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掀起官员学习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8:38:17

全国掀起官员学习潮 极端个例称学习是最末选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16:17  廉政瞭望 《廉政瞭望》2010012期封面:新劝学运动

  新劝学运动

  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多举措掀起官员学习潮。学习——在形式复杂、充满多种挑战的新时期再次成为官员从政的关键词。然而,功利而浮躁的社会气氛、一些庸俗的官场生态,使学习成为某些官员事务中的最末选项,无足轻重。

  欲建学习型政党,必先有学习型官员。官员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素养,更关乎学习型组织的每块肌体。建设之道,不仅是简单的倡导与硬性要求,根子在制度。

  全国掀起“劝学运动”

  ■文/本刊记者 邱祥吉 舒炜

  2002年12月26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近8年的时间里,政治局集体学习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党建等多方面的重大课题,100多名各行专家学者走进中南海怀仁堂进行专题讲解。中央领导集体平均约每40天学习一次,已成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

  官员个人学习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是一个突出的典型。他认为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个人成长和对社会的贡献。在身兼国家版权局局长和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的情况下,他坚持每年阅读200多本书,并做相关笔记,多年的知识积累帮助他在新闻出版领域里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让全国出版行业有了飞跃发展,2008年,他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60名改革人物”。

  告别粗俗,经世致用

  从2008年底至今,全国掀起了大规模的党员干部培训浪潮。从中共中央党校到各级地方党校,从全国知名高校到地方一般高校,以及多种行政学院、培训机构,均可见各级官员学习的身影。

  以纪检监察系统的近期培训为例。今年6月18日,全国400多名市级纪委书记齐聚中央党校磨砺反腐“利剑”;7月5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850名市辖区纪委书记进入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集训。据悉,中央纪委、监察部计划在5年内实施“全覆盖、多渠道、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对全国纪检监察干部普遍进行一轮培训。

  掀起轮训潮的不仅是纪检系统。近一两年内,2000多名县委书记轮训,3080名县级公安局长进京轮训,3500余名基层检察长轮训,681名监狱长在保定轮训,各地法院院长、信访局长进京培训……此外,延伸到最基层党组织的60多万村支书还分批到各级机构进行集训。

  “像这样大规模地、一竿子插到底地对基层官员进行培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是罕见的。”

  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近年轮训的评价是:应时、应势、应需之举。

  中央掀起如此大规模的学习培训潮,绝不是一种姿态。

  参加过中纪委组织培训的四川省武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黎均平认为,对目前官场普遍存在的学习淡漠的风气,培训作为一种外力要求官员学习,将改变其作风,也体现中央对高素质干部的迫切需求。

  四川省一名厅级干部张文博(化名)认为,“中央清晰地看到了党员干部存在能力不足、学习不足的问题,加上世情、国情在发展、变化,必须适应变化。大规模的培训潮是一剂猛药!”

  在中央的倡导下,各地“以书施政”、“劝学运动”此起彼伏。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把《世界是平的》带到各地,将该书作为“寒假作业”布置给其治下的官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向官员推荐《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金融》等书籍,实施“万名干部开放型经济管理知识大培训”,并亲自上台授课。卫留成2004年上任海南省委书记时,给厅局长和县长们送出的春节礼物是《致加西亚的信》,并亲自从人民论坛编选文章送给官员学习。

  一些地方还出台了硬性规定。上海市规定,市级机关公务员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6~12本书,每周阅读时间为7~10.5小时。广东省要求处级以上干部集中读书每年不少于5天,其他干部不少于3天。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宣布,每名领导干部每年至少阅读3~5本图书。而重庆近年来“唱红歌读经典”更是将学习之风拂遍了整个官场。

  专家指出,地方领导“以书施政”的理念和“劝学运动”,秉持“告别粗俗、经世致用、提升自我”的阅读理念逐渐成为当下为官执政的信条。

  面临多种挑战,凸显“本领恐慌”

