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黄金有价玉无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0:04:12
解读“黄金有价玉无价” [ 2005/9/15 21:32:00 | By: 金岷彬 ]   0 推荐 从工程技术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
——从汉字溯探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之二
关键字:玉、治玉、价值、技术
提纲:
1. 对中国古代玉器的简述
2. 古代汉字字典里“玉”部汉字的情况
3. 玉石的加工工艺
4. “黄金有价玉无价”
5. 玉的历史河流

正文:

    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研究玉和解说玉的文章、著作不可胜数。
    笔者对于玉器,是一位外行,但是笔者通过汉字来研究中华文化的持续努力,必然也要涉及到中华玉文化。作为外行接触到玉文化的内容时,笔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玉文化的探讨里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然中国的玉器制品及制造工艺享誉世界,历史悠久,既然中国古代有非常精湛的治玉工艺技术,那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来看,古代中国的治玉技术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二,古代赋予玉的种种观念意识,又是如何“从精神变物质”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还在史前石器时代,玉石就因为其晶莹的色泽、给予人的温润细腻的特别触觉、坚硬的质地而引起原始初民格外的关注,进而受到喜爱,受到尊崇,被赋予了通天达地的“灵性”。史前考古的出土文物里就有原始先民祭祀天地的玉器。玉器的特殊质地给人特殊的视觉和触觉,使玉器成为原始先民喜爱的物品随身佩戴,佩戴玉饰的风俗习惯延续了几千年直到现在。历朝历代都有精美的玉石陈设摆饰作品,因其体积和重量、因其雕制功夫量、因其艺术精湛,而成为价值连城的玉器工艺品。玉,还做成了帝王的玺印,是古代中国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笔者以为,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内容:
    ①玉器的使用习俗;
    ②玉器的加工制造技术,包括玉石开采运输、对玉材的判断鉴别、加工工艺和加工机械;
    ③对于玉的物理性质的认识和赋予玉的人文性;
    ④对于玉材玉品的价值观念;
    ⑤对于玉器的观赏审美;
    ⑥对于“玉”符号的理念;(玉人、玉女、玉面、玉体、玉笋、……玉玺、玉成、玉立、玉策、玉虚、玉台、玉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用玉来表达的概念)
    一位作家把中国的历史比喻为“玉河”(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 对中国古代玉器的简述
    从大量关于玉的书籍里,可以了解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情况。
    中国最早的玉器出土于现在属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为红山文化类型[1],[2]。在这处新石器遗址里,出土了玦、管、锛、凿、匕形器,既有生产工具,也有装饰物,距今已有6200~5500年以上的历史。稍晚一些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和安徽•含山的凌家滩遗址,都出土了不少玉器。
    商周时期的玉器,无论品种还是数量,无论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都比原始时代的多。从商周的玉器来看,琢玉的技艺有明显的进步。商周的玉器绝大部分出自规格很高的大型墓葬,玉器为王室贵族占有。西周晚期以后到春秋战国,对于玉的社会意识从原来单纯的形体认识发展出了形而上的意识——礼。《礼记•聘义》认为玉有“十一德”》,《管子•水地》说“九德”,《荀子•法行》记载“七德”[2]。春秋战国的玉器,用作佩饰的作用更为突出,形成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一种普遍观念,玉的使用范围逐步向平民阶层扩展。
