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陈玉琴?循经指压健康疗法?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40:15

转 陈玉琴 循经指压健康疗法 7

(2009-06-12 16:13:32)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食道炎:水分穴,食管下腧(第八胸椎旁开1寸)。

胃炎:中脘穴,左成满。

胃痉挛,中脘穴,左成满,梁丘穴。

胃神经痛:中脘穴,左成满,左上曲(脐上2寸旁开5 分)。

胃下垂:脾俞凹陷,下垂点(脐上2.5 寸)。

胃溃疡:中脘穴,左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胃癌:新大细,中脘穴。

急性肠炎:天枢穴,左成满,下巨虚。

急性胃肠炎:中脘穴,天枢穴,左成满穴,下巨虚。

食物中毒泻泄:中脘穴,天枢穴,二里半(足三里穴上0.5 寸),腹泻穴(脐下5 分)。痢疾,

天俞穴,魂射(脐旁1 寸)。

过敏性肠炎:天枢穴,止泻穴(脐上2.5 寸)。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俞,右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肠痉挛:天枢穴,脐中穴(气海穴旁开1.5 寸)。

十二指肠溃疡:中脘穴,右梁门穴,右溃疡点(胃苍穴旁开2 寸)。

消化道出血:中脘穴,阳陵泉。

肠出血:阳池穴,(内踝下5 分前后凹陷处)。

便血:大肠俞,血愁穴(第二腰椎悬俞与命门之间)。

消化不良:中脘穴,石关(建里穴旁开1 寸)。

呕吐:中脘穴,滑肉门穴。

膈肌痉挛:中脘穴,呃逆穴(乳头直下相当于第7.8 肋间)。

胃酸过高:中脘穴,水上(水分穴上5 寸)。

便闭:天枢穴,通便(天枢穴旁开1 寸)。


肝胆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肝炎:肝俞穴,肝炎点(内踝上1.8 寸)。

急性肝炎:肝俞穴,肝炎点,至阳。

急性黄疸性肝炎:肝俞穴,至阳穴,腧边(第十腰椎旁开1 寸)。

肝硬化:肝俞穴,肝炎点。

腹水:肝俞,肝炎点,水分穴,肝明穴(中脘穴旁开3 寸,脐上1 寸)。

肝癌:新大细,肝俞。

肝脾肿大:肝俞穴,兴隆(水分穴旁开1 寸)。

肝下垂:脾俞凹陷,肝明穴(脐上4 寸旁开3寸)。

肝区痛:肝俞,肝明穴。

急性胆囊炎:胆俞,胆囊点(阳陵泉下一横指)。

胆道感染:胆囊点,外丘。

胆道蛔虫症:胆囊点,陵下穴(阳陵泉穴下一横指)。

胆石症:胆囊点,百虫窝穴(穴海上1 寸),足临泣。


心血管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风心病:小肠俞,心脏点(前臂尺侧肘横纹下3 寸)。