  “学习”二字一直贯穿于党的历史。毛泽东1939年对干部讲队伍里存在“本领恐慌”,70多年前的话如今对某些官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张文博用了一个很“严重”的比喻:“学习的速度慢于时代的发展速度等于死亡。”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李后强教授指出,“即以经济方面论,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等等一系列进程非常迅速,知识更新几乎每天一个变。”不学习,必然“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必然在应对某些问题时处置不力。

  因为缺乏投资和经济学的认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群体被一两个骗子玩得团团转,造成巨大损失。安徽蒙城县为了招商引资,成立由副县长为顾问,投资商邸某为社长的“芦笋经济开发合作社”,合作社在宣传中称,要打造万亩芦笋种植基地,产品要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地。5年后县政府才发现这是一个骗局,而市民已损失2200多万。有评论人士指出,该县政府正是缺乏对农业产品、种植投资、资金运作等基本知识,致使被并不高明的小伎俩骗倒。

  上升到国家经济,损失更大。一些中央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更是损失惨痛。由于没完全吃透WTO规则,仅今年宝钢铁矿石谈判被迫接受对方季度定价,中方就将为此多支出千亿元。

  涉及到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政府因为缺乏应对知识和措施,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事并不鲜见。云南“孟连事件”中,相关部门缺乏法治理念和开放透明行政观念,面对问题一味压和“捂”,该事件的严重后果给了当地甚至全国以警醒。为此,云南省500多名党政一把手在省委党校学习《党的领导人论群众路线》等书籍,反思和总结该事件,以期加强对形势判断和及时应变的能力。在后来的昆明螺蛳湾事件中,政府争得主动权,处置得当,通报及时,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一些官员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更新,缺乏相关认识,遇到问题时往往“封锁消息”。“华南虎照片”、“上海钓鱼事件”、“瓮安俯卧撑事件”等均因处置失当造成更坏的影响,教训深刻。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各种挑战和压力,黎均平坦承自己知识储备不足,压力很大,目前他正在攻读中央党校的经济管理学研究生,“收获很大,能够将很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搞明白。缺什么补什么,目的就是将理论用到实践中,应对挑战。”

  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把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作为必选题的官员,展现了高超的理论水平和应对矛盾的能力,涌现出一大批典型。

  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当年成功化解广东国投事件、恰当处置“非典”疫情,被称为除了勇敢,还具有高深的专业知识以及知识赋予的底气。2007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在太湖蓝藻事件后展现出的环保知识沉淀和铁腕治污态度,也向公众展现出他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独特魅力。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从不间断学习,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学习型官员”。

  从另一方面来看,不学习不仅只是“本领恐慌”,更可能滑向腐化深渊。如文强在追悔自己的罪行时,首先讲的是“学习不够”,归咎于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不少落马贪官在追悔时将原因归为“放松了学习”,不论这个原因所占比例多大,“学习”必是一个不可不察的因素。学者梁煜璋指出,不论小贪还是大腐都是从作风蜕化开始的,不注意学习,忙于应酬而没有抽时间去读书学习,这是一些干部腐化堕落的一个直接的原因。时间是有限的,用在学习上多一点,搞“歪门邪道”的机会就要少一些。相比较而言,爱学习的干部要比那些不爱学习的干部腐败的几率要低得多。张文博也表示,增强官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学习是首选良方,学习可怡情养性,远离低级趣味。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告诫过官员要用学习抵御腐败:“当今社会,领导干部身在各种矛盾漩涡的中心,要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就应当从读书学习中吸取精神食粮。”

  学习——部分官员的最末选项

  ■文/本刊记者 舒炜 邱祥吉

  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应当读哪些经典呢?习近平同志给出了三个答案: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进行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有七成多的党政干部每周用于读书的时间在6小时以下,甚至更少;五成多受访者表示每年的书籍阅读量不足6本。而已有调查表明,国人每周阅读时间平均为8.1小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状况不佳主要表现为: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

  学习不仅是读书,但读书作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此话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众口一词:忙

  谈及学习,大部分官员几乎都用了一个振振有词的理由:忙!

