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2:38

“生涯规划”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来源:新东方 作者:李令彬 日期:2010-08-05         “快教我一些速成的方法!”这可能是我每天所见来访者的内心呼声。但是我很难跟你吹嘘什么我懂得更多的成功诀窍,生涯规划,其中所谓“生涯”指的就是你一生的全部所有,这样你还会希望自己的一生快点儿有效率地走完吗?比如别人活了八十岁,你四十岁就完成了一生,然后呢?我到处听到人们在谈论所谓的“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等。到底有几个人能够实现呢?难道不工作的人生就真的那么美好吗?工作着的人生就真的是苦难无边吗?
  
  急切寻求“速效方法”是现代人的一种思维病态。我就曾经在某处听过一个最扯的“时间管理”讲座。主讲人说,其实你可以用某种软件同时打开四个视频窗口,在线观看四部影片,因为通常电影里都有大量无聊的铺陈,精彩刺激的场面不多。有在座的人提出问题:“那么声音怎么办?”“声音不重要,可以关掉!”主讲人自信满满地答道。
  
  可是我不知道这样变态的“时间管理”是在追求什么。人们需要节省时间,腾出生命来做重要和热爱的事情,可如果我们只是学会了快速做完一切事情的技巧,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是一段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可见的人生结果都只有一个,就是死亡,而人生的意义正是因为生时短暂才需要仔细思量。
  
  我在上大学期间曾读过一位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小说《人都是要死的》,里面提出了一个很邪门的人生假设:如果一个人是可以不死的,生命就会因大量重复而显得极其无聊,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任何事情,就不再有任何事情足以使你激动,人生就再也没有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可做。
  
  所以,省省吧。我们这辈子能做的事情有限,我们每个人都很不完整,这正是趣味所在,也是意义所在,留点事情给下辈子去干吧。
  
  人们都会接触各种资讯,根据偶像剧中的浪漫剧情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根据工商巨子的传记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根据某个名人断章取义的格言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所有这些没什么不好,但却是远远不够。
  
  你不是任何别人的影子,所有的经验与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假如剥去其时空的外壳,可能什么也不是。某位成功人物和另一位成功人物的经验也可能迥然不同,甚至其观点恰好针锋相对,这时该如何是好?
  
  很多读者来信说,希望我写一本一二三四照着做就可以人生无忧的书,可是我哪里有那样的天才?正是因为我认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我才有不断写书的动力,我希望每一本书都有些新的启发,我希望阅读这件事情本身能带给你新的思考,而不是终结你的想法,这是我总能把一本书写得很没有规则的道理。
  
  我不能教给你任何“对的”东西,你决定意义。我更愿意阅读我的文字是你的一段体验过程,而不是获得什么现成结果。没有什么结论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这一系列结论的体验与思考过程。
  
  没人能真正告诉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除非你对此有所体会。写作不过是为了加强一种共鸣,让你知道自身的经验不是孤立的,可以做到什么程度,推广到哪些方面和领域。假如你毫无经验,不懂得判断形势,所有的结论最终都会成为祭奠失败的贡品。
  
  希望本书也能激励你采取行动,而不是终结了你的体验过程。
  
  只有你,才能够真正帮助你自己;你是这个现存世界唯一的中心思想。数百年前,当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把“我思”作为思考整个世界之起点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没有每个人的主体在思想,世界便是不存在的;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世界是“存在着的虚无”。只有你在思考,你在行动,你把自己当作是自己人生戏剧的真正主角,我们这个现存世界的一切才能通过你的头脑,你的身体,对你发生现实意义!
  
  那种读起书来就激动,放下书本就迷茫的人,或许是我们相互误会了。就像我在大学的讲座中,就曾经听说过不少这样的想法,许多同学认为,应该把书本的知识学到足够好,然后才开始到社会上去接触实际的生活。我可不这么想,什么叫做“足够好”?如果你不曾用过学到的知识,单凭书本学习就能够发现一切真理吗?没有用过的知识,不可能学到足够好!就像我们老是在埋头学习英语,却从不敢跟一个真正的外国人对话,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说出地道流利的英语,你要把滥英语变成好英语,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滥英语去交流,直到把它练成好英语!
  
  我不希望你把这本书当作小说在读,仿佛在读天边的故事。我很想建议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必“一口气读完”,因为你下面会做的很可能就是“一股脑儿忘掉”。如果本书有一两篇文章经过你的思考、体证,变成你的一部分,改变了你原来的一点思维习惯或行事方式,则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否则,你尽管很惊叹,却觉得书中所说离你甚远,是你不可能做到的事,看完书,除了感叹有另一个世界,又回到老路上去,留给我的则是无限的挫败感和无奈心态。
  
  事实上是,如果你愿把自己当作一个传奇,你才能创造奇迹。否则,奇迹总不会上门去找到你,那些成功的人不会上门去教你如何成功,那些鲜活的机会,那些活得有意思的人,都不会去上门找你。你得走出“我什么也不是”这样的画地为牢的意识,你得对世界上的某些东西有所渴望,有所好奇,有点激情,有点疯狂,甚至是有一股子奋不顾身的精神,这样才能走出你的困境。
  
  有位读者就写信给我说,不太相信我写的东西,因为感觉离得很遥远;他自己呢,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希望和我见上一面,或者咨询一下总比不咨询好,这样也许会对他有所改变呢。
  
  若是我生性逞强,或许会跟他见上一面,找找“改变一个平凡人之命运”的快感,可是我并不想也无力改变他的命运,除非他自己下定了决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给自己任何承诺,一个足够强大的承诺,任凭谁也无法为他的命运负责。
  
  我或许可以跟他见上一面,但是他总得要我看到他在乎自己,能做出点儿什么事情来证明这一点。
  
  很多人都在追求教育速成的方法,最快赚钱的技巧,职场晋升的潜规则等等等等,但是却并不看重自身的价值与信仰,人生也缺乏实质性的激情——在我看来,这是步履匆匆,却没有灵魂的人生。
  
  方法、技巧和规则,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但如果没有意义的判断与取舍,没有思想的牵连与贯通,这些“如何成功”的外在表现,由于其彼此冲突和矛盾,可能会让你读书越多,越是迷惘。
  
  相信你自己是这个现存世界的中心思想,以你为主,对自己承诺,让自己有信仰、有思想,有主见、有骨气——这是我对本书读者的期待,这样的生涯规划,才会有真正的意义。希望获得速成的技巧,而不在乎是否要通过提高个人的素质来获取人生的幸福和成功,这样的读者或许会对本书失望。
  
  我想重复第一本书里的谬论,我这个老家伙只爱“问题青年”,那些只是希望快速背下新的标准答案的“答案青年”,谁也帮助不了。 (编辑:赵露)

    摘自《发掘你的竞争力》 李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