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性阅读 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9:39
超越性阅读 王太拓 刊发时间:2010-05-07 10:19:40 光明网-光明观察[字体:大 中 小]

  曾经读过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在这本书里周作人告诫青年读者如果想在某一领域娶得骄人的成就,就一定不能只拘泥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应该广泛的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今天我又有幸拜读了郝明义先生的《越读者》,这本书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周作人先生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周作人 先生从文学的角度论证了文学创作不能只局限于文学本身,最好应该“另有技能”、“另有职业”,“单依文学为谋生之具,这样的人如果多起来,势必造成文学的堕落”。郝明义先生则针对当代人“阅读”贫乏症提出了“越读”的口号。这里的“越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对阅读领域的超越,另一个是对阅读形式的超越。

  我本身就是学文学的,所以深知“超越性阅读”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作家,仅仅学习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最优秀的作家通常都有丰富的社会经历,充当过不同的社会角色,有过不同的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比如,契诃夫是学医的,汤姆斯哈代是学工的,中国的郭沫若是学医的,成仿吾是学工的。这些驰名中外的大作家所学的专业基本和文学没什么瓜葛,而那些出身中文系的高材生却很少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作家。

  为什么没学过文学的人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家,而出身名门的高材生却很难有所创新呢?郝先生指出了现代教育对青年人自觉阅读的扼杀性。他说:“在今天所实行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中,教科书的阅读与学习,成了应试的敲门砖,这就必然远离其打开进入文明殿堂的“一扇窗户,一扇门”,从而开启心智的本性,而成了必须死记硬背、盲目信从的僵硬无趣的“知识教条”,不但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怀疑精神、独立思考和作为求知的基本动力的好奇心,而且事实上形成对学生的精神束缚,压抑,以至奴役。”

  郝先生很直接的的指出了“应试教育”是造成丰富的阅读材料与贫瘠精神阅读之间矛盾的根源。阅读本应是教育的灵魂,然而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局限于一些界限之内”。郝先生认为这样的界限,可能是考试教育锁定教科书与参考书所形成的,可能是中、大学长达十年时间阅读胃口的影响所形成的,可能是出了社会以后的现实压迫所形成的。

  既然阅读有了“界限”的阻隔,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进行超越性的阅读。

  首先就是要超越有局限性的阅读领域。中国文化里,总是爱把考试用的“经书”和其他的书作一区分。我们的学校教育通常并不是教我们怎样去“阅读”的,而是教会了我们通过死记硬背书本取得好的成绩。阅读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就会直接诱发阅读范围的狭窄化。教科书作为知识的凝结体的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教科书的迷信化和工具化让学生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质疑和未知领域的探索。过度的功利化让学生们的营养大餐畸形化,最终只能培养出一些营养不良的畸形儿,所以“越读”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要实现对阅读领域的超越。

  其次,要实现阅读形式的超越。时代的科技进步,极大的推动了阅读形式的更新。阅读已经不在停留在纸界层面上了,网络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越读者时代”。郝先生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网络阅读这一新兴事物,他认为阅读“不再有网路与书籍之分,阅读不再有博士与高中生之分。”

  倒置的阅读顺序

  美国的大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很少有空看一些学科外的书籍。而中国的大学生却将大学视为“由你玩四年”的天堂。本应是自由自由阅读的中学时代被窄化到了对教科书的研读,而本应该有针对性有深度性阅读的大学时代却找不到了阅读的焦点。在读书等于考试的教育制度下,阅读成了一种负担,考试结束就意味着阅读的终结。

  郝先生举的台大女毕业生的故事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很近也很相似,从学生时代走过来,或多或少都对考试有种恐惧感和厌恶感,也很自然的对阅读产生一种抵制心理。高考结束后,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让我们有了更加充裕的阅读时间,但是习惯了教科书式阅读的大学生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阅读的方法,甚至很多人对阅读目的都是不清楚的。长期的精神营养不良让我们面对着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产生了恐惧,在这种恐惧心理的作用下我们不知如何去选择,所以就索性不做选择,最终与阅读彻底告别。

  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人们,如何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的确是一件很困得的事情。郝先生针对人们的困惑,用很形象的比喻将阅读分为四类:

  第一类阅读如同米饭、面条之类的主食,是我们为了寻求人生在职业、工作、生活、生理和心理等方面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而进行的,能让我们获得饱足感;

  第二类阅读如同鱼虾、牛排之类的美食,不求针对我们人生的现实问题,却可能帮助我们从间接却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问题的本质,给我们补充蛋白质等营养;

  第三类阅读如同蔬菜、水果,帮助我们查证阅读过程中不了解的字义、语义、典故与出处,是一种“工具需求的阅读”,帮助我们消化,吸收纤维质;

  第四类阅读如同饭后甜点,和前面三种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一定的目的,阅读就是为了娱乐、消遣,是一种休闲活动,和甜食一样,追求的就是口感。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一个很复杂的分类概念,这样的阐述方式还是蛮有新意的。郝先生首先肯定了“主食”的重要性,但又指出 “只吃主食,一来容易营养不良,二来离发展美食家的品味遥遥无期。”

  于是,作者谈到了对“美味”的追求,阅读就像饮食一样,当基本的生存需要被满足后,就会有更精致、更高级的追求。精神的美食通常都隐藏得比较深奥,“吃”起来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就会另很多追求者望而却步。最后,吃惯了精神大餐的人们也不应该忽视“甜点”的作用,作者用提拉米苏的例子证明了阅读“甜点”并不是洪水猛兽。

  主食、美食、蔬菜、甜点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们在处理四者关系时却很容易走一条极端化的路线。我们对主食给以了过度的关注,对美食有有着过度的恐惧,对蔬菜抱着忽视的态度,而对甜点却很难区分好坏。这样的问题只能导致营养不良的恶果,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简单的分为好和坏两种,而是应该根据自身需要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营养套餐。

  总的来说,作者将一个很抽象的方法论问题形象的展示给了读者,虽然行文有些繁冗,但是却很形象的向人民展示了“精神贫瘠”的表现和危害。作者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越读”的概念,希望通过“越读”实现Read the Word和 Read the World的链接。可以说,作者十分敏锐的看待了问题的关键,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没有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彻底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作者看到了现行教育制度对学生阅读习惯的负面影响,这是对的。但是单纯呼吁人们去超越性阅读还是不够的,毕竟精神的贫瘠症不是由于人们不喜欢阅读,或者懒于阅读。而是一种畸形的制度扭曲了学生的阅读爱好,所以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行制度的批判上,而应该对现在制度的缺陷和问题的关键进行思考。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部门一直在进行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能让学生们学会自主的阅读和学习,但是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这种只停留在理念阶段的改革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丰富的知识宝藏与贫瘠的精神阅读之间的根本矛盾是一种培养体制与考试选拔体制之间的冲突。单纯的改变培养理念而不革新考试形式,是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所以要真正实现“越读”就要从体制上彻底解放人们的负担,通过考试形式的革新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促使人们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