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在汤唯 错在时代氛围:也说汤唯饰演毛泽东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8:40
因为在李安这个香蕉人导演执导的,以嫁给汉奸文人而落魄后半生的才女张爱玲的小说为蓝本的《色戒》中扮演诛杀汉奸的国民党军统女特工,在戏中有极为出格的色情镜头而“声名大振”的女演员汤唯,据说要在韩三平制片,黄健中导演的《建党伟业》中出演青年毛泽东的恋人陶斯咏,一下子引起网络热议。

    草民以为,汤唯因为在《色戒》中的表演,实际上已经付出了不大不小的代价,自《色戒》引发强烈争议以后,汤唯已经在国内影视圈被边缘化已久,好几年没有什么大的艺术响动了。接拍香港了香港的一些影片,在内地影响不大。说实话,作为中国内地的演员,如果没有上戏的机会,等于浪费艺术生命。汤唯属于70后末的一拨演员,30出头了。

   《色戒》严重歪曲了历史真实,亵渎了为诛杀卖国汉奸特务而献身的抗日女特工(原型据说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军统特工郑苹如烈士)。张爱玲、李安把一个抗日烈士“转型”为一个是非不分的暧昧“情种”,并且,李安在影片中安排了尺度很出格的色情表演,这已经严重触及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和道德底线。

    张李二人事实上是在用所谓“泛性论”别有用心地解构抗日女杰,从而结构中华民族悲壮的抗日斗争。恐怕跟张爱玲因为当年嫁给汉奸文人胡兰成,在日本占领的上海滩风光一时,尔后被时代抛弃,落魄后半生而导致的阴暗心理不无关系,也与没有民族认同感只有娱乐至死理念的李安的推波助澜有关。

    汤唯是个年轻人,犯错误是免不了的,但《色戒》这个错误过头了。但草民以为,根本的错不在汤唯,而在造成了汤唯这种行为的时代氛围。

    汤唯生于70年代末,自小所潜移默化地接收到的信息,当然具有无可回避的时代特色。

    这30年来,是主流文人解构历史,颠覆历史最为热闹的时代,首先是在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所涌现和讴歌的一切英烈模范均被以所谓“学术”的借口卑劣地颠覆,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一个个地从被清出学生们的视野,从鲁迅到朱自清的作品,也一篇篇被清出学生们的书本。理由都是一个,“不合时宜”。

    是非不分、香臭不辨的搅屎棍似的文化思维大行其道,为汪精卫这样的货真价实的卖国求荣的汉奸翻案的文人、文章不断进入“学术”和传播媒体,特别是网络。人民网首页曾经策划了一个专题,叫做“图书市场‘汉奸文人’走红”,列举了作品“走红”的汉奸文人们:

    胡兰成——充任汪伪宣传部次长、伪法制局长,并兼汉奸报纸《中华日报》总主笔,成为汉奸头子汪精卫的“文胆”。此人也即是《色戒》原著作者张爱玲的丈夫。

    周作人——文学家,从1938年充当汉奸的短短6年间,担任各种伪职达30种之多,并摇动笔杆大肆制造汉奸舆论。

    张资平——多角恋爱小说家,日本侵略者一占领上海,便充当其御用文人,主编宣扬“中日亲善共荣”的综合性汉奸杂志。

    特别是张爱玲,一时间被主流文化人们热捧为“大家”、“才女”,《色戒》的改编拍摄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的,在拍摄《色戒》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汤唯说过,这是一个嫁给汉奸文人且因此而风光一时的女人对一个抗日女英烈的另外一种描述?

    这30年来,是“一切向钱看”被褒扬到极高的境界的时代,有钱的就是“成功人士”,可以在媒体上招摇过市,美誉不断,一切的一切,都湮灭在金钱带来的光怪陆离和奢华糜费之中。在文艺界,衡量一个演艺人物“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明星=钱,看明星为演艺公司带来多少利润,看演艺明星自己得了多少金钱,名气越大,挣钱越多,反过来,赚钱越多,名气越大。为名气、为金钱,什么都可以娱乐,什么都可以不顾。

    造星和抓钱,互为犄角,两手都要硬,这是一个顺应时代的演艺人员的基本心理支撑。作为演员,特别是尚未大红大紫,大富大贵的青年人,为艺术、为道德、为信念而甘于坚守寂寞的追求,不是说大家都不想,而是没法在这种时代氛围下生存,太过认真和清高,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斯坦尼斯拉夫和布莱希特,在三俗至上的语境下,没有市场。

    傍名人、潜规则、狗仔队、闹绯闻,这种追名逐利,相互利用的光怪陆离的现象,早已取代认认真真演戏,老老实实做人的境界、能够傍上李安这样的好莱坞名人,想让汤唯不动心那不现实,何况饰演汉奸的,也是香港不得了的的男“巨星”梁朝伟,几方面烘托,就如一部演绎文化汉奸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港台凄婉故事影片的名称“滚滚红尘”,挡得住么?

    没有是非观的教化,没有香臭观的熏陶,只有“成功”背后的财源广进和华彩张扬的诱导,李安们想把角色、演员怎么样,别人挡不住,想借李安名头的,岂止是一个小小的青年演员,君不见《色戒》公演之后,诸多贤达、精英齐声叫好不迭,最奇妙的是国民党、马英九之流,居然为一部歪曲侮辱以国民党特工身份参与抗日的烈士的作品“颁奖”。说到底,就是奔李安的好莱坞名人身份去的。

    在时代的潮流下,艺术世界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名利场,名利场中任何事物都是名利追逐的工具,为追名逐利不惜以色相示人,在大陆演员中,汤唯不是第一人。当年以饰演纯真村姑成名的陈冲,去美国定居后,出演过美国人导演的影片,当中有一些出格镜头,但以对国人的影响而言,李安指挥棒下的汤唯比陈冲走得更远,可谓“一脱成名天下知”也。

    现在,黄健中把被大陆影视界冷落已久的汤唯找来,出演毛泽东学生时代的恋人、英年早逝的教育家陶斯咏,引起议论,是必然的,因为导演黄健中的出发点,何尝不是因为看中了汤唯的“一脱成名”,加上才女陶斯咏的特殊经历呢?这两种元素的组合,当然会引发热议,黄健中导演恐怕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当然,汤唯犯了一次错,不能成为永远的十字架,黄健中导演给她一次演戏的机会,也还在理。但是,陶斯咏这个角色的安排,有些过分了。

    草民以为,类似题材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时》选择青年演员的思路就很好,都是新面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要说其他角色,比如刘烨,其成名的电影与“色”也大有关联,好像是与另外一个男星出演的“大陆第一部同性恋电影”吧?黄导演怎么想的?

    如果汤唯引起争议时一个悲剧,那这不是汤唯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个名利场膨胀、物欲横流、价值观沦丧的时代的悲剧,不应该由汤唯一个人来背负时代的压力。给汤唯一次机会可以理解,但饰演陶斯咏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