  他们真忙吗?忙什么呢?

  记者见到萧强(化名)时,他费劲地打开了自己办公桌背后的书柜,可能是因为钥匙很久没用过了,拨弄了好一会儿才把柜门打开,里面整齐堆放着的精装书籍已积了不少灰。对应的是,旁边放文件的柜子很干净。

  “基层就是人少、事杂、活多,说到读书学习,还真少了点,非常惭愧啊!”萧强是川南地区一个示范镇的镇长。每当有省市相关人员下来考察时,县上总把该镇作为亮点来展示。萧强说,他每天的工作是“三三制”状态:三分之一时间开会,三分之一时间吃喝、接待,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抓紧干正事。萧强向记者算了他最近一周的“工作账”:开6个会,接待上级领导视察5次,参加官员以及投资商等不同的饭局8次。“有时休息日都在应酬,事情太多了,自己觉得很累。”

  如果萧强的忙都算“正事”,而有的“忙”虽没有具体的事项,但有可能比正事还重要。多名官员向记者表示,与多个部门的关系协调,与上级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协调,领导托办的事、官场中的饭局牌局等等,都不可怠慢,须耗时耗力耗神。不过据记者观察,更多的情况还是“有时间应酬,无时间学习”,以喝酒为例,官场就流行一句话:“把酒场当战场,把酒量当能量,把酒胆当勇敢,把酒品当人品”。

  而除开应酬和繁杂的事务,各种政绩考核也“压迫”着官员。萧强的一名副手(副镇长)面有难色地表示,乡镇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临着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维护稳定等多方面的任务,样样都有考核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学习却几乎没有压力,现实状况下,官员们能看些新闻,翻翻报纸就是不错的了。“我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是心静不下来,学习很散、很乱,往往只能是蜻蜓点水。”

  遂宁市国家公务员培训中心副主任文仲教授指出,官员工学矛盾突出,自己搞了20多年培训工作,这个矛盾一直存在。

  一些干部不忙工作忙玩乐。某市一名副局长向记者透露,他一年至少要打300场麻将,每场麻将在三四个小时以上,“学习?是我所有事务中的最末选项。”虽然这是极端例子,但他的官员牌友中一年玩数十上百场的不在少数。

  时间就这么多,玩乐多了,学习自然少。文仲感叹,“我常去书店,几年前见到干部还多些,现在越来越少了。但是不管为什么‘忙’,都是站不住脚的,时间总是能够挤出来的。”

培养学习型干部须制度先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16:17  廉政瞭望

  得过且过不用学

  目前各地都在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成立“学习中心组”,提法不一而足。据记者了解,这些措施起到一定效果,但效果的深入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正如曾在高校做培训工作、目前在政府任职的一名局长所说,读什么书,如何读,怎么监督,怎么检测等一系列问题,大多地方都没有细化和明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自然难以保证。“看似要求多,但这些要求基本是虚的,或者有名无实,因为学习的环境太宽松了。”

  “行政要求或者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治标难治本。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做往往流于形式。”李后强表示,他曾经阅读过不少地方机关的领导写的读书报告、读书心得等等,“因为上面有要求,所以不少地方领导当成任务完成,但是内容空洞无物,不少还是秘书代劳的。而他们定的每年10本或几十本的读书计划也往往只是个书目而已,均为应付。学习必须成为责任,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快乐元素,这样才有内动力”。

  对于官员在培训机构学习时存在的形式主义、休闲娱乐现象,也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考核制度,缺乏对学员的约束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培训机构自身也存在问题,“由于培训一般时间较短,难以对学员进行考核,写个学习心得或体会便可结业。

  中国有句话叫“一朝为官,终身无虞”。虽然现在对公务员建立了一定的淘汰机制,但是只要没有工作的严重失职或违法违纪,基本可实现“待遇终身制”。而对于一些官员而言,讲话有人代写,文章有人代拟,甚至读书学习也可代劳,正如一些官员所说“何用学习”?李文认为,一些干部特别是升迁无望的干部对工作敷衍了事,就是“终身无虞”的思想在作怪,如此工作态度,遑论学习。

