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眼神_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17:59
位朋友跟我说,他读《红楼梦》,最耐不下性子的就是“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那一段。他不明白曹雪芹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篇幅,来写贾府的女眷们聚在一起玩牙牌。

  曹雪芹撰《红楼梦》,绝无冗文闲笔。“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这一段描写,首先是通过那样一些文字,进一步刻画各个人物的不同性格;其次是为下面的情节留下伏笔--林黛玉毫无顾忌地把《牡丹亭》《西厢记》里的词句当众吟出,这在那个时代那样的家庭里,是“出轨”的行为。因为《牡丹亭》《西厢记》被认为是大家闺秀绝不可接触的有害“闲书”,即使背着封建家长偷偷读了,焉能如此放肆暴露?亏得当时贾母等没注意,可是这“小辫子”却被薛宝钗牢牢抓住,她当时倒也不露声色,但后来就把林黛玉单独找去,好一顿“审问”,把林黛玉狠狠教训了一番。不过曹雪芹写这一段文字还有更深的用意,他总是“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善于“一石三鸟”“一树千枝,一泉万脉”地铺陈花团锦簇的文字。这一段,他更深的用意,是用牌令词暗示贾家的政治处境已经十分尴尬,烘托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为后面贾府的殒灭预设大伏笔。

  据考证,《红楼梦》是具有自叙性的小说,曹雪芹是把自己家族在康、雍、乾三朝的兴衰荣辱,投射到这部作品中,以血泪升华为艺术真实的。这一节写众人说牌令,贾母说“头上有青天”“一轮红日出云霄”,暗指雍正暴薨乾隆登基后,实行大赦天下的怀柔政策。书中贾府的原型曹家也因此从被雍正惩治的危局中摆脱出来,恢复到小康的状态。但她摸的三张牌凑成的却是个“蓬头鬼”,并不吉利,难道贾府仍有危难?所以她最后说“这鬼抱住钟馗腿”,内心里在希冀能有“钟馗”那样的打鬼神来保佑自家。史湘云的牌令则明言“双悬日月照乾坤”,这是暗指乾隆朝初年,其政治对立面--康熙朝废太子的儿子弘皙已经私立地下小朝廷,出现了“双悬日月”即“两个司令部”的凶险态势。弘皙打算跟乾隆进行夺权大较量,而书中“四大家族”的原型在现实生活里,由于历史渊源,都不得不在政治上站到弘皙一边,因此乾隆将“弘皙逆案”扑灭后,曹家等“百年望族”必受株连,最后都“家亡人散各奔腾”。如果把这些意蕴都弄明白了,那么,读“三宣牙牌令”这一回就不会觉得枯燥难解;细细检索推敲去,必会兴味盎然的。

  当然,这牙牌令里,最有趣的还是刘姥姥所说的。她那句“大火烧了毛毛虫”,也是贾家的不祥之兆,但结尾那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却是句带有戏剧色彩的“谐语”,不但引得书中的人大笑,也足令读者莞尔。

  曹雪芹的文笔,特点之一,就是会使用反衬的手法。书里不知写了多少种花,而且屡屡以花喻人,但绝大多数花,都是悲剧的归宿。“花落水流红”,“冷月葬花魂”,“开到酴縻花事了”,那些如同青春女性的花朵,或者反过来说,那些如花美眷,到头来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一抔净土掩风流”。但在一派衰败的景象里,他却用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来形成“跳色”。在“三宣牙牌令”的情节里,他有意用“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的“村妇”之言,来调剂那“处处风波处处愁”的悲剧氛围。

  即使在今天,以花喻人,将其作为青春年华的代码,“祖国的花朵”“花样年华”等,也还十分流行。几乎所有的家长、老师、长辈,都把孩子视为娇美的花蕾,恨不得天天蹲在旁边,瞪眼盼着其开放。但过分的关爱往往变成了溺爱,揠苗助长,强掰花蕾,花未开而株萎,这类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一心让自己孩子成为牡丹君子兰之类的富贵花发财花的,看看北京几所艺术类院校招生现场的“超级盛况”,真是惊心动魄。面对今天的现实,琢磨琢磨刘姥姥那朴实的话语,还是很有教益的--干什么都去争当“观赏花”呢?我们让自己的后代扎扎实实地根植于沃土,“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岂不是最可喜的收获,最大的福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