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频来袭”人类未来何去何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09:19
极端天气“频频来袭”人类未来何去何从
2010-07-24 00:11:44,来自:新浪

干旱、低温、暴雨、高温接二连三,“达到历史最高值”不断见诸报端,今年以来,异常气候频现。天气像脱了缰的野马,会把我们带向哪里?
今年夏天,我国北方十余省市自6月末以来陆续遭遇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达35—37℃,局地达38—40℃。北京更是创下50年一遇的新高,其中7月5日地表温度最高达68.3℃。
南方却处在暴雨洪灾之中,7月以来新一轮强降雨使浙、皖、闽、赣、鄂、湘等10省遭到暴雨袭击。20日清晨,三峡工程迎来流量达7万立方米/秒的大规模洪峰,刷新了1998年所创下的峰值记录。
从今年1月西南干旱,6月北方高温酷暑一直到现在南方暴雨洪灾,面对种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生存的环境怎么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极端天气?我们又该怎么办?
■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
匡耀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陶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院副教授
成因或与自然振荡有关
匡耀求:近期出现的一些极端天气属于强对流天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导致的。如果一个地方温度升高很多,其上方的空气就会被加热而膨胀,空气膨胀之后变得很轻,就会导致空气上升,结果会导致临近地区的空气下沉,形成对流,这时候就会形成强对流天气,出现暴雨、冰雹、龙卷风甚至沙尘暴,有时候也会导致夏天下雪。
出现极端天气的另一个原因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但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范围非常有限。现在温度升高如果超出了过去的最高气温记录,应该还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地表热量散发不出去,温度就升高了,就会造成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增大。
陶丽:我们最熟知的海洋影响天气气候变化就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年全球气温上升,反之,拉尼娜年全球气温会降低。太平洋海温还有一个重要年代际的变化就是PD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也有可能造成一些极端的天气。因为PDO分为暖位相年和冷位相年,不同位相的持续时间在25年以上。这种不同的位相有可能导致天气的变化。我的观点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拉尼娜、PDO等自然现象,也可以调节天气和气候变化。
历史曾经出现但不频繁
匡耀求:其实极端天气的情况历史上也是存在的。比如强对流天气,1987年希腊出现过夏天下雪,还冻死过人。但那时候极端天气出现得比较少,不像现在这么频繁。
今年全球集中出现了比较多的极端天气事件,比如我国西南大旱、冰岛火山爆发导致冰川融化,还有夏天的异常高温等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气流的因素,也有地球内部的因素,也有一些和人类活动有关系。人为原因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剧。
陶丽:极端天气我不确定,但是北极海冰融化在过去的确出现过,大概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海冰融化就和PDO有关系,也就是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原因。那时候海冰消融,加拿大的西北通道畅通,北极温度和现在差不多。
未来《2012》不会到来
极端天气可以预测吗?
陶丽:我们可以利用历史资料,通过做出统计模式和动力模式来进行预测。统计模式是根据历史资料来做的,比如今年的某些大气因子状态如果和过去某年相似,我们就会预测今年的雨带和那一年相似,这是一个经验值。而动力模式则主要依靠方程组,输入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来算出,比如输入当日的风、压、湿、降水等等,来做下一时刻的预报。
我们平常所听的天气预报一般都是根据动力模式来预测的。但是,天气预报的时效比较短,三四天内的天气可以预报得比较准确,而对于一周以后天气的预报不是很准确,因为推算的时间长,误差累计多,难度很大。再加上我国有青藏高原,对于气候有很大影响,这就造成了世界上的任何模式对于东亚的气候都是很难预测的。
国家气候中心每年都会做四大预测,包括雨带、东北低温、热带风暴、西北沙尘暴预测。
据我了解,一般是做季度预测。1998年的洪涝预测得很准确,因为那个机理比较清楚,但未能准确预测今年的西南干旱。
极端天气有极值吗?
