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义寿氏新说(第76-78章)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42:41

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大 意]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弱灵活的,将死时,才会变得僵硬。

草木活着时是柔软脆嫩的,要死时,就变得干枯坚硬了。

因此僵硬者,均属将亡者,而柔弱者,反是充满生机者。

所以,穷兵黩武的就会衰败,如树木干枯坚硬后,便易折断。

这就叫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自然柔弱者,反会蓬勃向上。

[感 悟]

本章,老子主要是从政治层面上讲述“柔弱胜刚强”的哲理。同时,这也是对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哲理的再说明。

由于老子发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当其处在柔弱阶段时,其生命力是强大的;但其强硬过头后,就会逐渐地失去生命力而走向衰亡。所以,老子先用人体与草木为例来说明,当事物还处在自然柔弱的新生阶段时,其生命是强盛的,即所谓“柔弱者生之徒”或“柔弱处上”;但当事物突然强盛过头后,就会盛极而衰地走向消亡。这即是所谓“故坚强者死之徒”或“强大处下”的哲理。

这就如往昔实行过暴政的秦、隋王朝,虽看似强大无比,实已到了人神共愤之时,所以也就成了“不道早已”的典型。

而因汲取了秦、隋朝“不道早已”(第30章)历史教训的汉、唐朝之初,只因采纳了那看似柔弱的“无为而治”的国策,反而分别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次盛世而永载史册。这才是老子学说中“柔弱胜刚强”的本义。

汉、唐盛世的历史早已证明,只要按“无为而治”中不乱扰民及藏富于民的原则治国,也即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的模式治国,还社会与人民一个自然、宽松及开明、开放的生存环境,就能“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以及“蔽则新”(第22章)地将天下治理好。这才是老子“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与“柔弱者生之徒”哲理的真谛。

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道”的旨意,并按其定式、定规等行事。这样才可能“无为而无不为”地成就一番事业,并获得一个圆满的人生。

第七十七章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大 意]

自然无为的大道,不就像一张弓吗?

过高的就拉低些,过低的就抬高些,有富余的就减少点,不足的就补充点。

自然无为的大道,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主观有为的政治则不同,反是减少不足的供奉给有余者。

谁能将有余的奉献给天下不足者?唯有有道之人能做到。

因有道者是依“道”而为而不乱为,取得成就后也不居功自傲,他们常常以少私寡欲为贤德。

[感 悟]

从本章宗旨看,老子首先是反对社会贫富二极分化的,更是反对统治者们利用权势,耍弄各种卑劣手段中饱私囊的。而希望有道的统治者们,能效法于自然无为的“天道”,以其“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行为精神治世,即能妥善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之纷争与冲突,从而促使社会自然和谐地向前发展与进步。

的确,就政治而言,社会不公一直是社会体制之积弊。所以,统治者们应在确保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也不断水涨船高地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等。甚至可以说,只有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购买力或消费能力,才可能促使生产力不断地提高。因为生产与消费之间,还具有相互促进及相互提高的良性循环关系。比如分配的不公,不仅会措伤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还会导致两极分化。如社会上少数富有者消费饱和,而绝大部分贫困者又无钱消费;因此内需不足,市场萧条,企业关闭,就业受限,便会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

特别是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以科技、信息等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人才的培养与全体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就尤显重要。因此,如何使广大青少年都有书读、有饭吃,以及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即在公平、公正的竞争条件下健康地成长、成才,最终报效社会,就成了头等大事。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来自于贫困的家庭,因为他们更勤奋、更能吃苦,并更具有上进心。但令人悲愤与悲哀的是:有无数生活在社会底层,享受不到任何社会福利的人们,由于不能行使公民的正当权利,而逐渐成了一群无处发声、无从伸手、生死听天由命的悲惨群体!

因此,绝不能让“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悲剧重演。不然,社会就难有安宁之日了!但众所周知,导致社会严重不公的主要因素,就是这封建专制的体制,只有在具有人权保障的民主宪政体制下,才能将其逐渐地化解掉。

这也如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平衡,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地成长,若一旦严重失衡,就必会危及生命一样。

最后,老子又自问自答道:“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 即谁能将有余的奉献给天下不足者?唯有有道的执政者们才能做到。的确,只有他们才懂得一个较为公平的分配体制,对于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执政者们只有充分协调好劳资关系,以及采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的原则。也只有按经济领域私有化,社会领域社会化的模式行事才能实现。而那些民主制国家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作为政治制度而言,也只有民主宪政制度,才能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政治事务中,提供一个制度化的妥协机制。另外也唯有民主宪政制度,才能保障人权和法治,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痛恨一切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及其体制,而追求公平、公正的原则等。无疑,这些皆是具有永恒的社会价值的。

第七十八章

[原文]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故弱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正言若反。

[大 意]

天下万物中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

而攻坚克强又没有能胜过它的。

更没有可替代它的。

因此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此道理天下无人不知,却又无人能按此原理去治天下。

所以有道圣人说:

能为国忍辱负重者,才配做国家的君主;

能为国赴汤蹈火者,才配做天下的君王。

正面的话常像是说反了一样。

[感 悟]

本章,老子又一次以有形的水来比喻这看似“柔弱”的“无为而治”之道。即老子认为在大政方针的建制上,只有按“道”自然柔弱的方式与相辅相成的道德精神及良性循环(即民主制)的运作模式行事,才是人间之正道。他并认为“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即认为作为治国之道而言,再没有能胜过它的,更没有可替代它的了。所以老子曰:“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不光认为水虽属天下之至柔,但攻坚克强又没有比它更强的了。他还认为这“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虽然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又没有人能用其为原则治世。所以,老子才说能为国忍辱负重者,才配当“社稷主”;能为国赴汤蹈火者,才配做“天下王”。

这也如当年大禹父子治水一样。大禹之父“鲧”,先奉旨去治水,由于他主观的认为只有采取强硬的“堵截”,才能制服那水患。然而其“堵”的结果不仅没有堵住那滔天的大洪水,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与水灾。因此,也将其自身送上了断头台。

而当大禹又奉命去治水时,由于其不辞辛苦地考察了水灾,并汲取了其父,因“堵截”而失败的历史教训,而改用了切合治水之道的“疏川导滞”的方略。但因此他也遭到许多因循守旧者的抨击与谩骂,有人不仅恶语中伤其为人,甚至指责他擅改其父的治水方针就是不孝或大逆不道等等。

但能为国为民忍辱负重的大禹则坚定的认为,只有采用“疏导”之法,才能克制水患。

果然,经过大禹们披星戴月的艰苦奋斗,几年后终于疏通了九条河,战胜了水患。因而,能为国忍辱负重与赴汤蹈火的大禹也因此巨大贡献,而赢得了举国上下的尊敬与拥戴,并成为了“天下王”。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的哲理吗?

由此可见,这治国与治水一样,只能顺其自然的因势利导,即“疏导”,而不能“堵截”。正因此,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的确,只有这样才是符合“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64章)的无为自化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