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全中国任期最长的村支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40:44

 

 

 

 

结束在张北的两天采风活动时,因为我要求再看一次张家口“大境门”,负责送我们到张家口火车站的司机李师傅,决定不走高速公路,改走一条外地人不知道的“村村通”。李师傅说,走这条道有两个好处,一是比较近,二是可以看山谷风景。李师傅说,这条道才是真正的“张库大道”。

过了狼窝沟、黄花坪两个村子,就是急速下降的盘山公路。走了一段盘山公路,前方路边出现了一个老人。在我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车子已经停了下来,司机李师傅和陪同的县委秘书小李都跟老人热情地交谈了起来。原来,老人是油篓沟乡新窑子村党支部书记周振高。

周振高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因此,在他们三位交谈了一会儿之后,我也跟他握手、合影,还给他拍了几张照片。

我们眼前的这位老人,头上的帽子和身上的中山装,因为年头久远,都已经褪成灰色的了,只能从口袋盖儿、腋下等避光处依稀辨认出原本的蓝色;下身穿一条黑色的裤子,左右膝盖处打着大小不一样的补丁;肩上搭着的一件薄毛衣和脚上穿的解放鞋,倒是不太古旧;可能是正准备去地里干活,手里捏着一把镰刀。乍一看,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形象。而实际上,他可是张北县有名的人物。不久前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和出版的书《张北因你而精彩》里,就有他。

我之所以说自己对他的名字不陌生,就是因为《张北因你而精彩》。今年三月初,张北县委办公室主任赵红革率队带着《张北因你而精彩》的样片,到北京搞了两次小型座谈会,分别征求媒体和学者的意见。我应邀参加了后一场座谈会。按照赵红革他们的事先设想,大家在看完样片之后,再座谈一下。不料,片子放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我们给“制止”了。片子是由张北县各行各业选出来的几十个人物的故事组成的:有几个工作或生活的镜头,然后是“人物”说几句话。由于每个人物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所以都只是蜻蜓点水,看不出有多少精彩之处。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没有必要继续往下放。结果,座谈会很快就变成了“批判会”,大家纷纷批判这个专题片定位不准,挖掘不深。总之是,效果欠佳。我至今还能记得周振高这个名字,主要是因为,在座谈中,我们特别说到了他。针对片子中重点介绍的周振高的两个事迹(50多年来一直做着村支书,一次在路上碰到一对闹离婚的村民,三言两语就让他们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我在发言中提出,这两个事迹不一定值得赞扬。我说,做了50多年村支书,村子还没有富起来,他是有责任的;利用自己的威望,阻止村民离婚,不等于让他们夫妻和睦,生活幸福,强扭的瓜不甜。我的发言,当时博得了几位与会学者的附和。

因为见过一面,而且印象很好,回到家我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了解到周振高50多年来的如下事迹:1978年,带领村民在荒山秃岭上修建梯田,栽活树木3000多亩;1987年,带领村民搞庭院经济,种植果树,使村民有了粮食之外的收入;1990年引进“无花”马铃薯原种,全村种植300多亩,创收100多万元,农民收入翻了一番;1992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创收40余万元;1992年开始,经过历时13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各自然村吃水难的问题;2006年,他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20万元,加上群众自筹资金10万元,使新窑子村变成了奶牛养殖专业村,村民收入从1987年的750元提高到2008年的3200元;近年开始,他又投身于5500亩生态涵养林工程,天天上山挖坑种树。

了解到他的这些事迹,又实地看见了他们村子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我不禁为自己当初在座谈会上的鲁莽发言感到惭愧,再一次真切感受“知易行难”四个字的分量。

最后,我要向这位当年一从部队复员就开始做村支书、74岁了仍然做着村支书、仍然在为改变山村面貌而不懈努力的周振高老人,表示歉意,表示敬意。我祝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