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4:57:45

第三类:民间音乐舞蹈

第一节  民间音乐

一、戏曲音乐

(一)梅林戏音乐

梅林戏音乐属于弹腔系统,源于徽调。徽调传入福建后,受地方语言的制约,先后吸收本地区的民谣、山歌和道教音乐,遂再泰宁县梅林一带形成与方言声调相融合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林戏。

唱腔     梅林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皮簧和吹拨为主体,另有少数南词、北调、民间小调和道士腔(俗称摩郎腔)。词格以方整的“二二三”的七字句和“三三四”的十字句为基本格式,曲体单纯,大都是上下句对称的结构。

皮簧腔,即西皮、二簧,亦称“下江调”。以京胡为主奏乐器,西皮称下线,弦式“6——3”以【原板】、【垛子】为主;二簧称上线,弦式“5——2”以【原板】、【紧板】为主。

【原板】  男女分腔,同宫异调(南宫行腔至高音区,最高音往往比女宫高出3度至5度),扳起板落,节奏平稳,适于抒情、叙事。

西皮原板的上句有小过门,下句无过门,反复时直接唱上句。二簧原板上下句皆有过门。

【二簧平】(即【青板】)  男女同宫异调,上句扳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完整的唱段临结束时常加上小拖腔,最后归落“5音”。明显地由宫调式转入徽调式。

【唢呐二簧】  即以唢呐(闷5)主奏的二簧原板。男宫商调式,女宫徽调式。

【阴调】  即反字的【二簧原板】,弦式“1——5”,适于抒发悲哀痛苦之情,男女同宫同调。

【吹腔】  以笛子(闷2)为主奏乐器,眼起板落,男女同宫同调。

【老拨子】  以唢呐(闷2)为主奏乐器,板式以原板为主,扳起板落,男女同宫异调。

发声一般用本嗓,生、旦常将曲尾的拖腔,用假嗓提高八度来演唱,本嗓与假嗓结合,颇有特色。

场景音乐    传统的串牌流传不多,现在舞台上所用的多为兄弟剧种(主要是京剧)的通用曲牌,但通过长期实践,能于奏法中显示本剧种的特色。例如:

弦串【风流串子】,用以陪衬才子佳人谈情的场景。

吹牌【得胜令】,用以衬托场面气氛。

锣鼓头【西皮紧板头】则用作开唱前的引子。

······

乐队与乐器    早期梅林戏的乐器配备比较简陋,“文”乐有京胡、二胡、梅花(唢呐)、咋子(海笛)、竹笛等。“武”乐有鼓板、大鼓、叮咚鼓(小堂鼓)、平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乐队4人,龙头——司鼓;上手——司京胡,兼唢呐、竹笛、战鼓;下手——司二胡,兼平锣、大钹、小钹、咋子;助手——司小锣,兼检场。

1960年开始,“文”乐增设月琴、三弦等弹拨乐器。“武”乐全盘搬用京剧的一套。

(二)唱曲

唱曲是新桥乡大源村的一种特殊的文艺形式。它有琴箫乐队、有打击锣鼓,有唱本、有工尺曲谱,且唱本中有白、有唱、有配锣鼓点。村民中的活跃人物,经常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有的一个人唱一个唱本,其中有男有女都要按各个角色的声音来演唱,有的几个人唱一个唱本,你唱男,我唱女,拉起胡琴就可以唱。有的唱本都配有固定的工尺谱曲调,就跟剧团平时练习唱腔一样,有的唱本仅注明生、旦、老生、老旦、中军等角色或套用“南词”、“西皮导板”“下江导板”等调名。我们怀疑,这很可能就是戏班的前身,或是还未搬上舞台的戏班。

从普查发现的曲目有:《拾福天官》、《喜仙莺》、《刮地风》(吹唱)、《跳魁星、跳财神、跳和合》(吹唱)、《科场赶考》、《郭子仪上寿》、《对丹》(南词说唱,又名《牡丹对药》)等。

除了有唱本的工尺谱以外,乐队还演奏类似《小过场》、《下江串子》、《西皮串子》、《二支》、《三支》、《阴阳别》、《龙灯谱》、《水流银》、《青板》、《紧过场》、《浪淘沙》、《拜宴》等通用器乐曲。

