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死海古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1:24:37
死海古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請協助添加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的中立性有爭議。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2009年4月9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此條目或章節只使用宗教經典作為第一手來源。
請協助添加第二手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国家地理频道:圣经之谜-死海古卷http://v.ku6.com/show/tIRDgNsktwmjiJTA.html)
死海古卷(或稱死海經卷、死海書卷、死海文書),是為目前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抄本(舊約),除了《聖經·以斯帖記》以外的《舊約全書》全部內容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還含有一些今天雖然被天主教承認、但被基督教新教認為是外典(包括次經及偽經)的經卷,此外,當中也有一些不是《聖經》的文獻。
此古卷出土於公元1947年的死海附近的庫姆蘭(Khirbet Qumran),故名為死海古卷。古卷主要是羊皮紙,部分是紙莎草紙。抄寫的文字以希伯來文為主,當中也有少數由希臘文、阿拉米文(亞蘭文)、納巴提文和拉丁文寫成。 一般認為這是公元後66年~公元後70年猶太人反對羅馬的大起義,被羅馬鎮壓失敗後,猶太教文化面臨滅頂之災,一些猶太教的苦行教徒將古卷埋在死海附近乾燥的地方,以求保全本民族文化。這些苦行教徒就是艾塞尼教派(Essenes)的庫姆蘭社團(昆蘭社團),不過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 艾塞尼人是當時猶太教的四大派別之一,另外三大派別為撒都該人(Sadducess)、法利賽人(Pharisees)和奮銳黨(Zealots)。

