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特征--时政--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41:57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特征

――专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马 克

人民论坛记者 艾 芸 康 培

2007年12月04日14:51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中国目前投资增长强劲,本质上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轮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哪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当前投资需求增长强劲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怎样的新局面?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等等。围绕以上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特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克进行解答。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其他国家相比主要是发展背景不同”

  人民论坛:经过20多年高速增长期以后,我国已经进入了较快的平稳发展阶段。从国际化视野来看,您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时期?和曾经经历过类似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又有哪些独特的特征?

  马 克:关于我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时期,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认同“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说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大体相当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一般特征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就业增长压力凸显,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突出,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等等。从2003年开始,按汇率折算的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而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人均GDP达到这一水平的时间可能大大提前。也就是说,上述一些特征在世纪之交都已经明显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强化。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发展的背景不同。一是与市场经济“自然”演进的国家不同,我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进入这一阶段的,体制性因素的影响非常重要。二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各种要素整合具有深刻影响,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有明显的特殊性。三是全球化的资源配置与整合与其他国家在相同阶段所遇到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发展与国际经济走势相互影响和渗透力大大超过从前。这些不同的背景,使我国这一阶段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面临重大挑战。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外对中国经济走势判断上的许多分歧中观察到,对不同角度侧重,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重要的是客观面对,具体分析。

  “中国不会出现复制那场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的现象”

  人民论坛: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的投资热,如股票热、房地产热?在当前投资需求增长强劲的情况下,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怎样的新局面?对比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我们目前亟待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马 克:中国目前投资增长强劲,本质上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演进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化,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增长。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投资增长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体制性因素,我国的投资增长依然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特征(特别是地方政府),部分约束机制主要来自行政层面而非市场,由此往往造成市场信号的扭曲和投资波动过大,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

  至于股票热与房地产热,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投资热。近年来股票投资大幅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整体经济密切相关,也与居民投资渠道有限以及负利率有关。如果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看,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看,我国的股票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热更加不是简单的投资热,特别是住房投资,最终是以住房消费为基础的,在城市化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住房需求增长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这是就所谓股票热和房地产热的客观基础角度的看法,但是对短期过度投机现象的发生必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尤其应加强、完善包括市场交易、监管机制在内的整体市场机制。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愿意提到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当一些似曾相识的类似现象发生时。但我个人认为中国不会出现复制那场金融危机中其他国家的现象,东南亚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国际游资冲击所致,实际上根源于相关国家的经济结构失衡。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这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情况不同;与此相联系的是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支撑,这与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过分依赖外需不同。当然,我国经济结构特别是体制结构依然存在许多缺陷,但与10年前相比,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十六大以来,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只要这种改善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就会不断增强抵御外部危机影响的能力。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伴随温和通胀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

  人民论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3日公布的消息,1—10月累计,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4%,10月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同比增长6.5%,原因是什么?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显示,近期我国商品价格已经出现回落的趋势,您认为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下去,为什么?

  马 克:我个人认为,本轮物价上涨是一种经济周期现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伴随温和通胀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特殊的因素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要素价格(包括劳动力价格)具有了全球配置意义,要素的国际价格比较会对国内价格走势带来较以往更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警惕国际因素突变可能引发的通胀加剧,另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抵抗温和通胀的能力。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人民论坛:1994—2004年的这个10年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由原来的以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拉动为主逐步转变成以投资需求增长拉动为主的新的阶段。从这个转变的原因分析中,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向有怎样的启示?

  马 克:这10年投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与消费结构升级处于酝酿、准备阶段有关。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大体在2002左右,以住房、汽车以及以电子通讯为代表的新型家电消费逐步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并在2004年以后快速增长。经过这一阶段的增长,有三个现象或矛盾日益突出:一个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这是相当部分居民没有或很有限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并对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另一个是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为代表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与供给体系滞后矛盾,进一步削弱了居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三是资源瓶颈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环保压力凸显,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引起广泛关注。这也就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的三个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个人认为,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目标以及其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发展方针,就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来的,并标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离开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任何良好的愿望都难以落到实处”

  人民论坛: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宏观方面看,您认为我国将经过怎样的过程完成这些转变?这些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

  马 克:这三个转变涵盖了增长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三个转变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实现这三个转变,涉及宏观到微观领域的方方面面,但关键是形成和完善相关的体制和机制,因为离开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任何良好的愿望都难以落到实处。这就关系到改革的深化和如何深化的问题,这里择其要谈几点:首先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和完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机制,是扩大内需和消费的根本;其次是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政府改革,这是改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各类产业协调发展的体制基础,也是完善经济增长分享机制的重要保障;最后是强化资源开发和使用方面的制度性约束,如环保、安全生产、税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约束,通过完善商品质量技术监督体系、消费者(商品使用者)权益保护等举措,强化市场约束,促进优胜劣汰,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制度环境。

  观点链接

  中国经济高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东亚经济赶超最发达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几乎是,这些赶超型经济在人均收入超过美国人均收入的50%之前是很容易保持高速增长的。如果这个经验观察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至少还应该再高速增长35年,因为实现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一半至少要在2040年前后(按购买力平价估计)。——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Martin Wolf

  只要能够解决好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的问题,中国经济利用后发优势,在今后30年时间内还可以有年平均7%的高速增长。但前提是必须要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在转型中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市场规模非常大,制度还在不断改革和更新,国际环境日益开放。以上有利条件,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我的判断最起码还有20年的时间。但这并不等于说,可能性就是现实,因为如果做得不好,经济仍然会出现波动,甚至是停止。——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海闻

  新一轮重工业加快发展与计划经济时代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着本质的不同。在发展的动力上,现在政府并没有提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部门,重工业发展的动力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市场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住宅、汽车的消费门槛高,市场周期长,一般要20-30年。因此,这一轮工业发展的持续时间也比以往要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一鸣

  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由于更加重视环保和资源消耗率,固定资产面临大规模更新。中国工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中国8%的经济增长率还能保持15年以上,而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后25年中,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相当的增长幅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厉以宁

  中国经济目前的高速增长率将无法持续,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也已接近转折点。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当前的经济增长率是无法持续的,至少不会永远继续下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增长的这种中国模式没有其长期的可持续性。如果不进行调整和改革,经济增长沿着固有的模式延续下去,国民经济将会发生崩溃和大危机,形成灾难性后果。中国式高增长模式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和城镇的高失业率,扩大了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形成了国家相对富裕而居民相对贫困的格局。中国式的高增长模式如不转变,必定会带来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

  (人民论坛记者汪训波 整理)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特征--时政--人民网 策划:纵观英美?中国如何规避快速发展中的危机?--时政--人民网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全文)--时政--人民网 从转变发展方式看中国发展的四大着力点--时政--人民网 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全文]--时政--人民网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全文)--时政--人民网 推进人才发展的行动指南--时政--人民网 中国信心--时政--人民网 深入推进廉政建设?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时政--人民网 李克强: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时政--人民网 先进和优秀是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时政--人民网 上海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特征及其探索意义 领导怎么称呼?中国官场称谓的变迁--时政--人民网 充分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时政--人民网 刘延东: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时政--人民网 刘延东: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2)--时政--人民网 刘延东: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3)--时政--人民网 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政--人民网 理想的共鸣--时政--人民网 教育发展的经济价值--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韩国时报 全球化经济时期的“中国风险” 韩国时报 全球化经济时期的“中国风险” 英媒:中国已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