二、民间歌曲

(一)山歌  

山歌是泰宁民间歌曲的主要形式,不论是以上青、新桥为代表的“北路山歌”,还是以弋口、梅口为代表的“下路山歌”,内容都非常丰富,曲调也非常优美。内容主要有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及儿歌等。

劳动歌,包括新桥的《笋歌》、《走厂歌》、弋、梅口的《船夫歌》及城关等地的《贩茶歌》、《挑担歌》、《卖花线》、《补缸调》、《卖货郎》等;

时政歌,主要是解放前劳动人民的悲歌和革命时期的“红军歌曲”,如《零工歌》、《长工歌》、《十二月穷人不平歌》、《剪掉辫子当红军》、《红军革命定成功》、《四季当兵歌》、《红军哥哥俺的兵》等;

情歌,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全县城乡都有传唱,有《选郎歌》、《探妹歌》、《姐当凳坐酒当茶》、《恩情歌》、《先送荷包后送鞋》、《生生死死皆要连》等;

生活歌,多为描写社会底层的妇女咏叹调,有悲叹自己命苦的《韭菜花》、《张二娘》、《做人媳妇万般难》,有骂父母、骂媒婆的《爷娘嫁女没眼睛》、《骂媒歌》,还有妇女都要经历的《怀胎歌》等;

历史传说歌,数量相对较少,多在地方稍有文化的人中间手抄唱本传唱,且多用问答式的“锁歌调”演唱。如有《孟姜女》、《黎高松把米》、《十里亭》、《玉花瓶》等

(二)小调

泰宁的小调非常丰富,曲调短小而优美,内容涉及面广而生动,大多呈多段体式,往往被梅林戏所采用。主要曲目有:《补碗》、《新娘新娘你莫哭》、《劝学歌》、《卖货郎》、《采辣椒》、《洒金扇》、《十把画扇》、《闹五更》、《探情妹》、《十送郎》、《十劝郎》、《打骨牌》、《问孩儿》、《乞丐调》、《补缸调》、《敬酒》等数十种。

(三)儿歌

泰宁儿歌覆盖面很广,城镇乡村,处处可闻,只是各地的数量和唱法不一,即使同一首儿歌,各地唱起来也不尽相同。较为流传的有《砻米》、《阿鹊鹊》、《月公公、月婆婆》、《点点珠珠》、《砍竹子》等。

三、民间器乐曲

1981年县文化馆做过一次城区民间音乐普查工作,主要是老艺人张佑钊用胡琴拉曲子,文化馆老音乐工作者魏钧记谱。采集的主要器乐曲有:《夜不宿》、《月光吐珠》、《浪淘沙》、《黄经调》、《禅腔》、《红绣鞋》、《小得胜》等。

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很多乡村都有一支或大或小的民乐队,都能演奏十几二十支曲子。如开善乡的余上民乐队有十来个人,配有京胡、二胡、笛子、锣鼓等,演奏《浪淘沙》、《大开门》、《玉皇1、2、》、《杂调1、2、3、4》等;下渠乡的下渠民乐队演奏《大开门》、

《浪淘沙》、《小放牛》、《过场》、《宫六曲》、《北调曲》、《小则胜曲》、道教《快式宫曲》等曲目;朱口镇的官田民乐队虽然只有四个人,但都一专多能,身兼几样乐器,演奏效果很好,如他们演奏的《小工调》之一、之二、《甲午调》之一、之二、《小得胜》、《浪涛沙》、《排路》、《大开门》、《过场》、《紧过场》等都很到位。

这些民间乐曲用途很广,昔日庙会游行,朝华(即朝圣)、拜经、迎新娘、报喜以及出葬都能用上,只是曲目选择不同而已。特别是锣鼓任何场合都离不开,舞龙舞狮锣鼓起重要作用,在舞灯的时候锣鼓节奏快慢变化指挥着整场灯舞活动。

