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里时间价值大过时机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0:12

下文是说美国股市的,不适用日本股市,新西兰,泰国等市场,因为不是牛市,是否长期10-20年适用于中国股市,个人答案是否定的.

        年底将届,奖金和分红已经在望,只是在当前的股市气候之下,将这些所得拿来购买股票看上去并不能说是明智。市场似乎已经陷入了狂野的旋涡,剧烈的波动堪称近十年时间中所仅见。或许,我们应该在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市场的环境变得理想一些的时候再徐徐入场。

  或许我们应该如此,但是实际上,不应该的可能性来得更大。如果你拿到了奖金或者其他的意外收入,而且几年内不打算动用这笔钱,那么尽管拿来投资股票罢--不要等待什么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永远就是现在。

  当然理论上说来,惟有在最佳时机入场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问题在于,所谓最佳时机在实践当中几乎是无法把握的。如果你总是坚持着这样的想法,年复一年,那么某种程度上说来几乎就和白日作梦没有什么差别。不错,股票市场总是波动的,但是我们显然有理由对股市感到满意,因为它上涨的可能性归根究底要大过下跌,长期角度看来,股票的回报总归要好过债券和现金。

  “在想要入市的时候思考这是否是最好的时机,这原本是人类的天性。”嘉信财务研究中心高层李普(Mark Riepe)表示,“在任何时刻,你都能够拿出成千上万的理由来拒绝按照计划进行投资,但是你其实应该问问自己,你究竟是了解了什么市场上其他人不知道的东西。”

  所谓随势操作,不但实践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其结果也往往被过分高估了。嘉信财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假如两位投资者,甲只要拿到钱就立即投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而乙则是等待最好的时机再行出手,长期角度而言,两人的整体回报,差别其实非常有限。

  研究提供的数据告诉人们,如果你的投资技巧极为发达,或者是运气好得吓人,从1987年年初至2006年年底的二十年间,你每年都可以将2000美元在最合适的底部投入股市,那么计入股息再投资,你最终将收获14万6761美元。

  这二十年的岁月意味着1987年的崩盘和2000年至2002年的严酷熊市都被包括在内。不过与此同时,这二十年中也有一些会令作壁上观的投资者追悔莫及的大牛市。如果你在这二十年每年的年初都向市场投资2000美元,风雨无阻,那么最终你也可以收获14万1856美元。

  李普指出,“真正令人吃惊的一点在于,尽管我们都可以看到,完美的随势操作的确能够获得最好的表现,但是和那些不必动脑筋的投资相比,其优势其实是极为有限的。”此外,同样的结论也适用于1926年以来的所有二十年周期。

  嘉信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即便最糟糕的随势操作者,其表现也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可怕。在前面说到的二十年周期中,如果一个投资者每年都在市场顶点向股市投资2000美元,他最终也可以得到12万3594美元。

  时机和时间

  嘉信的发现无疑再度确认了市场上的一句名言,即对于股票投资而言,时间永远比时机更重要。如果你从1987年至2006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中一直疑神疑鬼,怀疑最好的时机尚未到来,那么这二十年间不投资的结果就是,你只能得到6亿1622美元,只有表现最差的随势操作者的一半。

  “这世界上并不存在总是能够及时叫醒我们入市的完美闹钟。”Nuveen Investments资产管理部门总经理内西安(John Nersesian)表示,“长期角度说来,股票的表现总归要好过债券和现金。因此,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其实是等待的成本。”

  等待的成本实际上是相当之高。嘉信的另外一份研究对美国股市1997年至2006年这十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标普500指数在这十年间的年平均回报率为8.4%,可是如果你错过了市场上四十个最好的交易日,则你在这段时间之内的年平均回报率就将损失6.4%。

  定期定额投资

  毋庸赘言,我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可以一次性购买大量的股票。如果市场的波动让你神经紧张,你可以考虑将自己得到的大笔资金分期分批投入市场。这一方法即所谓“定期定额投资”,意味着我们在一年当中按照既定的日程,每季度或者每月向股市投入固定额度的资金。

  在其他的投资方式之中,你可能会因为自己买进的股票迅速下跌而感到懊恼,而定期定额投资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此外,这还保证了你储备有足够的现金,可以在明显的底部大举入市场。

  不过,这种保险显然不是免费。如果股市价格不断攀升,这就意味着你的买进成本不断提高。不过,无论如何,你都是在坚持投资,长期角度而言,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理财咨询服务机构The Garrett Planning Network创始人加雷特(Sheryl Garrett)的话的确有理,“我们不能完美地预测市场,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拒绝市场。”

  (本文作者:Jonathan Bu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