心瓣膜病:神堂穴,上郗门穴(郗门穴上3 寸)。

心肌炎:神堂穴,大陵穴。

心内膜炎:神堂穴,督俞。

心力衰竭:神堂穴,寸平(腕背横纹上1 寸,桡侧拇指边处)。

心包炎:神堂穴,膻中穴,。

心律不齐:神堂穴,心俞穴。

心动过速:神堂穴,郗门穴。

心动过缓:神堂穴,神门穴。

高血压:血压点(第6 颈椎旁开2 寸)。

低血压:血压点,神门穴。

冠心病心绞痛:神堂穴,灵道穴。

心肌梗塞:神堂穴,极泉穴。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检查

肾炎:肾俞,太溪。

肾盂肾炎:肾俞穴,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 寸)。

输尿管炎:肾俞穴,盲俞(神阙穴旁开5 分)。

膀胱炎:肾俞穴,大巨穴。

尿失禁:中极穴,夜尿穴(中极下旁开1 寸)。

尿潴留:中极穴,箕门(血海上6 寸)。

膀胱麻痹:中极穴,玉泉穴(阴痉根上正中点处)。

月经不调:三阴交穴。

功能性子宫出血:三阴交穴,血海穴。

崩漏:灸起穴(第一颈椎棘突下凹中)。

赤白带下:三阴交穴,漏阴(足内踝下5 分)。

痛经:三阴交穴,外陵穴。

闭经:三阴交穴,痛经穴(腹部髂前肌内二寸处)。

产后呕漏:三阴交穴,阴交穴。

子宫内膜炎:次寥穴,带脉。

盆腔炎:三阴交穴次寥穴。

子宫癌:新大郄穴,次寥穴。

卵巢囊肿:次寥穴,急聚块穴(第二腰椎旁开4寸)。

孕吐:生殖点穴(次寥内侧5 分),滑肉门穴。

子宫脱垂:脾俞凹陷,带脉,次寥。


外科疾病奇特穴检查

急性胰腺炎:胰俞(第八胸椎旁开1.5 寸),地机。

阑尾炎:天枢穴,阑尾穴(足三里穴下二寸)。

消化道穿孔:温留穴。

急性腹膜炎:天枢穴,住室(腋窝直下7、8肋间处)。

膀胱炎:中极穴,大巨穴。

尿血:肾俞穴,血尿点(第7 胸椎旁开5 寸)。

结石:足临泣穴。

肾盂结石:足临泣,子宫穴(中极穴旁开3 寸)。

输尿管结石:足临泣,盲俞。

膀胱结石:足临泣,大巨穴。

前列腺炎:肾俞穴,生殖点(次寥穴内5 分)。

痔疮:大肠俞,孔最穴。


神经系统疾病穴位检查

神经衰弱:神道。

经神病:无名(第二三胸椎棘突凹陷中)。

癫痫:定制(第7 颈椎与第1 胸椎凹陷中)。

坐骨神经痛:肾俞穴,坐骨穴(骨骨粗隆与尾骨连线中点下1 寸)。

肋间神经痛:径穴(肘横纹与腕横纹连线中点)。

脑引血:血压点,(第6 颈椎旁开2 寸),阴穴(喉头部正中线:右侧5 分入发际1.7 寸)。

脑性瘫痪:哑门穴。

高热昏迷:小天心(手掌侧大小鱼际交点处之中点)。

糖尿病:神郄穴(扶突穴下1 寸),小天心。

头痛:颈二穴(第二颈椎旁2.5 寸)。

偏头痛:颈二穴,通天穴。


五官科疾病穴位检查

青光眼:肝俞穴,延迟(从颞骨乳突高点划一连线与发际相交之点)。

咽喉炎:颈五穴(第5 颈椎旁开2.5 寸)。

扁桃腺炎:劳宫穴。

口腔溃疡:前正穴(头尾前方5 分与耳垂中点相平)。

鼻炎:鼻留穴(鼻孔口中格小柱)

急性鼻炎:三肖穴(迎香穴外下方鼻唇沟之中点)。

过敏性鼻炎:加鼻穴(在鼻骨与侧臂软骨交界处)。

扶鼻窦炎:扶鼻窦穴(睛明穴眼内4 分)。

恶窦炎:恶窦穴(睛明穴眼内5 分)

上恶窦炎:上恶窦穴(眼下睑瞳孔直下7 分)。

衄血:衄血穴(象肌隆起穴沟中,后发际之点)。

美尼尔氏症:头风穴(大腿腓骨侧面骨骨中线止9 寸)。


内分泌交圆病、关节穴位检查

甲亢:前曲泽(曲泽下1 寸)。

糖尿病:肾腧穴(扶突穴下1 寸)。

狼疮:少阳萎(太溪穴与扶留之间)。

血栓性脉管炎:脉根穴(第二骶椎旁开3 寸下5 分处)。

足背痛:趾背穴(通泉穴外开5 分)。

骨性关节炎:肾俞穴,大杼穴。

风湿性关节炎:小肠俞,髓骨穴(髓骨穴外开1.5 寸)。

肩周炎:天宗穴。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若干类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