  不少官员向记者透露,学识高低在现实中很难衡量和体现,政绩考核中没有这一条,不少官员争做“官场杂家”,目的在官场能混得“游刃有余”。有专家指出,这是政绩中涉及到学习考核机制不健全的后果。

  一些从政多年的官员也向记者坦承,实际工作中感觉学习没什么用,基本上能完成工作就行,似乎也没见谁因为学习不力而干不了工作的,或者被免职的。张文博反驳道,这是因为对工作质量没有要求,混日子的表现,关键也是因为缺乏考核机制,所以能“安然无恙”地混下去。“另一种虽重视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但轻视学习的官员,存在严重的事务主义思想,不理解学习对工作的重要促进作用”。

  所谓忙,应酬多,学习无用等现象,皆为荒废学习的表面原因,破解之道不是对官员简单的倡导或硬性要求,而应该从根本入手。

  培养学习型干部须制度先行

  ■文/本刊记者 邱祥吉 舒炜

  当前,众多学习型官员为民众所熟知,如汪洋、陈德铭、柳斌杰等。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地方官场上,推崇学习之人,形成注重学习之人的用人导向仍未形成风气,改变这种状况须从多方面治理。

  一手考核,一手激励

  “官员从事的公共事务和公职活动,决定了对于知识和理性的内在依赖性。公共行政、公共决策的基础是知识。知识学养欠缺的人,不可能成为称职和优秀的官员。”秦德君表示,要从公职特性引导人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天公共管理科学化,公共决策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要在官员队伍中倡导对知识理性的尊崇,重视读书人格的培养。对于领导者来说,读书不仅是官员的职业要求,还应该成为一种情趣高尚的'生命的快乐’。”

  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激励制度。秦德君继续指出,要严格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要真正用来学习而不是“议事”。要建立专题性的学习交流制度,不定期地举行领导干部读书交流会,推荐好书、交流学习心得。对有良好个人读书习惯并取得成果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有褒扬机制。同时,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中,要规定报告读书情况。

  黎均平建议:“要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考试资格认证制度,严格组织考试,凡学习不合格、理论考试不过关的,要责令补课,实行诫勉,直至取消做领导干部的资格。要建立健全考学、述学、督学、评学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学习档案,努力促进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打牢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功底。”

  也有专家建议,可设置一个基本素质考核,干部应参加不事先预告的考试,让其无从突击复习,难以应付了事。试题应是针对各个职位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而设的,考试不合格的,立即降职或者调职,以“逼”促学。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上,要把官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学习、考核、任用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来增强官员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引导官员通过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挑战。对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要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官员们追求知识的热情。

  对于各地在倡导学习、要求学习中制定的一些条例、规定之类的措施,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我们缺乏的不是条例、规定、要求,这些最多只能算做制度的要素,我们缺乏的是具有联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制度应该是相互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套网络,学习制度应该包括评价体系,包括决策时候的依据,等等。

  另外,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建议,要改革管理方式,形成团队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民主决策的机制。把现代管理理论移植到党组织里,要完善党内民主,每一个党员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党内民主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确保建立学习型组织。

  重用学习之人引导官场风气

  如果从官场的导向来说,提拔任用应该最具风向标意义,重用学习之人,必然学习之风浓厚,如果重学习、爱学习、真学习之人得到了重用,用人风气将为之一变。竹立家指出,官场的基本价值导向和基本的制度安排,对官员有着本质性的影响,组织文化和组织机制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用人成为重中之重的导向。

  张文博强调,必须改变学没学、学得多少跟成长没有关系的状况。官场的提拔应该让学习型干部走得更远,对不学无术、热衷勾兑、吃吃喝喝的干部不予重用,必将激励学习之风。李后强指出,建立良好的提拔机制、示范机制,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才能改变现状。建立起点公平、程序公平的社会机制也是促进官员学习的社会基础环境。

