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人物的智慧(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2:29
民间人物的智慧(笑话) “促寿鬼”

    “促寿鬼”是老安庆人一句很有特色的方言。

   “促寿鬼”意思是使人折寿的鬼,名为咒骂之辞,实则含有七分爱意,两分亲切,一分才是埋怨。被骂成“促寿鬼”的人,往往是自己最疼爱的人。

    旧时安庆小巷里,玩童嬉闹于街头巷尾,门前屋后,到了吃饭时仍不见自家小孩的身影,于是做奶奶的往往在门前高喊“小促寿鬼呀,家来吃饭哟!”于是满身泥土满头大汗的小孙子跑了回来.奶奶往往就会笑眯眯地给他一个“毛栗”拉回家.。“促寿鬼”孙子是奶奶的心头肉,这种爱怜之情一句“促寿鬼”就完全表达出来了。

     还有一种被骂成促寿鬼的人往往是自己的老伴。夫妻几十载,夫妇水乳交融,情深意切。老太太称自己的老伴为”老促寿鬼”,老伴反叫自己的老奶奶为“烧锅的”,“老婆子”。

   “我家这个老促寿鬼哟,越老越糊涂了......”相亲相爱之情和岁月一道浓缩成了相互几句亲切的称呼了。

   另外一种被叫”促寿鬼”的人往往是爱捉弄人的人,拿街坊四邻,拿亲朋好友,甚至拿残疾人开玩笑,想着点子取笑人的。人们往往叫这种人为“这个促寿鬼”。

    说到“促寿鬼”不能不说一个被旧时安庆人称为“陈促寿”的人了。在安庆,流传着一个“陈促寿”的故事。此人有着孩童般的心态,乐观、智慧、但又爱开那种过头的玩笑,他多半并无恶意的捉弄他人,有时想着刁钻的点子捉弄人。多少年来,留下了许多如今仍被安庆人谈及的笑料故事。在信息咨询不发达的过去,“陈促寿”的故事几乎成了一代代人孩提时代爱听的民俗故事。“陈促寿”捉弄人尤其捉弄权贵的奇巧点子,象新疆的阿凡提一样闪闪发光。

         对“促寿鬼”的人物的来源,笔者在安庆的大观亭街,大王庙街一带走访了近10位老人,他们都证实确有此人,而且就在西门外大观亭、大王庙一带生活。具体年代大概在清末到民国初年,社会动荡之时。仅此传说,无从考证。                     “想打架呀”
                               
        陈促寿有次在西门外第一码头坐船,去皖口上游去看他的娘舅。
   小船上的人坐得满登登的,划船的老汉吃力地撑着竹竿,小船在皖河上缓缓前行。
      船行不久,众人见岸上有两只狗正在撒欢交配,全然不顾河上满船的人。见此场景,船上几个年轻的女子都扭过了头,装作看不见。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伢便好奇地问道:“姐姐,这两只狗在做么事哎?”被唤作姐姐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经弟弟一问,红着脸说:“它们在打架!”
      尽管声音很小,还是被船上的人听得真真切切,大家一阵哄笑。陈促寿就坐在这姐弟后面,听他们对话,不禁夸张地笑出了声。
   年轻女子听到身后的怪笑,就扭头狠狠瞪了陈促寿一眼,骂道:“无聊!”
   陈促寿一脸坏样,嬉皮笑脸地回敬了一句:“么事哎,你也找我想打架呀!”
   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直感到整条小船都在颤抖了起来……

                                                                       打的就是你

     旧时高井头有两家瓷器店,由两户老实本份的生意人经营着,价廉物美,生意红火.

     一安庆官员的内弟扬张才见瓷器店生意好做,也在高井头租了间房子经营起瓷器来,并通过卑劣的手段,挤走了原先两家.日渐垄断起安庆瓷器市场.扬张才为人狡诈,官商勾结,以次冲好,为害一方.陈促寿早就恨之入骨,一时又苦于没法子治他.

    一日陈促寿去扬家店里卖几只蓝边大碗,不料价格奇贵,又遭到扬张才奚落,不禁怒火中烧.碗没买成,受了一肚子气,离开店时,陈促寿气愤的说: “三天之内,我要将你店内的碗全变成碗兜.!” 扬张才破口大骂”滚,滚,滚,老子有人撑腰,你算老几!”

