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50:59

猪文化

鲜为人知的“猪文物”:1、从“十二生肖”说起。人们大多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如属“马”、“牛”、“虎”等等,这就是每个人各自的属相,表明自己出世的那一年是农历的“马年”、“牛年”或“虎年”……

    属相来自于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即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007年从春节起,就是农历丁亥年,因为“亥”属猪,所以又称猪年。这一年出生的人,属相便是“猪”。

    这种纪年方法的“源头”,有多种说法。有人根据古籍记载,认为生肖最初见于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物势篇》,其中有:“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猪也,未羊也,丑牛也”等等。因此,清代著名考据学家赵翼说十二生肖始于东汉。但是,1975年我省考古学家在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11号秦墓中,出土了1200多枚秦始皇时代扮竹简,其《日书》中“盗者”一章已有“子鼠也,丑牛也,寅虎也,卯兔也……亥豕也”等记载。这证明,至少在先秦酌战国时代。“十二生肖”在我国已广为流传。

    其实,除了中国,在印度、越南、法国、墨西哥等国家,也有十二生肖之说。不过,由于民族传统和文化渊源不同,相配之物也各不相同。 

    2、从猪化石到红陶猪。湖北是一个“文物大省”,出土文物之多之美;在国内名列前茅。其中,就有许多与“猪”相关,或者各样以“猪”为造型的文物,我们可以称之为“猪文物”。它们的年代、质地、大小、用途都不相同。

    我省发现最早的猪文物,要算郧县猿人时代的野猪、小猪化石了。在郧县弥陀寺村曲远河口学堂梁子发现郧县猿人化石(长江日报2007年1月6日七版有专文介绍)的同时,就发现了同时代生存的猪头骨化石。不过这时的猪还属于野生动物,未经驯化。其标本现藏子湖北省博物馆和十堰市博物馆。

    大约在随后不久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逐步把野猪喂养成家畜,猪成了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哺乳类动物,共居一个屋檐下。汉字里.“家”字的上面像一个屋顶,下面的“豕(shi)”就是猪.说明猪已经成为人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今五六千年至一万年之间,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饲养的家畜中,猪已经是主要成员。因此。在我省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猪骨骼、牙齿等等。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用陶土烧制的从事各种劳动的人物、各式各样的动物,其中也包括大量红陶猪、灰陶猪。仅在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中,这类陶塑动物就数以千计。 

    有专家认为,数量如此之多,必是有作坊在“批量生产”。在新石器时代,它们的实用价值是什么呢,其中,可能有精美的“陶艺”,用作装饰;也可能有儿童们的“玩具”;有一些还可能用来“以物易物”。更加重要的是,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可能还会用它们祈祷上天,保佑百姓六畜兴旺,生活富裕。因为古人认为,拥有和供奉这些小猪小羊之类的小动物,并且经常进行祈祷。是可以确保获得好运气的。总之,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里,都藏有大量陶猪,其中许多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有的形象十分生动,烧制也很精美,堪称国宝。

    3、商代的青铜猪磐与猪尊。人类的发展演进,大约在几千年至一万年前进入了文明时代。在湖北地区,四五千年前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人们使用的器具主要由青铜铸造。商周时代,除了青铜礼器,大量乐器亦用铜铸。

    1992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白庙山巴山煤矿在修建煤码头的施工中,发现了一件青铜云雷纹猪形磬(简称青铜猪磬)。这是一件奇特的击悬乐器,奇在它是板状,靠“体震动”发音,居然可以“一板多音”。敲击板上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类似今天C调的来、米、发、索、拉,自成一定的音阶结构,可以奏击和谐的旋律。特别是它以“猪”为造型,神态十分生动。

    有趣的是,邻省湖南也曾出土过一件与青铜猪磬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商代“豕尊”。那是1981年春天,湘潭县九华公社桂花大队朱桂武在做新房挖地基时发现  的,他捐献给国家,现藏湖南省博物馆。