四、民间祭祀仪式音乐

民间的宗教活动较为频繁,如庵上的菩萨开光、诞辰、佛事都要念经,都有钟、磬、木鱼、小铃等伴奏的唱腔;道教的拜忏、做法事、超度亡灵、哭莲灯等也有其固有的道士曲目。

佛教的曲目主要有:《献供调》、《夜经》、《老皇经调》、《新皇经调》、《献供一、二》、《晚调》、《仙歌》、《大圣门唱腔》、《赞之一》、《龙灯颂》等等;

道教的主要曲目有:《卦金锁》、《老禅堂》、《禅堂》、《念》等

第二节  民间舞蹈

一、 灯舞    

正月元宵前后,是百姓舞灯的盛节,众多的线香灯、龙灯、桥灯、花灯、鱼子灯争奇斗艳。而桥灯又是泰宁形式最普遍、地域最广阔、参与人数最众多的一种群众文化活动。从北边的新桥到南面的大布龙安,从东面的开善到城西的大田,村村镇镇都有舞桥灯的习俗。只是灯桥的长短不同,有的一米五六,有的两米多;每板灯桥的灯笼个数不一,有的2个(大田,曰双喜)、有的3个(张地,曰三元)、有的4个(下渠等地,曰四季发财)、有六个的(弋口等地,曰六顺);参与的人数及桥灯的长度因地而异,小村落人数少,几十桥灯,一两百米长。大的乡镇出灯的人多,数百桥灯笼,排了几里路长,如最富盛名的上青桥灯;有的加有龙头龙尾,如上青、新桥,大多地方不带龙头龙尾,如大田的蚯蚓灯及一些小村落。

桥灯闹起来火爆热烈,制作简单,花费很少,再加上俗语“灯”与“丁”谐音,灯多就是丁多,迎合了农村追求人丁兴旺的传统心理,所以村民们闹桥灯的热情都很高,传承也较为简单,只要有劳力就行。

线香灯  也称稻草龙,是小孩子正月玩的一种灯舞,传说它最大,和别的龙灯、桥灯相遇时,都要让线香灯先行。线香灯用五节或七节稻草扎制,每段稻草把约50厘米长,10余厘米粗,再在稻草把中插一根可以举的竹竿,再用稻草绳把每一节的竹竿连串起来。龙头稍长,也要用稻草扎出张开嘴巴,和两个龙角,剪一块红纸做舌头,塞两个木炭做眼睛。尾巴一节更长一点,由粗头慢慢扎小来,就是龙尾。

出灯时,由10来个小孩组成,每节要一个人,小锣小鼓要两三人,还要一个嘴巴甜会讲话的小孩背“篮姆”(装食物的袋子)。从大厅出灯前,也要点线香,放鞭炮,并且每一节稻草龙上都要多插几支线香,敲锣打鼓出发,到人家的门前坪上、厅上转三圈,并口喊“发财,发财!”,“升高,升高!”主人都会放鞭炮迎送,并在每一节草把上插上线香,还会拿出花生、豆子、糍酥及小钱送给背“篮母”的装着。就这样一路游走,稻草龙身上插满线香,远远看去,就像一条火龙。

收灯后,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平分受赠的小钱和很多的食品,笔者小时候曾多次参加,每次都感到十分高兴和满足。

龙灯    龙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只有城关的三四条和部分乡镇有舞龙灯。旧时的龙灯是各地自制的,龙头、龙尾用竹篾扎制,再敷上白纸,用颜料画好,龙身是用细篾编制的灯笼,整条龙用一块长长的白纱布把龙身的灯笼罩住,再画上龙的鳞片,以前龙灯点的是茶油浸泡过的棉绳条,又亮又没烟。后来改用灯泡和干电池。

