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思潮的交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0:05
2009年12月18日 10:47凤凰网传媒频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继周春生企业战略与理性决策,俞伟峰的经济分析,李子勋的心理学以及赵凡的红酒鉴赏后,12月17日"全球通VIP学院"海南站进入第四天的课程。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高级评论员的马立诚先生,以名为"当代中国八种思想的交锋"为主题与50名全球通VIP学员进行了一场政治思想的交锋。

图为马立诚先生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马立诚先生以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的话作为开场白,开始了今天的讲座。他说:"认识历史思想,思考社会思潮的交锋,是我们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接下来他用这把"钥匙"开启了改革30年以来思潮的大门,带领大家一起去探讨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发生的变化。

马先生表示,主导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我们现在都是生活在邓小平思想的延长线上"。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有目共睹。然而社会上还有很多相反的"声音",如"老左派"。"老左派"以"四个旋风,两个万言书和两本书"与"邓小平思想"进行了四次主要交锋,"老左派"的抗争,伴随改革开放全过程。

接着马立诚先生提出了第三种思潮--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源于上世纪70年末以及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其核心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尊重与保护。这种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迎合了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主张,曾在改革开放之初与主流思想合作。

第四种思潮是"新左派",与"西方接轨"是其典型的特点,多为海外留学归来人士所主导,中坚力量为40岁左右的中青年人。"新左派"的"新"是一种民间疑问,"老左派"强调政府行为。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立诚先生提到的第五种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来源于苏欧的社会主义理论,反对暴力,多党执政,侧重于群体福利,具有"浓浓的社会主义味道",内部也有很多派别。

这几年"民族主义"汹涌澎湃,马立诚先生继续其第六种思潮的阐述。反西方和抵制全球化是"民族主义"最突出的两大诉求。"民族主义"有着非理性的一面。

"大陆新儒家"和"民粹主义"是马先生最后提到的两个思潮。""大陆新儒家"认为:"人总离不开信仰和精神支柱,因此儒学复兴顺利成章。"要求把儒学树为官学,以儒教为国教,建立儒家政治制度。"民粹主义"主张极端的平民主义,要求"均贫富",反对简介民主基础上的代议制民主,要求民众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民粹主义"更多的是激情的、浪漫的,非理性的。

马立诚先生全面概述了当今中国的八大思潮,并表示以上八种思潮在今天的中国交锋、博弈,又部分重合。令在座的全球通VIP学员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