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为什么不能“删”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8:45:54

凌河:《阿Q正传》为什么不能“删”掉

2010年09月13日07:48新华网凌河字号:T|T

开学伊始,教师节前后,最大的“口水战”竟是因为某地的教材——万炮齐轰一方,说是新编的教材,居然删去了诸多经典,从曹禺的《雷雨》,到朱自清的《背影》,当然最令人“愤慨”的,是“拿掉”了鲁迅的《阿Q正传》。而战战兢兢的另一方,则小声辩解之,说那不是“拿掉”,而是“调整”,《背影》改成了《荷塘月色》,巴金则选了《随想录》,那不是“名著大撤退”,而是一种“转进”……

现在又有“有关部门”出来,说教材基本未动,只是略有“微调”,一场风波似乎可以尘埃落定。然而我却以为,此次争论虽可叫停,然而“隔几年又来一次”的教材风波,却不是一个“伪话题”——对于教材的改编,其实既不必过于“愤慨”,也不必战战兢兢。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也可以“撤退”与“转进”,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事物,当然也没有不变的教材。对于那些现实意义已经不再强烈、文学和思想针对性已经不那么“当下”的作品,拿掉一点,更换一点,并无不可。

教材可以“改编”,经典可以“替换”,但是唯独有一篇名著,决不能“删”——那便是鲁迅的《阿Q正传》——什么道理呢?道理不仅在于《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不仅在于它对于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或曰国民性格的入木三分,更在于时隔90年,《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见其浓烈日显其尖锐,“未庄”的国情并无根本改观,“阿Q精神”仍然到处可见。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再读《阿Q正传》,仍是那么隽永,竟然如此“当下”。

比如关于阿Q最大的问题——“姓不姓赵”的纠结。你看今天神州大地,烽火遍燃,争抢名人,拿占古迹,从光耀千年的皇帝名相、文圣武将,到虚无飘缈的神话人物、小说主角,再到耻辱柱上的汉奸国贼、军阀大帅,无不要你争我抢。争来争去,争的无非是一个姓不姓赵的名份,穷县要证明“先前阔”,富市要宣示“祖上雅”。说名人之战、古人之争,仅是为了一点“经济效益”,那是看浅了些,说到深沉处,还是一个“姓赵”的“原则问题”,事关身份,事涉后代,所以不能不争。

又比如关于赵老太爷的“不准革命”。动辄“封杀”,动辄“关掉”,已成现在决不罕见的事儿。你说过一句要跟我打官司吗?可以十年不让你“出镜”;你对我一言不逊么?可以联起手来“灭掉你”!除了恃权而行之外,当然还有“群体暴力”,一旦“曝光”,便要口诛笔伐、口水淹没,有谁能让受批评者作一点申辩,又有谁听一听他的“委屈”呢?至于做错一事,便万劫不复,说错一言,就“不得翻身”,这类“赵老太爷风格”,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至于“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心态,至于一旦“革命”,就要“手执钢鞭将你打”的梦想,至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种种精神束缚,在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随眼可见——就说这几年的网络之上,在民主获得进步,自由得到张扬的同时,鲁迅先生笔下的“国民情”以及“精神创伤”,恐怕也暴露得更为强劲,看客之心理,围观之热闹,对隐私的热衷,对谣言的偏爱,脱口而出的“国骂”,加上老谱翻新的“义和拳”与语言暴力下的新“舆论一律”云云,千篇鲁迅杂文,早已一一针砭,一部《阿Q正传》,更是入木三分,就像昨天才写的那样。

有人说鲁迅的作品是“投枪”,专门对着社会之弊,其实不然,《阿Q正传》更是一面镜子,从中照见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有人说鲁迅的作品是“匕首”,专门杀伤别人,其实也不然,《阿Q正传》就是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也有人说鲁迅的作品“过时了”,那是90年前的中国,其实更不然,《阿Q正传》就是那么隽永和“当下”,中国并未“走出未庄”,我们每个今人的脑后,难道不是仍然拖着阿Q的辫子?这恐怕堪称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再造中最深沉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什么都可以“拿掉”,那么《阿Q正传》不要删,让我们的莘莘学子以及我们的家长们好好地再读它90年,好好地再照照这面镜子——从镜子里看出自己,从自己身上看出阿Q来。

这篇小文说的,当然不是一篇名著要不要“撤出”教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