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提出大陆政策“三阶段论” 以时间换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42:52
马英九提出大陆政策“三阶段论” 以时间换空间2010年09月08日 09:39新华台湾 】 【打印共有评论71

马英九接受媒体专访时,首度在国际外交和历史演变的纵深下,提出罕见清晰的大陆政策“三阶段” 论述。

马英九上任后在两岸大幅急转弯,虽大打“开放对锁国”牌,却难以厘清外界疑虑。目前,这个三阶段蓝图,马英九正式宣告,将让台湾“机会最大化”,在维持现状的最多8年任期时间内,争取台湾未来可能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面对中国崛起,美国从中共军事扩张而生的“威胁论”觉醒。20年后,中国已成世界市场,但全球对“机会论”和“威胁论”两派辩证仍难有定论。台湾既无法加入亚洲区域同盟,又陷于战争历史情结,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为政者不但苦思“获取机会、防堵威胁”,如何“以小事大”的路线,更总成台湾选举关键。

马英九的第一阶段论,是大幅开放两岸政策。台湾的两岸基调,从陈水扁时代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骤变为“海陆空大交流”,民众确实难以适从。在强大的ECFA批判声中,马英九抛出“和平红利”的概念,台海之间若空有和平却不繁荣,和平也只是假象。因此,创造最大机会,压低威胁风险,让台商有更弹性的经济工具,让“国内”赚得到世界的钱,是马英九不得回避的执政责任。

马英九第二阶段论重申“不统、不独、不武”,把他8年任期内的台湾,定位在一个外在风险最低的“维持现状”框架中:既然没有统一时间表,一可安抚民心,也提醒对岸“吃紧弄破碗”;保证没有“法理台独”,降低外在国际隐忧;“不武”下的和平也绝非军备竞赛,买武器只是保家卫国的“汰旧换新”。尽管重申“不统、不独、不武”,但摊开陆委会民调,马英九深知,才短短两年,认为两岸“跑太快”的民调,在他上台后首度超过认为 “跑太慢”者。面对ECFA明年初登场,选择此时抛出“稳健前进、不必再快”的宣示,唯有留待时间沉淀政策,才能累积民众的“有感”,也避免激化五都选情。

马英九第三阶段论源自“不信中华智慧比不上欧测”,台海争议无解,他只好采“时间换空间”,能抢8年是8年,让台海深度交流,进而对大陆造成影响。150万陆客来台,马英九看到的不只是消费统计,而是惊呼“国民党政府撤迁来台至今,最大规模的两岸交流!”陆生来台念书,马英九期待的则是陆生未来回大陆的“台归派”影响力。

马英九的三阶段论,能否真的发挥战略高度,将台海荆棘之路化为林荫大道?连他自己也不敢讲大话,但保证是目前最好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