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由之名 作为新政治的欧美盗版党运动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55:49
新闻来源:新生代调查 文/一知
“依照目前的进度,到今年11月中旬就可达到要求的最少签名数。”8月13日,美国犹他州盗版党临时执行人雷•詹森(Ray Jenson)面对媒体的采访侃侃而谈。他对自己所在的组织信心满满,欲图在最新一轮犹他州地方议会选举中充当黑马。美国盗版党,是2006诞生的草根政治组织。
其实美国佬这一回是在效法远在北欧的瑞典人。不愧为维京海盗的后裔,瑞典人早在2006年1月1日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盗版党,鼓吹网络信息自由,反 对现行版权制度和专利权制度。音像制品公司、网络运营商、出版机构等以前遭遇的个人盗版行为,现在变成了政治诉求。事情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曾经,盗版(pirate)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如今,它成了理直气壮地加以维护的政治权利。盗版党俨然已成为时尚——眼下,从北欧到南美,从北美 到非洲,顶风作案者大有人在。他们以盗版相标榜,不但大呼小叫地为其正名,还树大旗、扯队伍、造声势、拉选票,搞得轰轰烈烈,好不热闹。
信息技术下的蛋
这么一帮怪异的人搞这么一堆怪异的事,颇能吸引人一探究竟。不过要说起来,盗版党其实就是信息技术下的蛋。
1995年发明了一种叫SNS的网络信息技术,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了P2P(Peer To Peer)技术(由于要使用BitTorrent,又被一些人称为BT技术)。由于P2P传递速度快、容量大,迅速获得了网民的认可和喜爱。从此大量的电 影、歌曲、软件、游戏等等都可以通过一根光缆传布到全世界了。现在人们上网娱乐时几乎无法离开P2P技术。在这一强大冲击下,旧式的版权保护显得越来越僵 死,阻碍了信息自由流动。版权已经沦为过时名词。盗版成了时髦!
各类基于P2P技术,为用户提供网络下载服务的网站也应运而生。“盗版港湾”(The Piratebay)下载网站便是其中的翘楚。目前它是世界上最有名的P2P下载网站。2004年瑞典一个叫盗版局(Pirate Bureau)的民间组织建立了该网站。但从当年10月起这家网站就独立运营了。目前网站由戈特弗里德•斯瓦托姆( Gottfrid Svartholm )、弗雷德里克•内伊(Fredrik Neij)、彼德•逊德(Peter Sunde)掌管。该网站宣称,它们拥有102000份种子文件,1620000名用户。对于版权管制严格的西方世界来说,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平时这家网 站免费提供各类内容下载,包括好莱坞电影、电子游戏和流行音乐。由于它对大公司版权律师发出的警告一向置若罔闻,因此在官方和大公司眼中,这家网站成了个 邪恶的存在。
新技术同时也培养了新人类。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想法。大量的P2P用户和营运组织从业者天然就是自由下载和信息自由的拥趸。任何将这一自由束之高 阁、收费赚钱的做法都是他们无法容忍的。瑞典盗版党的领袖人物李卡德•法克文格(Rickard Falkvinge)就是新人类中的一员。
法克文格是IT新技术浪潮中诞生的幸运儿。他是个企业家,而且文凭很高。1972年1月21日他生于瑞典的哥德堡市,1991年毕业于该市有名的哥德 堡公学。在读书期间法克文格曾加入瑞典有名的温和青年同盟(Moderate Youth League)。该青年组织是瑞典温和党的青年派别。1988年,年仅16岁的他便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1993年他开始攻读哥德堡的查尔姆斯工业大 学的工学学位。1995年因创业中途退学。法克文格出入于靠网络技术起家的新型公司之间,曾担任过微软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目前他管理着一个小型的软件公 司。这样的履历自然使他倾向于支持使用P2P技术自由下载各类资讯和信息。他同时又全心扑在盗版党的工作上。目前他居住于斯德哥尔摩北部的佐雷图纳市,时 不时出来转悠一下,发表些演说,为自己的党和理念招徕支持者。
瑞典是一个在版权管制方面较为宽松的国家。因此,自由下载网站在这里受到的阻碍最小,发展得如火如荼。尽管如此,瑞典还是于2005颁布了相关法律, 将此类网络下载和共享列为非法。
瑞典盗版党出生记
