,似乎首先需要自我规划一番: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深入,是行政?一线科研?注册立项分析?生产?销售?还是其他。问问自己喜欢什么角色,适合什么角色。
每一种专业角色,都有其价值所在,都需要相应的专门知识结构。做注册立项的也是如此,虽然看起来,做我们这行的知识结构似乎要庞杂些,最好研发生产销售处处有所涉猎。但我以为还是有脉络可循的。因此,在日常的积累中,如果能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应该更有意义。
好了,场面话说起来很累的,就到这里吧,下面开始具体讨论:
一、角色的转变
——从业务员到顾问
来新药版长期混的兄弟,都是哪路神仙呢?我想,主流还是“搞注册”的。——这个身份,其实很尴尬,好听的说,它是一个新兴职业,但是我们不晓得应该如何准确定义这个职业,甚至感觉似乎有些上不了台面。而更有部分观点认为“搞注册”的不需要啥智商和专业,皮厚心黑足矣(见llzx12345战友的注册专员等级与收入)。我承认,虽然让人不爽,但上述观点有一定道理,出来混的其实都心里有数。但难道我们就一直这样混下去?想想看10年以后我们会如何?“搞注册”的不太敢想未来,一想,心里就泼凉泼凉的。——从长远看,我不相信靠厚黑与关系的“注册”会一直繁荣昌盛。
那么,“搞注册”的兄弟说话了:难道老子们以后没得混了?我猜可能是要下岗一部分吧,但是以制药行业发展预计,前途还是光明的。道上的兄弟们应该有信心,以后,我们“搞注册”的也会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未来,还是我们的。
但是,以后我们“搞注册”的可能要改一下混江湖的招数了。
目前似乎还没有对“搞注册”到底是啥的权威定义,还是那么暧昧。名不正则言不顺,我想,应该给正正名。因此兄弟不才,在菜鸟晋级全攻略中,给“搞注册”的分了一下级。我以为,从发展来看,我们的工作应定义为:“注册、立项、分析”。即全面负责注册申报、产品研发立项、投资评估的分析,应该是一种顾问性质的工作。
然而长期以来,尤其是企业的注册专员,其实都是企业养的“业务员”,整天瘪三一样“跑”注册。既然所注册的品种都是些低水平的烂货,自然脑浆的作用就比不上脸皮。“搞注册”竟成了“公关”的同义词;而且,企业的老大们,也不怎么拿搞注册的马仔当回事,毕竟“大事”都需要手眼通天的主儿,也指望不了注册专员。人微言轻,公司要开发什么品种,老板拍脑门说了算,没你插嘴的地方。此外,由于产品的同质化,加上药价政策的弊病,企业的生存既不取决于研发生产部门,更不取决于注册工作,而是“营销推广”。老板们关心的是药怎么杀进医院,而不是药的研发注册生产本身。
有些公司,因为注册部门是公司“秘密”的汇总处(天知道有何秘密可言),一般都让老板的“心腹”来做,偏偏这心腹却是个不懂技术的,再怎么认真负责,也就能看看资料有没有错别字,申报资料交给这样的人负责最终把关,也是令人悲哀的事情。
现在普遍不重视注册专员的素养,企业的注册专员可以是刚毕业的毫无工作经验本科生专科生,甚至是非药学专业者。工作也就是印一印,订一订,跑一跑,抄一抄。技术人员看不起注册专员的智商,也就源于此吧。一般来说,搞技术的只要还有活路,不会去转做注册,感觉“沦为”注册专员是没前途的买卖。殊不知,理想中的注册专员却应该是技术出身的。
很多“搞注册”的人看不到未来,也是因为一直被企业置于一个业务员的位置,缺乏知识积累和技能,没有“一技之长”。一旦大势有变,则无所适从。怎么办?只能未雨绸缪了。而要在未来有所发展,则必须实现角色的转变,——从业务员向顾问转变。
没错,我们以后应该是“顾问”,由“注册专员”升级为“注册立项顾问”。我以为这是未来的需求,也是“搞注册”者的奋斗目标。
道上的兄弟们,但愿有朝一日,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跟别人说:大爷我就是药事法规的专家,立项分析的高手,投资策划的谋士;老子可以将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以“投资”和“风险”之绳串起来,最终指导猪头们如何投资制药。
我们钻研法规,跟进技术,把握原则,搜集咨讯,分析市场,权衡利弊,盘算光阴,计较锱铢,归根到底不就是为了“立项”么?“立项”者,不就是为了投资收益的最大化,风险的最小化么?