    此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的最尊观念意识也出现。和氏璧在经历了汴和献玉的坎坷曲折之后,成为公认的稀世珍宝,并导引出了战国诸雄之间对和氏璧的争夺;最后和氏璧制成了象征中央皇权的传国玉玺,在秦之后的朝代,“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争夺这个象征掌控江山的玉玺。似乎谁拿到了这个传国玉玺,谁就可以做君临天下的梦,传国玉玺这个具象符号,在汉朝表达了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也是国家领土和政权的代表符号。而且历史上托称用“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多次湮没又屡屡“再现”人间,直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25年被逐出故宫时,还有与传国玉玺相关联的活动记载。“和氏璧”与“传国玉玺”都是中国封建皇权的代表符号。在故宫博物院太和殿的展橱里,笔者还见到了玉质的“大宝”——“皇帝之印”和“皇后之印”。
    汉代,贵玉的意识和风气炽盛,突出表现在许慎《说文解字•玉部》里,解释玉“有五德”;其它一些儒家经典,也尊玉崇玉。唐代以后,玉器逐渐恢复了其自然属性,多作佩玩之物,类似先秦两汉的祭祀玉器已不多见。明清时代,大型的玉器摆设比前代多,选料精、立意巧、琢制细,治玉的工艺技术发展进步很大,玩玉赏玉的知识积累也臻至空前。
    据资料[2]P91介绍,古代中国的玉器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功能和用途来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类:①礼仪用玉;②玉制兵器、乐器;③生活用玉;④丧葬用玉。笔者觉得,在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之后,玉制兵器已逐步退出了实战兵器的序列,成为仪仗器具。乐器也是用在礼仪场合。把玉兵器和玉乐器都划归礼仪用玉的范畴更合适一些。而生活用玉,品种繁多量大面广,为便于叙述讨论,则可分为装饰玉器,如随身佩戴的佩饰玉器,和用作摆设的大型玉器作品,如玉山子、玉屏风、玉如意等。以及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玉质器具,如杯、卮、盘、碗、筷、壶等食具,鼻烟壶、烟嘴等烟具,笔杆、砚、印盒、印章等文具。这些不同分类法尚没有一定之规,分门别类,为了各自方便叙述罢了。
    现今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镇馆之宝——翡翠白菜、“东坡肉”和毛公鼎,就有两件是陈设型玉器工艺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乐寿堂陈列的新疆青玉《大禹治水》玉山子,重达5000多公斤,当初由扬州的玉工们花费了十年的时间雕琢而成,是现在世界上存世的最大的玉制工艺品。

2. 古代汉字字典里“玉”部汉字的情况
    在《说文解字》里,许慎将汉字分立了514部,部与部之间,按照“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的原则排列,玉部排在第六位。在许慎著书的理念中,对玉看得很重。玉部排行老六,是《说文》从汉代尊崇的“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一”部开头,下来是祭祀天地的“示”部、统治天地人间的“王”部,与祭祀和通神密切相关的“玉”部。在上述前六部里,要数玉部的字为最多,“文一百二十六,重十七。”加上后人“新附,文十四”,再加上紧后面另立的双玉“玨”部三字,《说文》里带玉的字143个。
    《说文》首先对玉字作了注解,从中可以读出许慎对玉的基本理念:“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古人从玉的具体形象、形态,发展出了形而上的“玉德”,赋予了玉的“人”性。