  在用人选拔方面,“要改革完善德、能、勤、绩构成的行政型考核制度”。秦德君认为,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知识学养是品评官员、吏治考核的基本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对公务人员、政府有一个要求是相通的,即必须勤于读书、善于学习,这已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行政道德。很多发达国家的从政规范和官员考核,明确规定有读书学习、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

  因此,“将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竞争上岗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的题中应有之义。”张文博说。
李后强认为,有了多方面的制度保障,可以使“不愿学”变为“酷爱学”,“不真学”变为“真正学”,“不深学”变为“深入学”,“不善学”变为“善于学”,自然会形成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对干部任职考察的重要内容、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达到“规定培训时间要求”等多项措施。有媒体评论认为,《纲要》对中国未来10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凸显出中国整合资源开门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人事改革相衔接等一系列亮点与新意,中国干部教育培训转型趋向显明。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把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主要目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党的理论教育、领导知识教育和干部党性教育体系,满足干部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对于改革方向,许多专家给予了积极肯定,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竹立家教授指出,国内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针对性、目的性不强,与干部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联系不紧密,一些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很随意。新型干部培训需要严格的学习纪律和灵活的培训方式。对此要把社会环境的改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及公务员培训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培训机构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政府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

  “目前干部培训的业绩考核不明晰,应对接受培训的官员进行打分考核,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依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公务员的行政责任。”乔新生教授指出。

  针对培训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各地早已开始整治。湖北省要求干部在培训学习期间不得用公款互相吃请;云南省要求干部不准带人陪读、不准请人代写材料。“还要对现有的各种干部学习平台在清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高,使它们真正用于读书学习。要提升它的严肃性,提高它的资源利用效率。”秦德君说。《纲要》对培训机关也作出了严格规范:“对名为培训干校、培训中心等实为宾馆、度假村,主要靠非教育培训业务进行营利性活动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学资格。”

  古代官员的学习之道

  ■文/梁发芾 散木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好传统。古代官员,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国外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是“专家治国”。此说大致不错,因为古代官员大多数出身知识分子,即使在科举取士之前,担任政府各级官员的人也大多来自读书人,即“士”这个阶层。科举制度实行以后,走向官场的进士举人都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读书人。

  虽然古代官员多来自知识分子,不过,光从“四书五经”中学来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用的。要当好官,还必须时刻学习与实际需要有关的很多专门性技术性知识,比如法律规定和刑名钱粮之类。

  要掌握这些实用知识,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充实。事实上,古代对于官员有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的要求,有严格的制度,有考核要求,有奖惩办法。

  秦始皇时期李斯曾提出“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让官员向衙门的吏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在古代的官场上,很多细小琐碎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一般是由吏去完成的,官员主要是做决策,掌大局。这样形成的格局是,官员往往只知大概,不懂专业。至少从秦代开始,官员必须学习法令律例,就是一项制度。在唐朝,专门把律令格式书写在衙署的墙壁上让官员时时学习。宋太宗在给官员的诏书中也要求:“须习读法,庶资从政之方,以副恤刑之意”。

  因为官员学习法律是如此重要,明晓律令就被列为考核项目,对于成绩不好的还要予以处罚,而且设为任职期满后听诠候选、升降调职的一道门槛。明代吏律则规定,“凡国家律令……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若有不能讲解,不晓律意者,初犯罚俸钱一月,再犯笞四十附过,三犯于本衙门递降叙用。”不合要求的不但要被罚一月工资,严重的还要打板子,甚至还要被降级使用。可见考核的严厉程度。这样的严格规定,对于督促官员学习业务一定是有益处的。

  当然,官员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条例的学习。针对不同级别的官员,学习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从东汉开始的高级官员月令学习活动,通称“读时令”或“读五时令”。这些高级官员从宏观角度把握天人关系,更应该做到“敬天”,而府州县的中低级官员则更应该在具体的微观的层次做好“爱民”。