展示在安曼的考古學博物館的經卷殘片

古卷在洞穴中被發現
目錄
[隱藏]
1 發現
2 整理
3 對原作者的考證3.1 庫姆蘭的居民的宗派
4 內容
5 校勘現存聖經抄本
6 影響6.1 《聖經》的真確性
6.2 聖經考古學研究
7 參考資料
8 參考來源
9 外部連結
[編輯]發現
死海經卷的被發現於在公元1947年。有個少年牧羊人的一頭羊進入了死海附近的洞穴裡,為了叫那頭羊出來,牧童因而對洞裡投擲石頭,結果打破洞穴裡的瓦罐,因而發現這些古經卷。撒母耳主教收購的死海山洞裡的古經卷,直到1948年2月才送到美國東方研究學院和耶魯大學,被近東語言研究院院長Burrows博士進行查核。其後的十年間,在11座洞穴挖掘出了裝有古卷的瓦罐,共找到約四萬個書卷或書卷殘篇。
學者從希伯來古文字體的對照上,鑑定死海古卷的年代約於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一世紀(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8年)(另有人說從公元前170年到公元前58年,沒有公元後)。由於完成年代距今巳有二千多年,殘破不堪。出土的死海古卷中,最長的有8.148公尺。若包括頭尾部分,推測至少有8.75公尺長。
目前,主要的八部經卷都存放在以色列博物館;其餘的則保存在耶路撒冷的洛克斐勒博物館(Rockefeller Museum)。
[編輯]整理
發現《死海古卷》之後,有不少書刊陸續出版,讓世界各地的學者有機會讀到初步發現的資料。可是,要看到成千上萬來自4號洞穴的殘篇,就困難得多了。這些殘篇由東耶路撒冷(當時屬於約旦)巴勒斯坦考古博物館的一小群國際學者負責保管。這個考古隊裡並沒有任何猶太或以色列學者。
考古隊的政策是,官方未公布研究結果,就不准任何人查看書卷。考古隊的人數也保持有限的數目。每逢一個隊員去世,只可讓另一個學者加入去取代他。這個考古隊其實需要多些學者才能應付龐大的工作量。有些時候,他們還需要更多精通古希伯來語和阿拉米語的專家才行。詹姆斯·范德卡說:「八個專家,不管多高明,根本應付不了成千上萬的殘篇。」
在1967年爆發的「六日戰爭」,以色列奪得了東耶路撒冷,於是書卷歸以色列監管;但沒有人給書卷的研究小組制定任何不同的政策。發行4號洞穴書卷的事起初耽延了幾年,後來更耽延了幾十年。有些學者對此表示強烈不滿。1977年,牛津大學的蓋佐·韋爾邁什教授把這宗事件稱為20世紀學術界的最大醜聞。當時開始有傳聞說,天主教會故意隱瞞真相,不願透露書卷中對教會不利的資料。
1980和1990年間,研究隊的人數終於增至20個學者。到1990年,在新委任的總編輯,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伊曼紐爾·托夫領導下,研究隊的成員增至50多位學者。他們定下嚴格的時間表,要把剩下的抄本,連同學者的詳細評論和修訂,全部付梓。
1991年,事情有了意想不到的真正突破。首先,《未發表的死海書卷初版》正式印行。這本書是根據研究隊的聖經語詞索引,在電腦支援下編成的。接著,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利諾的亨廷頓圖書館宣布,他們願意向任何學者提供整套書卷的圖片。不久,《死海書卷摹本》面世,書中圖文並茂,以往沒有發表的書卷現在都能夠一一讀到。
因此在1990年代,《死海書卷》已全部印行,可以供人查證。研究清楚表明,沒有人企圖隱瞞事實,也沒有任何書卷被人藏起來。這些書卷的正式版本全部發行,全面的分析才能開始。
[編輯]對原作者的考證
各種用來確定古代文獻年代的方法顯示,這些書卷是在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抄成或撰寫的。有些學者認為這些書卷是聖殿在公元70年遭受毀滅之前,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把它們藏在洞裡。可是,大部分研究這些書卷的學者卻認為,這個看法與書卷本身的內容並不一致。許多書卷所反映的觀點和習俗,都與耶路撒冷宗教權威的看法大相徑庭。這些書卷透露,有一群人相信,上帝已經棄絕了耶路撒冷的祭司和聖殿職事,並認為他把這群人在荒漠所作的崇拜,視為取代了聖殿崇拜的安排。耶路撒冷聖殿看來不大可能把這樣的書卷收藏起來。
雖然庫姆蘭很可能有一群抄經士,但許多書卷大概是信徒從別的地方收集得來,然後帶到這裡的。從某個意義上說來,《死海古卷》是個範圍廣泛的書庫。像其他書庫一樣,《死海古卷》可能包括各種各色的思想,不一定全都反映讀者本身的宗教觀點。不過,有些書卷有多份抄本,這件事很可能把這個教派的信仰和格外關注的事反映出來。
[編輯]庫姆蘭的居民的宗派
蘇肯尼克教授曾在1947年為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取得三份書卷,他是主張書卷曾屬艾賽尼派社區的頭一個人。
艾賽尼派是個猶太教派。公元1世紀的作家約瑟夫斯、亞歷山大的斐洛和老普林尼都提及過這個教派。至於艾賽尼派的確實起源,至今還未有定論;但可能他們是在公元前2世紀馬加比家族反叛之後的一段動亂時期中崛起的。約瑟夫斯曾報導在該段時期有這個教派存在,並仔細論述他們的宗教觀點怎樣有別於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普林尼則提及在死海沿岸,耶利哥和隱·基底之間,有一個艾賽尼派的社區。
研究《死海古卷》的學者詹姆斯·范德卡認為,「住在庫姆蘭的艾賽尼派信徒只是規模較大的艾賽尼派運動的一小部分而已」。約瑟夫斯估計他們的數目約莫有四千人。雖然並非完全符合歷史家所描述的一切細節,艾賽尼派卻比當時任何猶太團體更吻合庫姆蘭經書所顯示的形像。
有些人聲稱基督教是在庫姆蘭崛起的。可是,庫姆蘭的教派跟早期基督徒有很多顯著的分別。在庫姆蘭發現的著作透露,這個教派恪守極嚴格的安息日規條,也要求人嚴守禮儀上的潔淨,而且幾乎達到狂熱的地步。[1]艾賽尼派信徒與世隔絕,相信命運和靈魂不死的道理,強調保持獨身,倡導與天使一同崇拜的神秘見解。這件事表明他們的主張,跟耶穌和早期基督徒的教訓大相徑庭。[2]
[編輯]內容
聖經系列