为了说明一下境界,这里借用《孙子兵法》的一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上兵伐谋。——做注册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注册立项顾问从头到尾的参与到药物的研发中,在法规、技术、原则、市场等方面与技术人员沟通协作,保证技术研究不偏离原则,工作中就已经处处符合审评、生产和市场的要求,完成的申报资料自可一蹴而就,不会一而再的发补。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其不可能实时追踪法规和审评原则的进展,不可能全盘计划,不可能熟悉市场。而这些方面,却是注册立项顾问应该考虑的,两者合和,相得益彰。注册立项顾问应该始终能正确把握研发的脉络,使之不出现原则问题。
其次伐交。——公关还是很重要的,注册立项顾问本身倘不能做到前期与技术人员进行合作,那么,也应该有广泛的人脉,让合格的人来帮忙完成。而且,万一资料在审评中有争议,则与审评部门的沟通也算是公关的一部分,遭遇过发补的战友应该知道,撇开一些不规范行为不谈,在正常条件下,与审评员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下攻城。——问题出大了,没办法,只有尽力补救,四处张罗。是为其下攻城。
可见,注册立项顾问者,应该以独特的眼光来看问题,就是把一切归结为“投资”、“风险”和“收益”,并尽量的趋利避害。基于这样的根本,同样是说法规、说技术、说周期,却有了明确的指向。(有兴趣的战友可参考拙著中药6.1类外用制剂开发思路,此文粗略对立项的各方面利弊作了权衡,把法规、技术难度、试验要求和保护措施整合为立项的判断。)
当前我国的制药业仿改成风,自然无所谓“立项”,不过是一拥而上罢了,所以还没有对注册立项顾问的迫切需求。唯有以真正的新药研发为主导的创新环境下,才会需要专业的投资顾问来精打细算;唯有新药审评机制更加透明和成熟,才会需要专业的注册代表与审评部门沟通。——发达国家制药公司的注册代表和立项顾问,都是专业上顶尖级的人物。
——说到审评机制的成熟,扯扯题外话,我们都知道GMP\GLP\GCP\GAP\GSP,却不知美国还有GRP(Good Review Practices),即针对审评中心(CDER)的“良好评审操作规程”,我们的CDE虽然也有不少的管理规范(如审评计划、审评要点、专业审评会议、综合审评会议的管理规范),但是比起SFDA硬性要求企业做到的那几个“G*P”而言,其自身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二、知识结构的建立
——从法规和办事程序向多学科全方位专业化转变
我认为注册专员未来的发展是乐观的,但是正如前述,必须实现境界的提升,把自己变成专家顾问级的人物。这自然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
而作为负责注册立项的顾问,必然需要有专门的知识结构,需要广泛的涉猎各环节,需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整合能力。限于水平,我说不出更多,只尽我所能,冒昧将我理解的必需知识结构列在了菜鸟晋级全攻略中,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吝指教修正。
总的来说,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是为了我们可以全面的分析注册立项问题;而积累知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投资”二字而已。凡事都从“投资”这个立场去考虑,才是抓住了根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整个行业的仿改之乱,导致了很多同仁知识结构的严重偏废,因为做来做去,也就是药学部分很熟悉,但药理毒理和临床,则非常陌生;而且由于都是仿改,看几篇市场分析报告,道听途说什么品种好卖就做什么,缺乏科学严谨的市场分析能力。——丰富药理毒理和临床的知识,并且锻炼市场分析能力,是亟需重点着手的。
三、市场,永远是第一
——行销的品种,未必是高技术的品种;有技术价值的品种,未必有开发价值
做技术时间长了,容易钻牛角尖,毕竟搞定一个技术难题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这种感觉不要带入注册立项的思路中。有些项目,从技术上来说很有意义,很合理,但是却不是个好项目。
比如在中药现代化的大旗下,对经典方改剂型是很有技术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典方都适合开发。举个例子:传统方“槟榔南瓜子合剂”,治疗绦虫病效果非常确切,药理作用研究得也很清楚,有效成分也知道(槟榔碱和南瓜子氨酸),而且原处方为口服全药材,剂量大,服用不便。易有不适感。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非常的适合改剂型。可以将其有效成分提纯后做成适宜的口服制剂,甚至可以考虑人工合成有效成分。——但是,从立项来说,这个项目却不是一个好项目,因为:
