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论」是两岸的下台阶与青云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16:11

「连结论」是两岸的下台阶与青云路

2010-09-20 16:12:12

归档在 看兩岸 | 浏览 1035 次 | 评论 5 条

【联合报╱社论】本文是《从统一论到连结论》系列社论的收尾,想要强调:「连结论」是两岸难题的下台阶,但同时也是两岸发展的青云路。

前文指出,统一是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解决方案。主张「统一」,可能使北京坠入「承诺的陷阱」;亦即可能被这个「过度的承诺」弄得无法下台。因为,就两岸关系的吊诡与辩证情境而言,主张「统一」不啻就是延长「分裂」;就中共统治当局而言,则统一问题久悬未决,在内部就永远是一颗鹰鸽反目的炸弹,且将如何向已被「非统一不可」洗脑的大陆人民交代?

举例来说,苏联解体有诸多远因近因,但当年莫斯科对波罗的海三小国的「过度政策」,使自己坠落「承诺的陷阱」,亦是重大原因;莫斯科当年若能及早降低放松对「三小国」的「政策承诺」,并及时「政策创新」,以与其他共和国切割处理,也许三小国不致成为苏联瓦解的第一张骨牌。两岸关系当然大不同于苏联与三小国的关系,但由此可见,双边关系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应当是政策风险的必要考量;因此,必须在陷入「承诺的陷阱」之时有所警觉,考虑「目标创新」。

其实,北京当局早有此种警觉,所谓「虽然尚未统一/仍是一个中国」之类的论述,皆是想要在「统一前」或「未统一」的情势中,找到化解僵局、稳定两岸关系的办法。这就必须在「统一论」之外尝试「目标创新」,朝往「连结论」的方向去思考,设法创造「现在进行式的一个中国」。

再就台湾方面言,从本报11日发表的「2010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若将这次民调对「台湾前途」的主张简化为三项,则急独加缓独占31%,永远维持现状占51%,急统加缓统为14%。可见,在未来相当时间内,「统一」并非「民之所欲」;而在同一民调所显示的民众对改善及稳定两岸关系的期待却显示,若欲在两岸之间建立各种「不大幅改变现状」的「连结」,则相当符合民意。而「连结论」的基本思考即在本报所提出的「杯子理论」(台湾是水,中华民国是杯子;杯在水在,杯破水覆);相对而言,「统一论」则是以砸破杯子为目标,岂堪想像?

两岸关系必须「和平发展」(过程论),亦必须「和平解决」(目的论),此即本报《元旦六论》所主张的「从合理的过程到改善之目的」。

关于「过程论」与「目的论」之间的互补及替代关系,前文曾举出四个对子,兹再抄录如下:既然很难统一,何妨作好连结/如果作好连结,也就不必统一/只要作好连结,其实好过统一/连结通过考验,统一也有可能。

这四个对子,即能反映出本文的题旨,那就是:连结论是两岸难题的下台阶,同时也是两岸发展的青云路。

二战后,出现四个分裂国家。南北越打了一场惨烈的内战,政权更替,但国家困境迄未解决;南北韩即使已进入元首会面的层次,但仍陷剑拔弩张的不可开交之局;东西德则昨天还是隔墙分治,第二天竟已实现统一,来个措手不及。相较而言,两岸可谓何其幸运,如今能以渐层渐进的步骤改善并稳定关系,因而极可能在四个分裂国家中创造一个足称「人类历史典范」的解决方案;而两岸与其他三个分裂国家的最大不同所在,正是因为我们可以用「连结论」作为下台阶及青云路。

如何善用这个下台阶与青云路,北京的责任应大于台北。因为,台湾的民主体制,对任何高层次的「连结」(如和平协议或邦联),除非先由北京提出正面的方案,否则必然会因「倾中卖台」吵得不可开交;但如果北京能对渐层渐进的「连结」方案,跳过台湾的政党斗争,直接面对台湾民众,端出一出手就能说服台湾主流民意的提案(如ECFA),那两岸就可能有一拍即合的效应。当然,大陆内部若要从「统一论」朝向「连结论」,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毕竟已陷「承诺的陷阱」久矣。

两岸皆知,这几年是稍纵即逝的珍贵历史机遇期。倘若大局再变,恐怕连「连结论」提出的空间都没有了,两岸就又再坠入「承诺的陷阱」之中。所以,我们特别建议,大陆当局应鼓励内部智囊公开讨论「连结论」,为困局松绑。毕竟,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


【2010/09/20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