   话说出去了,陈促寿要想法子了.走到东门外振风塔前,见一些瞎子在给人算命.看到瞎子算命,陈促寿气不打一处来.前些日子,他邻居家的小兰儿和阿贵好端端的一对,被瞎子瞎嚼 ,说两人相克给活活拆散了.还有大王庙一老人生病,算命先生说买他一个符回家烧了和酒一起喝下去,就会好.结果硬是误了看中医,小病拖成大病,后来早早去世了………陈促寿看着算命瞎子,心头一亮.有了促寿鬼点子了.

    陈促寿走上前对着一瞎子就是一巴掌,直打得他脸发热,耳发鸣。“哎哟哟,是哪个打我哟?”

    陈促寿说道,“老子打的就是你们这些害人的算命瞎子!老子是高井头卖瓷器的扬张才,怎么样?”

   就这样陈促寿一共打了七八个给人瞎算命的瞎子。

   傍晚时分,几个算命瞎子结伴回家,竟发现不少人都被扬张才打了,这下子,瞎子们可着实恼火了。

   “好你个扬张才,欺负老子瞎子,走,明天砸他的瓷器店去!”此言一出,众瞎子都来了精神,相约明天一起去砸店。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瞎子结伴相互扶着肩膀,排成一个队伍,边走边说,“瞎子打人不犯法,瞎子打人不犯法!”来到了扬张才的店内。

    清早刚开门,就来了这么多的瞎子顾客,扬张才一脸疑惑,但还是叫伙计招呼他们。

   “这是扬张才家的瓷器店吗?”一个算命瞎子问到。

   “是呀,是呀!”

  “好,打的就是你!”一声令下,七八个瞎子抡起探路的竹棍上下左右胡乱砸起来。就听见噼里啪啦,咣档,象过年放鞭一样,只一会儿就把瓷器打了个西八烂。扬张才疯了一般,高喊住手,但怎抵这几个怒火中烧的瞎子,满屋的瓷器转眼一片狼籍。

   打完了,几个瞎子又相互扶着,笑嘻嘻地边说边走出门“瞎子打人不犯法,瞎子打人不犯法,。。。。。”

   扬张才再狠,对瞎子也没辙,只能气得象只发病的野狗,直喘气。

   前脚算命瞎子刚走,后脚陈促寿笑眯眯地进来了“扬老板,我来买碗兜!”

   见一脸得意的陈促寿,扬张才一下气得脸发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我叫“都来看”

                                         
     陈促寿老是喜欢捉弄瞎子,尤其是那些闭着眼睛给人乱算命骗钱的瞎子。  
     一年夏天,安庆奇热,白花花的太阳象个步步紧逼的火球,灼烧着人。路上行人急匆匆地走着,生怕自己被烤熟。

  一个算命瞎子叮叮铛铛敲着小铜锣,在北门吊桥往城外走,白晃晃的太阳光象一只怪售,扒在瞎子背上,吸着他的汗水。苦于眼瞎靠竹竿探路,在阳光下只能缓缓地走着。  
    陈促寿也正出城,见一算命瞎子,便上前搭话道:“大热天这么慢慢走,我牵你走快些!”  
    “啊咦,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好人!”算命瞎子感激地说。  
    “你到哪去啊?” 陈促寿问道。  
    “我到北门外荷仙桥,你呢?”  
    陈促寿随口答道:“我去蔡仙桥,正好一道,我送送你!”  
    瞎子高兴极了,连声说道:“今天遇上好人了!”  
    没走多远,路过碟子塘,见塘水清澈,又加上酷热难耐。陈促寿遂对算命瞎子说:“我们去碟子塘洗个澡吧,天太热了!”

  “好呀,好呀,你这个人心肠真好!”算命瞎子高兴地说,见周围无人,二人便脱光衣服,赤条条钻进了塘中。顿时,两人快活无比。洗了一会儿,陈促寿歪点子来了,便对算命瞎子说:“我先上岸有点事,就在旁边,你洗好澡后就喊我,我就把衣服递给你呀!”

  “好,好,你叫么名字呀!”

