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龙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31:41

龙文化贯穿于五千年中华文明,不仅是过去皇权的象征,更是每个大一统时期寓意最高的图腾。朝代更迭是为平常,而龙却是永恒的意象,代表着平民大众的精神寄托,至今不衰。

所以,我们看到,龙总是与帝王关系密切。甚至,黑社会小混混们都喜欢纹龙,因为龙代表着统治力量。

龙在旱季祈雨当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旱灾频发的地方,龙王庙往往是最多的。

在第二次即墨行程的一开始,朋友老孙说,即墨有个龙王庙,历代每逢旱灾,求雨多灵验。

对于传说中神乎其神的龙,我向来心怀敬畏,于是,决定第二天去龙山,拜见一下当地的龙神。

 

所谓云从龙,风从虎。

心里想着去拜访龙王庙,没成想第二天出发的时候,上午还晴空万里的天空,下午居然下起濛濛细雨来。

 

热闹非常的祭龙大典,怪了天气,自己没有赶上

龙王庙

开车出城区不久,远远看见,在即墨县城平坦开阔的郊外,居然有一座小山平地而起,老孙告诉我,那就是龙山了。

雨后烟雾笼罩的龙山,颇有几分神秘感,树木不算茂盛,但却棵棵精神挺拔。

顺着小道,远远看见屹立在山头,气势不凡的龙王庙,两杆黄旗高高飘扬,高大庄重的龙山山门,在雨后显得清丽宁静。四周是烟雨蒙蒙中的碧野绿荫,似有云雾淡淡弥漫,颇有几分神仙出没的幻境之感。

天空依然继续着雨过后的风云变幻,或许是传说中的小龙正在施法吧。

穿过雕刻精美的龙柱,沿着好似伸向天庭的台阶,拾阶而上。在进入山门的时候,出于对神灵的敬畏,我恭敬地对出来迎接我们的,身穿黄龙汗衫的守山人,以及门内的龙影壁,轻声说了声“惊扰”。

鬼神亦相敬,这是我多年以来,跋山涉水,探究各种奇异现象,所形成的习惯。

 

                  
                   雨后,我们拾级而上,向上望,心里多了一分对神灵的敬畏

 

踏入山门,即看到一面刻写着“秃尾巴老李”传说的宽阔大理石影壁。

这个传说,因为其曲折性,成为国家第二批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类传说,也是非遗中唯一一个关于龙的民间传说。

传说的主角,就是“黑龙江”这个名字当中的“黑龙”。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传说呢?黑龙江与此处的龙山,有何渊源?为什么这里的龙王这样灵验呢?

故事,要从北宋初年,发生在即墨的一件奇怪的事情说起。

 

传说

据传,北宋初年,龙山下一个村叫大留村,全村皆姓李。村中有一人叫李太,娶了邻村王氏为妻,然而,夫妻同房十年未育。

这可急坏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夫妻俩,到处逢寺磕头,遇庙烧香,求子心切。

一年夏天,王氏在墨水河边洗衣服,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小鱼游来游去。太阳将要落山时,王氏洗到了最后一件衣服,就待洗完之时,水波振动激荡,一团团水藻向王氏聚拢过来。王氏感觉到异常,一惊,打了个激灵。

一个月以后,王氏便发现自己怀孕了。

不想,这一怀就是一年多,一直到了来年的六月十三,王氏感觉到临产了。

 

一进门就是这尊神像,像黑脸的包公。

 

这夜夜黑风高,大雨倾盆,电闪雷鸣。

半夜时分,王氏痛苦产下一胎儿。急着抱儿子的李太大喜,急忙端灯来看,只见生下的黑黝黝的胎儿形貌怪异,头上有角,浑身是金光闪闪的鳞片,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

当时的文盲村夫李太,还没有看过《小龙人》的连环画,要不然或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触犯神灵的血案了。

李太看见夫人辛苦怀胎一年多,居然产出了这样一个小怪物出来,又惊惧又懊恼,准备将其遗弃。然而,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王氏还是极力劝说丈夫,将其养了下来。

 

谁知奇怪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发生。

这孩子见风就长,而且越长越脱离人形。生个孩子不像自己,这对李太的自尊心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一日傍晚,下地视察庄稼的李太回家,开门时的一幕,将他吓了一跳,一条水桶般粗的巨龙尾巴搭着梁上,身子卧在炕上。

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忍不住愤怒的李太,拿起手中的镰刀就用力向龙尾砍去。

只见鲜血四溅,一截龙尾落地乱蹦。小黑龙痛极,腾云驾雾飞到现在的山顶,一爪下去,竟然将山顶抓出了一个偌大的坑。

后来,小龙飞去黑龙江,战胜了行灾作恶的大白龙,为民除害兴利,人们把这条黑龙,称为“秃尾巴老李”。

 

绿色掩映下的天井在雨后更显神秘

天井

在影壁之后,有一首系着红丝带,雕刻精美的龙首,正从绿树掩映的地方探出头来。好似龙头已出,而龙身尚隐,形象非常逼真。

在围栏和丛丛果实累累的翠绿枣树围绕之下,一口形状不规则的大井深不见底,看上去像是天然生成。井边,几双灰兔、白兔傍地而行。

探头一看,井水深绿,条条金鱼自由游弋。据说,这金鱼和小兔,都是笃信龙王的人在此放生的生灵,为龙王庙增添许多生机。

身旁的即墨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当年小龙抓出来的天井,此井长年不干,井水清澈甘润。井底有石桌石凳,并有多面龙牌。

又传说,此井直通大海,并有龙王居住,在阴霾天气中,当地人曾亲见过神龙出井。

 

神龙见首不见尾,似有什么惊天秘密

1992年10月,从龙山龙池中出土金、银、铜制龙牌63面,多是自明朝以来僧人、道士,以及大小官吏敬制的“龙牌”,面面刻有“即墨县天井山行雨灵应龙牌”的字样。

据说,山东省境内被誉为求雨灵验的庙坛有七处,其中,以即墨天井山龙王神行雨最灵。每遇天旱,只要取出井中龙牌中任意一面,设坛求雨,必然灵验。灵验之后,要另刻龙牌和先前龙牌一起放入井中。

由于秃尾巴老李行云布雨,恩泽广布,当地百姓为了表达对秃尾巴老李的感激之情,在龙池边修建了龙王庙,庙内供奉着黑龙王的神像。数百年来,庙内常年香烟缭绕,钟声悠长。

更为神奇的是,当地人告诉我,每年六月十三日,也就是秃尾巴老李生日那天,此地一定是雨天,从无例外。

于是,每年这个时候,百姓便携带祭品,谢神龙降雨之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热闹非凡的龙山庙会,是即墨三大庙会之一。

 

为什么这里的龙王庙求雨总会灵验呢?

或许是种巧合,或许是真的灵验。山门前香火旺盛的香炉,千百年的祭拜,让龙山显得确实与其他山丘不同。

小龙栖身的天然龙井,和刚刚下过的小雨,让这些传说变得真假难辨。

然而,可以确信,龙文化的相继传承,正是中华民族香火延续的文化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