  古代官员不但要学习如何做官,有些官员也将自己做官的心得,写成书,公开出版,作为后来做官者的学习参考书。在出版印刷业兴盛的明清时期,这类出版物非常畅销。清朝封疆大吏刚毅任云南按察使时,命人编纂了一部《官场必读》,将各项公文,分类编纂,遍赠僚属,以资辅佐;汪龙庄曾经当过14个官员的幕友,自己也当过知县,官场经验极为丰富,写了一本《学治臆说》,被称为是知县教科书。

  这些书是投身官场的人们的最好教科书,地方官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也非常欢迎专业性书籍,如宋朝的《洗冤录》,清朝的《宝鉴洗冤录》,《刑钱指掌》,《福惠全书》等,都是有关刑侦,法医,听讼之类的名篇,都流传甚广。像《钱谷大要》这类有关征税的书籍,也深受追捧。

  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概因古时考量官员的标准,不仅要看其政绩,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下。

  当然,好读书与好官并非能够成为正比,如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

培养学习型干部须制度先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16:17  廉政瞭望

  得过且过不用学

  目前各地都在倡导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成立“学习中心组”,提法不一而足。据记者了解,这些措施起到一定效果,但效果的深入性和持续性难以保证。正如曾在高校做培训工作、目前在政府任职的一名局长所说,读什么书,如何读,怎么监督,怎么检测等一系列问题,大多地方都没有细化和明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自然难以保证。“看似要求多,但这些要求基本是虚的,或者有名无实,因为学习的环境太宽松了。”

  “行政要求或者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治标难治本。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做往往流于形式。”李后强表示,他曾经阅读过不少地方机关的领导写的读书报告、读书心得等等,“因为上面有要求,所以不少地方领导当成任务完成,但是内容空洞无物,不少还是秘书代劳的。而他们定的每年10本或几十本的读书计划也往往只是个书目而已,均为应付。学习必须成为责任,成为生活和工作的快乐元素,这样才有内动力”。

  对于官员在培训机构学习时存在的形式主义、休闲娱乐现象,也是因为“缺乏一定的考核制度,缺乏对学员的约束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培训机构自身也存在问题,“由于培训一般时间较短,难以对学员进行考核,写个学习心得或体会便可结业。

  中国有句话叫“一朝为官,终身无虞”。虽然现在对公务员建立了一定的淘汰机制,但是只要没有工作的严重失职或违法违纪,基本可实现“待遇终身制”。而对于一些官员而言,讲话有人代写,文章有人代拟,甚至读书学习也可代劳,正如一些官员所说“何用学习”?李文认为,一些干部特别是升迁无望的干部对工作敷衍了事,就是“终身无虞”的思想在作怪,如此工作态度,遑论学习。

  不少官员向记者透露,学识高低在现实中很难衡量和体现,政绩考核中没有这一条,不少官员争做“官场杂家”,目的在官场能混得“游刃有余”。有专家指出,这是政绩中涉及到学习考核机制不健全的后果。

  一些从政多年的官员也向记者坦承,实际工作中感觉学习没什么用,基本上能完成工作就行,似乎也没见谁因为学习不力而干不了工作的,或者被免职的。张文博反驳道,这是因为对工作质量没有要求,混日子的表现,关键也是因为缺乏考核机制,所以能“安然无恙”地混下去。“另一种虽重视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但轻视学习的官员,存在严重的事务主义思想,不理解学习对工作的重要促进作用”。

  所谓忙,应酬多,学习无用等现象,皆为荒废学习的表面原因,破解之道不是对官员简单的倡导或硬性要求,而应该从根本入手。

  培养学习型干部须制度先行

  ■文/本刊记者 邱祥吉 舒炜

  当前,众多学习型官员为民众所熟知,如汪洋、陈德铭、柳斌杰等。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地方官场上,推崇学习之人,形成注重学习之人的用人导向仍未形成风气,改变这种状况须从多方面治理。