    豕尊也称为“猪尊”(尊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它整体作猪形,长72cm、高40 cm,重约20公斤,“腹中”容积大约13公升,是一只不小的“猪”,也是一个较大的“酒缸”。虽然是3000多年前古人的作品,但是我们今天看来,还觉得非常熟悉。你看它:圆眼平视,两耳招风;长嘴上翘,犬齿尖长;鬃毛竖起,四肢着地;腹满臀圆,膘肥肉壮。活生生一个可爱的猪形象。腹中空心,脊背上有一个椭圆形的盖。盖上有一个鸟形“捉手”。有人说,这是一只凤凰站立在猪背上。但是,我却更相信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在农村,你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肥猪饱餐以后,长长的“拱嘴”上会残留许多食物,这是给鸟儿留下的美食。不请自来的小鸟从附近的树枝上飘然而至,在“八戒哥哥”的长嘴上一顿猛啄。美餐以后,它会在猪哥哥肥胖的躯体上跳来跳去地玩耍。你看,这不正像那只顽皮的小鸟吗?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认为,该豕尊的年代应是晚商,并认为“用猪的形象作为器形,不仅在湖南,即使在我国现今出土的青铜器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更是弥足珍贵。”湖北白云古典艺术研究所在为长沙市博物馆的南方古乐厅仿制长阳青铜猪磬时,即以此豕尊为原形,铸制了磬架底座。

    4、楚国漆器中的“猪形盒”。我国漆器工艺历史悠久,成就辉煌,远在几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漆器。在湖北,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已有出土,商代的漆器在黄陂盘龙城、大冶铜绿山都有发现。春秋战国及秦汉时代则是漆器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全国各地屡有出土。在这数以千计的漆器中,有不少是以猪为造形而制作的,其形态和纹饰都很精美,堪称国宝。

    1986年,江陵雨台山10号墓出土的“彩绘猪形盒”,属战国时代楚国的漆器。它以两块整木雕琢而成,呈长方状,内空,两端都雕成猪首。嘴微闭,眼微睁,  两个顺风耳朝后,周身用红漆绘成变形云龙纹,下有四足屈膝各朝两端。它是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000年2月,荆州市博物馆在发掘天星观2号墓时,出土了一个“猪龙形酒具盒”,时代为战国中期(大约公元前350~330年之间)。它呈椭圆形筒状,由两个厚木块,分别挖凿成器盖和器身,深腹弧壁圜形底,扣合成器。外壁再加雕刻。两端对称,各有一个圆形外凸的猪“拱嘴”形“握手”。整器为双首连体、对称伏卧的龙。出土时内装三个耳杯(类似于今天的酒杯),故知其为酒具盒。

    该盒两端首部眼睛圆而外突,角上盘.耳朝后飘于角下。头顶角根内侧,还安有作“捉手”用的铜环。全器内外光洁,内髹红漆;外髹黑漆为地,用红、黄、灰、棕红等色绘花纹。器中部绘四条单首双身龙,龙首下伏于器足两侧腿部上方,四条双身龙对称并列,上下盘绕于器身和器盖的中部。八条龙尾,两两并列蜷曲于四角的内侧。两端龙首的附近,皆绘变形凤鸟纹、卷云纹,四眼的上侧绘环形火焰眉纹。另在首两端头部的上下两侧、耳、足前方绘一组共八幅小画面的宴乐狩猎图。整器通长64.2 cm、宽24 cm、高28.6 cm;器盖胎厚1.9 cm、器底胎厚1.1 cm、腹深12.4 cm,内空高10.1 cm;雕琢彩绘都十分精致。

    它现藏于荆州市博物馆,已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中的“极品”,即人们俗称的 “国宝”。

    5、战国曾侯乙玉雕小猪。1978年,考古学家们在当时的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了后来举世闻名的“曾候乙墓”。该墓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出土的文物多达15000余件,而且种类极为丰富。其中最大的,是墓主外棺、曾侯乙编钟;而最小的呢?是那些玉雕小动物,其中就有玉雕小猪。

    考古学家在墓主曾侯乙遗骸的口腔、颅腔内,发现了21件非常小巧的玉雕小动物,它们是曾国王室为保护墓主遗体而专门制作的随葬玉器,统称“葬玉”。置于口中的叫“玉王含han”;塞在鼻、耳内的称“玉塞”。古人认为,有它们陪伴,不仅遗体可以长久保存,而且逝者在天国仍然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些玉雕小动物,圆雕而成,有牛、羊、猪、狗、鸭、鱼等等。虽然大的还不及一颗蚕豆,小的仅如一粒稻水,但是个个精雕细琢,小巧玲珑,栅栩如生。玉色青白,通体抛光,透出柔和的亮色。