城关的龙灯主要是正月元宵节前出灯,通常是大街小巷游走和到店铺、居民家的庭院祝贺新年,所到之处锣鼓喧天、鞭炮轰鸣、热闹非凡,给节日增加不少喜庆气氛。

大源赤膊龙灯    新桥乡大源村的赤膊龙灯是桥灯的一种。因为这里的灯没用灯笼,所以叫“赤膊灯”。 相传先人住在大山里,为了防御山林野兽在村里出没,晚上常要举着松明火把绕着村子巡逻、游走,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了“灯”。 从宋代开始就有闹灯的习俗,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赤膊龙灯与其他桥灯不同之处,在于灯的造型,别处桥灯扛在肩上或举灯,而赤膊灯则是倒提在手上;别处桥灯用灯笼罩着蜡烛,赤膊灯不用灯笼,而用“风吹不怕,雨打不灭”的特制蜡烛;灯的盏数也不一样,大源用六盏。所以道具有如下差别。

桥灯的灯板更长,除了两头连接孔外,中间仅有距离相等的六个插蜡烛的小孔。蜡烛是由一户世袭传承的专人制作,配方及制作方法保密。连接木棍稍微短一点,连接插销栓在下端,木棍上方还有一插销,用来系扣红布带,以便手提灯板行进。

每年过年,村民们就会早早的把龙头供奉起来,到了闹灯这天,村民都要到族长那里领取蜡烛,每户一板灯领六支特制蜡烛。

傍晚,起灯锣鼓一响,就要出灯了。村民们扛起自家的灯桥,到指定地点串联起来。龙头在前,龙尾在后。龙身由百来户村民的桥灯组成,串连龙身的顺序是按先前抓阄定下先后的。一声令下,大家点燃蜡烛,在锣鼓声、鞭炮声中起灯出游。龙灯在田间、村间,以及各家门前游走,所到之处鞭炮香烛相迎,祝福不断。

闹灯到最后,在大块的田间排成“福”字、“寿”字等造型,形成高潮,祝福所有人在一年里快乐幸福、健康长寿。

大田蚯蚓灯     大田的桥灯,没有龙头、龙尾,远远望去蜿蜒曲折,犹如蚯蚓一般,所以叫它“蚯蚓灯”。相传大田的蚯蚓灯始自于明朝年间,沿袭至今,表现人们欢庆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心情。

这里的桥灯的灯板、桥棍与其他地方差不多,此地仅用两灯一桥,不用龙头龙尾。灯笼的做法也不一样,呈八面的橄榄形,贴的是用色纸雕刻精美的吉祥图案,灯笼上方配有插花束,显得精美漂亮。

每年正月十四、十五的傍晚,村民敲锣打鼓,准备出灯。一番热闹之后,随着福首“出灯了”的一声吆喝,(过去用三品铳发号)每家每户就会扛上桥灯,放在街道中心位置等候,而后一桥一桥相互连接,一般都接100余桥,长200余米。桥的连接也很有讲究,最前面一桥大都是由德高望众、对村有贡献的人来举,最后面一桥是由有一定威望、家有财气、福气的人来举。

出灯之前,也要先进行一番敲锣打鼓,然后起灯出发,先到公庙前停下。随着三品铳响,鞭炮锣鼓齐鸣,正式出灯开始,绕田野转几大圈,来到“百担丘”田中间进行盘灯,盘灯时形状酷似蚯蚓蜿蜒行进。这里是大田的中央地带,东面能祭神光寺、逢来庵;西面能祭七宝庵,庵上菩萨也能观赏,以保佑人间平安太平。最后盘成圆形,象征村民大团圆。盘灯后回到村庄,从外到内环绕大街小巷游行五圈。舞到高潮时,村民把灯拉扯成几段,再连接,再拉扯成几段,如此反复多次,意味道着蚯蚓一条能变成多条,有极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在这块土地上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闹灯直闹到深夜12点以后,方才收灯。收灯回家,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再把灯放在自家的祭台上敬贡。最后村民家家户户把自家的桌椅摆在街上,邀请亲朋好友入座,拿出自酿水酒、暧菇包子、汤圆、粉干、白棵、油饼、年糕等特色小吃,来招待客人,形成“流水宴”席。人们亲切畅谈、划拳,热闹通宵。 

上青桥灯    全国民间文化之乡的上青桥灯已是声名远扬了。上青的桥灯磅礴、大气,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做桥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都十分讲究而精细。要选用上好的杉木做成灯桥,用上等竹子材料做灯笼。龙头和龙尾至关重要,要单独制作,村民灵巧的手剪出龙鳞后,用胶水贴好。龙头做成后,要由村里德高望众老人给龙头点眼,在龙头书写“王”和“山”字。

