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路:团队创作是否可以闪亮登场? - 杂文 - 红袖添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08:10
文学之路:团队创作是否可以闪亮登场?   文 / xiaomao-988     6月21日,半岛晨报上的一则消息,让笔者诧异——“麦家质疑:《藏地密码》作者‘何马’是一个团队”。文中称,《藏地密码》系列小说已陆续出版到第8本,但荒诞的是,没有人知道《藏地密码》作者何马究竟是何方神圣,连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都没有见过何马的“活人”。在读者间,更有“不要迷恋何马,何马只是一个传说”的说法。何马从来没有在任何媒体上公开露过面,没有出席过任何签售或领奖活动。即将出版新作《风语》的著名作家麦家一直坚信:“何马是不存在的,何马不是一个人,这个名字代表的是一个写作团队。”
  7月10日,重庆门户网站——华龙网也报道了一则消息,说重庆市作家协会已成立了写作组,将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大案要案写成小说。还说,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警风监督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黄济人与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就这部文学作品创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由重庆市公安局全力支持提供已解密的案件文字和其他相关资料,并为作家创作采访提供一切条件。作品将遵循生动、翔实、客观的原则,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进行创作。
  这可能不是怪事,而是一种趋势。在这里,笔者斗胆发问:个体的文学创作之路还可以走多远?带有强烈管理色彩的文学团队(或者集体)创作是否可以闪亮登场?
  在前,关于“集体创作”的传闻也不少。中国ICP之全裸写真(2)“集体创作”倒骑驴,过去中国崇尚“集体主义”,所以作品多有署名“xxx 集体创作”,“xxx 宣传组”之类。到文革的时候,这“集体主义”也发展到了极致。比如经常见诸报端的“梁效”,意为“两校”,指的是“北大”和“清华”,是文革中央授意的以两所大学为名义的写作班子。在上海有个“石一歌”,是张春桥的一帮棍子手,因为有11个人,故得名。“文化名人”余秋雨就曾经在“石一歌”里风光过,但他拒绝“忏悔”,所以遭到文艺界的狂轰乱炸,甚至2000年的高考作文也出了“余秋雨版”。
  某些学术专家,对中国明代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也戴上了“集体创作”的花环,比如:鲁迅、胡适等前辈学者,缘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诸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确乎经历过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化这一基本事实,曾分别表述过实乃经过了不同时代、有许多人参与的看法。其二,潘开沛先生提出《金瓶梅》亦非出自某一个作家之手的论点者。其三,徐朔方先生又提出了《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观点,并进而认为:明代四大奇书都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其四,徐朔方先生正式提出上述概念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进入本世纪,再次倡言“《金瓶梅词话》是一部由民间艺人世代累积集体创作的作品”。
  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大作品,确实很难说是某个大家的“杰作”,就连是“大手笔”也难谈上,历史是最厉害的辩手,它什么都不说,又好象什么都在说。罗贯中老儿敢在时空里叫嚣“《三国演义》是我个人创作的!”如果这样,读者学者就大不满了:“那些故事早就散见《三国志》和广大民间了,只不过你把他巧妙串起来,成了文学大海中的珍珠罢了。”——一切都“死”无对证,历史并不是鲜活的,而是相当孤寂的,今人想把它“激活”,不外乎,讨历史一口饭吃。所谓“红学”不就养活了一大批人吗?有人居然提出了这么个调调:《红楼梦》并非曹、高二人所著,是由7个女人合写的。《红楼梦》研究到今天,到底该信谁?无止境的大辩论,无疑是历史最漂亮最精彩的展现,但没有人让历史复原成真象!
  争到这里,历史的江河里卷出了这么朵浪花:个人才华和群体才华的问题,也就是个体创作和团队创作的问题。
  人们一直都认为,文学作品创作都是某个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个体”劳动的结晶,其实这种“个体行为”的创作也一直有生命力,比如某一首唐诗宋词,确实可一己之才能所能完成,如果某篇千把字的小散文,几十字的短诗,还来组建一个写作班子,那就太“小题大做”了,或者有人大骂“用大炮打蚊子”。
  但是,我们不得不这样认为,个体才能终究有限,个体创作的知识含金量相当少,不妨这样来试问我们5000年的历史:
  有多人写诗作赋?
  有多少文人学者?
  ——没法统计。
  诗写了多少首?
  词作了多少阕?
  散文写了多少篇?
  小说创作了多少部?
  ——没法估计。
  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流传下来的“杰作”有多少?
  --恐怕不及万分之一!
  这个还不要说如大混沌的历史,且说现在,各大文学网站,各大出版社,各大书店,每年要出多少书,说“汗牛充栋”太小儿科了,火车轮船也要被运累!在如此多的书中,能传世的经典之作又有几本?
  这个时代呼唤精品,其实整个人类都在“苛求”精品,说到这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领导的写作团队,确实是打造精品文学的上上之选,是文学发展道路上的大主流大趋势。
  还恨电影《2012》吗?为什么说恨呢?因为这部灾难大片够狠,在去年放映的短短2个月里,赚了我们很多钱!同年,还有《阿凡达》,3D效果不错吧?简直引爆了中国人的眼球!在这成功的背后,并非某个人的“杰作”,而是一群人!同样,一群人创作的《建国大业》,在中国电影史上肯定是“浓墨重彩”一大笔!
  中国历史上的“大团队”写作,应该算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撰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大家可以联想,动用了当时的多少文人?汇集了多少人的智慧?
  《四库全书》理当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典范!
  当前,是人类经济社会非常繁荣的时期,紧跟上来的将是文化繁荣时期,我们不能说个人创作在这样的一个大文化背景下,没有作为,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多大作为!要出精品经品,非常有必要——组建团队,以“海纳百川”。
  笔者在此认为,麦家质疑《藏地密码》作者“何马”是一个团队,有必要但又没有必要!
  有必要的是,《藏地密码8》就出来了,还不见其作者“何马”,是对广大读者很不负责的表现。有网友也支持麦家的质疑,“何马就是一个写作团队,他说,在《藏地密码》第一部到第七部的实体书上,作者一栏始终写着“何马=著”。何马等著,这意味着,何马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这个意思再明白不过,要何马给大家一个明白交代。没有必要的是,组建一个写作团队写出了八本《藏地密码》,而且卖得还不错,有错吗?不正是其优越性在凸显吗?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一栏始终写着‘何马=著’”?而“何马”为什么要作出如下“解释”——
  “而在《藏地密码8》出版之际,何马通过出版方对外澄清谣言,声称自己真的是一个人,一个爱好写作的普通男人。封面上的“何马=著”,是出版方出于审美的需要,随手加上去的,而在最新出版的《藏地密码8》的封面上,“何马=著”中的等号已经被改成了一个圆圈。”
  如果出版第一本《藏地密码》,就如华龙网报道的“重庆市作家协会已成立了写作组,将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大案要案写成小说”那样,麦家肯定就不会质疑了,读者网友也就释然了,难道“释然”了,《藏地密码》就卖不火了吗?
  组建团队来搞文学创作,是继个体文学创作的大演进,是完全可以在阳光下运作的!所幸的是,重庆市作家协会在做了,重庆市公安局也在全力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