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红色旅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19:5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在山西武乡县城桥西,是一座系统展示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大型博物馆。纪念馆建成开放于1988年,由邓小平题写馆名。
主体展馆由序厅、4个展厅、题词厅、电影厅组成。第一展厅是“挺进太行,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展示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太行的情景;第二展厅是“坚持抗战,誓与太行人民共存亡”,展示粉碎日军大扫荡、保卫根据地以及百团大战的战绩;第三展厅是“军民团结,战胜天灾敌祸”,展示太行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情景;第四展厅是“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展示太行军民在抗日后期展开反攻与全国人民迎来抗日胜利的情景。陈列展出中还配以沙盘、模型、雕塑、油画等形式,大量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法,增强艺术感染力。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
“百团大战“纪念馆(碑)坐落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包括百团大战纪念碑和百团大战纪念馆两个部分。纪念碑是由主碑、副碑、圆雕、题字碑、烽火台、“长城”等组成的建筑群。主碑与3个副碑组成一个巨大的箭头,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破击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东西两侧的4个烽火台与蜿蜒起伏的“长城”连接,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纪念馆分上、下两个展厅,展览分“惊世壮举,辉煌战果”、“英雄史诗,宏伟工程”、“不朽精神,深刻教益”和纪念百团大战的书画四大部分,以100多幅珍贵照片、图片生动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英雄业绩。
“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两侧分别为徐向前题词:“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题词:“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塑像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南。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山西军阀阎锡山所部发动袭击,刘胡兰被捕。敌军在威逼利诱均告失败后,把刘胡兰和其他同时被捕的6位农民——推向铡刀,就义时年仅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现有总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由广场、纪念碑、刘胡兰生平事迹陈列室、影视室、书画室、七烈士纪念厅和群雕、陵墓、刘胡兰雕像、碑亭、烈士被捕受审就义原址组成,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作对称分布,藏有烈士遗物74件。陈列室内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江泽民和董必武、乌兰夫、郭沫若、谢觉哉的题词。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黄崖洞革命纪念地位于黎城北部45公里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军工厂将榆社韩庄修械所迁到黄崖洞水窑山进行扩建。半年后发展成700多人的兵工厂。生产步枪、刺刀、掷弹筒、五零炮等各类武器和弹药,年生产量可装备16个团,成为华北抗日军调集5000余兵力,大举进犯黄崖洞兵工厂。守备兵工厂的八路军总特务团和当地民兵密切配合,在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政委郭林祥的指挥下,经过八昼夜的浴血奋战,歼敌千余,胜利地保卫了兵工厂。
1942年9月,为纪念在保卫战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在水窑山中修建了一座烈士公墓并建起一座7米高的纪念碑,碑文上刻着43位烈士的英名和原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撰写的碑文。1971年又修建了“黄崖洞保卫战殉国烈士纪念塔”。1985年省、地、县三级政府对黄崖洞进行大规模的修整,修复了兵工厂厂房,新建了牌楼、纪念塔、展览馆、镇倭塔及一些风景建筑。
牌楼雄伟壮观,正中是原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黄崖洞”三个遒劲的金色大字。纪念塔正面工笔隶刻“黄崖洞殉国烈士永垂不朽”。展览馆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展览馆前依次竖立了14块石碑,分别刻写着薄一波、李雪峰、陈志坚、欧致富等领导人的题词。1991年山西省国防工办在兵工厂旧址处建造了一座军工亭,共青团山西省委在陵园入口处树起一座水泥质红色火炬,将此列为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太原解放纪念馆
太原解放纪念馆、牛驼寨烈士陵园位于太原东山的牛驼寨。这片土地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兵家攻守太原的军事要塞,有“太原门户”之称。在解放太原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力举攻克牛驼寨等东山四大要塞。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从此,推翻了阎锡山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的罪恶统治。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褒扬攻打东山四个要塞争夺战牺牲的烈士,一九五九年,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成之后经过四次大的扩建修葺又于一九八八年决定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太原解放纪念馆。这项工程于一九八八年三月二十四日破土动工,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际竣工落成。扩建后的太原解放纪念馆和牛驼寨烈士陵园以东西走向横贯主线,全部占地面积九万三千余平方米,分为纪念碑区、展览区、陵墓区三部分。整体建筑雄伟壮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构成一幅宏伟绚丽的立体画图,给人以肃穆之感。