  一手考核,一手激励

  “官员从事的公共事务和公职活动,决定了对于知识和理性的内在依赖性。公共行政、公共决策的基础是知识。知识学养欠缺的人,不可能成为称职和优秀的官员。”秦德君表示,要从公职特性引导人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天公共管理科学化,公共决策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要在官员队伍中倡导对知识理性的尊崇,重视读书人格的培养。对于领导者来说,读书不仅是官员的职业要求,还应该成为一种情趣高尚的‘生命的快乐’。”

  为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激励制度。秦德君继续指出,要严格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要真正用来学习而不是“议事”。要建立专题性的学习交流制度,不定期地举行领导干部读书交流会,推荐好书、交流学习心得。对有良好个人读书习惯并取得成果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有褒扬机制。同时,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中,要规定报告读书情况。

  黎均平建议:“要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考试资格认证制度,严格组织考试,凡学习不合格、理论考试不过关的,要责令补课,实行诫勉,直至取消做领导干部的资格。要建立健全考学、述学、督学、评学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学习档案,努力促进和推动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打牢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功底。”

  也有专家建议,可设置一个基本素质考核,干部应参加不事先预告的考试,让其无从突击复习,难以应付了事。试题应是针对各个职位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而设的,考试不合格的,立即降职或者调职,以“逼”促学。在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上,要把官员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使学习、考核、任用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来增强官员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引导官员通过学习提高素质,迎接挑战。对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要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以此激发官员们追求知识的热情。

  对于各地在倡导学习、要求学习中制定的一些条例、规定之类的措施,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我们缺乏的不是条例、规定、要求,这些最多只能算做制度的要素,我们缺乏的是具有联动作用的制度体系。制度应该是相互之间连接起来的一套网络,学习制度应该包括评价体系,包括决策时候的依据,等等。

  另外,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建议,要改革管理方式,形成团队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平等相处、民主决策的机制。把现代管理理论移植到党组织里,要完善党内民主,每一个党员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党内民主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确保建立学习型组织。

  重用学习之人引导官场风气

  如果从官场的导向来说,提拔任用应该最具风向标意义,重用学习之人,必然学习之风浓厚,如果重学习、爱学习、真学习之人得到了重用,用人风气将为之一变。竹立家指出,官场的基本价值导向和基本的制度安排,对官员有着本质性的影响,组织文化和组织机制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用人成为重中之重的导向。

  张文博强调,必须改变学没学、学得多少跟成长没有关系的状况。官场的提拔应该让学习型干部走得更远,对不学无术、热衷勾兑、吃吃喝喝的干部不予重用,必将激励学习之风。李后强指出,建立良好的提拔机制、示范机制,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才能改变现状。建立起点公平、程序公平的社会机制也是促进官员学习的社会基础环境。

  在用人选拔方面,“要改革完善德、能、勤、绩构成的行政型考核制度”。秦德君认为,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知识学养是品评官员、吏治考核的基本内容。当今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对公务人员、政府有一个要求是相通的,即必须勤于读书、善于学习,这已是世界各国通行的行政道德。很多发达国家的从政规范和官员考核,明确规定有读书学习、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

  因此,“将理论素养、学习能力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竞争上岗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的题中应有之义。”张文博说。
李后强认为,有了多方面的制度保障,可以使“不愿学”变为“酷爱学”,“不真学”变为“真正学”,“不深学”变为“深入学”,“不善学”变为“善于学”,自然会形成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完善干部培训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对干部任职考察的重要内容、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达到“规定培训时间要求”等多项措施。有媒体评论认为,《纲要》对中国未来10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战略部署,凸显出中国整合资源开门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人事改革相衔接等一系列亮点与新意,中国干部教育培训转型趋向显明。

  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要把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主要目标,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完善党的理论教育、领导知识教育和干部党性教育体系,满足干部多样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对于改革方向,许多专家给予了积极肯定,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

  竹立家教授指出,国内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针对性、目的性不强,与干部的职业发展、工作绩效联系不紧密,一些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很随意。新型干部培训需要严格的学习纪律和灵活的培训方式。对此要把社会环境的改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以及公务员培训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培训机构必须下大力气提高政府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