    《说文》里表示各种玉材的字有28个,多为美玉的各别称呼,只有一个字表示了“朽玉”。说明古人对形形色色的玉材有很深刻的系统的认识,能用文字符号来分别表示它们。此外,《说文》对于玉与石也区分得很细致,“石之似玉者”或者“石之次玉者”的字有31个。笔者还从这些玉、石材料字里进一步体会到,由于古代中国的地域广阔,(殷商)方国、(两周)侯国林立,同一种玉材或石材在不同的地方或许可能会有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字,但是,这些字在隶书前的小篆里已经就统一使用了“玉”作形符,并在汉朝发生的文字隶变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字”后集成一部。这说明了,第一,生活在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们,造字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观察客观世界、表述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这就是我们的民族性的具体体现,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始终是大统一历史为主流的人文根本;第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历史功绩,惠泽千秋;虽然他是一个暴君,虽然强秦暴虐速亡,不足为训。
    《说文》里表示玉石材料的色泽,有“瑛,玉光也”;“琰,璧上起美色也”;“璑,三彩玉也”;“瑳,玉色鲜白”;“玼,玉色鲜也”;“莹,玉色”等等。对于玉石材料的声音,也有好些字:“球,玉声也”;“玲,玉声也”;“玱,玉声也”;“玎,玉声也”;“琤,玉声也”;“琐,玉声也”;“瑝,玉声也”……但是这一组字的数量比前述材料组的字数量少得多。从汉字符号所表示的对象来比较它们,材料是具体的客观具象物质,容易表述和明确交流,因而容易造字;而色泽和声音,虽是客观存在却与人的心理感受有关,对于这种心因性的事物,有时不好确切表示,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尔这组声色功能字比材料字少。
    《说文》里表示玉器制品的字也较多,璧、瑗、环、璜、琮、琥、璋等礼器。圭也是一种著名而重要的玉礼器,但带玉旁的珪字在社会流通里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圭字,“珪”在说文里未被收录。璬、珩、玦、珥、瑱、琫、珌、璏、瑵、等佩饰玉。还有描述玉器细节的字,如“瑑, 圭璧上起兆瑑也,从玉篆省声,周礼曰:瑑圭璧。   珇,琮玉之瑑。……”
    笔者更为关心的,是表示玉器制造工艺的字。《说文》里有“琢,治玉也”;“琱,治玉也”;“理,治玉也”,仅有三个。还有一个“班”字,许公解作“分瑞玉”。如果当“剖分”讲,那就是加工玉石;如果当“分开”,就是把作为符信的一对“瑞玉”玉器分开,也是叫“分瑞玉”;看来《说文》可能解释的是后者,那么“班”字还算不得是加工玉器的工艺字。但是,“班”字的小篆字形里两块玉的中间是一把刀子工具,而不是用手去“分瑞玉”。许慎解释“班”字的方式与对“理”等三个工艺字的解释方式不同,对“班”字没有完全顾及小篆的字形去解释。或者,“班”字在许公的编撰意识里,是治玉和分玉两者皆而有之。
    《说文》里还有“玩”和“弄”两个动词字,它们之间相互训释——玩,弄也,从玉元声;弄,玩也,从廾(廾的小篆字形为双手)持玉。这两个同义字都以玉作为所表示动作的承受客体,则说明在许慎时代(或者更早),玉已经在祭祀通灵、佩戴装饰、驱邪护身(“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敛葬防腐等功能之外,玉还被当作了玩赏的对象,并进一步作为造字的范指符号来使用。(笔者对于“范指符号”的论述,参见《从汉字的形态探讨中国人的汉字表达观念》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987。)进一步,摆弄竹筹的行为动作,添加上竹字头构成为了“筭”字,一个对于追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至关重要的字——摆弄算筹作为计算方法的古代中国数学。玩和弄两个字的同义叠用,还成为一个带有轻薄之义的动词。
    对于《说文》玉部属字的研读,笔者再次象当年读“车”部字一样,感到描述成料、成品的字很多,但是,描述加工工艺的字很少。长期治木造车和治玉造器的工匠们,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制车、治玉工艺技术,制造出了形形色色的车辆和玉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车文化、玉文化里的物质实体。工匠们虽然掌握了精湛的治玉工艺技巧,而且对玉工艺的各种操作,也肯定会有他们相应的称呼(即“行话”),但是他们多半只是“干活的”,与文字记录无缘,甚至许多人不识字,就像苏东坡《石钟山记》所形容的那样——“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而识字并有能力和有机会新造汉字的古代知识分子,对制车、治玉的工艺技术不甚了解;或者皇家的治玉工场就不允许普通人涉足,去了解治玉的具体工艺过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古代造字的许多人还把包括制造工艺技术在内的许多技艺,都看作是“万般皆下品”。