太原解放纪念馆的总体结构,造型新颖、蕴意深刻,它是对后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同时也为古城太原增添了新姿。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战役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城东南灵丘县城西南东河南镇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台乡的关沟、辛诘、跑池一带。因南邻平型关而得名。遗址处于一天然沟壑,两边高山陡崖如削,高达数十米,地势十分险要。公路蜿蜒盘绕其间。
1937年9月25日拂晓,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21旅团进入这段峡谷古道,预先埋伏在崖顶由林彪指挥的八路军115师发起进攻,激战一日,大获全胜。歼敌1000余人,毁坏、缴获敌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九二式野战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1000余支,战马50余匹及其他军需物资。115师师长林彪在战斗结束后被协作参战的国民党士兵误伤,留下终生疾患。平型关战役震惊中外,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唤起了世界进步力量对中国人民的声援与支持。老爷庙位于公路之西,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前低后高,是沟堑的制高点,为敌我争夺战最激烈的地方,战役中为八路军686团指挥所,战后全师聚此庙前举行祝捷大会,为珍贵的纪念地。1970年在老爷庙对面建立了"平型关纪念馆",展厅面积825平方米,坐东面西,庄严宏伟。
太行太岳烈士陵园
太行太岳烈士陵园位于长治市西南隅,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太行太岳的优秀儿女,经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作出决定后于1949年设计,1952年建成竣工的。它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一处具有革命意义的建筑,1986年10月,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国家重点陵园保护单位。
陵园坐北向南,四周灰砖砌筑,总面积9万余平方米。此处原为古皇城遗址,明嘉靖年间,这里修筑有城门、城墙,建有府第,颇具规模。时至今日,只留下皇城西北一部分土城墙。陵园正门两侧的楹联“英雄功劳换来民族幸福,烈士血汗奠定国家安全”,这是八路军老战士戎子和同志亲笔题写的。
陵园是一处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人们常在这里举行入团、入党宣誓活动,尤其是清明前后,长治各界群众纷纷来这里扫墓祭奠,缅怀英烈,青少年还会聚集在纪念堂前听老一辈革命家讲当年的斗争经历,这用生命谱写的故事百听不厌,用鲜血铸就的丰碑万年矗立。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一九一九年,校园占地面积二十公顷,校舍八百九十余间,每年在各县招生约一千二百余人。这里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两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西著名的重要活动基地。
早在一九二四年该校学生梁其昌(梁卜五)、韦思恭、纪秀川(纪子中)等就秘密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一九二五年山西党组织又在国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国师支部,第二年又设立了中共临时山西省委北部委。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王世英、李雪峰等都是在这里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还亲自领导和组织国师及省城学生多次开展“爱国运动”;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山西传播马列主义,从事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中心之一。被反动当局先后通缉、逮捕、杀害的国师学生有一百多人,一九三六年初学校被迫停办。从一九三六年冬至一九三七年秋,在党的山西省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由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主办的“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牲盟会特派员训练班”以及由战地总动员会主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等均设于此,学员来自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及海外华侨中的进步知识青年,被誉为“大革命时期的黄浦军校”,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军政干部。周恩来、刘少奇、彭雪枫、周小舟等领导也先后来过这里。为发展壮大抗日民族力量,我党又在这里建立了以军政训练班学员为骨干的山西第一支抗日武装--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创建山西新军奠定了基础,对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弘扬我党我军革命的光荣传统,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旧址的保护,对大门、办公楼、东图书馆、录事室等建筑物进行了修复,并设置了陈列展览,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