① 发病率低,不超过万分之五;
② 患者地域性强,且大多为偏远地区;
③ 患者大多数是农村的穷人,没什么油水;
④ 如果做成新药定价低划不来,定价高患者却又情愿直接吃槟榔南瓜子;
可见,这个经典方,改剂型从技术上看很有前途,但从投资的眼光看则没什么前途。除非知道哪个亚非拉地区有大量的绦虫病患者,把这个品种做成像青蒿素之类的基本上出口赚钱,否则,没有什么开发的价值。
至于哪些品种技术含量低但是却有开发价值,涉及商业问题,不能介绍。有心人自己求索吧。——我不是主张投机取巧,只是为了说明,不要把技术和市场混淆,当然最好的药物一般也是高技术的结晶。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立项时,应该兼顾技术和销售。但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的观点立场是不同的。技术人员更关心产品的可行性,合理性。而销售人员的究极目的,就是把产品卖出去,为此什么手段都可以用。评价技术人员的指标是项目攻关能力,其工作是对物质和仪器开展的;而判断销售人员的唯一尺度就是销量,其工作是基于对人心的把握和蛊惑开展的。立项时,应该两者兼顾。但根本,还是要放在市场上,首先必须是有利可图的。
四、多个角度出击,走出仿改困局
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自然可以寻求不同的突破口。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可能还是需要稳扎稳打的。而不可否认的是,灵感和信息在其中亦有重要作用。
前面战友有提出ME-TOO药,不过我觉得这很不容易。现在国外的原研公司都很精明,申请专利保护是会考虑到如何让你无法ME-TOO。而且,如今的新型化合物药物研发,在开始时就已经作了一系列衍生物和结构类似物的比较筛选,但凡有活性的都不会放过,其遗漏某种有活性但是没有研究的衍生物的可能性,实在很小。而且,ME-TOO药也是长线投资,风险很大。
相对而言,根据长期的民间积累,从中药里寻求活性成分,似乎更易成功。当然,这也是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不过相对于化药似乎容易些,也更“浪漫”。比如看了中药“康复新”从民族药蟑螂开始的研发历程,很少有人能够不浮想联翩。
在研发方面,可以进步的地方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效率问题。现在多如牛毛的“研发公司”效率很高,但是基本上都是造假;而有能力搞创新药的研究所,其效率却是低下的。——研究员缺乏生存压力,并不是做不出来就没有饭吃,因此没有紧迫感;而研究生虽然有压力,但是一则需要从头学习,从新手变成熟手,二来研究一个课题的研究生通常只有一个,纵然勤勉,但客观而言效率是很低的。尤其是老板们为了保密,往往将一个课题分成若干节,每个研究生各做一段,却缺乏沟通和协作,犹如瞎子摸象。
如何提高做创新药的研发单位的工作效率,这是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在保密与资源整合共享之间,在各自利益与项目进度之间。在基础研究与药物开发之间,需要寻求平衡点。
制药业已经将触角伸到了海外,虽然目前中国只有原料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外订单,制剂和中药仍在周边徘徊。但是,机会是存在的,所缺的,就是懂得操作的人才;另一方面,因为国内的一系列政策,进口药,尤其从印度等国进口,也是值得重视的着眼点。这一进一出,皆有机遇。
而且,也未必仅将眼光限于人用药。如前所述的“槟榔南瓜子合剂”,作为人用药似乎市场不大,但是,如果可以人工合成槟榔碱和南瓜子氨酸的话,可否考虑作为兽药出口呢?保健食品虽然令做药的技术人员不齿,但是,现在却的确有很多人在捞这个偏门。
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有几个鸡肋,比如1.6和3.4,通常而言,这类品种既要做临床而又没有监测期,还不太可能申请专利。辛辛苦苦做了又容易被别人仿制,枉为他人做嫁衣,实在是很不划算。但是,这其中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么?如果采取某种手段让人难以仿制呢?
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我更倾向于外用制剂,没别的,容易做,好保护,风险小而已。
至于中药新药,我还是觉得6.1比较适于投资,原因已在中药6.1类外用制剂开发思路中讨论过。
五、结语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