然而,P2P用户和网站组织的举动很快就惹怒了版权大国美国。美国的版权保护非常发达,早在立国之初就曾在宪法中专门立项保护发明权和专利权。因此, 任何对知识产权的侵犯都会令其损失惨重。美国电影工业、出版社、版权受益人、专利拥有者等各方力量都对此施加压力要求保护。美国甚至威胁瑞典,要将其列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黑名单。
树大招风。“猖獗”的盗版港湾网站自然而然成了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眼中钉。于是,该协会开始向瑞典当局施压。2005年12月该协会的副主席 约翰•马尔康姆(John G. Malcolm)专程访瑞,向瑞典国务秘书和司法部长丹•埃利亚松(Dan Eliasson)陈情,要求严打盗版活动。会晤时他曾对埃利亚松说:“瑞典已经成为全世界盗版分子的安乐窝了。”此外,美国国内相关利益人士和利益集团 还设法通过政府向瑞典方面施压,甚至动用了美国驻瑞典大使馆的外交渠道来传达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然而瑞典方面却迟迟拿不出行动来。这令美国方面非常 气愤。
在2006年3月17日致埃利亚松的信中,马尔康姆气愤地抱怨说道:“为了保护我们成员的利益,我们向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当局屡次抗议,却未收寸功! 我确信你已经知道,美国大使馆已数次向瑞典政府请求,敦促对瑞典国内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港湾网站和其他组织采取行动。正如我们在会议中讨论的那样,我们不 清楚瑞典是否愿意在各国间、在贸易伙伴中保持声誉,而不是作为一个对知识产权保护无法无天的地方。我要再次敦促你发挥自己的影响,促使执法部门对盗版港湾 采取必要的措施。”
不过,当这封信被披露后,瑞典的网民们对此却是不屑一顾。干脆回敬道:“美国电影协会去死吧!”“抵制美国电影协会!下载更多!”这倒真是个盗版有理 下载无罪了。
与此同时,瑞典国内的盗版支持者们也开始运用政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2006年1月1日晚8时30分,以法克文格为首的一批人建立的盗版党网站 (www.piratpartiet.se)开通,这标志着瑞典盗版党正式成立。
进入2007年,盗版党已经有了9600名成员。党费是6个瑞典克朗。目前该党的委员会成员包括创建者李卡德•法克文格、克里斯第安•恩斯特罗姆 (Christian Engstrom)、安德列亚斯•凯瓦莱宁(Andreas Käiväräinen)、波•留夫(Bo Leuf)、巴尔德•林格盖德(Balder Lingegård)和约阿基姆•伦德波格(Joakim Lundborg)。另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米克尔•维波格(Mikael Viborg)。迄今至少有500家英文媒体和600家西班牙文媒体报道了瑞典盗版党的事迹。
在民主国家,政党的事情就是竞选。按照瑞典法律,政党必须经过六道程序才有资格参加竞选。照规定,必须在2006年2月4日(最迟期限是2月28日) 前征集到不少于1500个签名,政党才有资格在选举选委会登记参加于当年9月17日举行的议会大选。因此,开门头号大事就是征集支持者签名。
早已是时不我待,新生的盗版党能否拿到这张门票呢?奇迹发生了。在1月1日晚8点30分之后不到24小时之内,这个新党就获得了2268个签名! 1月3日早晨,盗版党停止了签名征集活动,这时离该党呱呱坠地只有36小时,收集到的签名总数是4725个!不过这些都是网上签名,而登记所需的是手写签 名。尽管如此,盗版党还是在2月10日完成了任务。在第二至第五个阶段,盗版党要做的是登记参选资格,推举候选人,募集100万瑞典克朗,并在全国所有5 万人以上的城市拉票。
一次严打一夜成名
就在这个时候瑞典当局给盗版党帮了个天大的忙。
2006年5月31日,盗版港湾网站遭到警方查处。设在斯德哥尔摩的服务器被关闭,网站停转了3天。然而网站事实上只花了几个小时就在荷兰重新开放了 服务器,再度运转起来。不过到了6月14日,网站便不得不“在荷兰司法部的压力下”迁回瑞典。甫一重开,访问量便飙升至原来的两倍。激增的访问量反倒使得 网站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名声乍起!这又反过来使得网站所有者戈特弗里德•斯瓦托姆、弗雷德里克•内伊的广告收入猛增。据带自由保守派色彩的百年老报 《瑞典日报》报道,他们每月的广告收入就涨到了75000美元。
本来这被视为美国电影协会的胜利,可是随着网站的迅速恢复和人气窜升,却成了彻底的失败。法克文格干脆公开宣称,“不管这一事件带来的法律后果是什 么,都意味着目前的版权法形式已不可再延续下去了。”然而这一事件的政治效应却比商业收益更大。瑞典盗版党趁这个机会声名大扬,摇身一变,成了议会外的最 大政党!盗版党于是趁热打铁,在6月3日推出了自己的竞选纲领。该纲领有15页,货真价实,非常细致地表述了竞选中的各个细节和要点。他们提出了“盗版 权”的概念。《布鲁塞尔杂志》精辟地把该党的主张概括为三个要求:个人诚实必须被保护;文化必须要免费,发明专利和个人独占都对社会有害。