    汉字体系内,各类功能字的分布不平衡不均匀,这能否认为是汉字体系的一种缺陷。另一方面来看,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字能够准确地表达清楚自己所想要表达的任何事物,包括源自外来文化的翻译表达,包括现代复杂的制造工艺技术和全部其它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表达,并不需要另造许多新汉字。利用固有的字来组成新的单词和术语,来表示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汉字体系这种强大的构词能力,这种强大的书面语表示新知识的能力,是汉字的一大特色,是汉字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具体表现。
    按照笔者利用古代汉字字典来研究某一选定部首汉字的发展情况的惯例,笔者会从对《说文》的字分析转向对《康熙字典》的字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玉器的发展,从唐朝开始,通神通灵的祭祀玉器逐渐减少,玉器恢复了它的自然属性,多作佩玩之物,相应地表现在《康熙字典》里,玉字部的收字增加到488字,此中要剔除一个非玉的“王”字,还有三个不带“玉”的形符的异体字。《康熙字典•玉部》所增加的字里确有不少表示玉材和玉器的;另外还有用来表示人名的专用字,人名用字带上玉字旁,说明古代中国对于玉的观念更进一步向玉崇拜和玉珍贵的方面发展。《康熙字典》对比《说文》新增收的字里还有一个“現”字,是现代汉语里的常用字,引人注意。《集韵》解释“現”作“玉光”,虽然《说文》里也同样有表示“玉光”的字“瑛”;“现”既是一个形声字,又是一个会意字,用人见到玉(的光泽)来表示玉在人眼目里的出现。“现”字借用“玉”之被“见”来表达了一个抽象的自动词,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因而成为了汉语里的常用字。

3. 玉石的加工工艺
    杨伯达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里,扼要地介绍了古代的玉加工工艺流程: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玉、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艺。[3]
    人类对玉的认识和加工,都是从对石头的认识和加工里逐渐分离独立出来的,并得到了额外的注重和专门的发展。由于玉材石材的质地坚硬而又性脆,在石器时代只能采用砸打和研磨的工艺方法。一直到了现代,在研制出了比普通石头更坚硬的刀具(硬质合金材料),并广泛采用电动能源,才实现了对石材的切削加工工艺方法。在高温融化技术及其工艺设备都极大发展的近现代,才实现了铸石工艺并加工出铸石制品。现代的石材加工制造工艺,是从古代逐渐积累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更重要的,是要社会的整个工艺技术体系的支撑来提高和发展,如硬质材料、如强大而方便的的电力能源、如高温融化,才达到了今天的石材加工水平。计算机的仿真系统操控大功率的激光器械来琱造玉工艺品,这可能是今后治玉工艺的又一个新方向。
    还在上古时代,要把玉从包裹着它的璞石里分离出来,最初采用砸、凿的方法。后来采用了锯切,显然在古代要锯开玉璞,工艺操作相当艰难困苦。作为原始的无齿锯这种剖玉工具,在锯开坚硬的玉石时自身的损耗也非常厉害。再后来,发明了线切割的工艺,用带着研磨粉料的细线在玉石上来回拖勒,勒磨出沟渠,最后逐渐切开玉石。在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上,分别都能见到锯切割的直线痕迹和弧线形的勒割痕。利用切割的方法开出玉料后,下来就是研磨成形。线切割和琢磨工艺从单纯的手加工发展出了脚踏板驱动的玉加工机械。
