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劣根性与湖湘文化传统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6:00:36
    今日去湖南图书馆古籍部查阅郭嵩焘文集,阅潇湘晨报,有讨论湖南人血性问题。一看大谬不然,简直是胡说八道。
  
  古代湖南世俗社会的常人的性格特征描述(小传统):
  
  1、中国人窝里斗,自古以来即是如此,而湖南人也同样。在某些行当,想方设法遏制别人,扼杀可能超越自己的卓越者。昨夜读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科举之弊”条也是如此云。既得利益集团吸收新进分子,惟有才华庸劣,不然的话,“取于人而取人”,不是献身就是献金。
  
  2、流从时俗,盲目跟风,缺乏独立不迁的人格。屈原在《楚辞》中对此深恶痛绝。在今天也一样,生活世界的俗人,随波逐流,追逐“流俗”,口口声声要“与西方接轨”,做洋奴。
  
  3、趋炎附势,唯利是图,崇拜权势与金钱。子曰:“吾见好德如好色者”。色,不仅仅今天的女色,它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上的种种名利、权势、女色等等,相当于佛教中的术语“相”或“色”。好德与好色如此矛盾,在湖南人中间,也是如此。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见风使舵,投机倒把,毫无正义感。
  
  4、拉帮结派、裙带关系。近代湖南人之所以崛起,拉帮结派、裙带关系是法宝之一。
  
  5、向皇帝效忠,不向老百姓效忠,专门敲诈勒索、剥削老百姓。古代湖南人唯上,不唯下。官大级压死人。一有小权力,就敲诈勒索老百姓。清代末年熊希龄经常讲到湘西“白役”祸害当地,敲诈勒索老百姓。见《熊希龄集》。
  
  
  古代湖南精英分子的精神传统:
  (大传统 一言以蔽之:以气传道,因心论性,由体达用。完全在于良知的自觉。)
  一,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屈原,王船山等。
  二,有坚韧不拔、坚贞不渝的精神,对自己的信仰从一而终。屈原,王船山等也是。
  三,坚持历史正义。此正义,有民族大义,有家国大义,有一时的大义,有千古万世大义。四川青年韦黎先生就表现出了“一时大义”。毛泽东、蔡和森、彭德怀等人,也即表现出当时的“一时大义”。今天的人不进行义利之辩,不坚持历史正义,如医院医生如杀人,教育界乱受学杂费、制药厂制造杀人的假药等。
  
  
  古代湖南精英分子处世的几辩(待补充):
  
  一,义利之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曾国藩从英雄主义史观出发,早在京宦时期就认为,社会风气的厚薄全由一二人之倡导而成。“此一二人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注: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文集》(以下简称《曾文正公文集》),湖南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刊,第2卷,第2页。)又说:“世多疑明代诛锄缙绅而怪后来气节之盛,以为养士实厚使然。余谓气节者亦一二贤臣倡之,渐乃成为风气,不尽关国家养士之薄厚也。”(注:《曾文正公文集》,第2卷,第70页。)
  
  二,君子小人之辩。
  
  三,忠奸之辩。岳飞是忠义之士,秦桧是奸孽,汪精卫是汉奸。
  
  四,夷夏之辩。民族文化之辩,在于文化的认同。坚持民族独立自主。
  
  五,良知善恶之辩。
  
  六,王霸之辩。
  
  七,经权之辩。
  
  
  屈原之所以为屈原,王船山之所以为王船山,完全在于他们拥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人伦之凯模。总结湖湘文化传统精神,有八大要点:
  第一,夷夏互变、天下为公的民族精神。
  第二,文质相复、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
  第三,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豪杰精神。
  第四,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五,兼容并蓄、众采他长的创新精神。
  第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救世精神。
  第七,关注民生、经世致用的仁爱精神。
  第八,实事求是、勤勉笃实的务实精神。
   
                                         道南正脉于船山讲舍即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