上青的桥灯一般每户一桥,做好的灯桥一般都是由各家各户自己保管,而龙头龙尾则保管在寺庙中。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好客的上青人都会邀请四邻八乡的亲朋好友前来做客,每家每户都会做特色小吃暖菇包子、油酱豆腐来招待客人。一则是过上元节,二则是观看桥灯出游。

正月十四、十五的傍晚,村民在鼓乐声中请出龙头龙尾,放在街道的中心位置,而后一桥一桥接上。大的村庄有100多桥,小的村也有20多桥。举龙头之人很讲究,要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德高望众之人才能举。前四桥也有讲究,大家都礼让给身强力壮的、家里有福气的人来举。龙尾一般由年纪较大的人来举,因为他们稳重,不出风头,不计功名利禄。

灯桥全部接好后,闹灯人每人肩扛灯桥,手扶木栓,敲响锣鼓,由老龙开路,桥灯随后开始游灯,先到村前社公庙前舞一圈,接着进村一家一户地舞。每到一家,户主便要燃放鞭炮迎接。游罢全村,各村的桥灯都汇集到乡集镇一起闹灯,以示团结一心。热闹之后,在老龙的引导下,桥灯开始到山岗田塍上转悠,这是一场龙的飞腾、集体的狂欢,广袤的田畴,火龙蜿蜒、交汇、翻腾、嬉戏,真有倒海翻江之势。

东坑鱼子灯    鱼灯是城关茶东坑村独有的的一种游灯形式,据传它始自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也已180多年了。

茶东坑的鱼灯不象其它灯种—旦做成可用上几年,而他们的鱼灯则是一年一换,逐年提高,不断创新。因此,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每户做一盏鱼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却十分讲究而精细。茶东坑每年玩的鱼灯,都是由各家各户制作和出灯,但制作是集中统一起来的,制作时间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这三天进行,这样,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鱼灯模型,鱼头和鱼尾至关重要,为单独制作,此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后拼起来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真实性。两片鱼鳃要精心制作,其框架弯曲度全靠制作人的灵性和手感来掌握,以做成匀称准确的头尾模样。

其次,是鱼鳞剪花,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艺,必须讲究分寸和平直。鳞花材料是采用很薄而光滑的红纸,在红纸上裁剪鳞花是用锋利的剪刀来操作,鳞花既不能剪太粗也不能剪太细,其粗细要与模架大小相吻合,即与整条鱼的大小成恰当的比例。

第三,是粘贴鳞花,这道工序要特别细心,操作顺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浆糊,然后贴上一层易透光而很薄的棉纱白纸作衬底;接着在白纸上面贴上已剪好的鳞花纸片,贴花时要用两手将鳞花纸片拉紧,但要控制适度,以免把鳞花拉断,眼看拉出了明显的鳞花才能贴上,这样一片片鳞花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让人对鱼鳞产生一种直观和立体的感觉。

第四,是点眼,描鳃和画翅,这项工序要有一定的美术工艺基础,一般是由艺高技巧的做灯师傅统一掌握,用红、兰、黑三种浓淡不同的颜色描绘而成。

第五,是装灯照明,鱼灯是在夜晚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活动,之所以称其为“鱼灯”,顾名思义就是鱼和灯的结合,这两者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灯是装在鱼腹之中,夜间借助灯光的作用,将鱼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景衬托出来,即前面讲到的让人产生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灯的制作很简单,是在一个杯子里盛上白米饭和茶油,再放一块古代使用的中间有个洞的铜钱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带子做灯芯。由于燃料是采用真茶油,故灯一点燃就会散发出一股股香味来,这种照明灯也叫“茶油灯”。最后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这样一盏鱼灯就全部完成。准确地讲,茶东坑的鱼子灯是“鲤鱼灯”,人们还称“吉祥灯”。