    图1为《天工开物》里的琢玉机械,反映出我国古代加工玉的基本情况,从图里可以看到:①琢玉机械的基本结构,是一个木头机架子;②人对琢玉机械的操作方式,双脚踩动踏板,带动磨头旋转,两手把玉送到磨头跟前琢磨;或者脚踏板使切割线作来回往复的运动,剖切玉石。我国著名的玉学专家杨伯达先生在他的许多著作里都论述到,在殷商时代已经相当完善的砣碾玉石的专用机具——砣机[4],是使玉加工走向专门化,终于从石加工工艺里彻底分离出来的关键物质条件,并由此而使得玉石加工在殷商时代有了一个质变性的飞跃。所谓“砣机”,就是就是把研磨玉的工具头做成石砣的形状,在砣的外表粘上比玉更硬的研磨砂,或者将研磨砂调成水浆不断地喂到研磨点,驱动砣旋转,用金刚砂把玉一点一点地琢磨成形。由于使用砣机,杨伯达先生的文章里甚至把琢玉的工艺也叫做“砣玉”。砣的轴上缠绕着绳子,绳子连接着脚踏板,两只脚踏板反复上下踏动,带着砣轴正反来回旋转,产生琢磨玉的动力。
从工艺技术的角度来看,砣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进步。第一,在砣机出现之前,是用手捉住玉材并且施力研磨,另外,有的部位也是手持工具在玉上琢磨或锯切,如在玉上钻孔的工艺。玉质坚硬,磨削需要尽可能大的压着力,而且需要持续长久地磨削。但是,人的双臂力量相对双腿的力量和持久性都弱一些。砣机采用脚踏板来驱动研磨头,增大了琢磨玉的动力和驱动的持久性,无疑这极大地提高了玉加工的效率。第二,脚踏驱动砣机把双手从施力磨削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专司工艺控制,提高了玉加工的灵活性、复杂性和艺术性,促进了玉工艺的长足进步。第三,砣机加工玉件时,玉静止不动,磨削头在旋转,这便于玉工观察和掌握加工分寸,保证工艺质量。(对比传说里的李白儿时碰见老婆婆用铁杵来磨针的工艺方式,运动中的铁杵,人眼不易跟踪看准确具体的磨削情况。)用砣机治玉,这就是“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杨先生所称的“砣机”,在别的关于治玉的文献里,有叫做“木凳”的,因为整个机架是木头做成;也有叫“水凳”的,如杨先生的论文以及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因为琢磨玉的整个过程里,都要用到调着研磨粉的水浆,水浆用后流倘到水凳下面的水槽里,收集起来反复使用。几千年来,砣机的基本结构都如此,没有更大的变动和改进,直到二十世纪后半期,才有了电动机带动磨头的近代研磨机,甚至有了手持式的袖珍研磨机。
    殷商时代完善起来的脚踏驱动的琢玉机械,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在陀机发明问世的前后,有从井里汲水的辘轳,实现了绕在轴上的绳子同轴之间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转换;有制陶的陶轮,用脚蹬动的方式驱轮连续旋转;旋转陶轮使得上古社会的制陶工艺,由最初的泥条盘筑器物方式改进成为泥坯旋转成型方式,这在石器陶器时代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原始弩弓的出现,也是利用了脚蹬弓、腿发力的方式,加大了弓箭的迸发劲力;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弩,是要用弩机来操控箭支的射发,那是商代的后世才出现的事;促使脚力进入生产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毕竟是一步一步地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地“摸着石头过河”得来,不是凭空就突然一次出现了秦始皇陵出土的那种完善先进的弩机。脚踏板带动分综的织布机,可能也是脚踏驱动磨玉的先驱之一;脚踏板带动分综的机械结构甚至就能直接用来作玉石的线切割。毕竟用强力弓箭狩猎、脚踏织布制衣、旋轮制陶,是比装饰琢玉更要紧的社会生存和发展问题,从事狩猎和纺织、制陶的社会成员也比专工玉石的工匠多得多,先期出现陶轮和布机脚踏板的可能性比起砣机,会更大一些,它们为砣机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基础。
    玉,由于得到社会上层的青睐而成为特别贵重的器物种类,帝王和贵族们都重视玉器的加工制造。但是,他们关心的重视的只是玉器的成品,和他们对玉品的占有,以至死后玉器跟着殉葬,并不关心玉工治玉的具体工艺流程。在玉制品方面则表现为关注制成品而很少关注玉加工工艺,在汉字里表现为玉的成品字多而玉的工艺字少。几千年来,砣机一直沿用下来,没有大的改进和发展。