  “我叫'都来看’”陈促寿答得很快。

  “哦,'都来看’,我晓得了!莫跑远呀!”算命瞎子嘱咐了一句,陈促寿上岸穿好衣后,把算命瞎子的衣服抱着放到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自己便坐在树下乘起凉来,等着看一场好戏。

  再说算命瞎子,左等陈促寿不到,右等陈促寿没来,便着急了,又没穿衣服,哪敢上岸,急得他便叫开了:“都来看哎,都来看哎------”

  路上行人听到有人叫喊,觉得蹊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叫大家去看“,便寻声走了过去。男男女女几个人来到塘边,见一光着身子的瞎子在叫喊“都来看”,顿觉怒火中烧,几个女人忽见一赤裸男子在水中,羞愤不已,大骂“老不死的”“老不正经的!”

“好你这个不要脸的瞎子,大白天耍流氓!”随即有人上前捡起石头就砸他。

  “打死你这个浑球!”,“打死你这个不要脸的!”算命瞎子抱头又蹲进水中,哭喊着:“'都来看’哟!'都来看’快来哟!我在叫'都来看’哟------”

此刻,坐在老槐树下的陈促寿笑得眼泪都流了下来……。                            买“哎哟”
                                        
    大王庙街有个纺棉织布作坊,掌柜老板是个为富不仁的家伙,把短工们当牲口使唤不说,还常克扣工钱,一日三餐也不叫人吃饱。
  
    有一天,掌柜的又想着歪点子刁难短工阿三:“我给你三个铜钞,你把我买回能装满一屋子的东西来!要是买不到,这个月的工钱我只能给你一半了!”
   
   阿三父母早亡,是个只会干活的楞小子,心里哪有那么多花花绕绕的肠子,掌柜的有心扣他钱,他哪有什么法子呀!
   拿着三个铜钞,阿三出了门,走在街上,一脸的沮丧。三个铜钞,买稻草装一屋子,钱又不够,买什么好呢?阿三犯了愁。陈促寿一看阿三的样子就知道掌柜的又想刁难他了。
   陈促寿上前拉住阿三询问缘由,阿三便把掌柜的叫他用三个铜钞买能装一屋子东西的事说了一遍。陈促寿一听,气就来了:“是么吊东西,欺侮老实人,想钱想疯了!”
  “你别急,我有办法!”陈促寿对着阿三的耳朵,叮嘱了几句。
   晚饭时分,阿三回来了。掌柜的问道:“东西买来了?”
   阿三说买了,便拿出一根洋蜡,用火石点了起来。
   “这是什么东西,能把一屋子装满吗?”
   阿三说:“掌柜的,我买的是光,你看这一屋子不是装满了光吗?”
   掌柜的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寻思着:“好个孬子阿三,还真有一手呀!”掌柜的不说什么了,转了话岔说:“开饭了、开饭了!”
  
   过了几天,掌柜的又把阿三叫到里面说:“干完活后,你还把我买样东西,如买不来,这个月的工钱我只能给你一半了!”
   阿三一听,又知老狐狸又在耍歪主意了,但想自己在人家手里像个软柿子,他爱怎么捏就怎么捏了,也没法子!
  “好吧,掌柜的,你买什么呀!”
  “你去给我买个'哎哟’来”。
  “'哎哟’是个什么东西呀!”阿三又犯愁了。
    
    出了门,阿三在街头茶馆里看到了陈促寿,像见了救星一样跑了过去。
    陈促寿听了,想了一会儿说:“这好办!”便和阿三一同出了茶馆,绕道去了狮子山脚下一破屋里,在墙根下扒起了土砖来,不一会儿,陈促寿就捉到了一个大蝎子,用两根树枝夹起来,再用纸包好放进了阿三上衣口袋里,又小声叮嘱了他几句。“回去后,按我的话去做,知道了吗?”阿三半信半疑地点头说好。
   
    掌柜的满以为这次可以为难住阿三,心里正乐滋滋的,忽见阿三回来了,便问:“买来了吗?给我看看呀!”
   “在我上衣口袋里,你自己摸出来吧!”
   掌柜的更好奇了,伸手就在阿三口袋里小心地摸着,就见掌柜的大叫起来:“哎哟、哎哟!”
   原来掌柜把纸弄开了,里面的蝎子出来了一下子就把掌柜的手蜇着了,疼得他咧着嘴直叫:“哎哟、哎哟!”
  