茶东坑村有一个合族共用的宽畅大厅,是古老的祖厅,凡全村的婚丧喜庆等一切大事活动都在这个厅里举行。当然,正月十五元宵夜晚的鱼灯无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厅活动。舞灯在震天动地的三响“三品铳”声中开始,这时排好的两列鱼灯,从大门前左右两侧同时进入大门,厅上鞭炮阵阵,锣鼓声声,鱼灯对对,表演非常好看,场面极为壮观。鱼灯在厅上舞过—阵后,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时只见鱼灯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响,锣鼓声、鞭炮声和“三品铳”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前后持续两个小时的鱼灯活动,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灯火辉煌,色彩斑斓,人心涌动,热闹异常的气氛。

鱼子灯的表演程式是遵循鲤鱼在水中的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出水和跳龙门五大动作排列,进行完整的表演。特别是鲤鱼跳龙门的场面尤为形象生动,只见成双成对的大红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使一盏盏鱼灯显得格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更使全场演出产生一种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热闹异常,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鱼灯在本村玩过之后就进入县城,把鱼灯活动推向高潮。进城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些年是在初六、初七两个晚上,有些年是安排在元宵佳节夜晚。进城这天,掌灯队伍早就吃上晚饭,经准备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欢歌一路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县城。

城里人一听“茶东坑”的锣鼓声音就知道是茶东坑的鱼灯来了,往往是鱼灯未进城而锣鼓声音先进了城。城里人一听茶东坑的鱼灯来了,无不喜出望外,拥上街头观赏鱼灯。

朱口花灯    花灯也和桥灯一样,在我县的许多乡镇都有,但以朱口花灯最负盛名。朱口花灯每年举行两次灯会,一次是正月 十五元宵节,一次在农历二月初四的妈祖庙会期间。其中尤以二月初四的灯会最为热闹,白天迎神,晚上观灯,非常紧凑。朱口灯会的组织工作由各坊的“灯案”组织负责,过去朱口分八个坊,这八个坊是:太平坊、隆盛坊、福善坊、兴贤坊、崇德坊、文明坊、长寿坊、忠义坊。八个坊坊坊都有一个民间自发组成的灯案,由灯案通知本坊村民每户出灯一盏。朱口是泰宁最大的乡镇,人烟稠密,加上周边梅花村落,总户数在两千多户以上,因此年年花灯数量都很多,加上灯会中的旱船、高厂、高跷、蚌壳舞、采茶扑蝶舞等文娱表演以及锣鼓、笙管弦乐队伍,每年花灯游行都达一华里多长,声势浩大,十分壮观。灯会期间,各坊的灯案又互相攀比,竞赛,更推动了花灯品种、技艺的进一步提高。

朱口花灯品种繁多,千姿百态。以题材分类:有歌颂劳动生产的舂米灯、筛米灯、推磨灯等等;有反映农民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心理的龙灯、绣球灯、有莲有鱼的“连年有余”灯、榴开百子灯、如意吉祥灯等等;有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的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王氏推磨、三英战吕布、文王会子牙灯等等;有摹仿家禽造型的鸡灯、羊灯、兔灯、猴灯、马灯、鱼灯等;有摹仿花草蔬果的南瓜灯、莲花灯、桔子灯、茄子灯以及仿照民居建筑、日用器皿的亭子灯、游船灯、花轿灯、花鼓灯、花瓶灯等等。如果以制作形式来分,有静止的和活动的两种。如前面谈到的歌颂劳动生产题材的舂米、筛米、推磨灯都安装了一根可以拉动的暗杆,拉动暗杆,利用力的传动装置使花灯上舂米的石杵上下不停地运动,使花灯上的米筛、石磨来回不停地转圈,于是石杵、米筛、石磨便都动起来了。利用这种原理运动的花灯还有斗鸡灯、双羊斗角、猴子爬杆灯等一大批。再如表现民间传说、戏曲故事题材的八仙过海、三英战吕布等大都装在走马灯上。走马灯是一种装有内外两层灯壁纸的花灯,这些戏曲人物一般装在里面附有轮子的一层灯壁上,点燃灯中的蜡烛,使周围的空气受热,空气受热后上升,推动轮子转动,轮子带动花灯内壁,于是这些戏曲人物也跟着转动,转动的内壁人物与静止不动的花灯外壁景物相互对照衬托,转动就更明显了。

