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NS:现在,轮到SNS来“2.0”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0:26
中午在王府井下面的华润超市闲逛,突然听到背后一个女孩讲:"你知道什么是博客吗?"另一个人回答:"不知道,什么东西啊?"
"就是网络日记……"此人从我身边经过,看得出已经摆出一副打算解释一番的架势。
另一个忙不迭的打断:"就是木子美写的那些东西是吧?那就是博客啊……"两个人走远了,ok,足够了。
原以为不上 donews不写blog不开feeddemon就可以离blog远一点;这里是王府井,人们来来往往,我竟然还能被普通用户们敲打着:博客已经无处不在啦。
问题是,她们心目中的blog,是blog应该是的样子吗?博客就是木子美的性爱记录木木的舞女写真?
无论如何,活生生的现实都在提醒着我:这个东西已经普及了。换句话说,摸索期差不多结束了,终于能见到钱了。当然,现实是,除了从vc那里圈了些钱之外,似乎很难从用户身上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这个时候,会不会有人想到SP呢?
很多地球人都知道,SP者,service provider是也,找移动、联通这些运营商接入,为运营商的用户们提供内容服务,赚取分成。远的不说,只说音乐收费的实现,SP的一个轻灵动作,远比唱片业多年的艰苦征讨来得直接有效。拿tom来说,周杰伦《11月的萧邦》刚上市,他就可以第一时间把音乐推到ivr、彩铃、wap等各条业务线上,收钱实实在在,分到版权所有者手里的钱也是叮当作响,没有人抱怨,没有人被强迫,各方皆大欢喜。对于web2.0的公司,迅速见到收益并维持现金流,无疑是活命、活好乃至出人头地的重要基础。
然而,无论是老老实实做blog的hexun、 donews、bokee,还是标榜blog2.0的 sina,都还没有从blog上赚到钱。既然blog暂时不赚钱,那么,几乎同时诞生的sns呢?从一个SP人的视角来看,SP业务里面没有blog的对应业务,而SNS,是无数SP起家、甚至赖以为生的业务--没错,我说的,正是聊天交友。
我待的第一家sp公司 西岸网讯,运营"520聊天"业务超过3年,最高的时候单一业务收入达2百万之多; sohu 的XX公社,为网站带来持续的巨大流量; sina旗下讯龙,凭"移动飞常男女"红透半边天。这样的运营状态,足以形成以下几种优势:
1.品牌认知。sina、sohu、163、tom四大门户自不消说,浩天的碰碰网以及空中投资的 亿友网等,都在互联网、尤其是无线互联网用户中有着深厚的品牌势能。
2.用户基础。无论是根深蒂固的老牌的四大门户,还是挟百万级无线增值用户的 碰碰网、 亿友网,都已经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用户,向sns的转化,肯定相对容易。
3.完善体系。从线上,到线下,成熟的交互模式已经建立;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用户都能保持永远在线的状态。
4.使用习惯。这一点是与第3点相关的,用户熟知功能操作,熟悉产品界面,免去sns产品运营初期的用户培育阶段,便于直接导入计费项目。
这样的产品,算不算sns?这样的sns,可不可以跟风的起个好听的名字"SNS2.0"?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2004年12月30,我曾在blog里面以"SP一脚踏进SNS"为题,报道空中网投资yeeyoo的消息:
今天的消息,空中网投资50万美元给亿友(www.yeeyoo.com),后者是国内将sns理论应用于交友社区的一家网站。据空中网内部人士透露,周云帆与亿友的关联方友好的私人关系,是这次合作的重要契因。
除了显而易见的用户交叉互换,以及宣传资源的融合之外,重要的是SP终于开始进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从而也与互联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同步——虽然在我看来,PC构成的互联网和手机构成的互联网没有太多可比性。
从美通,到空中,不少SP都在试验blog了,不过似乎不叫好也不叫座。撇去背后的利益动机,SP不那么长远的技术眼界和不那么雄厚的开发能力,是SP业务发展缺乏价值的根本原因。要想有模有样,还真就得想点脱开运营商的法子。
整整1年之后,回头再看亿友,少了首页的交友图片,多了blog、多了内容频道,没有多少 空中的影子,业内似乎也没什么动静。除了空中自身交友业务较多受限之外 ,不知区区50万美元的投资是否也是亿友缺乏大动作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浩天旗下碰碰网可能要好过很多。这段时间铺天盖地的消息说碰碰网获得了软银亚洲的千万美元的注资。考虑到浩天在ivr、sms等领域的能量,碰碰网或许有比亿友更好的表现。
sns2.0?似乎还没有人打算这样讲,或者打算把这个概念炒热。那就当是一个SP人的一家之言吧,我们曾经目睹SP公司比很多互联网公司更快更多的赚钱,现在,在sns赢利的黎明,我想我们可以相信,所谓sns2.0--SP手中的交友网络--应该有更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