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生存状态:三十而立,立什么?怎么立?-新视野- 锐评 -优米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27:33
锐评]

80后生存状态:三十而立,立什么?怎么立?

来源:综合网络 编辑:飞小燕 2010-09-19 17:59 2512 次阅读2 条评论

一键分享到: 新浪微博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人人 开心 qq空间

邮件转发

【导言】三十而立,那么,何为“立”?最通俗惯常的说法,30岁应该成家立业,有所作为。而最低的要求则是30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与70后相比,即将步入30岁的80后大多工作还不够稳定,房子、车子似乎也是很遥远的事情。 

 

 

 

在武汉,一家由7名80后办起的“大锅饭”公司吸引了社会的目光。在这里,没有发工资一说,大家同吃同住同工作,花销均由公司支付,目标是将来“每人一套房、一辆车”。4年的时间,公司由1万元本金起步,已发展到拥有100多万元资产。目前,该公司已买下4套房子、2辆车,原则是“谁需要谁用”。

 

这则消息令很多同为80后的人们既羡慕又感叹。羡慕的是他们早早摆脱了为别人打工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理想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感叹的则是,作为马上就要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自己的前方在哪里?自己又能因何而立?

 

恐怕,就连孔子也不会想到,2000多年前组合出的4个字——“三十而立”,如今会因为一个叫“80后”的群体,再度引发国人的集体思考。

 

三十而立,那么,何为“立”?最通俗惯常的说法,30岁应该成家立业,有所作为。而最低的要求则是30岁的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具体说来也许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涉及到自己的大小事情自己能够拿主意,而且还能为自己的主见提供适当的辩护。这意味着知道自己要什么,还意味着自己有了选择的能力,还同时意味着有了为自己的选择独立负责任的能力。

 

——职业倾向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专业领域,并在这一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资本与资源基础,职业地位至少相当于业务骨干与管理中层或者专业技术能手,因此而有了相当的职场筹码,经济条件能够支持自己进行适当的消费与投资行动,而不需要依赖父母,自己有了单立门户,还能以自己的身份在社交场面上抛头露面、承受人来客往中的应酬需要。

 

——形成独立的个人社会网络与社会信用,在江湖与社会上有自己认识并维护的社会网络也就是朋友圈,自己的社会网络也支持解决自己遇到的大部分的需要,有认同你与支持你的若干心腹朋友,在场面上有给别人介绍朋友与帮忙的能力,在你开口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积极响应的人。

 

——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他人对于你的行为模式有明确可以感知与可表达的特征,因此其他人与你打交道的时候能预期自己对你的情感类型,并比较同意确定与你交往的规则与方式。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与70后相比,即将步入30岁的80后大多工作还不够稳定,房子、车子似乎也是很遥远的事情,而且,这其中还有为数可观的大龄青年。在变革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80后承担着更多来自现实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总之,曾经被贴上“轻狂,张扬,离经叛道”等标签的众多80后似乎离“而立”的标准好像还差很远。但是,这究竟应该是80后的悲哀,还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不止一次地表示,他很难想象现在的年轻人居然会把买房子当做一项人生的终极目标。作为前辈,他的感叹当然合情合理,但现实让很多80后不得不反驳:目前看来,买房子确实是一项必须奋斗终身的事业,是否可悲可叹?!

 

记得于丹教授在她的《于丹〈论语〉心得》里曾说:“三十而立”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坚定。钱穆先生对于“三十而立”的解释则更为古朴:“立,能确有所立,不退不转,则所志有得有守。”

 

用内心的坚定维系自己的平衡,用对不断变动的社会生活的体悟与理解收获内心的坚强,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也许,这才是对于当下正在迈入“三十而立”阶段的中国80后们最具有现实意义的阐释。

 

“三十而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界限,这个界限提示我们,如果说更小的时候可以考虑理想化的追求,但在接近三十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更为现实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