   阿三按照陈促寿教他的话说道:“掌柜的,是'哎哟’吧,我把它买回来了,你一摸就叫它'哎哟’,这次又买对了!”
  “好你这个促寿鬼,'哎哟’!老子认得你了。”
  “不错吧,你认得'哎哟’了吧!”阿三说道。
  掌柜的自知理亏,只好自认倒霉,打碎了牙吞到了肚子里,再也不敢刁难欺负他了,月底如数付了阿三的工钱。


                          闻菜香”和“听钱声” 

一天,陈促寿经过西门司下坡时,见坡下一饭店掌柜的正在欺侮门口一修鞋打掌的老人。

“这个老不死的在我家门口修鞋有一个多月了,天天闻着我家的菜香,闻着菜香就要给菜香钱!”掌柜的不讲理,找着茬子说。

陈促寿一看就明白了,掌柜的嫌修鞋的老人在饭店门口挡事,影响他讲做生意,就没事找事撵他走。

修鞋老人一脸无奈:“各位评评理,哪有这种霸道的人!”

大家明知掌柜的无理取闹,却没有一个人出头。

“要是不给钱,你就别在我店外摆摊子!”掌柜的耍着横。

“真是怪事,这安庆城大得很,你占着不要人走路呀!”一个旁观的老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说。

“老子就让他给钱,闻着我店里的菜香,就要给钱,一个月6吊,少一个铜子莫想走!”

陈促寿看了气不打一处来,却压着火,嘴里却说:“你这个老板讲得不错,闻菜香就要给钱吗!”

陈促寿此言一出,大伙纷纷骂起陈促寿:“这个老几不是好东西,一定是老板家的亲戚!”

“莫在这里瞎(ha)帮腔!”有人又对陈促寿说道。

“老板呀,我看这个修鞋的也没有多少钱,我替他给吧!”陈促寿说。众人格外好奇了,这个人是孬子还是二百五呀,管他那么多,看看热闹吧!

掌柜的一听陈促寿说这话,一时反倒糊涂了,嘴里连说:“你给,也行!也行!”

陈促寿说着从腰里摸出一个布袋,摇了摇,说:“听见了吧,里面全是银子!”

“听见了,听见了!”掌柜的笑着说。

摇了钱袋后,陈促寿把钱袋又往腰里一塞说:“给你了吧!这些银子足够这修鞋的在这闻一年的菜香了!”

“你哪给我钱啦?”掌柜的问着。

“你刚才不是讲(gan )'听到了’呀?听到了我就给你了呀!”陈促寿一翻眼,瞪着说。

“怪事了,听到了就算给了钱?!”掌柜的问着。

陈促寿冲着大家说:“你们听到了吧,他说'听到了’我摇的银子声,不算我给了钱,那这个老人家在店门外修鞋闻了你家菜香,他哪里吃了你家菜呀!你却要他钱,做人不讲理,哪个还敢到你家吃饭?”

掌柜的一听,无话可说了。大家这才反应过来,都笑着说。“你听了人家的银子,他闻了你家菜香,两抵了,不要争了,都好好做生意吧!”

掌柜的知道遇上了高人,就找了个台阶说:“我是听到了钱声,好,那就算了!”……

多少年过去了,这个老人一直在西门外修鞋打掌,那个掌柜的也再也没找个老人的岔了。
                                  
                                巧对县官

一日,陈促寿从大王庙篾匠铺买来一大一小两个竹篮子,一手一个拎着往回走。路过鸭儿塘时,迎面遇上一个外地进安庆省府的县官。这位县官五短身材,八字胡子下,一撮山羊胡子撅得老高。

见陈促寿两手拿着篮子,便随口吟道:

左手拎大篮,

右手拎小篮,

小篮放大篮,

两篮何不并一篮?”

陈促寿平生就见不得人家酸不溜几的,见此人没事嚼蛆巴子,就随口回应道:

县官是官,

棺材是棺,

县官放进棺材里,

两棺(官)何不并一棺。”

此言一出,把县官搞得一个屁也没有了,只好自认没趣,与随从一道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