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中国” (评论: 单向街 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17:30

“在这里——读懂中国”

2009-10-14 20:25:02   来自: David Rover (我们可以拥有不羁的人生吗?)
单向街 01的评论   

  文/David
  十一期间在南京,习惯性的逛到了先锋书店,巨大的地下停车场里,安静的躺着这么多的书籍,让人觉得生活的诡异和书籍带来的惬意。我杂志区看到了形体巨大的《生活》杂志,这本杂志听说过太多次了,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看拿到。
  
  知道《生活》的原因只有一个:许知远。在他的书里、专栏中或者是他的简介中,都会提到这本杂志,他是《生活》的联席出版人,这本有点巨大、定位于高端的品位与乐趣的杂志和《周末画报》、《新视线》一样,都是现代传播的品牌。定价高达50元,我估计这本杂志是不赚钱的,就像现代传播旗下的很多杂志一样,品质高,但盈利前景不是很明朗,而且在纸质媒体越来越虚弱、网络杂志越来越高品质的情况下,我觉得未知性很大。
  网络杂志是种趋势(当然不一定意味着无偿和免费),我加入了《西风美剧杂志》团队,这是一帮在地北天南的人,学生、白领、记者或者无业游民们在一起们讨论主题,策划专题或者纯粹的闲扯,大家所干的事情就是看美剧,评美剧,写美剧,赞美剧,骂美剧。会有很多人讨厌DH里的Susan,但也会有人向我这样的始终一贯的支持Susan,这位美国傻大姐自有其可爱支持。
  虽然我可以说我们的杂志水平和《生活》不是一个等量级的,我们的编辑人员也没有《单向街001》的作者们那么大智。但可以自傲的一点是我们杂志的阅读量肯定是大大超过《生活》的,当然虽然《单向街001》卖的也不错,但和网络上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点击率相比,实在是显得凤毛麟角,或者说“曲高和寡”。
  
  回到这本书来,《单向街001》系列书籍的第一本,当然这和由许知远参与创办的单向街书店有密切的关系。相信接下来会有002,003的出现。这种出书形式已经不陌生了,其实,这更像是杂志,不是书的形式,但在中国特殊的出版体制下,书总是很成功的被当作了杂志来出,并由此避免了很多的麻烦。郭敬明的《最小说》算是运营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据说高峰期曾能卖出数十万册,出版商赚了,小四了赚了,喜欢小四的人也不赔,这就构成一个完整而有利可图的商业循环了。也有不那么商业的,比如《读库》,从0601开始,已经步入第四个年头,出版社也从同心出版社转成了新星出版社。每两个月一本,比较稳定,在先锋书店,在进入“主停车场”的斜坡上,我看到了一整片的《读库》,灰色调的封皮,装帧简洁,体现出了一本严肃读物的内在涵养。
  
  
  其实《单向街》能让人联想起的出版物有很多,《读书》、《万象》、《天涯》还有影响较大的电子刊物《读品》等。不过除电子的《读品》外,其他的传统人文杂志大都经营惨淡,先不从其立场或者品质去说,单从销量来看,渐渐的也失去了人们的阅读兴趣。《读书》很好,或者说,曾经很好,但也早已风光不再,偶然在《锵锵三人行》上听到嘉宾提起《读书》觉得曲高和寡的有的娇柔的成分,但当他们提及《南方周末》时却是亲切的感觉。一个印刷量聊聊数万册(可能还不到),一个销量过百万,影响力巨大,同样是精品人文类的读物,畅销从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其社会影响力,《读书》曾经的影响力或许可以和现在的《南方周末》做类比。当然我们都不能忽略他们相同的命运,频繁的高层人士变动,想让你改,你却执迷不悔的样子。最近《财经》也碰到了这档子的事情,《财经》会倒吗?希望不会,这样的杂志中国不多,也不会多。如同今天听到郎咸平谈到中国的产业转型说的: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会买这本书,可能全是许知远的原因吧。我对他的文字是有依恋的,而且这种依恋顽固到了一定的地步,像难以改变我的性取向一样难以改变我对他文字的迷恋。我感觉他的文字都是有韵律的,如果在唐代,相信他会是一位高超的诗人。虽然有时候觉得他的话题有些过于重复了(这也可能与我对他的高频度关注有关),总是乔布斯、google、弗里德曼、《花花公子》、《连线》(WIRED)、facebook。
  《单向街》算是人文类读品的集合,从话题、访谈、记录到艺术、随笔等。尽量记录这个活生生世界的每一个精彩的细节,很多东西会在若干年之后会远离我们的生活,但如果有人把他们对生活的这些感悟记录下来的话,可以想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单向街》想做的就是这么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