    其中,有三件是玉猪。它们大小相似,一个个昂头翘嘴,躯体狭长,腹部饱满下垂,臀部圆滚上翘。在湖北农村,农民们形象地称这样的猪“长条子”、“弯腰翘屁股”。直到现在,这种优美的体态,仍然是广大“养猪户”挑选小猪娃时的最佳标准。因为具有这种体态的猪,它的骨骼才可以承受较大的体重,比旁的猪长得更肥大。

    三只小巧的玉猪中,“老大”长2.1、宽0.2、高1 cm,双耳后竖,颈背阴刻出鬃毛,腰脊下凹,四足分开,前倾站立,形态生动;“老二”长1.6、宽0.2、高0.8 cm,形制与前者相同;“老幺”长1.4、宽0.12、高0.7 cm,没有鬃毛,直着腰,前后双足均未各自分开,也作前倾站立状。它们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藏品。

    6、惟妙惟肖的陶瓷猪和猪圈。汉唐时期,养猪是中原地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但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土地大量开发,以往生猪的“放牧式”散养,已经不能适应急剧改变的社会环境。大约从汉代起,画地为牢式的“圈养”方法应运而生。圈养缩小了猪的活动范围,由于运动量和体能消耗减少,养分更多地转化为肌肉和脂肪,利于猪的生长和育肥。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料。“圈养”法很快得以普及,并在千百年间得以延续。

    汉代养猪业已经非常发达,圈养方式被普遍采取。在汉及稍后年代的墓葬中频繁出土的陶猪圈,证实了这一点。在长期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大量出土的陶猪和猪圈,也是我省“猪文物”中的一个亮点。

1965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对随县唐镇汉墓进行清理时,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陶器,陶猪和猪圈名列其中。此外,在宜昌前坪汉墓、随县塔儿垮汉墓,在宜昌一中三国吴墓、鄂城三国吴墓,在省城武昌等处,都出土过陶瓷质地的猪和猪圈。猪圈由圈盘、小建筑、食槽组成,里面养着大大小小的“猪”。以武昌长春观201号三国墓出土的青瓷猪和猪圈为例,猪圈的圈盘口径25cm,高13.8cm,圈内有一干栏式建筑,学者们普遍认为它是厕所。它的屋面为四坡面,有五道屋脊,还盖有“瓦片”。长方形的食槽边,一只母猪和两只小猪正在吃食,反映了当时家畜圈养和造肥积肥的真实情景。它是一套国家一级文物,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7、价廉物美的滑石猪。古往今来,猪一直是汉民族富贵的象征。东汉时,富有之家多以玉猪陪葬,而清贫之家则多用滑石猪。往后,到晋、六朝,由于长年战乱,百姓生活趋于困苦,贵重的 “玉猪”渐渐被价廉物美的“滑石猪”所广泛取代。滑石是一种矿物,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有白、浅、绿、浅黄、浅红等颜色,硬度很小,具有脂肪般的光泽。用手触摸,有非常滑润的感觉。用它来雕刻猪,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材料。

    1978年,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宜昌前坪发掘了一批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滑石猪。而在此前的20世纪50年代,六朝墓葬中也屡有滑石猪出土。如1955年,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在武昌东郊清理了两座六朝墓葬,出土文物中有“滑石猪”。再如1958年,在鄂城西山、郭家垴、朱家垴等地的六朝墓葬中,又有滑石猪出土。其中最大的长8.5cm、高2.7cm;最小的长3.8 cm、高1.2 cm。这些距今1500年左右的“小猪”,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它们体躯呈长条形,四肢弯曲,作卧伏状,有的尖嘴,有的短嘴。体表十分光滑有的刻着细密的线条,好似细细的猪鬃;有的就比较随意,刻画简单。这些滑石猪是国家3级文物,藏干湖北省博物馆。

    晋代的滑石猪,比较著名的为1974年枝江姚家出土。它长6 cm、高2.1 cm,四肢前曲,作卧伏状,体肥嘴短,周身饰斜直线纹,造型生动,具有典型的汉代雕塑特征,是一件难得的雕刻艺术作品。现藏于枝江文物管理所。

    珍贵的“猪文物”还有很多,愿贺岁的“金猪”带给您好运,也愿我们挂一漏万的介绍,使您更加关注文化遗产中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