匡耀求:现在极端天气的出现和气候的这种波动,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波动范围。过去也有非常热和冷的时候,但是如果夏天热,冬天也会暖和,而冬天冷的话,夏天也会凉快一些。据我看到的资料来说,还没有出现过现在这种夏天越来越热、冬天却越来越冷的情况。
这种变化并不是没有极值,还是有顶的。因为即便将地球上所有的化学能源耗尽,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最高也不会超过6℃的极值。如果平均气温升高6℃,最高气温会升高12℃,最低气温会下降12℃,大概是2倍的关系。
但要注意的是,平均温度上升2℃,环境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是在没有达到极值之前,人类就已经受不了环境的变化了。在工业革命前全球平均温度是14℃,现在是15℃。广东现在的最高气温记录是39.5℃,若平均气温上升2℃,那最高气温就会到43.5℃的话,人就非常难受了。
灾难大片会变成现实吗?
匡耀求:目前气候变化与环境异常越来越明显,这是事实。但是这个异常会发生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2012》中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地震和气候之间是相互影响而非因果关系,那种全球性的地震,地球板块的重组过程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几亿年的发展才能完成的过程,所以电影《2012》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但《后天》那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因为地球平均气温上升2℃以后,大气环流将发生改变导致气候突变,这在地球历史上也是有过先例的,也就是冰河时代。但那时候还没有人类,人类还没有经历过那种情况。一旦发生,人类虽然不会完全毁灭,但会遭遇大灾。
现在认清形势共同减排
匡耀求:首先要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比如小冰期理论,说目前全球气候正进入一个越来越冷的时期,这个理论在今年初非常流行,当时我说这个理论到7月份就会破产,现在果不其然。但是这些理论导致人们思维混乱。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政治势力利用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来阻止人们对于控制温室效应的努力。
不仅如此,政府对于控制温室效应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大家有意识去做出一些努力。环境是全球的,全世界应该共同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目前确有一些企业或政客或者不相信现在温室效应的后果,或者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不愿意做出努力。
陶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现在普遍认为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据资料分析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增加。因此,减排是最根本的,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只能是减排和保护好现在的环境。
■延伸阅读
极端天气,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季变两季
对北京人来说,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去年秋天,香山红叶还未黄的时候,就下了一场暴雪,冬天来得特别早。而就在今年,还未感觉到春意,就已经进入夏天了,接着便是异常的高温。四个季节变成两个季节,春天和秋天两个最舒适的季节好像都消失了。
极端天气会导致人类适宜生存环境受到挤压,变得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冬天寒冷的范围越来越大,夏天炎热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早在2008年,加拿大卫生部一份有关气候变化与健康的报告预测就曾指出,更多、更频繁的极端天气将带给人类更多伤害、疾病,和与压力相关的紊乱症风险。
农业严重受影响
7月8日以来,持续暴雨袭击武汉市,致使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00万亩。据悉,本轮强降雨是武汉市10年来遭遇的最大暴雨灾害。截至14日,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08.4万亩,绝收面积达18万亩,造成损失10.18亿元。
极端天气的频发容易导致干旱洪涝,导致农业减产。不仅如此,气候变化还会使得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扩展北移,世代叠加和重叠。

灾害损失巨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等特点。其中之一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出现。全国多个地方出现干旱、低温、暴雨、高温等极端性天气事件。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
据悉,全国18个省份遭受旱灾,26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受灾人口已达1.1亿人,因灾死亡701人,失踪347人。
■链接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显示,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水、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相关新闻
美国在30年内将面临更多极端高温天气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8日公布的预测结果显示,今后30年内,美国可能将面临更多持续时间长的热浪及极端高温天气。
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诺亚·迪芬博与同事利用一系列计算机气候模型,预测如果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在2010年至2039年间升高1摄氏度,美国可能发生的情况。
预测显示,2020年至2029年间,美国中西部地区可能会遭遇5次长时间热浪袭击,这些热浪的持续时间可能与1951年至1999年持续期最长的热浪相当;2030年至2039年间,美国的平均气温将更高,美国西部大部分地区将迎来5次以上的热浪,东部大部分地区则超过3次。
迪芬博说,极端高温天气可能造成美国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大面积减产。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通讯》杂志上。
(新华社)
·1公斤牛肉 = 36.4公斤二氧化碳。选择素食低碳生活方式,为减缓全球变暖尽一份力量!
·我担心素食不营养,不健康,怎么办?点击这里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