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正外部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46:36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动直接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影响,往往是成本和收益不对称的现象。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作为校园现象的观察者和分析者,笔者发现校园中有一些正外部性。校园的许多服务设施等,校外的人经常得到实惠。
例如学校里有篮球场和足球场,学生们当然是可以在场地上尽情地在场地上运动的,我们在运动的时候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校外的人员也来运动,这时其实学校发挥了一般意义上的正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有时也可能带来负的效应,因为场地对于特定的时间来说可以是稀缺资源的,例如傍晚时分,学校的学生刚好是运动的高峰期,而校外的人员也在下班后来运动,于是有可能发生冲突,这时的外部性可能是负的。而学校一般是管不了这些事情的。且不说学校对学生的课外生活的管理的松散性,即使管理严格,学校也无法约束校外的人员,更别说其时已是教师下班之时,在管理可能性上已经大打折扣。
以上只是外部性的一例,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笔者关心的是另一类例子,这种例子可能与学校外部的市场形成联系,并且形成不公正的竞争格局。试举两个例子进行分析。
笔者所在的学校开了一家休闲吧,其本意应该是让学生在求学辛苦之余享受的,或者学生逢节欢庆、举办生日晚会、毕业晚会、庆功会等,事实上有不少学生去消费的。同时我们还发现校外有许多消费者,因为常常有外来的汽车停在那里。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发现,如果消费者没有与经营者有某种社会关系的话,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肯定与校外的市场发生了联系。
一般来说,学校里(当然还有军队等其他单位)的一些经营可以得到某些优惠的,例如某些税收的减免。于是经营者在成本上就具有优势,在价位上当然也可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消费。这本来是好的,因为学生毕竟是处于消费阶段的,他们几乎没有参与生产,价位上低一些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然而价格是一种公共信息,校外的人员很容易获得信息,因此校外人员就会因为享受同样的服务而花费较少的支出而到学校里来消费,这是一种理性人的选择。对于经营者来说,学生的消费可以是主要组成部分。但对经营者来说,任何消费者都是来者不拒的,毕竟在市场上,同样的价位上,先来者先得到交易(如果经营者与消费者是竞价交易的,那么是高价者得交易,但是例子中的经营者一般来说是明码标价的),而不管消费者的属性。就是说即使学生和校外人员拥挤地消费的时候,经营者也会按照市场规则交易,谁先到或者谁先预约,谁就能与经营者先行交易。我们当然要指出的是,经营者很多时候存在资源闲置,出于理性经济人的利润最大化追求,他们绝对不会放弃家门口的生意。
那么对于经营者来说,其税收上的优惠就不符合实际状态,国家的本意因为自利的行为而被扭曲了。但是国家的监管成本又实在是太高了,不可能对经营者每时每刻的经营状态进行监管。也因为如此,价格歧视也不可能实施,对校外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来到这里消费的目的就是这里的价格相对较低,如果实施价格歧视,那么顾客就会去寻找替代品。综合这多方面的缘由,才形成了目前的校园外部性现象。
另一个例子与此相似,同一城市某个大学的留学生食堂也是如此,其名虽然为留学生食堂,但是经营者的顾客绝不仅仅是留学生,甚至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是留学生。有一次有个朋友带笔者到那里吃饭,看到里面十分拥挤,几乎每一桌正在吃饭的餐桌旁边都有下一桌的人在等候,生意红火到这种地步,是因为环境好、服务好还是质量好,好像都不是,因为价格更加低罢了,而其价格为什么能这么低,也不过是借了学校的名头来享受优惠罢了。
所幸的是这种经营者数量少,否则不仅国家损失大量的税收,连起码的竞争公平都要被破坏掉。饶是如此,我们从学理上仍然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我们也相信,随着经济体制的完善包括教育服务设施的市场化,这类现象将会逐渐消失。
吕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