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济学案例一则:一种无效制度的典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54:24
在大学呆久了,常会发现一些感觉可笑的事,于是在空闲时就拿相机照了下来。面对这些照片,我想我们应该有话说。
在制度经济学中,常会提到一个这样的话题,一种初衷是好的制度却导致了一种相反的结果,不仅制度得不到执行,而且产生了破坏作用。在照片中的那条石板铺成的路就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一块草场最开始建好时没有石板,也没有行人踏成的“小径”。但是,久而久之,按照“几何学原理”和鲁迅的“路的行成原理”,这块草场的三角地带就行成了一条天然小道,这是相当不雅观的。于是为了改善此状况,政策制订者在天然小道上铺就一些石板,于是,形成了一条“人工小道”。这样一来,凡欲抄捷径的同志都走石板路了,这样于外观,于路人都有了一定的改善,看起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但久而久之,却成了图上所显示的格局,天然小道和人工石板路并存!人们在石板路的旁边又开辟了一条鲁迅式的路。呵呵,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制度变迁的案例,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用脚投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原因何在?我想这里面的玄机各位非常容易得解,就不在赘述。
 其实,说到底,我认为出现这种无效制度的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缺乏那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既然是铺路,就应该首先为过路人考虑,然后再考虑外观和铺路成本,因为路是让人走的,如果“行走成本”较高,路人很自然选择用脚投票。另外,很多政策制订者都不是政策的受众,他们制订的政策或制度与他们自身的生活无关,即“铺路人不走自己铺的路”,那么照片上出现的结果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了。我想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案例也非常多。比如“交通紧张--增设动车组(票价过高)--交通仍然紧张”,“环境污染--必须引入排污技术或设备(成本过高)--环境依然污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