朱口花灯制作工艺十分考究,每盏花灯都溶编扎、剪纸、镂雕、绘画、纸扎等多项技艺于一炉,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显示出热闹、火爆的节日喜庆气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果说上青桥灯表现的是粗犷、简朴的风格,适宜于从远处观赏它的整体气势的话,那朱口花灯则更追求细腻、逼真的艺术效果,每盏花灯都可以看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品,可以单独地把玩观赏。尤其是前面讲的那批能够活动的灯饰,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充分显示了朱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

由于朱口花灯制作精巧,别出心裁,吸引很多周边村镇的民众前来观看,年年灯会都是人山人海,村民们家家都住满了观灯赴会的亲眷;为沽酒割肉款待亲友,无形中给村民增添了不少的开支,主人不但不嫌弃,反而认为宾客越多越光彩,心里也越高兴。机敏的商贩们看到灯会期间人流量大,也不辞辛苦从邻乡邻县争相赶来摆摊设点,推销货物,且年年都能做成几宗好买卖,久而久之相沿成习,逐渐形成一年一度的固定商品交易会期,对于促进山村农产品的流通,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朱口花灯历史悠久,相传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一位姓黄的朱口富商到苏州去做生意,见苏州灯市花灯精巧,玲珑剔透,心中赞赏不已,回乡以后即出资派了两位心灵手巧的乡邻前往拜师学艺,回来传授。以后年年扎灯,代代流传,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才自行中断,到八十年代又重新恢复。1995年还成立了花灯协会,花灯协会有朱口镇、村两级领导直接出面协调,筹措经费.有村股东会提供扎灯用的竹篾,近几年连续举办了好几届花灯灯会,并在灯会结束后举行花灯评奖活动,对于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保留和发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车灯(车轮)    开善昔日的车轮即如当今的彩车,不同处在于现在用橡胶轮子,当年用松木轮子;现在用机动,当年均为人力推动。根据开善老人介绍和保存的老车架看,彩车确实有点漂亮。架为四、五层竹、木质骨架,高约4米多,底下安四大松木轮子,每部用扎篾、色纸扎糊成雕梁画栋微型古代楼阁。三层至五层的“彩楼”上用布带固定两个扮成“公子”、“小姐”的孩童(选体轻勇敢者),用丝瓜筋做成手脚摆成“公子”、“小姐”要表现的姿势,每辆车扮的戏和故事不一样,有扮小放牛的、西厢记的、天仙配的、梁山伯祝英台的等。车的两边穿两根大木杠,以便在不能用轮子推的地方,用8个人抬着行进。

制作车轮是非常精细的工艺活动,每辆造价在当时要4石大米。开善会扎制车轮的艺人均为世代彩扎艺人,到解放初只有枫林的廖宗顺、塘边的江祖纳、下墘干江征泰、余地的“哑巴子”、上坑的伍业寿等不多的几人。轮到余坊尾做东迎侯王时,这些民间艺人都被邀请来制作车轮。接了任务的人,要提前好几个月进行准备,在造型、工艺水平各方面都带比赛意识,每次迎车轮都有一比高低、显示工艺水平的竞争含义,故开善的彩车一届比一届好。余坊尾江姓分七房,每房任务一辆车,如伯安公一房,负责一辆,伯诚公有五房负责五辆,合计六辆彩车(伯骥公房人少,没出车,只出一队跳神)。 

轿灯    轿灯是迎神庙会中陪伴菩萨游方的一种文娱形式。如弋口八月十五迎轿灯,由福首组织做轿灯四五杠,供迎灯使用。轿灯又像花轿,但做法又像开善的车轮,也是由彩扎而成,只是不用轮子、不用真人扮戏,而是轿子里头点灯,利用灯光把彩扎的雕梁画栋映衬出来,外观非常华丽,由4个人抬着随行在队伍之中。