    当年,先进的琢玉技术和机具,为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玉文化;但是,这先进的玉加工技术并没有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直到近现代,中国传统的治玉工艺和机具,仍然是传统的砣机。玉文化,是中华文化里一支独特的奇葩,受到世界的赞赏和关注;但是中国的玉加工技术没能象她的玉制品一样走出国门。虽然在清代的苏州、扬州,已出现了玉器的商业性加工中心,这样的玉工匠和玉技术密集地。甚至乾隆皇帝也重视苏州的琢玉技艺,常把精美玉料画样后发往苏州,令当地织造臣督造。笔者在英国作家柯林斯的著名悬念小说《月亮宝石》里读到,十七世纪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已成为欧洲的宝石加工中心,小说里的某人物要把珍贵的月亮宝石从英国送到阿姆斯特丹去剖分开,“使之不再成为完璧”。从现在存世的古代玉制品来看,有许多大块而薄片状的玉器,如璧、玦,剖分玉石在古代中国的治玉工艺里或许并不算多艰深的技术。古代中国没有从国内玉的加工中心,进而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宝石加工中心;流传下来了珍贵的玉制品却大多没有留下治玉大师的名姓和他们的技艺记录以及技术总结文献。
    或许,有读者会认为笔者在否定古代中国的玉文化,非也。笔者只是想透过古代尊玉、珍玉的现象侧面,寻找治玉技术长期停滞的因素。相反,在一些评述和研究玉的现代著作里,其作者对古玉推崇倍至,而评论后世仿古的玉器却怎么横看竖看都不顺眼,认为或造型粗劣、或造意随便,或做工粗拙,或缺乏动感,或“狗尾续貂”等等,总认为多不如古玉器好。笔者觉得,从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后世的琢玉技术,无论是机具也好,治玉经验的积累也好,玉制工艺品的艺术借鉴也好,大都会是后世优于古代。当然,后世一些为追逐利润而粗制滥造的赝品,那是无法与精心琱琢的艺术精品相比较。
    今天,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对玉文化、纸文化、车文化、竹文化等诸方面来回顾我们中华文明里的技术发展史,使笔者感到,古代中国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里都曾有过非常先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物质文明,也促进着古代社会当时的发展和前进。然而,直到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之前,从古代到现代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不自觉的;甚至在近代、现代也还带有相当的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这才会有排斥“西学”提倡“国粹”,才会出现“文化革命”那种践踏科学践踏知识分子的社会大倒退;才会在恢复高考之后,又出现了全国范围内重视大学生而忽视对技术工人培养的偏向。当邓小平的论断成为了全民的共识,才使中华民族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从“自在的”民族,走向了“自为的”民族。(“自在”和“自为”,参见毛泽东《实践论》。)

4. “黄金有价玉无价”
    “黄金有价玉无价”,是流传在古玩行业的一句“名言”,并逐渐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观念,尽管大多数人并不一定有钱置玉、玩玉;或许这种无钱无缘玩玉的景况,更进一步让与玉无缘的人们感到玉的神秘和玉的无价。
    玉无价的缘由之一,是玉材的稀有难得。不但是稀有难得,还是不可再生,不可重复应用的稀有资源。可以说,玉,是没有两件完全一模一样的材料。玉材稀有,采玉艰难,运玉也艰难,一块美玉材从产地到达京城,要消耗巨量的民力。
    玉无价的缘由之二,是玉的加工劳动量巨大。质地坚硬的玉料,只能用琢磨具在磨料的配合下一点一点地磨掉;如果想加工快一些,想采用凿、用打击的方式敲掉多余的材料,很有可能崩裂的纹路会毁掉整块玉料;就象今天的玻璃切割和玻璃钻孔一样,必须小心又小心。在古代只能靠人工体力,用简单的木架砣机来琢玉的情况下,琢玉所需的时日经年累月,工作量非常大。
    玉无价的缘由之三,是玉制品的艺术性。玉品的艺术性有文野之分、高低之分,一些顶级的艺术品,就是无价之宝。玉品的艺术价值,来源于琢玉工匠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功力,出自琢玉名匠师(如明代的陆子刚)之手的玉品,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