瑞典盗版党迅速逐渐获得了和绿党相仿佛的支持率。而绿党是现政府的支持者,假若没有绿党现政府就没法在议会中获得多数支持。在瑞典,你只要得到4%的 票数,即225000张票,就能够在议会占据一席。这一点使得盗版党相信,只要他们能进入议会,就可以扮演同样重要的角色,并且会让事情发生重大改变。
一些非官方的民意调查也显示,盗版党正好是选举当日瑞典首位投票者最倾向的政党。这也改变了瑞典的政治气候。绿党和温和党都在投票前纷纷表示,要放宽 对网络下载和共享的限制。甚至有司法部高官在8月16日表示要废除2005年颁布的相关法律,还网络下载和共享以清白之身。
2006年9月,最后一个选举阶段到来了。投票的结果,盗版党这头初生牛犊得到了34918张票,得票率为0.63%,位居40个参选党前列,跻身第 十大党。而这仅仅只有9个月时间。尽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盗版党成员却丝毫不气馁,目前正积极筹备2010年的议会大选。
全世界盗版者团结起来
有趣的是,盗版港湾网站严打事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中,最大的后果可能并不是瑞典盗版党的异军突起,而是盗版党事业的国际化。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 利、比利时、德国、波兰、挪威、西班牙、英国、俄罗斯、秘鲁、南非、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成立了盗版党。各国盗版党们还进一步联合,成立了PP国 际(PP-International,www.pp-international.net)——一个交流盗版经验和理念的国际性论坛。瑞典盗版党自然要 在其中唱主角。
2006年9月27日,法克文格开始着手预备200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他表示,这是一个第一个泛欧性质的政治平台。“我们赞同网络共享是我们赞同公 民自由的结果。而娱乐业反对公民自由,因为他们有需要保护的底线”。
2007年6月,来自各国的盗版党人云集维也纳,讨论如何推进盗版运动。会议的名称就叫“下一步是政治!?盗版党2009年进军布鲁塞尔!?”有趣的 是,这次大会是由维也纳艺术学院出面组织的。6月7日,法克文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初生的盗版党已经在许多国家成立……当我们赢得第一个政治上的胜利 时,比如在得到议席,全世界的盗版者就会看到,我们能成功。”随后, 150多名示威者于6月10日在维也纳著名的环城大街上游行了一个小时,反对欧盟不久前颁布的通信资料留存法案,即将私人通讯纪录保留6个月以备官方查 阅。
现在盗版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们建立了大量的站点来传播自由下载、网络共享的信息自由理念。有一家网站(www.p2pconsortium.com) 的标语充满了挑衅的意味:“我们就喜欢共享,你去告我们呀!”
在这一波盗版全球化浪潮中,最厉害的莫过于美国盗版党。
美国是一个版权保护更为严格的国家,因此这方面的反应就更激烈。据2007年8月30日的一则报道称,临近秋季开学时节,可能会有大批学生没安心去上 学。因为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正起诉大批大学生非法在网络上共享了音乐。据悉总共有大约2万名大学生被缠上了这类官司。实际上这只是一场漫长诉讼大 战的一小部分。在美国民间组织电子前线基金会(EFF)公布的报告《唱片业协会对抗人民》中,就披露,唱片业协会自2003年开始起诉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批 学生以来,这场大火就燃烧了四年。“唱片业协会尽管诉讼吧,网上文件共享现在却比以往更加流行,”EFF的律师弗雷德•冯•洛曼(Fred von Lohmann)说,“当唱片公司把随意挑选出来的音乐发烧友扔上被告席时,历史会把这当作音乐史上的耻辱记录下来。艺术应该得到报偿,但花在诉讼上的钱 却根本没有放进创作者的腰包。”
事实上美国早就有人不满了。瑞典的盗版党横空出世,激动得美国的盗版青年们也跃跃欲试。布伦特•阿利森(Brent Allison)带领一帮信徒在2006年的7月4日(即美国的独立日)成立了美国盗版党(Pirate Party of US,缩写PPUS)。成立伊始,这些新派人物就宣称:“作为个人,我们被边缘化、被曲解被忽视,但是作为一个党,我们就是强大的!”