共有十类。


1.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

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

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

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

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

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概

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

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

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

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

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

肾、膀胱属水。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

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

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

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2.原穴、络穴

“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个原穴,又名

“十二原”。在六阳经,原穴单独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后,六阴经则以输为原。“络”

即联络之意,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十二经的

络穴皆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加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腹,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

穴位于胸胁,共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2.1.原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

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目前,应用经络测定仪,测量各经原穴的导电情况,分析各经的虚实,

以协助诊断脏腑疾病。其读数与井穴知热感度的读数相反,数字大表示脏腑实证。

二、用于治疗:《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原穴可调整脏腑经络的

功能,既可补虚,又可泻实,原穴对脏腑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可单用,亦可与相表里的络穴配用,

叫原络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经的原穴为主,表里经的络穴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络配穴。

2.2.络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经脉》:“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

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当经脉有病时,有时会在络穴所在的络脉上出现酸痛、麻木、硬结及颜

色改变,可帮助诊断疾病。

二、用于治疗:一是络穴主治络脉病,如手少阴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可取通里穴

治疗。(详见络脉病候)。二是一络通二经,即络穴不仅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症,如手

太阴络穴列缺,即能治肺经之咳嗽、气喘,又可治大肠经的牙痛、头项强痛等症。三是络穴治疗慢性

病,特别是脏腑的慢性疾病,古人有“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之说,即指久病不愈时,其病理产物气

血痰湿等常由经入络,故凡一切内伤疾病或脏腑久病均可取络穴治疗。对于络脉之实证,用浅刺放血

的方法治疗。

3.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分布于躯干部,

与脏腑有密切关系。

3.1.背俞穴

一、用于诊断:《灵枢·背俞》:“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难经·

六十七难》:“阴病行阳,俞在阳。”指出五脏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现反应,按压背俞穴可以协助诊断。

二、用于治疗:治五脏病。《素问·长刺节论》:“迫脏刺背,背俞也。”是说明背俞穴对于五脏病针

刺具有直接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也说明五脏有病可以取相应的背俞穴进行治

疗。背俞穴不但可治与脏腑有关的疾病,还可治疗与本脏腑有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

治肝病,又治目疾(肝开窍于目)、筋脉挛急(肝主筋,肝藏血);肾俞治肾病,又可治与肾有关的耳

聋耳鸣(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阳痿(肾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肾主骨生髓)。背俞

穴可单用,亦可配募穴,叫俞募配穴法。

3.2.募穴

一、用于诊断:《难经·六十七难》“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提出六腑有病(阳病)常在胸腹部的募

穴上出现异常,指压募穴,可协助诊断,亦可与背俞穴互参诊病,即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二、用于治疗:募穴可治本脏腑病及阳经经络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即指六腑病

及阳经经络病可取募穴治疗,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泻取天枢;膀胱经之坐骨神经痛取中极等。


4.八会穴
“会”即聚会之意,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聚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会

分布于躯干部和四肢部。
用于治疗: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各治疗与八者相关的疾病,尤其是八

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如脏会章门主治五脏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肠效

优;筋会阳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挛瘫痪、痿痹多用;髓会悬钟主治下肢瘫痪、痿软无力、

贫血、疼痛等;骨会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节疼痛,尤其是颈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会膈俞主治血病,

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瘀血等;气会膻中主治气机不利的各

种疾患,如胸闷、气短、噎膈、哮喘、郁证、呕逆嗳气等;脉会太渊主治脉管病,如脉管炎、无脉症、动

脉硬化等。

5.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共

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一、诊断:脏腑有病可按压郄穴,以协助诊断。

二、治疗:因郄穴为气血深藏之处,一般情况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现异常,说明病邪已深,表现必

然急、重,故郄穴可用于本经循行和所属脏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阴经郄穴有止血

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阴郄止吐血衄血等。阳经郄穴偏于止痛,如急性腰痛取养老,急性胃

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单用,亦可与会穴合用,叫郄会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病;孔最配膻

中治气逆吐血等。

6.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称下合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合治内府。”如足三里治胃脘痛;

