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爱“才”还是爱“人”-飞扬夜空不寂寞 - 新浪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8:36:00
杨德昌去世,留下许多谜,但最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关心的一个谜,不是他的电影,而是他和蔡琴的10年无性婚姻。
1984年,蔡琴与导演杨德昌因电影结缘,不久就结了婚。婚后,杨德昌有一番著名的表白:“我们应该保持柏拉图式的交流,不让这份感情渗入任何杂质,不能受到任何的亵渎和束缚。因为我们的事业都有待发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最教人不敢相信、不愿相信的是,蔡琴欣然响应了这匪夷所思的倡议——她是因为爱才,才爱上他,她是把他的人和他的才打着包一起来爱的,甚至可以说,她是通过他,来爱一切天才的创作和灵感和热情,至于和才子的婚姻应当是什么形式,她根本不想多加考虑。
放在今天,务实如我们,会觉得这是把大脑换成核桃仁才会做出的决定,可那是八十年代,民歌、爱情文艺片营造出了一个“美好年代”的气氛,而蔡琴正是“民歌运动”的干将。那样百废待新的、胸口长出一口气的年月里,犹如里敦·斯特莱切在《维多利亚女王传》中所说:“快乐给每一天镀了金。”这镀金年代,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需要尝试,即便是婚姻的形态,似乎都有建设性的可能。
蔡琴做了杨德昌的沙龙女主人,把文学艺术圈子里的能人们招为座上客,为杨德昌的电影事业从组织上、干部上、思想上做了准备,并时不时在他的电影里客串个小角色、唱首主题歌,甚至担任美工,如果你足够留心,就会在杨德昌的电影里,看到蔡琴的存在。于是有了《恐怖分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于是有了作为“台湾新电影”干将的杨德昌。
他始终有绯闻,她始终不相信,直到有一天,由他告诉她,他早有外遇。他影片中那些残酷的、足以令人灰心的人际关系,落实在了他们中间。于是离婚,形式上的双数变成真实的单数,“一点,两点,三点,四点,五点,天亮了,我还没有睡着,一个房子突然变得很大,很陌生,我变得很小,走在街上,我都不敢抬头,觉得自已是一个失败的女人。”她有三年没有出专辑,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她的曲目里多了一首她一唱就会流泪的歌:《点亮霓虹灯》。她尝试用爱才来代替爱人,她失败了。
普通人也会爱才,但我们眼中的“才”十分有限,或者写一笔好字,或者在KTV里能完整地唱几首歌而已。这一点点才华,不够他或者她经天纬地,却能够使今后的日子过得有点小趣味,就已经足够,损害不了生活的质地。蔡琴比较不幸,她起点太高,她需要能和自己进行灵魂对话的人,需要在事业上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她爱上的不是小才华,不是有才华的普通人,她一口气爱上了电影天才,并以与他们的才华相适应的离奇方式来响应他的一切倡议。这种回应的方式,这种经营婚姻的方式,任何一个妈妈都教不了,她是摸着石头过河,她是以戛纳选片委员会的眼光和标准来选丈夫。
可这一脚,她确实踩空了。
爱一个人和获得真爱,都必须能够进入到一个人的内心。
才华不足以说明一个人,有才华的人未必是合格的爱人,才是才,人是人,用爱外在的一切来代替爱人,都十分危险。
蔡琴的这一段情,足以说明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