美国盗版党对版权制度的批评完全体现了他们的法律癖好。“美国版权法的基础是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该条文允诺对发明创造的工作享有专有权利,以‘促进科 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那个时代对专利权的需要是切实合理的。出版一本书或者传播一本科技杂志成本不算小,用金钱来刺激出版商印刷和发行这一类著作,也属 必要。我们同宪法之父们一样,相信免费而公开的传播才是理想目标。版权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以便为某一时期的提供补偿出版成本的利益。正因为如此,宪 法之父们才认为版权应该是‘时间上有限的’;一旦提供补偿的必要性消失了,开放出版就应该实行。”
2007年8月9日,美国盗版党们终于在犹他州发发起了选民登记活动,打算通过这一活动使自己成为该州一个有活力的政治团体。该党的发言人安德鲁•诺 顿(Andrew Norton)说:“盗版党要注册成为合法政治团体,犹他州是个理想的地方。犹他历来就有强烈的政治多元性和技术上的进步性。”在犹他州必须在2008年 2月前征集到至少2000个登记选民的签名才能注册为合法的政党。盗版党的犹他州临时执行人雷•詹森说:“对我们这个党来说,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犹他 是完美的起点。倚靠好的人民,我们能够赢得机会来改变公民自由的状况。”诺顿先生说得干脆:“犹他州的选民现在终于可以就我们所关心的那些重要问题表达自 己的想法了。”他呼吁大家都来签名,支持盗版党。自然,新生代不乏回应。一位叫angsto的网友就表示:“非常希望盗版党发展到加利福尼亚来。”
E时代的新政治
初看起来盗版党似乎是一群顽劣的乌合之众。然而仔细了解一下他们的主张,就会发现,其实当中颇有些自圆其说之处。法国盗版党凭着百多年的光荣革命传 统,把盗版的宗旨三下五去二地概括为一看就懂的标语口号。他们的网站上痛快淋沥地道出了六大改革目标:
1, 完全的和没有限制的言论自由;
2, 作者版权截止于2006年
3, 匿名访问互联网的权利;
4, 非盈利性的P2P使用合法化;
5, 禁止收取硬件的许可费;
6,所有人免费使用互联网。
瑞典人则将这些盗版主张的政治意义上升到哲学高度。瑞典盗版党的竞选宣言振振有辞地宣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瑞典和欧洲处在了一个叉路口上。新技术造 成了以零成本在全球传播文化和知识的奇幻般的可能性。但是这也提供了建构前所未闻的社会监控的途径。在瑞典,国家监控立刻就得到加强。这一趋势威胁着法律 面前的平等和安全,但却没有显出任何加强安全的作用。盗版党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向。盗版的权利是开放和民主社会的基石。每一个人的私人生活、家庭生活以 及通信都有权利受到尊重。宪法保障的信息自由不应是纸面上的空洞词汇,我们要维护保卫私人通信的权利。主张每个人都支持监控社会的声音听起来很动人,但是 我们只要看一下最近的欧洲历史就能辨清这条道路将通向何方。柏林墙倒塌才只有不到20年,当然还有更多可怕的例子。说只有有东西要隐藏的人才会害怕监控的 论调,是多么缺乏历史常识和勇气!我们对警方针对罪犯的监控和监视并无异议。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常规性地监视普通公民,以图找到可疑的东西,不仅 是对诚实公民个人隐私的极大侵犯,而且是浪费警力资源。我们不得不紧急行动起来阻止正朝着我们不希望的社会狂奔的列车。恐怖分子可以攻击我们的开放社会, 但是只有政府才能瓦解这个社会。盗版党只想确保这一切不会发生。”法克文格则更干脆:“版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牺牲基本的民主价值。”不过这并不意味 着反对一切版权保护,各国盗版党都不反对正当的版权保护,但众口一词强调要使之适合新的时代条件。
然而有人就是不买账。美国版权联盟的发言人帕特里克•罗斯(Patrick Ross)直截了当地回击道:“勾引媒体的注意力就是这帮人最爱干的事情。他们什么都不会搞成功!他们左右不了任何人。他们对这个国家的冲击将是零。”代 表新旧不同利益的团体确实是在锱铢必争地较量。这一新型的政治斗争迥异于传统的政治光谱,因此盗版党的政治天才们把自己定位为中派,也就是既非传统的左 派,也非传统的右派。虽然这容易让人想起蝙蝠,但没有人会认为他们是政治上的暖昧分子。各国的盗版党人就自信能对现实发生作用,而毋需其他势力庇护。这份 自信让选民们颇感新鲜,他们也确实改变了瑞典的政治气候。实际上瑞典盗版党在2006年大选中的崛起就已经预示着政治格局将发生变化。
不管将来盗版党会走向何方,信息技术所引发的版权自由问题都在提示人们关注一个重要的现象——新技术带来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