下巨虚治泄泻;上巨虚治肠痈;阳陵泉治蛔厥;委阳、委中治三焦气化失常引起的癃闭、遗尿等。

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八个腧穴,故称“八脉交会穴”。它们分布于腕踝关

节上下。
  

交会穴是指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会合处的腧穴,多分布于躯干部。

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

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

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因公孙为脾经穴,故公孙既能治脾经病,又能治

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又为手厥阴心包经穴,故内关既可治心包经病,又可治阴维为病。余穴类推。

八脉交会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配穴法,且针时常交叉针穴。公孙、内关治胃心胸疾病及疟疾;后溪、

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及恶寒发热症;外关、足临泣、治外眼角、耳、颊、肩及寒热往来病症;

列缺、照海治咽喉、胸膈、肺及阴虚内热等病症。全身交会穴很多,交会穴不但治本经病,还能治所交会

经脉的病症。如中极、关元是任脉穴位,又与足三阴经交会,因此,这二穴既可治任脉病,又可治足三阴

经疾病;大椎是督脉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交会,因此,它既可治督脉病,又治诸阳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三阴交是脾经穴,又与肝、肾二经交会,因此,三阴交既可治脾经病,又治肝肾经疾病。


各经主要交会穴:

一、肺经:

中府:手、足太阴之会

二、大肠经

肩髃:手阳明、阳蹻之会

迎香:手、足阳明之会

三、胃经

承泣:足阳明、阳蹻、任脉之会

地仓:阳蹻、手足阳明之会

下关:足少阳、阳明之会

头维:足少阳、阳明、阳维之会

四、脾经

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之会

大横:足太阴、阴维之会

腹哀:足太阴、阴维之会

五、小肠经

颧髎:手太阳、少阳之会

听宫: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

六、膀胱经

睛明:手足太阳、阴阳蹻、足阳明之会

大杼:手、足太阳之会

风门:督脉、足太阳之会

七、肾经

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

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冲脉之会。

八、心包经

天池:手厥阴、足少阳之会

九、三焦经

翳风:手、足少阳之会

角孙:手、足少阳、手阳明之会

十、胆经

瞳子髎: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阳白:足少阳、阳维之会

头临泣: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日月:足太阴、少阳之会

带脉:足少阳、带脉之会

环跳:足少阳、太阳之会

十一、肝经

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

期门:足厥阴、太阴、阴维之会

十二、任脉

承浆:足阳明、任脉之会

廉泉:阴维、任脉之会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

上脘: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中脘: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下脘:足太阴、任脉之会

阴交:任脉、冲脉之会

关元:足三阴、任脉之会

中极:足三阴、任脉之会

会阴:任、督、冲三脉之会

十三:督脉

神庭: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水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

脑户: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督脉、阳维之会

哑门:督脉、阳维之会

大椎:督脉、手足三阳之会

陶道:督脉、足太阳之会

 

切脉方法简述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

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产

生于晋朝,其中的诊脉方法和理论已相当完备。

早期的切脉方法比较复杂,要切按头颈、手、足等多处部位的脉动。以后逐渐简化为只切按手腕部的

脉搏,称为“寸口”诊法。在这短短寸许长的脉动部位上,古代医家做足了文章。他们将腕横纹向上

约一寸长的这段脉动分成了三“寸、关、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关、尺部位分属不同的脏腑,认为可以反映相应脏腑的病变。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况,

右关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肾(命门);左寸反映心,左关反映肝,左尺反映肾与膀胱。

仔细观察,大家可以发现:远端的寸部对应的是人体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与循环系统);中

间的关部,对应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统);近端的尺部对应肾、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统)。

这样,小小的“寸口”,却俨然成为人体五脏六腑的全息窗口。

仅此还不够,在切脉的时候,还要用三种不同的指力去按压脉搏,轻轻用力按在皮肤上为“浮取”;

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为“沉取”。寸、关、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

沉三候,合称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脉,临床意义不同。通常,脉浮于外者,病位浅,沉