    玉无价的缘由之四,是赋于了某些玉制品的特定功用,这一类玉制品无论是选料、制造和拥有,都是以社会等级作为出发点,而不考虑其制造成本。传国玉玺就是皇权的符号,全国只认一枚;敬天礼地的圭璋琮璜,是人间帝王贵族向天地神灵表示敬意和沟通的桥梁;金缕玉衣,是只有王室近支宗亲才有权享用的东西,制造的数量极少;……流传到后世的古玉制品,除了其材料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之外,还加上文物古董价值(能否称作“时间的价值”),成为极珍贵的工艺美术文物。
    对比黄金,虽然黄金也是稀罕之物,但是黄金通过人的陶冶加工,可以得到相同的成色、可以做成质地和形状完全一致的器物,在加工过程里如果偶有闪失差错,还能采用工艺办法来弥补,甚至“废工不废料”地重新熔铸重新加工。黄金制品,可以用重量来衡量,玉材及玉制品却无法用重量来作为衡量指标。因而,黄金制品的价值,比玉制品的价值容易评测。
    笔者对一种称作“玦”的玉器求问而不得其解。所谓玦,是一种带有缺口的璧或者环,考古出土历史年代最早的玦,是成组地放置在墓主的头部两侧,新石器时代和商周墓葬里常有发现,甚至在台湾的卑南文化墓葬里有大量的玉玦发现 [5]。有的学者认为玦的功用是作为耳饰,并解释说,上古代没有锐利的针具,不便在耳朵上穿孔戴耳环,于是将璧或环开槽缝以夹耳朵。这种说法可作一家之言。但是,在一件完整的璧(坯)上,再去花费很大的功夫切开一条缝隙,把完璧加工成为玦,要切割出这道缝隙的最初原因究竟是什么?把“夹在耳朵上”的小型玦发展为大型的(因自重大得会从夹持状态溜下坠落)玉玦,就像鸿门宴里范增三次“举所佩玉玦以示”项王的那种佩玦,其中蕴含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对于如何评价璧的“完整”和玦的“出缺”,笔者拜访了西安古玩市场上的若干人士,仍不得要领。设想,以玉玦的商业价值而论,把一件珍贵的玉璧或玉环,再切开一条细缝,这切缝所付出的更多一份劳动,就一定能使成玦比其前身的璧或前身环价值更高吗。古玩市场上的行家对于笔者这个问题,认为“不好范范而论”,“要看到具体的璧和具体的玦再来评说”。在现今的古玩市场上,谁也不肯把一块完整的玉璧拿去作开口成玦的实验,这说明多付出了必要劳动去加工出的玦,在市场上不一定就会比璧增值;若能增值,而且有人需要,就会有人去干;但是,现在没有人愿意这样干。笔者以为,单纯以“由必要劳动创造出了产品的价值”的经济学原理,无法解释用完整璧料开缝制玦的现象。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里,笔者以为,对于玉玦的起因和功能还没有说清楚,竟管涉及研究和评述玦的、把玩和鉴赏玦的文章不少。

5. 玉的历史河流
    笔者赞赏作家霍达女士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里,把中国历史、把中国的玉加工史、把中国的玉收藏和鉴赏史比喻为玉河。的确,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始终相伴,玉文化是一种世界上其它民族所没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独特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祖先们赋予了一些客观事物以人的灵性和品格,形成了对那种事物的人格化的尊崇,这就是一些特别领域里的专门文化。如,对松柏的挺拔耐寒常青,赋予了不屈不挠的品格和长盛不衰的寄意;对于梅花,认为其芳香来自苦寒,历经艰苦而卓尔不群;竹的正直、虚心、高节,久而不改其操;菊在万花纷谢的秋天迎冷劲放,不屈不挠而大器晚成。这就是中华文化里对“四君子”的崇敬。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则是对生活资料的追求、创造和欣赏与赞美。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专门文化里,笔者觉得,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中国的玉文化是把文化的物质内容和文化的精神内容结合得最为紧密,从物质属性为基点赋予人文精神最多的两个专门分支。
    玉在石器时代就被赋予了通天达地的非凡能力,用来制作沟通天地神灵、礼拜四方神祗的祭器。后来,孔夫子总结和提倡的“玉德”之说,把玉的性质进一步人格化。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里也有总结玉德的。及至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出了玉有五德。这些思想,被古代广大知识分子接受,玉演化成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君子形象,演化成为“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行为准则。正是这种把玉人格化的理念,把玉从神秘境界里解放了出来,在玉的历史上,表现为众多学者指出的,唐代及其后世,玉逐渐恢复了其自然属性,不再作祭祀用具,更多地作为了佩带和玩赏之物。远离了神接近了人。在屈原的辞章《涉江》里,可以读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战国前后的人,认为吃了玉可以成为神仙。屈原的诗句虽然反映了神秘,但已经是为了人。为了人的不朽,于是还有了帝王的金缕玉衣,有了平民的敛葬玉器。玉在这里成为了追求不朽的象征。
