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经济学”:敢为“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把脉“疗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16:58
作者:汉唐      2006年4月26日
最近,有一个新词跃然纸上:“穷人经济学”。
有人说,它富有暖意和温情。
说它是新词,是因为在中国第一次从国家总理的嘴里说出,可想它的分量和鲜活程度。
说它有暖意和温情,是“穷人”这词,过去多少是有些忌讳的,起码政府官员是忌讳在大庭广众面前说出口的。似乎说出了穷人二字,就给社会添了些堵,摸了点黑。尽管都承认社会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但“穷人”二字还是上不了政府台面的。
一经总理说出,让民众感觉到了国家的体恤和关注。
除此之外,一个叫舒尔茨的外国人,也浮出了中国社会的水面。
关于舒尔茨,有下面的资料:

西奥多·舒尔茨,1902年生于美国,1979年因为“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先提出“穷人经济学”。而“穷人经济学”这个概念,是他在1979年提出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穷人经济学”并不是个新词,舒尔茨的“穷人经济学”一说,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程。
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我想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
能以“穷人经济学”的内涵延伸到关注民生,体察贫富,直面贫困,以政府出面考量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穷人”阶层问题,也不再闪烁其词的躲闪,的确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近期看了一个资料,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从社会层面上讲,似乎政府也很难拉动巨大的居民消费潜力。而据说到目前为止,全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余额已到了14万亿。这其中,是有着深刻社会背景和现实原因的。
民众消费是一件很实在的事,几乎没有什么花架子,长久过紧日子省下俩钱,不得已才躲开炫目的商品诱惑而去储蓄,个中原因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时候,很多年的储蓄不过是为了一时的必须支出,比如,要预备好培养一个孩子上中学上大学的沉重负担,要预备万一家庭成员出现病患的可能,手头上要有应付高额医药费的风险准备金。然后,就是为了应付未来自己的老年生活。至于房子,奢望和梦想很多,“穷人”同样可以做住房梦,但很多人究其一生的收入,也很难圆了自己住新房的梦。
因此,贫困阶层微薄储蓄的动机,是很可怜的。
日前在博鳌论坛上,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美国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罗奇说:“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储蓄量。”这位曾经鼓动让中国人学会花钱,让美国人学会存钱的学者,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让政府鼓励居民消费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让中国人学会花钱,让美国人学会存钱”,的确是个社会互补的良好理念,它体现了未来一个经济走向的良性趋势。但从另个侧面,也道出了两个国家存在巨大的经济社会差异和文化差异。而且,这个差异是根本不能用一句说词来填补的。
我想,不论是在中国或是在美国,罗奇的这个经济学处方,就目前来说,也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中看但不中用。起码在中国,民众对预期的社会风险和现实的沉重负担,都是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和储蓄准备的。预期的风险虽看不见,但能体查得到。而现实的沉重负担,绝对是缠绕百姓多年的心病。说白了,就是社会阶层中的穷人太多,群体基数太大,他们无法应付除一般生活以外的巨大支出,同时,就目前的社会保障来说,也无法抵御家庭潜在的风险。对预期没底,那不节衣缩食的存款,又能干什么。
所以,有些学者们一直都有这么个担忧,就是再这样下去,就会落入“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社会失衡陷阱。
中国的穷人是哪些呢?
中国有9亿农业人口,谈论贫困,绕不开这么巨大的人群。有专家分析,中国90%的穷人都集中在农村。
同时,尽管有城乡差异,但城市居民中很大一部分、失业群体,也是贫困阶层一员。
农民到底为什么穷呢?青年经济学家卢周来指出:“舒尔茨认为,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农业部门的歧视。这些国家将迅速工业化作为发展的重点,从而在设计政策时给予工业与城市以优先权。而将农业部门定位为为工业部门提供资本积累、原料来源以及廉价劳动力来源。于是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歧视的共同压力下,农业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计划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这是农业部分落后与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隐藏在“穷人更穷,富人更富”背后的无形手,是社会的不公正。它除了不公正以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的办法是国家近期提出的“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也就是上述说得,政府要关注和研究“穷人经济学”在中国的适用规律,解决对“穷人”层的各种政策缺失、部门歧视和不公正问题。从消费角度上看,按消费经济学的分析说法,20%的高收入者拥有市场80%的购买力。那么换言之,80%就是社会的中低收入者,那他们仅有市场20%预期购买力。但把这80%的社会群体分散为个体来看,每个个体都很脆弱,他们在两极分化中承受着空前的生活和生存压力,那种所谓预期的购买力,早已传递为失衡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超负荷支出和风险准备,想拉动他们的消费,似乎有点残酷,倒不如多给一些保障,多一些倾斜,逐渐解决社会贫富失衡问题,即解决在权利、分配、待遇、保障等上的不公正,由政府出面,将“穷人经济学”转化为“穷人发展学”,遏制住“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走势。
有学者说,“将‘穷人经济学’作为中国未来5年规划的主要理念之一,其实是说中国未来发展中应该更加照顾到‘后富’人群。这是与中国改革的逻辑进程相一致的。”
如能将这复杂的社会问题,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资源和发展规划来研究解决,为社会贫困问题把脉“疗伤”,逐渐缩小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让社会相对平衡和公正,那无疑是为温总理所推崇的“穷人经济学”做了实实在在的事,给贫困阶层带来一些看得见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