聖經正典和各卷
塔納赫
(摩西五經 · 先知書 · 詩歌智慧書)
舊約聖經
希伯來聖經
新約聖經
次經
有爭執經
聖經章節
偽經
(猶太教的 · 舊約的 · 新約的)
發展和執筆者
猶太教正典
舊約聖經正典
新約聖經正典
摩西/梅瑟五經的作者
使徒保羅/保祿書信
使徒約翰/若望著作
原稿、抄本和譯本
七十士譯本
撒馬利亞五經
死海古卷
塔庫姆譯本
別西大譯本
古拉丁文譯本
武加大譯本
馬所拉抄本
哥德語聖經
路德聖經
英文聖經
聖經研究
聖經成書的年代
聖經批評
史學批評
經文鑑別學
希臘文新約聖經
新約原文分類
底本學說
對觀福音問題
聖經和歷史‎
聖經考古學
闡釋
釋經學
別沙式解經
米德拉什註釋
理性法註釋
寓意解經
直譯解經
預言
觀點
絕對無誤
真理無誤
批評
伊斯蘭的
古蘭經的
諾斯底的
基督教和猶太教
基督教律法
本模板:檢視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死海古卷包含了(除《以斯帖記》以外的)舊約全書,以及一些今天被基督教新教認為是外典(包括次經及偽經)的經卷。經考古學家五十多年的修復拼湊,近800書卷部分或全部復原,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以賽亞書》。
有些令學者最感興奮的書卷是以往未為人知的著作。這些著作的內容包括:對猶太律法的闡釋、為住在庫姆蘭的教派制定的規條、供禮拜儀式使用的詩歌和禱文,以及評論聖經預言的應驗和最後日子的末世論著作。此外還有一些精闢獨到的聖經評註;這些評註可說是現代聖經經文逐節注釋的前驅。
死海古卷的內容主要分三大類。
近200卷的書卷,是舊約聖經經卷。《死海古卷》國際編輯團的成員胡利奧·巴雷拉教授提及死海卷含有整本以賽亞書。至目前為止,在庫姆蘭找到的二百多份聖經手抄本涵括《希伯來語經卷》的每一卷書(除了以斯帖記)。跟《以賽亞書卷》不同,大部分手抄本只有若干殘篇,內容不及經書本身所載的十分之一。庫姆蘭最多的經書是詩篇(共36份)、申命記(共29份)和以賽亞書(共21份)。這幾卷書都是《基督教希臘語經卷》最常引用的經書。
古卷包括了許多聖經注釋、聖經評論、解經書、次經和偽經。[3]
非《聖經》文獻。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書,以及上帝毀滅邪惡勢力,彌賽亞再來時的著述。

死海古卷的殘本展示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
[編輯]校勘現存聖經抄本
抄寫準確。Josh McDowell的《鐵証待判》統計:「在《以賽亞書》53章的166個單詞中,只有17個字母有問題。其中10個字母是因為拼寫的演變;還有4個字母是由於連接詞的樣式的變動,不影響意思;最後3個字母組成了『光』這個詞,在第十一節加入,但對整句話的意義影響不大,並且,這個詞在七十士譯本和另一個洞穴中發現的《以賽亞書》古卷相印證。總的來說,在近一千年的抄寫中,在共有166個單詞的一章文卷中,只有一個詞(3個字母)有爭議,但這個詞不影響句子的意義。」
現存聖經抄本遺漏。死海古卷中的《撒母耳記》,有這樣一段記載:拿轄,亞捫人的王,極度欺壓迦得人和呂便人(和合本譯流便)。他把(流便人)他們所有(男)人的右眼挖出,給猶太人帶來恐慌和懼怕。除了從葉門逃出,進入基列雅比的七千以色列人,在約旦河外的以色列人沒有一個右眼不被挖出來的。
解決《聖經》原文的爭議。《詩篇》22章16節中,大部分聖經譯者採用七十士譯本的翻譯,「他們扎了我的手和腳」。但馬所拉抄本的直譯為,「我的手和腳像獅子一樣」。在1999年7月,福林特博士證實「扎了」的翻譯的確更接近原文。
[編輯]影響
[編輯]《聖經》的真確性

