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0:14:20
兴平市,咸阳市下辖,距离西安市40公里,属于县级城市。1993年6月撤县设市。兴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总面积496平方千米。总人口57万人(2007年)。市人民政府驻地:兴平市县门街东路,邮政编码:713100。代码:610481。电话区号:029。拼音:Xingping Shi。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北依莽山,南临渭水,与周至县隔渭河相望。兴平市东经咸阳距西安市40公里,西经法门寺至宝鸡市162公里,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

 历史文化

  兴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封建王朝曾两次在兴平建都:一次是西周第七个皇帝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年),把国都由镐京迁到犬丘(今兴平城南的南佐村);一次是楚汉相争时,项羽章邯为雍王,王都设在废丘(今址同上)。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县。永兴二年(358),中国历史上第一流将相,后来的前秦丞相王猛,在此担任始平县令,拉开了前秦“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晋书》)的革新序幕。唐中宗养女金城公主。神龙三年(707),吐蕃赞普遣使请婚,中宗许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景龙四年(710)春,吐蕃遣使迎公主入藏,中宗亲送至始平(今陕西兴平),赠以锦缯、杂伎百工和龟兹乐,命左卫大将军杨矩持节护送至吐蕃,赞普为另筑城居。唐“安史之乱”爆发后此地置“兴平军”,因该军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故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该军之名命名为兴平县,取“兴旺平安”之意,县名沿袭至今。1958年12月,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兴平县。1968年,咸阳地区专署机关曾迁驻兴平近两年。兴平自古多人杰,西汉云中太守魏尚,东汉战将马援、耿恭耿秉,经学家马融,史学家班昭,文学家傅毅,三国战将马超,机械发明家马钧,西晋十六国时织回文璇玑图的女诗人苏若兰,清代农桑学家杨双山等名人就出生在这里。兴平儿女更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仅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进入陕西英名录的烈士就有172人,陕西省地下党创始人魏野畴、史可轩、抗日英雄杨法震、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杨嘉瑞等老前辈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旅游观光

  兴平旅游景点富有特色,各领风骚。兴平文物古迹驰名,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古迹文物共计39处6548件。城东北十公里处有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汉武帝茂陵,茂陵霍去病墓石雕是我国大型石雕艺术中时间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批优秀文化遗产,茂陵博物馆还被国家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城西十三公里处的唐杨贵妃墓,留下的32篇历代文人墨客石刻,具有极高的书法和文学价值。茂陵石雕为我国已发现的古代大型石雕中时间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优秀文化遗产,为国内外史学家所珍重。茂陵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马等,被视为国宝。城西有驰名中外的唐杨贵妃墓,贵妃墓东西十二间碑廊镶嵌着历代文人题咏的石刻三十二通墨迹诗篇,或品评李隆基,或褒贬杨贵妃,各执己见,不一而论,其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极高。城内有建于唐代玄奘译经和七级八角形古塔及佛教东传时的清梵寺;明代金碧辉煌的文庙大成殿等。还有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墓。东汉女史学家曹大家(即班昭)之墓,与终南山楼观台遥望相对的黄山宫,相传当年老子在楼观台讲学完毕后坐着青牛飘然回到住所黄山宫休息、备课。黄山新石器遗址等,都是颇有名气的文化遗产。1992年,在城内开发地热自喷泉一处,水温62℃,自喷高18米,经鉴定,温泉水质属于重碳钠型,具有温度高、硬度小、矿化度低,含有氟、硅、硼等多种微量元素和气体氡,是健身疗养、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在马嵬贵妃墓旁发现的天然矿泉水,被鉴定为优质矿泉水,日开采量可达两千吨。兴平又是中外游客去法门寺、乾陵观光的必经之路。兴平正以崭新的姿态喜迎八方宾客。  杨贵妃墓简介  贵妃墓其实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位于咸阳市兴平县马崽镇西500米处,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砖包砌,墓后有一座高约6米的杨贵妃大理石塑像。历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的关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使杨贵妃墓闻名于世,墓冢周围雕刻有历代文人骚客的题咏。

 陵园布局

  杨贵妃陵园小巧玲珑,占地3000平方米,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  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汉白玉雕像已竖立于前期扩建的陵园之中。  墓侧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则徐等历代诗碑。临潼骊山北麓有华清池,传为杨贵妃“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遗迹,其中尤以“贵妃池”更为著名,传为杨贵妃专用的浴池,故又称“妃子汤”,池侧有“凉发亭”,传为贵妃浴罢凉发梳头之处。进门正面是一座三间仿古式献殿,穿越献殿就是墓冢,占地约一公亩,高约三米,墓家冢以青砖包砌。在墓东、西、北三面有回廊,镶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历史名人的游记和题咏。据文献记载,公元757年,唐政府军收复长安,李隆基自成都回来,曾密令迁葬杨贵妃,所以此墓是原来的旧墓还是迁葬后的新墓,或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都无确证。贵妃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白土香气宜人,滋润皮肤。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了保护其墓,便用青砖砌成了园顶墓冢。墓园现有门楼一座,献殿三间,东西两侧有碑廊十二间。保存有唐、宋以来历代名人题咏石刻38块。杨贵妃汉白玉雕像已竖立于前期扩建的陵园之中。杨贵妃墓为一陵园,大门顶额横书“唐杨氏贵妃之墓”七字。杨贵妃墓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贵妃墓进行了修葺,新修了围墙、碑廊、献殿和亭子,并在墓园后添立了一尊6米高的杨贵妃大理石雕像。贵妃墓现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目前扩建的白居易《长恨歌》画廊和“安史之乱”展馆正 

 

  

 贵妃简介

  杨贵妃,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阳市)人,后迁至蒲州永乐县(今山西芮城)。小名玉环。其父杨玄湖。玉环早年丧母,其叔父将其养九她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原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于寿王李瑁妃。公元736年届惠妃死。唐玄宗将其召入宫中,为女官。在初次见玄宗时穿道士服。故号太真。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父、兄、姐妹皆因之显贵.堂兄杨国忠被封为宰相,操纵朝政,势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败,国势渐微,天宝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陷洛阳,破潼关,京师震动。玄宗带杨贵妃逃往四川。途经马坡,以右彪武军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军将士,以杨贵妃和杨国忠倡乱误国,愤而杀死杨国忠,逼唐玄宗将杨贵妃缢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这一事件有生动细致的描写:“九重城翩烟尘生,干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杨贵妃死后即葬于马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