于里者病位深。

切脉时还有许多讲究。首先,要求安静,包括外环境的安静与医患两者心神的安静。患者在诊脉前要

休息片刻,待安静后方可诊脉。医者切脉前一定要静心,调整呼吸,并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指下,细

心切按一分钟以上。诊脉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时医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关部,再根据患者身高调整三个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

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儿则用一指(拇指)诊脉,不分三部。

学习诊脉,必须先了解正常的脉象。正常脉称为“平脉”、“常脉”。每分钟跳动70 80 次左右,节律

规则,脉型不粗不细,不浮不沉,不刚不弱。但正常脉象常随季节、年龄、性别、体质等会有差异。如

春、夏、秋季的脉大多偏浮,而且搏动有力;冬季的脉多沉伏于里。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脉多强

而有力,老年人的脉较弱;身材高大的人脉多长,矮小的人脉较短,瘦人脉多浮,胖人脉多沉;饱食后

及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多软弱。如果发现相反脉象,如冬天脉浮、胖人脉浮、瘦人脉沉

等,提示脉象异常。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异常脉象。

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一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而变弱。一般情况下,提示病邪在表。脉浮而

有力者为表实,浮而无力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一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通常主里证,沉而有力者为里实证,沉而

无力者为里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 次以下。多主寒证,因寒可使血流速度减慢。迟而有力者为冷积实证,迟而

无力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 次以上,来去急促。多主热证,因热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数而有力者为实热

证,数而无力者为虚热证。

细脉,又称小脉,脉如细线,软弱少力,但应指尚明显。是湿证与虚证之象。因湿邪阻滞脉道或气血虚

而不能充盈脉道所致。

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如洪水。大多主邪热亢盛的实证。

弦脉,脉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见于有肝胆病、痰饮证、疼痛证的患者。

滑脉,脉来流(滑)利,如盘走珠。是实热证、痰饮证、伤食证,或妊娠的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为气滞证、瘀血证、精血亏少证之征象。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隐隐蠕动于指下,为一切无力脉之总称。是虚证之象,主要为气虚或气血两

虚证。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脉来盛而坚实,为一切有力脉的总称。是实证之象,提示邪气实而正气不虚。

促结代脉,即促脉、结脉、代脉,均为节律异常、有间歇的脉。促脉为脉来急数而有不规则的间歇,促

而有力者为阳热亢盛之证,促而无力者多为气虚将脱之象;结脉为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有阴盛、

气结、寒痰、瘀血等多种主病;代脉为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间歇,间歇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或气滞血

瘀之证。

脉象还有许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几种脉象。中医临床治病,除了望、闻、问诊外,切脉也非常重要。唐

代名医孙思邈就说:“夫脉者,医之大业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为医者哉?!”辨证时,脉象常常起

决定作用。如最近治疗一位经常反复腹泻多年的老年患者,就诊时大便一日5 6 次,水泻,大便臭味不

甚,无脓血,不能进食任何含粗纤维的食品,每日只能吃少量稀饭或烂面条,否则腹泻次数更多。察其

舌淡红,苔薄白腻。从以上症状看,似无热象。但患者之脉甚数(每分钟124次,有冠心病史,经常心

悸,胸闷等症状)。辨证认为,患者病程很长,脾气已虚,但夹有火热之邪,火邪下迫大肠则腹泻,上

扰心神则心悸。故用补气的党参等配伍清热泻火的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

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每日1 2 次,心悸症状改善,心率也有所减慢。

 

当然,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因此临床上所见的病脉往往也很复杂,常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并见,如脉浮数、沉迟、滑数等。还有脉证相符与不相符的问题,不相符时,就须决定是舍症从脉,还是舍脉从症等。另外,理论上谈脉诊不难,但实际操作中要确定是何脉、解释分析脉与病的关系等不是一日之功。古人就说:“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不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细心体会,不用心去悟、去比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脉诊的。
至此,有关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都做了简单的介绍,衷心希望中医这些判断疾病的方法,对大家学习了解中医有所启发,对平时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