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虾门”幕后黑手终现身?解读小龙虾与哈夫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7:18
南京“龙虾门”幕后黑手终现身?解读小龙虾与哈夫病

  最新小龙虾动态,南京疑似小龙虾致病事件调查最新进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7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此前出现的23例疑似小龙虾致病病例初步确定为哈夫(Haff)病。也就是说小龙虾的幕后黑手终于出现,那么何谓哈夫病呢?

  据了解,Haff病最早出现在1924年夏秋的波罗的海Haff海滨,并因此得名。在此后9年内的同一季节和同一地区发现了大约1000例病人,并发现这些病人与吃淡水鱼有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23例相同病例,主要食用水牛鱼和小龙虾引起;2000年我国北京出现了6例因食用小龙虾引起的病例。

  南京地区发现的与食用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具有与Haff病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如病前4-13小时内均有食用较多(10只以上)小龙虾史,主要症状为肌肉酸痛,无发热和关节疼痛,无神经麻痹,仅个别出现恶心症状,临床检验发现患者肌酸磷酸激酶进行性的一过性升高。

  江苏省人民医院专家表示,国外曾有Haff病致人肾衰竭的案例,但是南京“龙虾门”事件里,23名患者没有发生一例肾功能衰竭,相对来说,病情比国外报道要轻一些,病人愈后还是比较好,所有出院的并没有发现有后遗症。

  南京确诊23例,均吃了10只以上龙虾

  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文在发布会上透露,截至7日12时,南京市共收治与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共23人例。经过初步流行病学调查,他们的就餐地点高度分散,其中15名患者分布在8个家庭(就餐点),另有8人在4个餐馆食用。

  记者了解到,23名患者均有全身肌肉酸痛症状,并伴有肌酸磷酸激酶、肌红蛋白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经治疗,已有22人治愈出院,还有1人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省人民医院专家介绍,这1例目前正在办理出院手续,马上也可以出院了。

  23名患者中有17位女性,年龄主要为17岁-56岁,发病前食用小龙虾数量均在10只以上。但专家表示,龙虾门与年龄没有关联,年龄大的人,一是不吃二是吃得少,所以发病人较少。

  调查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采自南京市场的小龙虾及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品进行了900多种有关化学物质的筛查,未发现市场采集的小龙虾中存在已知可致横纹肌溶解的化学物质。

  “这说明致病毒素极有可能来自小龙虾个体本身的毒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吴永宁说,从收治病例来看,与患者在同一餐桌上食用小龙虾的其他人并未患病,这表明如果小龙虾个体本身带有毒素,这样的个体也是极少数的,很有可能是由于在某一水域食用某一种有毒物质引起的,但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

  参加发布会的专家认为,从目前的调查结果看,也已排除此前有关因洗虾粉引起此类病例的猜测。

  哈夫病究竟是个什么病?

  夏季和秋季高发,小龙虾、鳗鱼、鳕鱼等都能致病

  
  昨天,江苏省卫生厅网站上专门介绍了哈夫病。网站上说,192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国外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因发生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地区,因而称之为哈夫病(Haff Disease),该病怀疑与一种尚未确定的毒素有关。哈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横纹肌溶解的突然发作,伴随肌肉触痛、僵硬、酱油尿等。

  而就在今年8月29日,科学松鼠会成员、生物学硕士游识猷在媒体发表文章《哈夫病或是“肌溶解”的幕后黑手》,文章指出,南京“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事件与上世纪90年代末发生在美国的在短期内相对集中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病例极为相似。

  1997年3月至8月间,美国发生了6例食用大口胭脂鱼后发生肌肉酸痛等严重不适的病例。疫情出现后,美国食药局(FDA),当地卫生、环境部门参与了调查研究,最后将疫情的“幕后黑手”锁定为哈夫病。

  哈夫病是一种疑团重重的疾病。夏季和秋季是哈夫病的高发期,淡水鳕鱼、鳗鱼、狗鱼、小龙虾等等都有致病记录,发病地区包括瑞典、苏联、美国、巴西和德国。2000年8月上旬,在北京地区相继出现进食蝲蛄引起的哈夫病患者。哈夫病具体致病因素至今不明,只知道与摄入水产品有关。

  “哈夫病目前看来都是食用水产品造成的。根据国外报道,严重会导致肾功能衰竭,我们医院收治的病人还没有发生一例肾功能衰竭,主要是肌肉的酸痛,背部的肌肉酸痛比较多。”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邢昌赢指出,目前该院发现的病例相对来说病情比国外报道要轻一些。

  哈夫病病因究竟是什么?

  目前尚不清楚,嫌犯可能是“海葵毒素”


  从1924年首次爆发哈夫病以来,各国对该病的原因作了探讨,均没有发现确切的病因。那么,当时美国的调查人员对6个病例做了哪些调查呢?

  游识猷在文章中指出,病史显示病人在发病前24小时内食用过水产品。两人吃饭后呕吐,呕吐者症状较轻,生化化验指标也较低,因此病因是食源性毒素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调查人员也分析了病人的食物。来源、如何清洗、如何烹煮的调查也在进行中。结果发现,这6人所吃大口胭脂鱼有的来自超市,有的来自市场,但都经过高温烹煮。鱼类腐败而产生的毒素被排除了。

  随后,环境监管人员开始追寻食物的源头,调查捕捞大口胭脂鱼的地点与数量。他们对这些鱼捕捞水域的其他鱼类样品进行检测,排除了绝大部分已知毒素。

  最后,研究人员进行了不明成分的毒理学测试。生鱼和熟鱼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溶剂进行提取,然后将提取物投喂给老鼠,并注射于其腹腔内。结果,熟鱼的一种提取物令老鼠出现了肌肉损伤和酱油尿等类似症状。研究人员终于得出结论,引起哈夫病的是一种可溶于非极性脂类的未知毒素,该毒素在高温下依然稳定,烹调无法使之消除。目前,研究人员认为首要“嫌犯”是海鱼体内的海葵毒素(palytoxin)以及淡水鱼体内的类似毒素。

  经过这番调查,科研人员对哈夫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01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方圆30英里内的地区,在7天内发生9起食用小龙虾后3到16小时内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疫情。医生便迅速根据此前的研究结果,判断为哈夫病并迅速地给予了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