此章節的準確性有爭議。
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對話頁說明本文準確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死海古卷發現的時代,正值《聖經》的真確性受到質疑。在基督宗教的各教派內,對於舊約的真實性都存在很大分歧。畢竟現存舊約馬所拉文本當中,最早的都不過是公元九世紀的抄本,而不是原始版本。直到死海古卷的發現和校勘工作的展開,舊約聖經的準確性已被肯定了。
雖然這些書卷足以表明,聖經本身並沒有經歷任何重大的改變,它們卻透露在第二聖殿時期,猶太人所使用的《希伯來語經卷》有不同的版本,彼此之間有若干差異。《死海書卷》在拼法和用詞方面並不是跟馬所拉文本一模一樣。有些書卷的措辭較接近《七十士譯本》。以前,學者認為《七十士譯本》裡的差異,可能是譯者的手民之誤或甚至蓄意更改經文。現在這些書卷顯示,許多差異其實是由於他們使用不同的希伯來語文本所促成的。這件事也幫助研究人員明白,早期基督徒引用《希伯來語經卷》時,為什麼有時措辭跟馬所拉文本不一樣。[4]
[編輯]聖經考古學研究
死海古卷讓考古學家知道一世紀的前後,猶太教內部已出現改革的形勢。一些猶太教的苦行僧避居死海旁的荒山野地苦修和抄寫《聖經》。
因此,這個聖經書卷和殘篇的寶藏,對於研究《希伯來語經卷》的傳抄提供極佳的幫助。《死海書卷》確定了《七十子士本》和《撒馬利亞五經》在文本校勘方面的價值。每逢聖經譯者考慮修正馬所拉文本時,這些書卷給他們提供額外的參考資料。在若干事例上,馬所拉文本刪去了耶和華的名字,新世界聖經翻譯委員會卻決定把這個名字恢復過來。對《死海古卷》所作的研究證實這樣做是正確的。
有些書卷描述庫姆蘭教派的各項規條和信仰。從這些書卷清楚看出,在耶穌的日子,猶太教不只限於一種形式。庫姆蘭教派所謹守的傳統,有些跟法利賽派和撒都該派所守的不同。這些差異很可能促使這個教派隱居曠野。以賽亞書40:3預告會有聲音在曠野呼喊,要修直耶和華的路。庫姆蘭教派誤以為這番話應驗在他們身上。有若干書卷的殘篇提及彌賽亞,書卷的作者認為他即將來臨了。這件事特別值得註意,因為路加佈道說,當時「民眾正在期待」彌賽亞來臨。(路加福音3:15。)
至若干程度,《死海書卷》幫助了解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猶太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這些書卷也向研究古希伯來語和聖經文本的人提供可比較的資料。可是《死海書卷》中還有許多書卷仍需作更深入的分析和校勘,也許還會獲得更多新的理解。因此,20世紀最重大的考古學發現,在21世紀繼續使學者和研究聖經的人深感興趣。
[編輯]參考資料
^ 參看馬太福音15:1-20;路加福音6:1-11
^ 參看馬太福音5:14-16;約翰福音11:23,24;歌羅西書2:18;提摩太前書4:1-3。
^ 次經(字面意思是「隱藏」)和偽經(字面意思是「虛假的著作」)是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猶太著作。羅馬天主教會把次經視為聖經受啟示的正典的一部分,但猶太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卻拒絕採納這些經書。偽經時常是把聖經故事加以延續,並以某個著名聖經人物的名字作為經書的名稱。
^ 參看出埃及記1:5和使徒行傳7:14的例子。
[編輯]參考來源
從死海古卷看聖經
聖經與死海古卷
[編輯]外部連結
The Dead Sea Scrolls at the Gnostic Society Library Texts from the Scrolls
1個分類: 聖經抄本及譯本
新功能
登入/建立新帳號
條目
討論
台灣正體

閱讀
編輯
檢視歷史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最近更改
隨機頁面
幫助
幫助
社群入口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詢問處
字詞轉換
IRC即時聊天
聯繫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資助維基百科
工具箱
其他語言
Afrikaans

Català
esky
Dansk
Deutsch
Ελληνικ?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uskara

Suomi
Français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Italiano
日本語

Lëtzebuergesch


Nederlands
Norsk (bokmål)
Polski
Português
Român?
Русский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lovenš?ina
Svenska

Türkçe

本頁面最後修訂於2010年9月15日 (星期三) 11:0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協議之條款下提供,附加條款亦可能應用。(請參閱使用條款)
Wikipedia®和維基百科標誌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註冊商標;維基™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登記的501(c)(3)免稅、非營利、慈善機構。
隱私政策
關於維基百科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