    玉河里玉品的变化,是人对玉的观念“与时俱进”的反映,是精神因素转化出来的物质形象。
    拜读杨伯达先生的论文[4],方知道古人对玉的评定准则,是“首德次符”。似乎杨先生并不完全赞同这种看法,提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玉器不宜用‘首德次符’的标准加以衡量”。读后笔者觉得,“首德次符”的准则,是只针对玉器来讨论而说的。
    对于比“玉器文化”更广泛的“玉文化”这个范畴来看,笔者觉得“玉”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观念符号,具体表现在我们的语言文字里,有大量由“玉”参与构成的词汇。形容人的美好,用“玉人”、“玉女”、“玉容”,女性优美的身姿是“玉体”、“亭亭玉立”,女性的手是“玉笋”。《说文解字》之后的又一部经典的汉字字典起名为《玉篇》。帝王封诰的文书叫“玉册”,使用的印信是“玉玺”。形容优美、雄壮的音乐叫“金声玉振”,还有“珠圆玉润”的嗓音;美酒叫做“玉液琼浆”,“锦衣玉食”是旧时对物质生活的最高级形容;神仙居所叫“玉虚宫”,神秘的天界是“玉宇”,“玉蟾”月亮里有“玉兔”;这些词汇都属于物质性的,形而下者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种宁折不弯、大义凛然的民族气概;“玉带”一般的河流、“玉带绕山”的道路、“金玉良言”、“抛砖引玉”……称人行止、行为的敬词叫“玉趾”、“玉成”……在上述所枚举的汉语词汇里,“玉”都表示了“美好”、“尊贵”的意义。在我们民族的思想观念里,“玉”已不仅只是形而下的一种美器,“玉”也是形而上的一种观念符号。当然,形而上的“美好”观念,还是源自于“石之美者”的形而下的玉实体。基于这种举例的逐一阅读和分析,笔者冒昧地认为,在大文化范围里,我们民族对“玉”的观念,恐怕应该是“首符次德”——“玉”字在我们民族的观念里已经成为一个表示美好和崇高的观念符号。虽然没有接触过玉的小学生,在学习以及后来运用“玉”字的时候,接受和掌握的是如象包含在上述举例词汇里的观念符号;因此,面对“玉”这个字,普通人的第一位的联想不会是它的“德”;虽然这个观念符号是从它的“德”出发。玉器文化和玉(观念)文化是两个紧密相关但是又有区别的范畴。这也是从玉文物和玉工艺美术去研究“玉”,同从语言文字去研究“玉”的差别。这个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就教于方家。
    玉河,不仅流淌着中华的玉器文化,而且流淌着中华的玉(观念)文化观念。

金岷彬2005-09西安


参考资料目录
  1. 佟柱臣. 红山文化玉器.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01  P232
  2. 李缙云、于炳文编. 文物收藏图解辞典.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2.
  3. 杨伯达. 玉器.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P628
  4. 杨伯达. 中国古代玉器概述. 电子图书光盘版,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5. 云希正、牟永抗. 中国史前艺术的瑰宝——新石器时代玉器巡礼. 电子图书光盘版,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该论文附有一图,河南孟津小潘沟出土玉玦,属河南龙山文化王湾型。   阅读全文(257) | 回复(1)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上一篇:明朝出现的印刷字体称作“宋体字”探因
  • 下一篇:印刷汉字的结构与阅读适性
.style3 {color: #006699}   Re:解读“黄金有价玉无价” [ 2010/5/24 10:42:00 | By: 天宇上的泪(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