二、 傩舞

傩舞即傩面舞,俗称跳神。傩原为古代宫廷的一种祭祀舞蹈,头戴面具,手持响器,意在驱魔却邪、祈求平安,后在民间广泛流传。据传说傩舞传入泰宁是宋代邹状元出使东南亚带回的一种游艺形式。跳神是迎神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泰宁的跳神分文神、武神、扁担神、索子架等几种形式。几种跳神服装道具和装扮都不同,人数多在六人,他们可在场地表演队列、穿插、排字、叠罗汉等,也可进行表演,其特点是化妆奇特,动作整齐,鼓点节奏强烈,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所到之处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跳神(武神)

演员:6人

道具:1人持木鱼,1人持尺板(城关有加1人敲小锣),4人持小鼓(小扁鼓直径约为20公分)。

服装:木雕面具、白便衣、红坎肩、半长短裤、开裆长裙、草鞋、绑腿,双小腿挂缗钱串,走动时能发出响声。

特点:活动有劲,节奏快,跳跃性强,演员年轻,队形多变,有单列、穿插、转圈、排字、叠罗汉、弥勒晒肚等花样。

文神

演员:6人

道具:1人持小板鼓(土称斗斗)或木鱼,1人持夹板(拍,如图)或尺板,4人怀抱鼓,也有另加4小孩背鼓的(直径40来公分的扁鼓)。

服装:面壳比武神的更高,脸形更善,演员全部长衫腰带,穿布鞋。

特点:演员年纪较大,动作缓慢,节奏更稳健,更慢沉。由于怀抱大鼓,演员动作困难,幅度也不大,只能弓步、列队转圈、穿花等简单动作。

扁担神(毡担)

演员:6人

道具:1人持木鱼,1人持尺板,4人挑毡担鼓(用细软竹片做成的软扁担,一头挑小扁鼓,一头挑一床折叠成方旗形的毡毯)。

服装:与武神相似。    

特点:由于挑毡担子,挥舞闪动,动作更美,幅度较大,节奏稍慢—点,队形也只能列队转圈和排字,而不能做叠罗汉等高难动作。

索子客

演员:6人

头戴中军帽,帽子上插一对翎子,脸上套脸谱面具,身着白色镶红边的对襟短衣,腰围一条约二尺长的红围裙,脚穿白色草鞋,胸前还要挂一块鬼神面具,背上挂一块虎头面具,左右手臂上各挂一块老人头面具(面具均为用纸裱背成硬壳状的模型,上面着土红颜色,然后用绳索串在一起,捆扎在跳神队员的身上,所以人们称这种武神队员为索子客),主要区别是服装像戏剧短打武生,年青有武功,表演时能翻腾跳跃,做高难的旋子、小翻等动作,故乡间一般没有,只有昔日城关的一两队出现在城关的庙会上。

三、 踩街舞    

踩街一词,应该说是由来已久,昔日迎神、玩灯的走街串巷、游方都可以列为踩街。从民国时期以来,除了上述的各种传统灯会,还引进了如旱船、秧歌、蚌舞、高脚、腰鼓、钱棍、打愚人等等北方的游艺形式,还有本地的扇舞、茅担舞、打鱼撒网舞等,为各项活动增色添彩。这些丰富的活动内容也一直沿袭至今。

四、朝华(朝圣)

过去的朝华虽是一种朝圣的迷信活动,更是一种民间的群众性的旅游娱乐活动。一般都是各地有组织地行动,有的组织有“朝华案”。去的地方多是名山大寺。如铙山庵、燕子岩、道峰山、正觉寺等地。朝华的人三天前要斋戒、净身,行前穿戴要整齐、干净。朝华队伍由高照、大锣开道,要擎彩幡、凉伞,一路上敲锣打鼓、琴箫伴奏,漫步高唱朝华歌,浩浩荡荡。人们一路吃斋,回来后才开斋吃荤。每到一个地方除了拜揭菩萨、烧香上供之外,还有游风景、逛寺庙、品尝异地风味。如芝麻花生、发糕甜饼、油饼油蛋等等,自己吃不够,还买点儿回家让家里人也尝尝。由于朝华活动的参与者只要一心向善,不论贫富贵贱,都可以加入,所以从者如流,趋之若鹜。故泰宁以前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都说“跟‘朝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