  “目前干部培训的业绩考核不明晰,应对接受培训的官员进行打分考核,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依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公务员的行政责任。”乔新生教授指出。

  针对培训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各地早已开始整治。湖北省要求干部在培训学习期间不得用公款互相吃请;云南省要求干部不准带人陪读、不准请人代写材料。“还要对现有的各种干部学习平台在清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高,使它们真正用于读书学习。要提升它的严肃性,提高它的资源利用效率。”秦德君说。《纲要》对培训机关也作出了严格规范:“对名为培训干校、培训中心等实为宾馆、度假村,主要靠非教育培训业务进行营利性活动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学资格。”

  古代官员的学习之道

  ■文/梁发芾 散木

  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好传统。古代官员,大多自幼读经、史、子、集,经过若干年的训练,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国外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是“专家治国”。此说大致不错,因为古代官员大多数出身知识分子,即使在科举取士之前,担任政府各级官员的人也大多来自读书人,即“士”这个阶层。科举制度实行以后,走向官场的进士举人都是十年寒窗熬出来的读书人。

  虽然古代官员多来自知识分子,不过,光从“四书五经”中学来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用的。要当好官,还必须时刻学习与实际需要有关的很多专门性技术性知识,比如法律规定和刑名钱粮之类。

  要掌握这些实用知识,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充实。事实上,古代对于官员有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的要求,有严格的制度,有考核要求,有奖惩办法。

  秦始皇时期李斯曾提出“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让官员向衙门的吏学习法律专业知识。在古代的官场上,很多细小琐碎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一般是由吏去完成的,官员主要是做决策,掌大局。这样形成的格局是,官员往往只知大概,不懂专业。至少从秦代开始,官员必须学习法令律例,就是一项制度。在唐朝,专门把律令格式书写在衙署的墙壁上让官员时时学习。宋太宗在给官员的诏书中也要求:“须习读法,庶资从政之方,以副恤刑之意”。

  因为官员学习法律是如此重要,明晓律令就被列为考核项目,对于成绩不好的还要予以处罚,而且设为任职期满后听诠候选、升降调职的一道门槛。明代吏律则规定,“凡国家律令……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若有不能讲解,不晓律意者,初犯罚俸钱一月,再犯笞四十附过,三犯于本衙门递降叙用。”不合要求的不但要被罚一月工资,严重的还要打板子,甚至还要被降级使用。可见考核的严厉程度。这样的严格规定,对于督促官员学习业务一定是有益处的。

  当然,官员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不仅仅是对法律条例的学习。针对不同级别的官员,学习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从东汉开始的高级官员月令学习活动,通称“读时令”或“读五时令”。这些高级官员从宏观角度把握天人关系,更应该做到“敬天”,而府州县的中低级官员则更应该在具体的微观的层次做好“爱民”。

  古代官员不但要学习如何做官,有些官员也将自己做官的心得,写成书,公开出版,作为后来做官者的学习参考书。在出版印刷业兴盛的明清时期,这类出版物非常畅销。清朝封疆大吏刚毅任云南按察使时,命人编纂了一部《官场必读》,将各项公文,分类编纂,遍赠僚属,以资辅佐;汪龙庄曾经当过14个官员的幕友,自己也当过知县,官场经验极为丰富,写了一本《学治臆说》,被称为是知县教科书。

  这些书是投身官场的人们的最好教科书,地方官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也非常欢迎专业性书籍,如宋朝的《洗冤录》,清朝的《宝鉴洗冤录》,《刑钱指掌》,《福惠全书》等,都是有关刑侦,法医,听讼之类的名篇,都流传甚广。像《钱谷大要》这类有关征税的书籍,也深受追捧。

  在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刻部稿”,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概因古时考量官员的标准,不仅要看其政绩,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下。

  当然,好读书与好官并非能够成为正比,如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不过,虽说好读书不尽然是好官,但不好读书者必多庸才。.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


 .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