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智慧 文化魅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45:04
焦 加《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7日   24 版)

 
李建永的《母亲词典》(中央编译出版社)封面上印着两句话:“谚语是一部口口相传的文明史。谚语是一个民族的回想与记忆。”
谚语, 民间智慧,尽在其中。当作者随着母亲生动的语言走进谚语这一语言宝库后,便有了施展自己学识与才情的空间。在他的洒脱、精致且不乏幽默俏皮的文字里,民间智慧的文化魅力得以生动呈现。
谚语是语言,但谚语的意义决不仅仅是语言,而毋宁说是民间口口相传的百科全书。如果说梨子烂了还有梨子的味道、酸枣没肉也算水果这两句不过是比喻,仅有修辞意义;那么,“金盆破了分量还在”则富有哲理,表达了某种价值观。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金盆和玻璃杯》,意思是某些东西的价值在于其形式,如玻璃,被赋形为杯子才有价值,一旦破碎就什么都不值了;另一些东西的价值则在于其实质,如金子,是论克卖的,做成盆子值钱,切割成碎块也有其价值。
类似的哲理在《母亲词典》中所在多有。如“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涉及到对时间的看法,庶几属于哲学问题。为什么说日子难过?也许因为日子最具体,无论年还是月,都得从日子过起;日子是一天天过的,而年却可以“一晃而过”,以至于若干年过去后,人们感觉起来却仿佛“弹指一挥间”。又如“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实际上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属于伦理范畴。人与人打交道,需要有共同的规范,如果行为方式各异,各行其是,就像秀才遇见兵,一个动口,一个动手,就没法打交道。传统社会,尤其是农业社会,凡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几乎都可以在谚语中找到,如看云识天气、种庄稼、做人做事等等。这也就是《母亲词典》何以每一部分都包含着《时令·风俗》、《人情·物理》、《饮食·健康》几个方面,因为就谚语的内容来说,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均有涉及。
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各种智慧和经验,相互间传递、传授,并传承下去,需要一种便于接受和记忆的方式,于是就有了谚语。在没有书籍的时候,谚语的作用如同书籍;有了书籍以后,谚语至少是书籍的补充。在谚语流行的地方和时候,书籍至少还没有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书籍一旦进入人们的生活,谚语就开始某种程度的衰落。按说中华文明古国,无论文字还是书籍,历史都比较久远,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谚语充其量是一种补充;但在民间,谚语却是人们智慧和经验的主要载体,因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文明古国同时又是文盲大国,而书籍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却比较晚近。如果说书面和口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承方式,分别标志着两种不同的时代,那么在民间,这两个时代的分野,亦即书籍真正进入人们生活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
我们这一代人对此深有感触,因为我们恰好处在这样一个文化断裂带上。这样说的根据,除了我们的父辈可能是文盲,而我们却是有文化的人外,还有我们的父辈说话可能满口谚语,就像《堂吉诃德》中的桑丘似的,而我们虽然也曾听父辈说过不少谚语,但自己经常说的却不多,能传给下一代的就更少。这大概就是建永的作品为什么叫做《母亲词典》,“母亲”标志着一个时代,一个属于传统的时代,一个我们父辈生存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智慧和经验借助于谚语这种载体传承下来,而我们却不打算以同样的方式传承下去,以致这种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因而有必要加以抢救。由于时代变迁,同样以口头方式将谚语文化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是很难很难的,因而就要形诸文字。又因为我们的后辈缺乏传统的熏陶,对这种文化比较隔膜,所以有必要加以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